專訪黃俊傑教授

 
撰寫人: 江俊億(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專訪黃俊傑教授
 

  黃俊傑教授(以下簡稱黃老師),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特聘教授兼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以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曾獲教育部第十六屆國家講座主持人 (2013 -)、教育部第五十五屆學術獎等學術榮譽。

  黃老師的研究工作包括通識教育、東亞儒學及戰後臺灣史等三大領域,著作等身。其中,在東亞儒學研究方面,黃老師近年特別提倡「從東亞出發思考」、「以價值理念為研究核心」與「以文化為研究脈絡」等三大研究方向,並為「東亞儒學」研究計畫總主持人,出版學術專著多部(參見附錄:東亞儒學研究計畫成果),其學術主張在國、內外學界,屢有介述和迴響。[1]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很榮幸邀請到黃老師與我們分享他近年來的觀察和主張。

為何提倡「從東亞出發思考」?

  高中畢業之前,黃老師已閱畢《史記》除「書」、「表」之外的部分。當他讀到〈太史公自序〉、〈報任安書〉時,竟因感嘆於太史公 (145-86 B.C.) 之不幸而涕下,亦因而領悟:應該要和「歷史老人」作一席長談,以指出人類未來的方向。民國五十四年 (1965) 高中畢業後,黃老師即以第一志願考進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大學一年級時,黃老師經由其父親好友的介紹,接觸到馬一浮 (1883-1967)、熊十力 (1885-1968) 的著作,深受感動。如熊十力《讀經示要.序》中「上天以斯文屬余,遭時屯難,余忍無述?」等句,直到現在,黃老師尚能流暢地背誦出來。除了史遷精神,黃老師由熊十力的著作更進一步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召喚,便再由熊十力接上廣義的「當代新儒家」——牟宗三 (1909-1995)、唐君毅 (1909-1978)、徐復觀 (1904-1982) 和錢穆 (1895-1990) 等先生的著作,因而在大學晚期,除了史學訓練外,黃老師也開始自我摸索、研究儒學。

  黃老師認為,史學誠然是中國學術之淵藪,研究者透過史學訓練,更能掌握時間性和空間性 (temporality and spatiality)。然而,正由於黃老師自身的史學專業,使他感到史學訓練也存在著一些值得再努力的課題:

  正如傅斯年 (1896-1950)「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主張所示,現代中國史學界的「史料學派」誠如余英時 (1930- ) 先生所說,多側重於史料的勾稽和整理,雖獲得很高的成就,卻未能顧及「價值」問題的掘發。尤其在實證主義與經驗主義當道的二十世紀,一般人總認為,凡是講仁義道德的,都不是我們的「同志」;凡是研究仁義道德的學問,表面上看起來,每個人各有一套說詞,屬主觀性學問,不值得研究。在諸如此類見解的影響下,長久下來,民國學術頗受限制。此外,一般史學研究者以國別史或國族主義為框架的研究取向,雖然可提供碩、博士生作為學術起點,培養治學能力,卻也在無形中限制了學者的視野,使學者習慣以「正統 vs. 異端」或「中心 vs. 邊陲」的二元對立觀點來看待學術發展,忽略了研究對象背後的具體環境本是時間、空間交錯而成的、動態創造的歷程。

  尤其近十五年來,黃老師深感二十世紀亞洲各國的人文研究,基本上為單一國家框架之內的研究。例如,在以國家為框架的舊格局下,對一位以中國清代學術為專業的學者而言,清代學術獨立於東亞學術之外,域外的其他人好像都不存在一樣。這種情形,不只見於中國學者,日本學者在從事研究時,也很少意識到日本儒學與中國、韓國儒學間的關係;韓國研究者,也有同樣的傾向。

  另外,由於我們對自身語言、文化的熟習,國家框架在思想研究上大多依照中國朝代之斷代方式,分作「先秦諸子」、「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或「清代學術」等範圍,亦因而產生了「國家中心主義」的研究典範。然而,黃老師提醒我們,這樣以斷代為史的研究路向雖然有其方便性,且容易切入,看似明確,但我們也應注意到,以國家為中心的斷代研究有其侷限性,較不易照顧到時間上的傳承轉化,以及空間上的交流互動。

既有研究框架當如何突破?

