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 VIII」會議報導

 
時間: 2021年 10 月 21日(四)上午 9:00 至 22 日(五)下午 5: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 文學院人文講堂
撰寫人: 張惠敏(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生)
 
「2021年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 VIII」會議報導
 

  此次會議為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之「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與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合辦成果發表會。本次邁入第八屆,不僅延續宋明清儒學的研究成果,同時擴及韓國與日本的經學史研究。會議為期兩天,共二十六位學者發表論文,以下是各場次的報導。

第一日
第一場

主持人:楊祖漢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發表人:李瑞全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論 題:周濂溪哲學要義:從工夫論角度之詮釋
發表人:張力云(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牟宗三與唐君毅論天臺宗評華嚴宗「緣理斷九」說之比較
討論人:楊祖漢教授

  李瑞全教授從工夫論的角度詮釋周濂溪(名敦頤,1017-1073)的哲學。因為周濂溪以《中庸》「誠」的概念,說明如何通過實踐成聖的問題,作者進而說明誠是濂溪工夫論實踐的意義,同時濂溪的誠表示為太極、乾元、天命等超越的存有。由此可見,天理為「即存有即活動」,因而濂溪的工夫是以本心為核心,同時心的表現是思,此思是誠體的表現。

  張力云以牟宗三 (1909-1995) 和唐君毅 (1909-1978) 兩位先生為對象,希望能明確掌握當代新儒家重視天臺宗、華嚴宗的傾向。同時,對兩位先生思想中的圓教義理有深刻的理解,因而得出的結論為:其一,牟先生認為華嚴是從法界緣起而來的圓教,主要是在分析說法上詮釋佛理的圓融,然卻不能展現性宗的圓,這是華嚴宗無法成為真正圓教的原因所在。其二,唐先生認為天臺與華嚴二義是互相爭奪,不能互相取代,所以它們是共成圓教的型態。

第二場

主持人:賀廣如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袁光儀教授(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王龍溪「四無說」之當代詮釋——與薩提爾理論之對話
發表人:游騰達教授(國立清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
論 題:陽明後學對「朱子晚年定論」說之餘響——張元忭《朱子摘編》析論
發表人:黃瑩暖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論 題:朱子的《周易》詮釋
討論人:賀廣如教授

  袁光儀教授認為薩提爾 (Virginia Satir, 1916-1988) 主張面對人事應包容與接納,不進行是非對錯的二元判斷,若以此詮釋王龍溪(名畿,1498-1583)提倡的「無善無惡」,則可以使高深的哲學思考,轉變成為較為親近的學問。袁教授舉出薩提爾理論中的冰山理論、一致性、五種自由與成長模式的論點,與龍溪「四無」以及「見在良知」互相參證,希望藉由薩提爾的理論,使陽明心學的智慧能成為將儒學運用至當代的一種模式。

  游騰達教授探討張元忭 (1538-1588)《朱子摘編》,是否證成王陽明 (1472-1528) 認為朱熹 (1130-1200) 晚年有悔悟之學。此書彰顯朱子晚年有悔悟的論旨,並且呈現朱子從山林之樂中默契道妙,及採取佛、道二教的特殊理解,透過案語短評的方式點出陽明《朱子晚年定論》之旨,同時強調朱子、陸象山 (1139-1192) 與陽明的思想可以會通。透過對此書的考察,將有助於豐富學界對朱陸異同論發展史的認識。

  黃瑩暖教授探討朱子對《易經》的理解。因為朱子認為「交易」是指從交流的角度看陽交於陰,陰變為陽,同時陰陽交會是易的生生之義。如同所謂的變易是指從天理流行的角度看陽變陰,陰變陽,同時變易主要建構於智藏 (741-819) 由終到始的說法。因而朱子重視陰陽的理論,對《易經》的詮釋著重於變易與交易。

第三場

主持人:蔣秋華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楊自平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明代方獻夫以博約法治《易》學析論
發表人:陳睿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論明代韓邦奇《易》與《洪範》會通圖象數理化之重要内涵
發表人:鄧秀梅教授(環球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論 題:陸象山即器即道,即陰陽即太極的易理解析
討論人:蔣秋華教授

  楊自平教授以方獻夫 (1485-1544) 的《古文周易傳義約說》為核心,找尋此書的特色與價值,因而得出:其一,此書透過《中庸》標舉大人與聖賢之學,提出以博約法治經的重要,修正陽明學致良知的主張與程朱支離的弊病。其二,此書矯正王學流弊,採取簡要文字完書,提供後人讀《易》的基礎。

  陳睿宏教授以韓邦奇 (1479-1555)《洪範圖解》為研究對象,從學術流變史的定位指出:其一,韓邦奇的論點立基於蔡元定 (1135-1198) 與蔡沈 (1167-1230) 的講法,但論述的系統性不足。其二,此書大量引用前人講法,有奪人之美與剽竊之嫌。此為明代學術的普遍現象,韓邦奇則是典型的代表。

