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研究學會「明代思想文化史的諸面向」學術座談會報導

 
主講人: 吳兆豐教授(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何威萱教授(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侯潔之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劉勇教授(廣州中山大學歷史學系)
吳國豪博士(何創時基金會主任研究員)
主持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22 年 7 月 23 日(六)下午 2:00 至 5:00
撰寫人: 王亭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明代思想文化史的諸面向」學術座談會報導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舉辦「明代思想文化史的諸面向」線上學術座談會,除了邀請吳兆豐教授、何威萱教授、侯潔之教授與劉勇教授,以分享、互評的方式交流近期研究成果,何創時基金會主任研究員吳國豪博士亦於座談會的最後,介紹基金會中的數位典藏。

  吳兆豐教授專長為明代政治文化與思想文化史,著有專書《有教無類:中晚明士人教化宦官行動研究》,及〈〈聖學宗傳〉初本、改刻及其相關問題〉等論文。此次座談會吳教授以「『化宦』行動與中晚明思想文化的面向」為題,分享研究所得。吳教授將一般被視為政治良莠議題的明代宦官課題,納入政治文化與思想文化的脈絡,並以此提出幾點觀察。首先,是對於「攻宦」這種常見思維的評估。吳教授指出,成化年間王恕 (1416-1508) 的「攻宦」行動,與其後來名聲的建立有關。王恕的政治行動重點可能在於政治姿態的表達、政治運作的手段。

  吳教授接著考察經典著作《大學衍義》在明中葉的反應。《大學衍義》在述及脩身、齊家時,指出皇帝的「齊家」範圍同時涵括妃嬪與宦官。此外,書中對於宦官的書寫方式,以及時人對於書中論述的回應尤值得注意。吳教授注意到宋儒真德秀 (1178-1235) 於書中對宦官的言論,在明中葉的政治氛圍影響之下,已為時人揚棄。

  「化宦」新言論的出現,則與明代諸多思想人物,如丘濬 (1421-1495)、湛若水 (1466-1560) 等有關。宦官在理學家的政治理念中原是受鄙視的一群,然而如丘濬即指出宦官亦為人,同具「秉彝好德之良心」,而這也進一步涉及政治面向的思考。又如王畿 (1498-1583) 於《中鑒錄》指出,現實上宦官與皇帝的相處時間較多,因此應該教化宦官而使皇帝得以涵養德性。作為宦官教育機構的內書堂於明代中後期受到部分士大夫的重視,並嘗試於內書堂注入一些涉及宦官的歷史教育,藉以教化宦官。《中鑒錄》的撰寫,即受此風潮影響。值得注意的是,《中鑒錄》作為教化宦官的讀本,重要的兩個刊本皆由宦官刊刻,形成晚明政治文化中獨特的風景。

  最後,吳教授指出,雖然一般士人多認為宦官是得君行道過程中的阻礙,但如王畿等則將宦官視為行道途徑,故而認為應教化宦官,由此可見儒者對於政治現實的權衡。此外,宦官教化議題在明代出現,亦是道學大眾化的體現。

  何威萱教授,專長為宋明理學與明清學術思想,著有〈「格物」何以「無工夫」?——聶雙江、黃久菴之比較〉、〈宋元理學家從祀明代孔廟小考——兼論明代孔廟與理學道統的關係〉等論文。此次座談會,何教授主要分享自己近三年的研究動向,主題集中於明中葉心學家聶豹 (1487-1563) 及晚清宋學家方東樹 (1772-1851),關懷的議題主要在學術與現實之間的統合與互動。

  聶豹為王陽明第一代弟子中的重要人物。一般談及明中葉思想時,皆會述及陽明學的重要性,然而王陽明思想的重要性除了思想本身的創發之外,陽明弟子們在各領域的突出成就也影響了陽明學的普及,聶豹即為其中之一。目前對於聶豹的研究主要著眼於「歸寂說」與陽明學的比較,實際上,聶豹晚年才接觸陽明學,並進一步提出「歸寂說」。因此,除了陽明學之外,聶豹早年的經歷對其思想的形成亦值得注意。何教授嘗試梳理聶豹早年的經歷以及思想變化,留意到聶豹早期興趣廣泛,涉獵範圍涵括明儒湛若水、宋儒張栻 (1133-1180) 等人的學說等,並不僅限於陽明學。

  在研究聶豹的過程中,何教授也留意到了黃綰 (1480-1554) 與徐階 (1503-1583)。黃綰是王陽明早期弟子,與王陽明有姻親關係,但黃綰與聶豹在談論良知工夫時,皆深受《大學》影響,將工夫集中於「致知」而非「格物」。徐階則是王陽明的第二代弟子,對於義理之學並未提出太多見解,其陽明弟子身分常被忽略,然而何教授注意到陽明學在中晚明能獲官方承認,實與徐階有關。此外,明代著名講會——靈濟宮講會得以興盛不衰,與徐階的首輔身分有著密切的關聯。