  明清時期本為中國歷史分期的時間概念,而明清中國的研究,在國際漢學界較為熱門,一般稱為 “Late Imperial China”(「中華帝制晚期」)的研究。學者多從這個角度出發,展開研究工作。這麼一來,在時間和空間的界定上,便只以「明清時期」的「中國」為限。然而,明清時期,東亞各國間早已有密切的互動。我們必須注意的是,所謂「明清」時期,也包括韓國的朝鮮時代 (1392-1910)、日本的江戶時代 (1603-1868) ,以及越南的後黎朝 (1428-1789)、阮朝 (1802-1945) 在內。整個東亞漢字文化圈,實是地域與時間相互交融涵攝的複合展現,而朝鮮、日本、越南等中國周邊國家,就在這不斷的交流中,各自展開其文化主體性的建構工作。因此,黃老師指出,即使純粹從研究觀點出發,我們也不應繼續侷限在以國家為框架的研究,當思考如何創新突破。

  但是黃老師也強調:仍有些研究課題適合以國家為框架的研究格局來進行。例如,大陸近三十年改革開放,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可說是一場翻天覆地的大變動。看到當前的變局,令他想起太史公所謂「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史記.六國年表》),不免有感於心;所以目前臺大高研院成立「東亞崛起中當代中國大陸的發展變遷與『中國研究』主體性的轉換研究計畫」(總主持人係石之瑜教授),展開相關的研究。黃老師指出,許多歐美學者不滿於被啟蒙主義所掌控,以及充滿歐洲中心論偏見的人文主義詮釋,因此相當願意傾聽來自東方偉大文明的智慧和聲音,了解伊斯蘭文化、古印度佛教和東亞儒家的人文精神及相關見解。[2]

  然而二十世紀東亞各國人文學者,尤其是曾在歐美留學的學者,常從西方的視角出發,抱持著以近代西歐特殊歷史經驗為基礎提煉而得的種種人文社會科學理論,回頭審視自身文化(譬如利用馬克思 (Karl Heinrich Marx, 1818-1883)「五階段論」來審視東亞歷史發展等)。黃老師認為,這種橫向移植的作法,很容易喪失東亞歷史與文化的自主性,實有削足適履、膠柱鼓瑟之嫌。又如大陸目前提倡「國學」不遺餘力,黃老師表示:「國學」一詞其實是由晚清中國留日學生引進。這個名詞本身,實源自於十八世紀賀茂真淵 (1697-1769) 與本居宣長 (1730-1801) 等日本「國學」派學者的主張。

  我們若回歸至當時的情境,賀茂真淵、本居宣長之所以提倡「國學」,是藉由日本固有神道思想以建立自我的主體性,拒斥來自中國的儒學。像這樣的「國學」主張本身,實為日本主體性的彰顯。這對於十八世紀的東亞世界來說,是可以理解的。但二十一世紀是全球化時代,也是亞洲崛起的新時代。我們若仍以「國學」來區分「自我」與「他者」,這樣的心態不僅很容易被轉化為文化民族主義,甚至可能更進一步被轉化為政治民族主義,這將完全背離學問本身可大可久的普世性。因此,黃老師認為,在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無論是從研究視野的發展或是現實關懷的考量來看,我們都需要有全新的格局、視野及方法,來面對今日的種種問題。

黃老師的學術主張

  首先,黃老師提出以「東亞儒學」為研究視角,即主張研究範疇不侷限於東亞,但「從東亞出發思考」可以開拓較為宏觀的學術視野。復次,黃老師主張再輔以「以價值理念為研究核心」的規劃,將「儒學」、「民主」、「法治」、「自我觀」及「人文精神」等內在的價值意義掘發出來,彌補長久以來因只重視具體的、可衡量的人文社會事實之研究所欠缺的研究關懷和面向。最後,黃老師強調,我們的研究還必須注意文化脈絡及社會氛圍。故上述這些具有普世意義的價值理念,或如《論語》、《孟子》、朱熹 (1130-1200)、王陽明 (1472-1529) 等本屬於中國文化脈絡下的儒學典籍,該如何因應東亞各國的政治、文化、社會、經濟或學者的思想傾向等種種特殊情勢,在「去脈絡化」及「再脈絡化」同時進行的「脈絡性的轉化」(contextual turn) 中,展現多元色彩,成為東亞各國的文化資產,實有待進一步探討。

