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哲所場次會議報導

 
時間: 2023 年 12 月 13 日(三)上午 9:00至 12 月 15 日(五)下午 6:00
撰寫人: 李潔(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生)
何冠儀(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學系碩士生)
張傳力(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張文軒(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簡瑞瑩(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李岱樺(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學士生)
 
「2023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文哲所場次會議報導
 

第一場
知識資源的累增轉化與明清之際的文學光譜

主持人:胡曉真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許建業教授(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論 題:明清年間《唐詩選》副文本的知識堆疊與詩學意義
發表人:許明德教授(英國牛津大學亞洲及中東研究學系)
論 題:晚明曲選與文化記憶──以《八能奏感》、《詞林一枝》和《大明天下春》為例
發表人:成田健太郎教授(日本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
論 題:王世貞《古今法書苑》的編纂思想
發表人:黃偉豪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
論 題:共享、延續與遞補:金聖歎形式批評流派內部的知識建構
評論人:胡曉真教授

 



  許建業教授首先指出選本品賞批評、申述文學主張、指授初學詩者的功能性,並以晚明李攀龍 (1514-1570) 所編著《唐詩選》為例,對其演變與影響進行說明。《唐詩選》在晚明年間大行其道,清代四庫館臣更詫異於其「至今仍盛行鄉塾間」,可見它在明清低下階層的知識誦習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事實上,在《唐詩選》的傳衍中,不斷疊加上去的詩學知識副文本起了相當關鍵的作用,其中以蔣一葵《唐詩選》的箋釋本最具代表性,藉由當中的編合、增汰、承變等呈現的詩學知識整理,能夠循此逆推當時唐詩選本的大眾閱讀世界,以及明末清初詩學主流以外的詩歌授習情況。

  許明德教授以《八能奏錦》、《詞林一枝》和《大明天下春》三部晚明曲選為案例,從書籍設計與文化記憶的角度出發,思考曲選的印刷如何建構時人的記憶。三部曲選的版式相似,但在選曲和插圖方面卻不盡相同,《詞林一枝》的刊印者強調曲子的「新」,因此更傾向納入與時調相關的戲曲作品,且版式上有視覺的考慮;《八能奏感》只將小令收入中欄,更能兼顧三欄的分工;《大明天下春》的內容則包攬天下,提供地理的相關資料,且預期不同讀者可閱讀不同部分。許教授藉由比對三者的內文與設計,說明這些選本如何調動讀者原有的知識,藉此建構讀者的文化記憶。

  成田健太郎教授以王世貞 (1526-1590) 編《古今法書苑》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其內部結構進行分析,並將該書與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北宋朱長文 (1039-1098)《墨池編》、南宋陳思《書苑菁華》等書論叢輯的編纂方式進行比較。成田教授指出王世貞取法《墨池編》的分類方式並加以改良,還繼承其對金石、碑的關注,並補充了大量的相關文本,有時亦參考《書苑菁華》的收錄方式,讓《古今法書苑》一書帶有綜合性質。

  黃偉豪教授討論毛序始 (1632-1709)、徐而庵 (1616-?)、吳見思 (1621-1680),以及許庶庵等四名延續金聖嘆形式批評的作者,將他們與金聖歎的文學批評對讀,,考察其同源異流,以此管窺形式批評作為知識資源於明清之際的共享、延續與遞補。(李潔)

 

第二場
Theatricality, Drama, and Performative Devices: Rethinking Xi and Wen in Qing Literature

主持人:楊中薇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陸一行(美國加州大學東方語言與文化學系博士生)
論 題:Punishment in/ or Entertainment: Fax/In Late Imperial China
發表人:楊中薇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Performative Kinship: Unraveling Opera Troupe's Subversive Role and Familial Dynamics in Qiludeng (the Warning Light at the Crossroads, 1748)
發表人:何文郁(美國密西根大學亞洲語言與文化學系博士生)
論 題:Between Dream and Reality in Early Qing Theater: Yang Yuhuan's Identities in Changsheng dian
評論人:S. E. Kile 教授(鄺師華,University of Michigan Chinese Literature Department)

 



  陸一行先生回顧清代戲劇作為娛樂的歷史,以《歧路燈》與《儒林外史》等小說做為材料,探討儒家士大夫對地方戲劇滲入道德教化和禮俗運作的焦慮及回應。其中,《歧路燈》描寫戲劇對傳統儒家價值的滲透情況,《儒林外史》則展示士大夫透過鑑賞、評判、主持和管理戲劇表演嘗試恢復對戲劇的控制。戲劇的流行增加儒家價值的傳播,但是戲劇的進步也威脅了文人的權威,城鄉環境的更新使戲劇作品的生產機制及文人認知產生轉變。文人與戲劇的拉鋸過程存在衝突、合作與矛盾等情況。