  過往對方東樹的研究討論,多著眼於《漢學商兌》對漢學的批判以及維護宋學的立場。事實上,仔細檢視《漢學商兌》,方東樹的宋學並非完全跟隨程朱,對於漢學的態度亦非全然批判。因此,何教授企圖跨越《漢學商兌》的框架,從方東樹的其他著作重新檢視方東樹的學說主張。

  侯潔之教授,專長為儒家思想與宋明理學,著有《晚明王學由心轉性的本體詮釋》等專著,及〈晚明心性分合——以李見羅、胡廬山、許敬庵之論辯為例〉等論文。侯教授關注晚明學術多元路向,並聚焦於晚明學者省思王學流弊以後對於心性的思考,以及《大學》詮釋歷變與晚明思想遞變之間的關聯。侯教授由《大學》八條目的「誠意」切入,進一步梳理「格物」、「脩身」,藉由觀察思想家對《大學》想法的轉變,探究思想變化。此次座談會,侯教授分享以下近年作品與研究所得。

  〈顧涇陽、高景逸的脩身知本說——以李見羅為參照系〉一文,旨在探究李材(號見羅,1529-1607)關於脩身的討論如何影響顧憲成(號涇陽,1550-1612)與高攀龍(號景逸,1562-1626),以及三人論述之異同。傳統心學家普遍以心性為本,認為心性既定,脩身自然水到渠成。然而,李材質疑心性論,認為不應以心為本而應以脩身為本,此說引起東林學者顧憲成與高攀龍的注意。侯教授留意到,顧、高二人受到李材影響,擴大對於「身」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顧、高進一步修正李材的說法,將脩身與「致知」、「格物」結合。

  〈顧憲成的《大學》改本與「格物」説——兼論顧憲成、高攀龍的格物之辯〉則是在晚明格物說紛紜的背景下,探究顧憲成的《大學》改本及其格物說。顧憲成因反對朱熹窮理說,遂改動《大學》以嘗試止息當時關於格物的眾說紛紜。過往對於顧憲成的印象多流於靠近朱熹之學,然而侯教授注意到,事實上顧憲成自始至終均反對朱熹窮理說,並展現於他的《大學》改本中。此外,因顧憲成反對性體無善無惡的說法,故而在其《大學》改本中也很重視「識性」。

  最後是〈晚明許敬庵「格物」説的思想建構〉,關注許孚遠(號敬庵,1535-1604)的思想建構過程。許孚遠一般被視為承繼甘泉學統,由湛甘泉傳許孚遠,再傳劉宗周 (1578-1645) 與馮從吾 (1556-1627),其中對於許孚遠的主要關注點則在於與周汝登 (1547-1629) 的「九諦九解」。侯教授指出,「九諦九解」並非許孚遠的最終主張。在此之前,許孚遠受心性、格物等思想影響,而這些也影響其弟子劉宗周。

  劉勇教授,專長為明史及中國近世思想文化史,著有《變動不居的經典:明代《大學》改本硏究》,以及〈明末出版業中士人的商業習性——以陳仁錫撰李贄《藏書》序的文本竄亂為例〉、〈新見明儒湛若水〈格物之說〉手蹟的文本問題與文獻價值〉等論文。劉教授以「明代史學研究的個人省思」一題,分享近年研究工作與未來展望。劉教授攻讀碩、博士期間,所關注的課題主要圍繞於心學的發展、心學領袖的塑造經過、心學領袖的易代等,近年則嘗試探究晚明的政治史、制度史等課題。劉教授分享早年對乾嘉思想的興趣,以及中山大學經濟史、典章制度史以及歷史人類學的傳統,此段學習歷程啟迪了劉教授對於研究的思考。

  劉教授接著分享其研究體會,即以市場的觀念重新思考中晚明菁英與理學之間的關係,倘若士人有意競逐理學菁英之位,出版《大學》改本就會成為重要策略。劉教授以「核心產品」的概念,解釋不同的士人於《大學》改本中提出宗旨的行徑,而講學、講會則成為士人營銷新學說的手段。劉教授也提醒,不應逕自認為明代士人皆將王陽明視為不可超越,「陽明後學」一詞的使用更應小心,避免忽視當時人的主動性。此外,劉教授指出師承、地域等分類雖有助於我們宏觀性地把握當時的學說狀況,但也必須注意避免忽視個體對於個性化的追求。

  最後,劉教授提及未來展望,分享自己近年轉向政治史、制度史,探究晚明內閣與督撫體制運作。晚明巡撫、總督的出現,等同於從舊有的政治架構中插入新的結構。因此,劉教授好奇這套新的體制與原有體制如何互動,他透過內閣閣臣遺留的文集,留意到閣臣主要通信對象即為總督、巡撫,當中可窺見多面向的互動過程。

  座談會的最後,何創時基金會主任研究員吳國豪博士和與會者分享基金會的典藏,並希望此些書畫作品能提供給明史研究者不同的觀察視角。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