  職是之故,黃老師強調,我們永遠要問:何時?何人?如何行動或思考?而這個行動,又是在何種脈絡 (context) 或情境 (situatedness) 中進行的?舉例而言,一個人拿把刀子,去割下另外一個人的小指頭。這個行為如果不問其脈絡,只是如此描述,便無法看出有什麼意義。但若追問其脈絡或情境,對於這個行為的解讀,便有可能是綁票犯人神共憤的惡行,或是外科醫師為救人命而施展的善行。因此,黃老師進一步提醒我們,從東亞出發思考的研究,絕不是拼圖式的「馬賽克」(mosaic),而應是如同欣賞潑墨山水畫一般,不能只細究一花一草、一石一木,而應統觀全局,看花、草、木、石、月之間,如何彼此相映、烘托。

  黃老師以此說明,現在所要進行的東亞儒學研究亦是同樣道理。因為我們固然可以分別對中國儒學、朝鮮儒學或德川儒學有所接觸和研究,但此三者之間,絕不能只是拼圖式的「馬賽克」,而必須在脈絡化的關懷下審視其作為東亞儒學的意義,才可得見經典文本及其詮釋之全貌。而這樣的關懷,黃老師也自覺受到阿部吉雄 (1905-1978)[3]、余英時[4] 或狄百瑞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 1919- )[5] 等學者的啟發,但仍與前輩學者的東亞儒學研究「同中有異」。

明清時期東亞文化交流研究或東亞儒學研究之特色、意義,及我們可以關注的議題為何?

  黃老師表示,這類問題也許可以從中國文化的「時間」觀與「空間」觀開始思考。首先,中國文化中所謂的「時間」概念,是具有「具體性特徵」的概念,與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對「時間」所下的定義——「感性的直觀的形式」(intuitive form) 有所不同。黃老師進一步解釋,所謂「具體性」,是指中國文化中的「時間」不僅作為一個抽象的範疇。在中國「具體性」的「時間」觀裡,充滿著權貴酷吏的仗勢欺人,苦難人民的哀苦無告;但與此同時,也充滿著聖君賢相的理想典範、才子佳人最細膩的心理起伏。像這樣「具體性」的「時間」觀,我們可以舉中國文學的「悲秋」傳統為例。另外,中國人相對缺乏如西方文化中的創世神話,所以很少懷有像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所謂「被上帝拋擲到人間」的孤獨感,或現代存在主義者對生命抱持著的「無意義感」(senselessness)。在中國文化中,人只有被「時間」放逐之後,才會興起「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的悲歎。這就和康德式的「時間」存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中國的「時間」觀與「空間」觀具有互相滲透性 (interpenetration)。我們一旦提起中國的「時間」觀,「空間」觀便也身處其中,反之亦然。所以,中國的哲學家,常也是哲學史家。黃老師認為,在明清時期最能體現這種關懷的儒者,便是王夫之 (1619-1692) 和黃宗羲 (1610-1695)(若不限於明清時期,則是朱子)。他們的哲學視野,常常浸潤在深厚的時間感裡;他們的哲學命題,常常通過歷史敘述而提出。中國傳統史學中所謂的「歷史敘述」與當代西方學院派專業史學家所論不同。在中國文化裡展開的歷史敘述,講求如何在論述之中,提煉出永恆的道德教訓。所以《左傳》有「君子曰」、《史記》有「太史公曰」,兩《漢書》有「論」、「贊」,《資治通鑑》有「臣光曰」,甚至連說書人、小說家都要託言「有詩為證」、「有詩贊曰」,凡此種種,均可證明,中國文化在陳述「事實」之餘,更關心其「價值」,而在「價值」中也彰顯「事實」。