  楊中薇教授分析清代小說《歧路燈》,揭示了隱藏在道德教化的表演內容下,戲劇可能的顛覆能力。《歧路燈》描繪吸引商人與識字階層的流動戲班,四處遊蕩的戲班往往是促進宗族資本、知識與權力交流的表現中介。戲劇演員經常將表演帶到舞台之外,戲劇展演與現實世界的互動,顛覆儒家對於家庭倫理的規範,戲班偽裝宗族的重要角色並與其建立關係而導致身分僭越。戲班對傳統儒家家庭結構帶來顛覆性影響,結合當時社會的重商風氣、祕密結社的興起,導致仕紳產生維持菁英地位的擔憂。而小說中對於戲班的描寫,側面揭示戲劇、小說和清中期社會政治發展之間的互動關係。

  何文郁女士探討洪昇 (1645-1704)《長生殿》中楊玉環的多重身分。楊玉環的歷史原型使其角色得以跟宮廷愛情故事以及懲戒教化連結,也讓她的角色敘事有不斷變化的空間。洪昇創作的楊貴妃或為妃子、天仙,或為鬼魅,具有不確定的多重身分。洪昇使用夢境的轉換,刻意模糊楊玉環的身分,使其成為虛無飄渺的存在,更凸顯劇終虛無主義的效果。劇中楊玉環所遺留的物品不僅作為個人的存在延伸,使楊玉環的存在本質變為模糊。而與楊玉環的身分轉變相對應,牽涉中華帝國晚期文學中個人身分問題的探討。(簡瑞瑩)

 

第三場
形塑:明清視覺敘事中的文化轉譯與社會性創造

主持人:劉瓊云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林小涵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論 題:聲音的模樣:清代中期女性作者的肖像與創作風格
發表人:林芝禾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論 題:人民的藝術?社會主義藝術史觀下的明清
發表人:楊雅琲教授(日本奈良文化財研究所)
論 題:落入凡胎?17至18 世紀日中仙人圖像的世俗化現象
發表人:劉柏正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構框與對話:《石點頭》副文本的生成與詮釋
評論人:劉瓊云教授、陳韻如教授(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林小涵博士討論女性文學於清中葉開始產生的關鍵變化,包括因西方文化、石印與照像術傳入而提升的肖像數量,並從其西裝、洋裝扮相,展現女性作者肖像與寫作之間前所未見的動能與張力。另外書籍生產、跨文化元素、作者主體意識交互作用,在新舊媒介與性別文化間游移、折衷與開創。林博士從清代中晚期四幅女性作者肖像談起:沈彩 (1752-?)、吳藻 (1799-1862)、秋瑾 (1875-1907) 與呂碧城 (1883-1943),她們展現出當時女性的多重面貌,包括能夠執毛筆揮毫;穿著儒服、西服、和服與西洋時裝的形象。林博士透過分析她們作品集中的圖、文編排,對主體的形塑,並綜合她們的創作論,反映了社會文化的轉變。

  林芝禾博士主要關注明清版畫的形式風格在二十世紀中葉中國大眾文化圖像中的運用方式,探討明清版畫如何與「民間美術」與「民族形式」如何相結合,成為塑造社會主義藝術史觀的重要元素。受當時的政策影響,明清版畫的視覺語彙融合了西式構圖和人體素描技法,以塑造農民英偉的形象。並以炳鑫 (1923-2001) 與賀友直 (1922-2016) 的小說插畫與連環畫為據,就人物造型、裝飾紋樣,與空間安排等方面與明末陳洪綬 (1597-1652) 與清末任熊 (1823-1857) 的版畫比較,一窺明清版畫在現代大眾文化中如何被選取、應用,與再詮釋。

  楊雅琲教授分析十七至十八世紀中日仙人圖像的世俗化現象,透過比較明末《有像列仙全傳》等附圖仙傳,、經由戲曲小說等出版品傳播的仙人圖像、盛清時期以戲劇結合宮廷文化而廣為傳播的民間樣板化群仙圖像,以及民間宗教本有的仙人圖像,以此觀察仙人圖像如何在輔助特定社會活動之際被改造、轉用,及其背後共通的社會動態。此外,楊雅琲教授分析日本江戶中期月僊 (1741-1809) 於 1784 年出版的《列仙圖贊》如何受到上官周 1743 年出版的《晚笑堂竹莊畫傳》影響,探討同時期日本為一般大眾出版的中國仙人圖像集的圖文來源,以及當時推動這一波轉譯、編輯過程的社會動能源自何處。

  劉柏正教授著眼於分析十七世紀天然癡叟所作的白話短篇小說集《石點頭》中插圖、眉批與小說正文故事之間的互動語境。以與天然癡叟關係匪淺,並曾參與《石點頭》之評點並撰作序文的馮夢龍 (1574-1646) 為對照,說明小說插圖的構框如何形成閱讀框界,與小說故事相互指涉,而眉批提供了不同的解讀方式,形塑了虛構小說與真實世界間的話語交鋒空間。劉教授通過插圖視角的分析討論小說敘述話語跟評點話語之間的對話關係,並連結十七世紀視覺文化在創作主體、小說敘事、價值評判間所誕生之社會意涵,突顯白話小說發展豐富的面貌。(何冠儀)

 

第四場
晚明陽明後學之義理延異、三教競合與《易》學建構

主持人:鍾彩鈞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李忠達教授(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方以智「用餘」說探義
發表人:龔開喻教授(湖北大學哲學學院)
論 題:越中王學之「落實而下行」——陶奭齡勸善思想的四重向度
發表人:王矞慈博士(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學者)
論 題:晚明三教視域下論《易》之研究:以管志道與方以智為比較對象
發表人:王清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以象證理——陽明後學唐凝菴《周意象義》的「乾元」氣化秩序
評論人:鍾彩鈞教授、李忠達教授

 



  李忠達教授認為方以智 (1611-1671) 有許多獨創的哲學觀念,是有意識地「顛倒」日常語意,再逐步展現多層次的詮釋內涵,比如毒與孤、疑與迷,還有「餘」,是既有日常習慣的負面義,又有顛倒過來的正面義,更有超越正反兩端的統攝之義。李教授通過分析方以智《易餘》一書取「餘」為書名,刻意在顛倒常人眼中剩餘的無用之物,反而將有用者視為無用。透過《易餘》觀察方以智如何根據《易》理旁通數學和邵雍 (1012-1077) 之四分用三之說,將有用與無用收納至《易》學「用餘」的觀念,統合《易》之體用。

  龔開喻教授比較劉宗周 (1578-1645) 的《人譜》與陶奭齡 (1571-1640) 的勸善思想,劉宗周所代表的是正統派儒者對福報閉口不談的儒門功過格,而陶奭齡則堅守儒家立場,並對佛、道思想持開放態度,並強調遷善改過的工夫在認識本體的前提下仍能實踐。陶奭齡主張明辨義利的同時,仍能維持對功利的追求,他認為「心」可以發動與監察道德行為,也能創生出意義與價值。龔教授認為陶奭齡的勸善思想總結越中王學中的勸善思想,也結合越中王學形上之思與世俗大眾求樂免苦的心理結構,也是陽明學的具體落實。

  王矞慈博士試圖突破晚明易學發展中,僅以心學《易》與象數《易》兩者單思潮轉換為重,並以「三教視域」以見晚明佛、道背景如何讓晚明知識分子突破王門議題的限制,並藉由《易》作為競合資源的重要嘗試。王博士將管東溟 (1536-1608) 與方以智作為比較對象,從方以智的批評談起,並比較二人論《易》背後的三教思想差異,分別依據「乾元坤元」與「互為體用」之結構,而得出兩人建立的易學思想中「隱悟顯修」與「藏悟於學」的論述異同,並釐清當時晚明思想界論《易》的多元詮釋面貌。

  王清安先生探究陽明後學唐凝菴(鶴徵,1538-1619)《周易象義》是如何通過「以象證理」的《易》學詮釋其「乾元」思想之間的關係。由於凝菴「乾元」思想發展自良知學的客觀本體宇宙義,主張本體為「乾元」的生生之氣,而「以象證理」之「理」則是「乾元」的「氣之條理」,二者關係密不可分。因此以《易》學詮釋的視角切入,透過「乾元」二者的研究,可深化「乾元」氣化秩序下的本體宇宙論、人性論、工夫論等概念,並突出唐凝菴理論有關「氣」的道德性,以及氣學與反氣學論者的爭論特點。(何冠儀)

 

第五場
「想像鄭玄」——清儒對「鄭學」的釐析、再造與復返

主持人:張素卿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王誠御(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論 題:清代「《傳》、《箋》分離」說的形成及其《詩》解新變——以段玉裁、陳奐為中心
發表人:程雪茹(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中國思想文化研究室博士生)
論 題:以再造為復歸——論皮錫瑞與曹元弼對《孝經鄭注》的輯佚與疏證之異同
發表人:張壹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論 題:論張錫恭《喪服鄭氏學》尊鄭釋經
評論人:橋本秀美教授(日本青山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部國際傳播學科)

 



  王誠御先生以段玉裁 (1735-1815)、陳奐 (1786-1863) 為中心,對清代「《傳》、《箋》分離」說的形成及其《詩》解新變進行考察。所謂「《傳》、《箋》分離」是指清代《詩經》學涵攝經學思潮、文本著作、解《詩》策略三大面向的特殊現象,此說可上溯明代馮復京 (1573-1622)《六家詩名物疏》,至清代「漢學」、「鄭學」、「家法」諸觀念的激盪之下,方始告成,代表作即段玉裁《毛詩故訓傳定本小箋》、陳奐《詩毛氏傳疏》。其中,《詩毛氏傳疏》以《定本小箋》為底本,且二書的具體內容均與其自道之辭不盡相符,王誠御先生以〈烝民〉首四句為例,考察各家解《詩》思路之異同,並從方法論的層次,分析「《傳》、《箋》分離」說的三個核心內容,指證「《傳》、《箋》分離」說如何影響經解新變。