  由上述中國「時間」觀與「空間」觀的特殊性,黃老師進一步指出,明清時期的東亞各國,固然在典籍、思想、藝術或宗教等文化面向中交流密切,但即便是同受中華文化洗禮的東亞知識分子,其「政治認同」和「文化認同」在「自我」和「他者」之間往往充滿著拉扯、緊繃的張力。[6] 儒學作為普世價值,與朝鮮、日本、越南等接受國的「地域特色」之間,勢必有所衝撞,但也同時進行著協調與融合。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在韓、日、越龐大的學者著作、逸事和使節資料中爬疏整理而得知。就特殊歷史情境來說,如在黃宗羲所謂「天崩地解」、顧炎武 (1613-1682) 所謂「亡天下」的明清鼎革之際,除了關注中國儒者對時局的反省和回應外,我們可將眼光投向東亞各國:如朱舜水 (1600-1682) 乞師日本,德川幕府和日本儒者的態度為何?而朱舜水最終移居日本,他對日本的影響,又包括哪些層面?至於同樣身處歷史變局,朝鮮時代知識分子是否應該承認清朝為新宗主國?或者繼續奉明正朔?這類問題皆值得我們關注。

  再就語言文字及其背後的思想來看,譬如「有時」一詞,在中文語境中,通常只作「有時候」來解釋;但在日本曹洞宗開祖道元禪師 (1200-1253) 的思想體系中,「有時」不只是其大作《正法眼藏》的篇名之一,更成為其大加發揮的重要概念。類似的例子,還有像「絆(きずな)」之為義,在東北大地震後的日語語境中,更加正面指涉並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緊密情感連結。凡此諸等,都值得有興趣的研究者,「從東亞出發思考」、「以價值理念為研究核心」與「以文化為研究脈絡」,繼續探尋其意義。

  黃老師表示,有志之士若能體認東亞儒學不只是靜態的結果,更是個動態的發展過程,[7] 並同時注意上述中國文化「時間」觀與「空間」觀的「具體性特徵」,相信便可以從個人原先的專業和關懷中,再開發出更多有價值的研究議題。

對青年研究者的期許

  黃老師認為,青年研究者若有志於東亞儒學研究,可以從語言能力、學術視野與知識的充實提升,以及自身的心理建設等各個方面來自我期許。

  如同在中古歐洲時代,是以拉丁文的讀寫作為通用語言 (lingua franca),在二十世紀以前的東亞文化圈中,漢字寫作能力是一個具有文化素養的知識份子的基本條件,所以東亞知識分子大都以漢字寫作。東亞各國學者汗牛充棟的漢字著作不在話下,即便是一位越南使節進入明朝或清朝時的中國,他沿路或接受官員接待,或結交友人,皆須藉由漢字、賦詩,來建立友誼。這些作品無論情、辭,都是很優美的。所以,我們若有心想研究這些著作和詩作,像這樣以漢字寫成的東亞文獻,對臺灣的年輕學子來說,便有「後發先至」的優勢——對現今的日本、朝鮮或越南年輕人來說,漢字已是必須重頭學習的外國文字,而臺灣並未經歷過「文化大革命」,臺灣青年的中文能力和文化體會有其相對的優勢。

  然而,除了中文的既有優勢之外,黃老師表示,想要從事東亞儒學研究,還必須掌握相對應的語言能力。由於各國許多重要的學術著作,幾乎都有日文翻譯,至少以研究能力來說,日文已是非常重要的學術語言。黃老師個人為了訓練會話能力,除了敦請日文母語人士於對話中隨時糾正錯誤、給予指教外,更不斷研讀日文學術著作,隨時補充自己的不足。

  至於就學術視野與知識的自我充實提升來說,如同上文所述,何必只將眼光放在柏楊 (1920-2008) 先生所謂「中國文化的醬缸」裡呢?我們應當拓展視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只在作為東亞各國人民共同精神遺產的脈絡中才能體現出來。因此,黃老師勉勵青年研究者,面對學問,應該廣收各家之長,並多多修習、旁聽或研讀非本科系的課程及學術著作。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顆時時學習的心靈。黃老師提到他最佩服的文化人類學家吉爾兹 (Clifford Geertz, 1926-2006) 和李維史陀 (Claude Lévi-Strauss, 1908-2009),指出文科生若能多閱讀這樣的作品,對往後的研究,將有非常大的助益。

  最後,黃老師提醒將來有意深造的年輕研究者,人文學科領域不僅難讀,而且諸如薪水、就業等現實條件,也相對地嚴苛。二十世紀美國重要哲學家波蘭尼 (Michael Polanyi, 1891-1976) 便提到,作研究最重要的是 “obsession”。所以黃老師建議年輕朋友,從事任何學問的研究都必須專心致志,達到波蘭尼所謂「耽溺」的程度,努力認真,才可能有所成就。

  當然,黃老師也殷切期盼,有更多的年輕朋友投入東亞儒學或東亞文化交流的研究,厚植臺灣學界在此一領域的研究實力與能量。

[1]近年來自國際的介述和迴響,可參見傅永軍:〈黃俊傑與東亞儒學的建構邏輯〉,《民族文化論叢》第 43 輯(嶺南大學民族文化研究所,2009 年 12 月),頁 3-21;吳震:〈試說「東亞儒學」何以必要〉,《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 8 卷第 1 期(總第 15 期,2011 年 6 月),頁 301-320;夏雪:〈詮釋學視野下的儒學研究——試論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詮釋思想〉,《晉中學院學報》第 29 卷第 1 期(2012 年 2 月),頁 26-31。此外,在國外譯著方面,《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曾於 2009 年 8 月 26 日介紹由 Stephan Schmidt 翻譯黃老師的《儒家思想:傳承與發展》的德文譯本 Konfuzianismus: Kontinuität und Entwicklung (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09);日本名古屋大學高等研究院亦於 2013 年 3 月 26 日特別舉行書評會來討論黃老師今年 (2013) 1 月在日本岩波書店出版,由藤井倫明教授等二人所譯的《東アジア思想交流史——中国・日本・台湾を中心として——》(東京:岩波書店,2013 年)。
[2]黃老師除了與歐洲學者 Sorin Antohi 及 Jörn Rüsen 合編 Reflections on (In) Humanity 書系外,也與 Jörn Rüsen 合編 Humanism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書系。黃老師在德國出版的英文專著:Chun-chieh Huang, 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s (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10) 便收於後一書系中。
[3]阿部吉雄先生的東亞儒學研究主張,可參見氏著:〈日鮮中三國の新儒學の發展を比較して〉,《東京支那學報》第 12 號(1966 年 6 月),頁 1-16。至於其研究成果,則可參見氏著:《日本朱子學と朝鮮》(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5 年、1978 年)。
[4]關於余英時先生的東亞儒學研究,可參見氏著:〈戴東原與伊藤仁齋〉,《食貨月刊》復刊 4 卷 9 期(1974 年 12 月),頁 369-376。
[5]狄百瑞先生的東亞儒學研究主張和成果,可參見 Wm. Theodore de Bary, Neo-Confucian Orthodoxy and the Learning of the Mind-and-Hear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1).
[6]參見黃俊傑:〈中日文化交流史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類型及其涵義〉,收於氏著:《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頁 39-59。
[7]參見黃俊傑:〈東亞儒學如何可能?〉,收於氏著:《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辨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年),頁 29-56。

附錄:「東亞儒學研究計畫」成果

  「東亞儒學研究計畫」延續 1998 年以來國立臺灣大學研究團隊所執行的各階段研究計畫,至今已累積豐碩的成果。這些成果陸續由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印行,出版包括《東亞文明研究叢書》、《東亞儒學研究叢書》、《東亞儒學資料叢書》、《東亞文明研究資料叢書》、《東亞文明研究書目叢刊》、《身體與自然叢書》、《全球在地視野叢書》、Reflections on (In) Humanity(由 V&R unipress 出版,unipress 及臺大出版中心共同印行)等八大書系,又與德國埃森人文高等研究院合作策劃 Series on Humanism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由 transcript Verlag 出版印行),合計出版一百五十餘冊,開拓國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界東亞研究之新視野。