  程雪茹女士以皮錫瑞 (1850-1908) 與曹元弼 (1867-1953) 二人之疏證之書為考察對象,通過比較來梳理皮、曹二人對「鄭學」的理解方法。首先,在清代《孝經》學的視域中,《孝經鄭注》與日本傳來之岡田挺之 (1737-1799) 輯佚本《孝經鄭注》的真偽問題是為學者之間爭論的一大焦點。在諸家所作之輯佚本中,尤以嚴可均 (1762-1843) 本為最備,後又有皮錫瑞與曹元弼二家以嚴本為底本撰作疏證,對輯佚之鄭注詳加考辨。因此程雪茹女士辨析其對岡田本《孝經鄭注》之差異態度並梳理二人輯佚、考證方法之異同點。其後則將論述的焦點從方法轉向觀念,探討皮氏與曹氏二人對《孝經》一書在群經之中的定位及在鄭玄經學體系裏的意義指向,「釐清」與「復返」在曹元弼的視域下,主要體現在發《治要》本之偽;在皮錫瑞的視域下,則是為「於鄭注引典禮者為之疏通證明,於諸家駮難鄭義者為之解釋疑滯」。

  張壹然先生首先指出在辛亥革命,國之將亡的情況下,張錫恭 (1858-1924) 懼周公之道將不存於世,認為禮是六經之本,而禮之本在〈喪服〉,故提筆專述〈喪服〉之學。《喪服鄭氏學》宗鄭玄之注,主張鄭玄尊周公注三《禮》,唯有透過鄭氏之學,才能夠通達經義,上契周公制禮之心法。其學宗主鄭玄的方式,是蒐羅歷代諸儒對鄭玄的相關辨論,依照經說解經之層次,排比羅列,並時而下以按語,疏解其對所列經解與鄭注之依違,表達他所擬彰顯的鄭氏喪服學,以明人倫大道。(李潔)

 

第六場
明代經學的文化意識

主持人:楊晉龍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劉柏宏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論 題:陳澔《禮記集說》與明代《禮記》讀本
發表人:黃羽璿教授(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選文以傳經——論明代古文選本之選經傳播
發表人:林盈翔教授(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華夷與正統——明代關帝信仰與《春秋》學
發表人:羅聖堡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朱謀㙔《周易象通》的經典詮釋與時代意義
評論人:互評

 



  劉柏宏教授從禮教知識與儒家經典建構之間的互動,探究陳澔 (1260-1341) 在《禮記集說》對宋人經注的受容情況,繼而釐清該書對明代社會通行的《禮記》讀本之影響。劉教授指出,陳澔在《集說》徵引朱子對喪禮禮義、宗法的見解,以弘揚《集說》有關喪禮諸篇的人倫大義,並強調喪禮的多重意涵,同時亦有助於時人檢視輕看喪禮的風氣。而陳澔在化用宋人經注時,亦在《集說》加入典故和注解,以讓初讀者更易理解。隨著《集說》納入明代科舉制度,《禮記》讀本修正並「改編」了《集說》。但是《集說》也因此而得以流播各地,並內化成社會禮教知識的來源之一。

  黃羽𤩷教授從官方、學界、民間等角度,討論明代總集的選經情況。黃教授梳理明代總集的選經背景,並指出《古文真寶》在明孝宗 (在位1487-1505)、明神宗 (在位1572-1620) 兩朝被重視和刊行。該書雖未被選入《四庫全書》,但因其對舉業具參考性,故在當時的重要性不亞於《四書》、《五經》。官方的推崇讓文章選本需求增加,私選文集隨之而出現,當中更以「古文」為數最多。「選經入集」的現象,反映了時人取《六經》連結「古文」,以為「時文」取法的經、文互動關係。而官方的推崇、文壇的復古風氣,乃選經現象發生在明代的要因。古文選本雖因「不在行」而被《四庫》所排斥,不具學術價值。但是,古文選本隨著科舉制度而得以流播,經過「文學化」的經典也因入選總集而「通俗化」至民間。

  林盈翔教授從國家權力和王朝正統的角度出發,梳理關帝信仰與《春秋》經學的關係。明末清初之際,時人把關帝的「道德」、「忠義」,和孔子的「人倫綱常」、「懲惡勸善」對應與結合,逐漸建構兩者的連結。其後,《春秋》「懲惡勸善」也透過對關羽的「忠義」表述,得以把經學「通俗化」。北宋、明末對抗外族入侵的書寫,把關帝形塑成皇朝守護神。但清朝對《春秋》核心——「尊王」、「攘夷」,中的「尊王」特別重視。到了乾隆朝,官方因此而把關羽諡號「壯繆」改為「忠義」。藉關羽「正統」皇朝守護神的身分,以「忠義」、「尊王」貶抑「攘夷」,以建構清皇朝的正統性。

  羅聖堡教授以朱謀㙔 (1550-1624) 的《周易象通》為中心,釐清當中的脈絡及其意義。羅教授從《四庫全書》排斥朱謀㙔,劉師培 (1884-1919) 重視朱氏這一角度出發,重新檢討易圖學、易象學。回到明儒接受的脈絡,可得知陰陽魚圖有「加一倍法」的意義外,更有注重「∞」形的運行、流動,以及陰陽互根、互藏、轉化相生各義等深層的意涵。而從明代陰陽魚圖二系進行比較,得知二系對「取坎填離」義的取態、特色。朱氏不但在易圖學上是批評「加一信法」、「先天八卦方位」的先驅,更在易象學上闡發了朱熹 (1130-1200) 的思想。在學術史上,也是從轉折到過渡性的學者。(張文軒)

 