  本計畫另負責臺大高研院出版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Taiwa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這份期刊已連續三年獲選進入國科會 THCI Core 期刊名單,同時也被收入全球歷史文獻資料庫 (Historical Abstracts with Full Text) 及 Scopus 資料庫。自 2004 年 6 月創刊,至 2012 年 12 月止,總計已發行十八期。

  本計畫還與 Associ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ers in America 合作編輯 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由國際著名 Springer 公司出版發行。

  此外,本計畫所出版研究成果與儒學直接相關者,另編成《儒學與東亞文明研究叢書》,自 2006 年起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發行簡體字版,至 2011 年共四十四冊,以擴大與大陸學界之交流與影響。

  以下謹臚列由「東亞儒學研究計畫」策劃出版之叢書清單。

【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1.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
2.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
3.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
4. 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
5. 張寶三、楊儒賓(合編):《日本漢學研究初探》
6.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
7.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
8. 高明士:《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
9. 江文也:《孔子的樂論》(楊儒賓譯)
10. 張崑將:《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
11.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
12. 子安宣邦:《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陳瑋芬譯)
13. 葉國良(編):《文獻及語言知識與經典詮釋的關係》
14. 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上)(下)
15. 張寶三、徐興慶(合編):《德川時代日本儒學史論集》
16. 張崑將:《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之王道政治論——以伊藤仁齋、荻生徂徠為中心》
17. 戚印平:《東亞近世耶穌會史論集》
18. 高明士(編):《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政治法制篇》
19. 高明士(編):《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
20.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
21. 黃俊傑(編):《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挑戰》
22. 黃俊傑(編):《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展望》
23. 黃俊傑(編):《光復初期的臺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
24.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
25. 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
26. 黃俊傑(編):《東亞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27. 高明士(編):《東亞教育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28. 陳瑋芬:《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
29. 鄭吉雄、張寶三(合編):《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
30.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
31. 辻本雅史:《日本德川時代的教育思想與媒體》(張崑將、田世民譯)
32. 黃俊傑(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
33. 鄭吉雄(編):《東亞視域中的近世儒學文獻與思想》
34. 高明士(編):《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一):教育與政治社會》
35. 高明士(編):《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二):唐律諸問題》
36. 高明士(編):《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
37.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
38. 黃俊傑、江宜樺(合編):《公私領域新探:東亞與西方觀點之比較》
39. 張寶三、楊儒賓(合編):《日本漢學研究續探:思想文化篇》
40. 葉國良、陳明姿(合編):《日本漢學研究續探:文學篇》
41. 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
42. 陳昭瑛:《儒家美學與經典詮釋》
43. 黃光國:《儒家關係主義:文化反思與典範重建》
44. 李弘祺(編):《中國教育史英文著作評介》
45. 古偉瀛(編):《東西交流史的新局:以基督宗教為中心》
46. 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
47. 高明士(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
48. 高明士:《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
49.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
50. 鄭仁在、黃俊傑(合編):《韓國江華陽明學研究論集》
51. 吳展良(編):《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
52. 楊儒賓、祝平次(合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
53. 鄭毓瑜(編):《中國文學研究的新趨向:自然、審美與比較研究》
54. 祝平次、楊儒賓(合編):《天體、身體與國體:迴向世界的漢學》
55. 葉國良、鄭吉雄、徐富昌(合編):《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
56.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
57.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
58. 甘懷真、貴志俊彥、川島真(合編):《東亞視域中的國籍、移民與認同》
59. 黃俊傑:《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
60. 黃俊傑(編):《東亞視域中的茶山學與朝鮮儒學》
61. 王曉波:《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
62. 甘懷真(編):《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
63. 黃俊傑:《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
64. 張伯偉:《東亞漢籍研究論集》
65. 黃俊傑、林維杰(合編):《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
66.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
67. 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
68.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
69. 張崑將:《德川日本儒學思想的特質:神道、徂徠學與陽明學》
70. 高明士:《東亞傳統教育與法文化》
71. 古偉瀛:《臺灣天主教史研究論集》
72. 徐興慶、陳明姿(合編):《東亞文化交流:空間‧疆界‧遷移》
73. 楊國樞、陸洛(合編):《中國人的自我:心理學的分析》
74. 葉光輝、楊國樞(合編):《中國人的孝道:心理學的分析》
75. 潘朝陽:《臺灣儒學的傳統與現代》
76. 鍾雲鶯:《清末民初民間儒教對主流儒學的吸收與轉化》
77. 林維杰:《朱熹與經典詮釋》
78. 徐興慶:《朱舜水與東亞文化傳播的世界》
79. 徐興慶(編):《東亞文化交流與經典詮釋》
80. 張寶三:《東亞詩經學論集》
81. 徐興慶(編):《東亞知識人對近代性的思考》
82. 葉國良、徐興慶(編):《江戶時代日本漢學研究諸面向:思想文化篇》
83. 吳 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
84. 陳昭瑛:《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
85. 韓東育:《從「脫儒」到「脫亞」——日本近世以來「去中心化」之思想過程》
86. 林鴻信:《基督宗教與東亞儒學的對話:以信仰與道德的分際為中心》
87. 馬俊亞:《被犧牲的「局部」:淮北社會生態變遷研究 (1680-1949)》
88. 李明輝(編):《近代東亞變局中的李春生》
89. 吳展良(編):《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
90. 蔡源林:《伊斯蘭、現代性與後殖民》
91. 潘朝陽:《儒家的環境空間思想與實踐》
92. 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
93. 郭曉東:《經學、道學與經典詮釋》
94.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
95. 林鴻信(編):《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儒、佛、耶、猶的觀點與對話芻議》
96. 甘懷真(編):《身分、文化與權力:士族研究新探》
97. 劉士永:《武士刀與柳葉刀:日本西洋醫學的形成與擴散》

【東亞文明研究資料叢刊】
1. 吳展良(編):《朱子研究書目新編 1900-2002》
2. 徐興慶(編):《新訂朱舜水集補遺》
3. 劉文清、李隆獻(合編):《中韓訓詁學研究論著目錄初編》
4. 鄧洪波(編):《東亞歷史年表》
5. 謝金蓉(編):《蔡惠如和他的時代》
6. 徐興慶、蔡啟清(編校):《現代日本政治事典》
7. 古偉瀛(編):《臺灣天主教史料彙編》
8. 汪榮祖、黃俊傑(編):《蕭公權學記》

【東亞文明研究書目叢刊】
1. 張寶三(主編):《臺灣大學圖書館藏珍本東亞文獻目錄——日文臺灣資料篇》
2. 張寶三(主編):《臺灣大學圖書館藏珍本東亞文獻目錄——日本漢籍篇》

【東亞儒學研究叢書】
1. 黃俊傑(編):《東亞論語學:中國篇》
2. 張崑將(編):《東亞論語學:韓日篇》
3. 蔡振豐(編):《東亞朱子學的詮釋與發展》
4. 黃俊傑:《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
5. 蔡振豐:《朝鮮儒者丁若鏞的四書學:以東亞為視野的討論》
6. 黃麗生:《邊緣與非漢:儒學及其非主流傳播》
7. 林月惠:《異曲同調——朱子學與朝鮮性理學》
8. 黃俊傑:《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
9. 藤井倫明:《朱熹思想結構探索——以「理」為考察中心》
10. 張崑將:《陽明學在東亞:思想交流、轉變及其影響》
11. 崔在穆:《東亞陽明學的展開》(錢明譯)
12. 黃麗生(編):《邊緣儒學與非漢儒學:東亞儒學的比較視野(17-20世紀)》
13. 田世民:《近世日本儒禮實踐的研究:以儒家知識人對《朱子家禮》的思想實踐為中心》
14. 黃麗生(編):《東亞客家文化圈中的儒學與教育》
15. 黃俊傑(編):《朝鮮儒者對儒家傳統的解釋》
16. 徐興慶(編):《朱舜水與近世日本儒學的發展》
17. 任劍濤:《複調儒學:從古典解釋到現代性探究》