第七場
明清文學——一個拉康式的解讀

主持人:李奭學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付彬斌(天主教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博士生)
論 題:《西遊記》中孫悟空人物個性轉變與文化症狀之詮釋
發表人:張凱隆(天主教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博士生)
論 題:借非人之口寓情喻理——解構《況義》中擬人化主體話語的象徵秩序
發表人:趙品庠(天主教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碩士)
論 題:從拉康的角度看兩本《趙氏孤兒》演本
評論人:李奭學教授

 



  付彬斌女士從拉康 (Jacques. Lacan, 1901-1981) 精神分析理論的角度,並以齊澤克 (Slavoj Zizek, 1949-) 拉康式意識形態的脈絡,析述《西遊記》角色孫悟空的個性轉變、成因。付氏以拉康的鏡像階段,指出孫悟空以玉皇大帝為鏡,產生心理上的匱乏 (lack),進而透過爭奪來建構自身在社會中的理想位置。取經的安排,是天庭希望把孫悟空納入統治(符號)秩序。取經的過程中,孫悟空的「本我」不但被消滅,更淪為意識形態的工具。付氏也指出,孫悟空知道自己的狀況,選擇以「打不過就加入」的方式,也是狗智主義 (cynicism) 的展現。同時,《西遊記》也反映了明代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意識形態。這種意識形態也揭示了社會結構、權力關係、文化衝突,三者維持著社會秩序,而書中的取經故事更是皈依意識形態成功的典範。

  張凱隆先生從拉康的心理結構論的角度,以非人主體的話語為中心,分析《況義》(明末耶穌會士金尼閣所譯《伊索寓言》中譯本)數則中,所蘊涵敘述者的主體間性 (intersubjectivity)。張氏先指出〈貪犬失肉〉以動物為敘事主體,有著使用只有人類能使用的語言之象徵秩序的意義。這樣能讓讀者產生主體上的錯覺,呈現出人類想像變為動物 (animal-becoming) 的念想,體現真實界中的無意識 (unconsciousness)。而在譯述上,以不超過二級主體間性的判斷,遵循寓言故事「短小精幹」的結構原則。張氏亦指出,在寓言故事上使用有機體和無機體,各自能呈現出彼此依賴關係,以及進一步表達天意真理的意義。利用非人的主體作語言表述時,不但增強教訓作用,還能讓讀者自我投射,讓寓言的意義更深刻並產生對比性。

  趙品庠先生企圖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透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討論伏爾泰 (Voltaire, 1694-1778) 和詹姆斯.芬頓 (James Fenton, 1949-) 的兩本《趙氏孤兒》演本。趙氏先梳理拉康的思想,釐清兩本演本的脈絡。《中國孤兒》的成書原因,不只是伏爾泰不滿當時歐洲社會腐敗制度,更有欣賞《趙氏孤兒》「寓教於樂」,以及傳播文明精神的特質。而芬頓的《趙氏孤兒》,更被回譯和改寫成中文版的音樂劇和書籍。趙氏表示,拉康的心理分析繼承了弗洛依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的觀點,並就伊迪帕斯情結 (Oedipus Complex) 獨特的理論觀點,透過結構語言學的方法重新進行闡釋,繼而把它與能指、隱喻等概念連結。拉康對女性的觀點,也反映在兩本演本的母親犧牲自己,成全孩子的行為上。趙氏亦比較譯文和原文,以及戲劇呈現的,分析三者與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之間的關係,帶出拉康作為人類辨識和定位自我成長與社會環境的意義。(張文軒)

 

第八場
空間環境賦使:近世東亞場域內的示能遊歷

主持人:William Hedberg 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Japanese Literature of Departmen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發表人:馬旭教授(美國拉法葉學院宗教學系)
論 題:Her Excursion to Temples: Reimagining Women’s Interactions with Religious Spaces in Ming-Qing Literary Narratives
發表人:段柏慧(英國牛津大學亞洲和中東研究博士候選人)
論 題:壬辰戰爭中海陸戰場與士兵的健康研究
發表人:侯汶尚(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行舟、寺祠與洋物:李文馥燕行錄中的物質書寫
發表人:辛兆坤教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藝術語言和文化學院中國研究講師)
論 題:Paradoxically Philological Vision: Naitō Konan’s First Travel to China
評論人:William Hedberg 教授

 



  近世東亞的遊歷文化在區域內和跨區域之間展現各種遊歷形式,如宗教朝聖、軍事行旅、外交使節或文學採風。這些廣泛的遊歷不僅使人們質疑既有的觀念、歷史和地緣政治邊界,還成為追求自我反思的契機。本組研究以晚期帝制中國為起點,探討近世東亞內的遊歷如何影響行旅者與性別規範、環境、物質文化和歷史的互動。研究將透過文學作品、行軍記錄和外交使節的案例,探索遊歷者在這些環境中如何進行反思、協商和互動。

  馬旭教授聚焦於女性與廟宇空間。明清時期女性進入廟宇空間的現象普遍存在且備受爭議,然而居士佛教興盛,吸引了大量女性參與宗教活動。本文重新詮釋文學對女性在廟宇空間中的經歷書寫,認為文學對廟宇空間的想像可以幫助女性拓展、超越、並挑戰傳統的內外分野。

  段柏慧女士以壬辰戰爭為例,關注明軍、朝鮮和日本三國士兵在軍事行動中面臨的身體健康問題,總結了來自不同地域的士兵,強調環境變化對士兵健康和戰鬥結果的影響。文中指出,來自日本南部的部隊在朝鮮寒冷氣候下面臨凍傷等疾病,而明朝騎兵則面臨雨水、馬瘟和疫病等困擾;相較於外國士兵,朝鮮士兵需要應對陸地和海上的挑戰,尤其是更具挑戰性的海上生活。

  侯汶尚先生以《越南漢文燕行文獻集成》與阮朝文人李文馥 (1785-1849) 為研究對象,以物質書寫作為切入點,探討李文馥在出使中國期間對於物質的觀察與記錄。通過分析李文馥所見所記的物品,揭示了李文馥的視角和這些物品在其燕行詩文中的特殊意義與價值,期望以新的文學詮釋角度,豐富現有的研究成果。

  辛兆坤教授以內藤湖南 (1866-1934) 的遊記《燕山楚水》作為對象,旨在研究《燕山楚水》中對清末中國的矛盾書寫,同時與其治史方法相互聯繫。這些遊記不僅關聯內藤湖南的歷史著作,還為清末中日地緣政治的角力增添了時間維度,使其與歐美殖民時期的紀行書寫區分開來,呈現更為複雜的權力關係,值得透過後殖民視角進行反思。(張傳力)

 

第九場
文本的教學、書寫、詮說與製作:解識清代詩學的多層思辨

主持人:廖美玉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榮休教授)
發表人:陳美朱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初學與發軔:屈復《唐詩成法》與沈德潛《唐詩別裁集》的選評金鍼
發表人:王學玲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在戒與不戒之間:陳文述晚年「戒後詩存」的書寫抉擇
發表人:李宜學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論馮浩三次箋註李商隱詩所體現的詮釋進程
發表人:葉叡宸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追尋族跡:揚州休園志的家族記憶與文本製作
評論人:廖美玉教授

 



  陳美朱教授指出屈復 (1668-1745) 與沈德潛 (1673-1769) 在乾嘉之際曾被並列為南北兩大詩宗,兩人在後世詩學的影響力卻明顯有別。陳教授透過屈復《唐詩成法》與沈德潛《唐詩別裁集》的體例與立意,探討兩家如何以選本為度化初學金鍼。屈復《唐詩成法》以「為初學者作老馬」為選評理念,書中僅錄唐人五七言律詩,關注於唐律的遣詞用字與章法照應,猶如為初學者引路的識途老馬。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則諸體皆選、四唐兼收,著意於詩歌的體格聲調、興象風神,使初學者在詩歌技法之外,得見唐詩中有「鯨魚碧海、巨刃摩天」之觀,無愧於「為學詩者發軔之助」的選評旨趣。

  王學玲教授以陳文述 (1771-1843) 之稀見著作——《頤道堂戒後詩存》為據,從陳文述曾在中年刪詩,卻心生不忍,另編《外集》以存之的原委談起,追述其渴望創作的詩心與詩跡。接著,闡析陳文述遭逢親人相繼辭世,決意停止創作,入道潛心修煉;但又重拾筆墨再度出仕,全力疏河防洪,最終勞碌而卒。王教授指出陳文述這種刪/存/戒的依違態度,正反映著詩人晚年在喪親、入道、出仕實踐理想及珍惜自我創作之間的游移與思辨。

  李宜學教授綜合考察馮浩 (1719-1801) 箋註李商隱詩時的三個版本,分析其前後箋註差異,以勾勒馮浩理解李商隱詩的階段性發展,抉發其接受意蘊。馮浩為箋註李商隱詩,三易其稿,付出了三十餘年精力,據馮浩第二版《玉谿生詩箋註.重校發凡》所言:「大半如出兩手矣,然究未全愜意也。」可知三個版本內容差異極大,有一歷時性的演變。

  葉叡宸教授通過《揚州休園志》多重文本聲音的複調對話,解釋其製作家族記憶的書寫行動。《揚州休園志》為清代揚州鄭氏的家族史,作者以園林為書寫的記憶核心,試圖呈現祖脈系譜、建構家風;同時形塑祖先,呈現「家族榮光」。葉教授說明了休園的空間意義,休園是如何與傳統士人稱許的美德懿行、倫理、公益實踐產生緊密連結,進而詮釋《揚州休園志》如何譜寫鄭氏家族在公、私領域的深刻記憶圖像。最後,藉由《揚州休園志》思考當時有關園林作為一種「傳家話語」的意義,並以之觀看明清士大夫的家族意識與內涵,來呈現明清地方士大夫家族的側影和自我表述的書寫活動意義。(李潔)

 

第十場
繽紛空間:文體與明清文人的情感書寫

主持人:劉詠聰教授(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發表人:金 環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論 題:建樓與泛舟:晚明文人的情動空間建構
發表人:劉詠聰教授
論 題:「半聽亦可半不聽」:清人暮年自述中之耳聾書寫
發表人:盧葦菁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歷史系)
論 題:方苞和他的「自訟」:一個道學家的糾結
發表人:王苑菲教授(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
論 題:悼釵、悼母、徵詩:湯貽汾〈吟釵圖〉題詠剖析
評論人:楊彬彬教授(香港大學中文學院)