【全球在地視野叢書】
1. 黃勇:《全球化時代的倫理》
2. 黃勇:《全球化時代的宗教》
3. 黃勇:《全球化時代的政治》
4. 林建甫(編):《海峽兩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1949-2009)》上冊
5. 林建甫(編):《海峽兩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1949-2009)》下冊

【東亞儒學資料叢書】
1. 黎貴惇:《書經衍義》
2. 佚 名:《易膚叢說》
3. 黎文敔:《周易究原》
4. 吳時任:《春秋管見》(待刊)
5. 范阮攸:《論語愚按》
6. 阮文超:《方亭隨筆錄》(待刊)
7. 黎貴惇:《芸臺類語》

【身體與自然叢書】
1. 楊儒賓、馬淵昌也、艾皓德(合編):《東亞靜坐的傳統》
2. 蔡瑜(編):《迴向自然的詩學》
3.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
4.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

Reflections on (In) Humanity
1. Zhang Longxi (ed.), The Concept of Humanity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2. Stefan Reichmuth / Jörn Rüsen / Aladdin Sarhan (eds.), Humanism and Muslim Culture
3. Mihai I. Spariosu / Jörn Rüsen (eds.), Exploring Humanity—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Humanism
4. Christoph Antweiler, Inclusive Humanism: Anthropological Basics for a Realistic Cosmopolitanism

Series on Humanism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1. Jörn Rüsen, Henner Laass (eds.), Humanism in Intercultural Perspective. Experiences and Expectations.
2. Gala Rebane, Katja Bendels, Nina Riedler (eds.), Humanismus polyphon. Menschlichkeit im Zeitalter der Globalisierung.
3. Carmen Meinert, Hans-Bernd Zöllner (eds.), Buddhist Approaches to Human Rights.
4. Helmut Johach: Von Freud zur Humanistischen Psychologie. Therapeutisch-biographische Profile.
5. Oliver Kozlarek (ed.), Octavio Paz. Humanism and Critique.
6. Carmen Meinert (ed.), Traces of Humanism in China.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7. Hubert Cancik, Europa – Antike – Humanismus. Humanistische Versuche und Vorarbeiten.
8. Jörn Rüsen (ed.), Perspektiven der Humanität. Menschsein im Diskurs der Disziplinen.
9. Chun-chieh Huang, 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s.
10. Christoph Antweiler, Mensch und Weltkultur. Für einen realistischen Kosmopolitismus im Zeitalter der Globalisierung.
11. Ernst Wolff,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for a Globalised World. After Levinas’ Humanism.
12. Jürgen Straub (ed.), Der sich selbst verwirklichende Mensch. über den Humanismus der Humanistischen Psychologie.
13. Anna Sieben, Katja Sabisch, Jürgen Straub (eds.), Menschen machen. Die hellen und die dunklen Seiten humanwissenschaftlicher Optimierungsprogramme.
14. Oliver Kozlarek, Moderne als Weltbewusstsein. Ideen für eine humanistische Sozialtheorie in der globalen Moderne.
15. Oliver Kozlarek, Jörn Rüsen, Ernst Wolff (eds.), Shaping a Humane World – Civilizations–Axial Times –Modernities –Humanisms.
16. André de Melo Araujo, Weltgeschichte in Göttingen –Eine Studie über das spätaufklärerische universalhistorische Denken, 1756-1815.
17. Alexander C. Y. Huang, Weltliteratur und Welttheater. Ästhetischer Humanismus in der kulturellen Globalisierung.
18. Martin Gieselmann, Jürgen Straub (eds.), Humanismus in der Diskussion. Rekonstruktionen, Revisionen und Reinventionen eines Programms.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