 



  金環教授聚焦徐渭 (1521-1593)、袁宏道 (1568-1610)、袁中道 (1570-1626) 作品中對於其所參與建造或書寫的樓與舟的相關刻畫,探討樓與舟的營造與其所及空間如何成為晚明文人彰顯其日常經驗、交遊網絡與美學體驗的重要方式。金教授指出,這些作品對登樓、造樓、買舟、泛舟等活動的書寫不僅同作者的感官經驗與個人記憶相關,更呈現出晚明文人對於情感與情動空間的自覺創造。

  劉詠聰教授選取清代兩性自述中有關耳疾之書寫,挖掘男女兩性由身體體驗而產生的各種情緒和態度,在卷帙浩繁的清代詩文集裡,極其豐富的暮年自述文字顯示了作者在步入高年之際,身體各項機能的日益退化,而眼花、耳聾、齒痛更被視常見的「老年三病」。除此之外,當中可見不少作者因聽覺損耗或受耳鳴所困而產生憂慮、無奈、厭悶、自憐等情緒,但同時也有部分作者甘於安寂閑適或者善於自我寬解,並以豁達感悟的態度面對餘生。

  盧葦菁教授以方苞 (1668-1749) 一篇自譴自責的文字為切入點,分析方苞道德實踐時的心路歷程,探索清代道學家的固執追求對於家庭產生的緊張,尤其是他們自身的道德實踐和心理情感之間的衝突和矛盾。方苞畢生致力於「修身齊家」,在他的個人書寫中留下大量這方面的著述,他盛情讚美那些實踐了符合他的道德理念的個人與家庭,和當時其他的道學家一樣,他孜孜不倦地自省,以追求完善自身操守。然而在一篇題為〈自訟〉的文字中,方苞承認他在履行五倫中的缺失,尤其對妻兒「常瀆於恩」,盧教授便以此為切入點,對其進行分析。

  王苑菲教授聚焦於湯貽汾 (1778-1853) 為寡母的斷釵所徵集的七百多首題詠,湯貽汾的母親一生歷盡艱辛,自幼隨父宦遊雲南,父在湯母出嫁時贈玉釵一支,隨後湯母便隨丈夫湯荀業南北轉徙。後來,湯貽汾的祖父湯大奎與父親湯荀業因林爽文事件殉節臺灣,湯母歷經艱苦但仍「以釵自隨」,玉釵在一晚突然斷裂,湯母觸物感逝,遂作詩悼之。而湯貽汾則在母親過世後,以斷釵二詩裝治成絹,並繪〈吟釵圖〉而徵題。王教授從〈吟釵圖〉題詠探討男女詩人如何從不同的角度來紀念描述湯氏的家族史、湯母的美德以及玉釵的象徵意義。(李潔)

 

第十一場
性別、詩學與改革的年代——紀念錢南秀教授(1947-2022)

主持人:李瑞騰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
發表人:黃東陽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陳季同《黃衫客傳奇》編寫〈霍小玉傳〉之敘寫特質與時代意義
發表人:陳室如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論 題:自我的他者化:陳季同《中國人自畫像》與《巴黎印象記》的中法文化觀察
發表人:羅秀美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晚清台海戰事與台灣風物的文化記憶——以薛紹徽、陳季同的作品為範圍
發表人:林香伶教授(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從育才、識才到家族情感——論晚清賢媛薛紹徽的才女之識與情感抒發
評論人:李瑞騰教授

 



  錢南秀教授為已故漢學學者,其研究專長包括《世說新語》、婦女與性別、中國古代文學、域外漢學等。生前著作豐富,學風嚴謹。為紀念錢教授,本小組以「性別、詩學與改革的年代」為題進行論文發表,討論四篇論文,涵蓋陳季同 (1851-1907) 的文學作品、晚清中法文化對比、台海戰事與台灣風物、以及晚清賢媛薛紹徽 (1866-1911) 的研究,以紀念錢教授卓越的學術貢獻。

  黃東陽教授研究晚清外交官陳季同作品中的東方意象,其人以塑造帝國文化形象為己任,因此選擇以故事重新編寫唐傳奇名篇〈霍小玉傳〉,以黃衫客為題,強調愛情中存在的「義」,透過巧妙運用小說形式,在法國推介這一故事,引起熱烈迴響。陳氏的創作方式及題材回應了晚清時期國家需要的外交形象,描繪社會結構、家庭關係和文人身分,突顯改變的可能性,而本文試圖通過分析陳季同的創作,還原小說中的世界結構,揭示這位外交官在帝國存亡之際的時代觀察和生命焦慮。

  陳室如教授則以陳季同的《中國人自畫像》和《巴黎印象記》進行中法文化的觀察,透過描述幸福家庭、注重鄉土、充滿光明願景的和平中國,陳季同建構了理想中國的形象。對於法國文化,陳季同在《中國人自畫像》中顯現強烈隔閡感,但在《巴黎印象記》中,他融入城市生活,體察其人文精神,呈現更豐富的中法文化觀察。

  羅秀美教授則以陳季同夫婦的視角切入。晚清女詩人薛紹徽和其夫兄陳季同,雖分隔一海,卻在詩詞中共同表達對臺灣的關懷。陳季同參與甲申戰爭,薛紹徽以詞記錄他們對法軍的致祭,描繪甲午戰爭時他在臺灣的參與。陳季同籌措外債、力守朝鮮防禦外侮,曾參與臺灣民主國的獨立,而薛紹徽則以詞抒發對當時臺海時事的關心。透過兩人對臺灣主題的作品書寫,我們能重新閱讀晚清才女和士人對臺灣的歷史與文化記憶。

  林香伶教授則以晚清女性薛紹徽為主題撰文,薛氏以詩人、翻譯家、《女學報》主筆身分脫穎而出,她融合西學影響,涵蓋詩詞賦文等多元領域。文章以薛氏為核心,通過考察她對丁芸著作的序言,深入研究其文學觀。透過整理《黛韻樓詩集》等文獻,揭示薛氏對育才和識才的規範,以及她的家族情感。(張傳力)

 

第十二場
明清交替的文學殊象:寫景與情欲

主持人:劉柏宏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任路漫博士(Annie Luman Ren, Postdoctoral Fellow, The 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論 題:Ritualized Homeland or Dangerous Frontier? A study of Nalan Xinde’s Manchuria Poems
發表人:宋雨婷博士(復旦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後研究學者)
論 題:上京建構與北狩記憶:清初流放人士的絕域書寫
發表人:樂安東(義大利薩倫托大學博士候選人)
論 題:Guzhang Juechen鼓掌絕塵and the Infinity of Lists
發表人:季雯婷教授(崑山杜克大學語言文化中心)
論 題:嗅探私情與觀看國族——論明清之際冒襄對於香與香爐的感官書寫
發表人:張琬容博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後研究學者)
論 題:清代勸善書中的男風批判

 



  任路漫博士聚焦在清初文人納蘭性德 (1655-1685) 於隨康熙第二次東巡時創作的詩作中抒發的情懷,闡述其所見所聞帶來的文化貢獻和史地意義。納蘭性德的作品反映他對滿洲地區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表達,而他在旅途中蒐集的有關索倫部的資料對於正與俄國處於緊張關係的清朝邊疆安全有著重大貢獻,日後納蘭亦在清俄談判的過程中充當翻譯的角色。綜上所述,納蘭的身世與經歷是其文學創作中的重要元素,無論是對文學領域還是清代史地研究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宋雨婷博士關注在清代文字獄下被流放至東北寧古塔的江南文士,由於「寧古塔」與金舊都及宋二帝北狩囚禁之所「五國城」相鄰,宋金舊事成為流放士人書寫的素材,這些流人透過反覆遊覽金上京廢址在詩文中抒發、寄寓內心情感。方拱乾 (1596-1666)、張縉彥 (1600-1672) 等文人來到東北後紛紛在詩作中想像曾經繁華的「金上京」,亦隱諱地在文字中表達恪守臣節的態度。流人對金舊事的建構還擴及國都的禮法秩序,如張賁作品中提及的石佛成為宗教禮制完備的象徵,城中的「國學碑」、「石佛」更是蘊含象徵意義與歷史記憶的地景。

  樂安東先生以中國文學作品的列錦修辭 (list) 為中心,舉出從《左傳》到馬致遠 (1255-1321) 的〈秋思〉皆可見得文學家透過列錦強化文字意象,到了明清更被廣泛應用。明代小說《鼓掌絕塵》使用的列錦修辭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敘述者直接列舉的清單,用於營造景象和傳達情感;另一種是由角色在對話中提到的清單,更多用於豐富敘事和描繪角色。

  季雯婷教授以明末清初的名士冒襄 (1611-1693) 對香和香爐(宣德爐)的書寫為例證,強調視覺和嗅覺引申的書寫效果。香與香爐為晚明鑑賞文化中常見的物品,明代小品中常見品香活動的興致,而冒襄在追思亡妾董小宛的萬言著作《影梅庵憶語》中細緻地書寫了彼此私人性的生活。在《影梅庵憶語》中,冒襄勾勒寒冬小室的獨處場景,又在行文間穿插品香的知識,融合個人情感與客觀解說,體現「筆隨心至」的憶語體特色。對於宣德爐歷史的書寫,則是隱射鼎革之際文人的政治處境。

  張琬容博士注意到十七世紀以降盛行的勸善書對男風多加批評。這類文本可以稱為「戒淫書」,性是勸善書的一個重要主題。善書主要的讀者以文人為主,書中批判的不僅是男同性戀違背傳統社會價值觀,以及跨階級、跨年齡層的男同性戀行為對社會秩序造成的破壞。除此之外,這類理論多以男風不合陰陽觀念為基礎,陰陽不合則亂「氣」,遭致家庭不和、危害身體健康和淫亂導致的智力虧損,並將其視為好男風的報應。總結來說,性之私密性,難以被世俗法律審判,故宗教性質濃厚的勸善書以神靈的凝視,勸戒男性遵守道德規範。(李岱樺)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