  鄧秀梅教授主要勾勒陸象山的易理思想,其得出的結論為:其一,象山的易理是模擬天地之道,而由此衍生的《易》象與《易》辭,是聖人通暢「心之神明」之德,顯發的道的表徵。其二,象山「以理制事,以理觀象」的講法,影響了楊慈湖 (1140-1225)。後人對楊慈湖「硬說闢倒」的觀感,來自於楊慈湖「以理觀象」的觀點,導致楊慈湖以心學義理解讀卦爻象占,而忽略卦爻象占的體例和傳統的結構方式,出現卦爻辭的解釋無法自圓其說的問題。

第四場

主持人:張崑將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
發表人:張曉生教授(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論 題:朝鮮英祖《春秋》經筵對胡安國《春秋傳》的詮釋
發表人:馮曉庭教授(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聖人之意、宜無不同——《經史講義》錄正祖君臣論《易》理事探賾
發表人:邱惠芬教授(長庚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論 題:朝鮮經筵論《詩》研究——以正祖為考察中心
討論人:張崑將教授

  張曉生教授探討朝鮮《春秋》學對胡安國 (1074-1138)《春秋傳》的詮釋問題。因為胡《傳》明顯以政治詮釋經義的取向符合朝鮮君王為政所需,所以儒臣透過對胡《傳》的詮釋,表達政治觀念與規範君王的企圖。如同「尊王」是朝鮮《春秋》學的核心價值,《春秋》經筵反覆詮釋君臣大義,不僅是胡《傳》著重的焦點,同時符合英祖面臨的政治現狀。可以說君臣在講學時,皆表達強烈的現實感。

  馮曉庭教授以「正祖君臣議《易》本據」、「正祖論難意識起源」與「群臣對問展呈《易》學諸相」等方向,論述朝鮮正祖君臣經筵問對《周易》事跡的問題。所得出的結論為:其一,正祖君臣經筵問對所據,是以《周易傳義大全》為主,以《周易折中》為次。其二,正祖所問大體有三個方向,亦即辨析《易》理、甄別《易》說與《易》義論政。

  邱惠芬教授探討正祖經筵論《詩經》的轉折分期,期望彰顯正祖論《詩經》的樣貌問題。主要的結論為:其一,推廣《詩傳》的文義。其二,以字義訓詁為基礎方法,來闡明《詩經》的文義。其三,側重在必須同時重視《詩》與樂的精神。其四,誦《詩經》知義資益於專對從政。

第五場

主持人: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侯潔之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顧涇陽、高景逸的脩身知本說——以李見羅為參照系
發表人:齊婉先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論 題:王龍溪的聖學詮釋與顏淵聖人形象之探討
發表人:王慧茹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武億的經學詮釋
討論人:林月惠教授

  由於李見羅 (1519-?) 的止脩之學,對顧涇陽(名憲成,1550-1612)與高景逸(名攀龍,1562-1626)深具啟發,侯潔之教授乃以李見羅思想作為參照系,來定位顧、高兩人思想的岐異。所得出之結論為:其一,涇陽與景逸有別於早期對見羅的思想抱持贊揚的態度,而採取質疑的角度,來面對見羅的脩身看法。其二,涇陽質疑見羅以脩身為本的思想,未曾按照《大學》的原意解,這是涇陽重訂《大學》章句,提出以《大學》格物作為入門第一義的原因。其三,景逸批評見羅執著於止脩之學,而輕忽格致的作法,這是他重新以格物的工夫來收攝致知、建構知本路徑的原因所在。

  齊婉先教授探討宋明儒者對顏淵聖人典範的詮釋,來看王龍溪建構聖人之學的意義。主要論點為:其一,龍溪繼承陽明頓教與漸教的工夫,強調本體與工夫的討論應回到致良知之教。其二,龍溪以天機的概念確保「即本體為工夫」,即是顏淵修身的工夫。其三,顏淵的致知,亦即在意念上做為善去惡的入悟工夫,以陽明教法而言,即是所謂的頓悟之學。其四,龍溪認為只有顏淵能得聖學的宗旨,原因是顏淵只在自己的怒與過上不遷不惡,這是他只在心上用工夫的證明,同時聖學在顏淵去世後即已喪失。

  王慧茹教授有鑑武億 (1745-1799) 運用兩從、並見的方式詮釋經典,但並未對經義的內容給出具體詮釋,因而期望能重新思考武億經學,為經學研究提供新的可能性。武億強調經讀斷句、正字析句,是採取堆疊式的語文詮釋,同時從經典字義流變,進行句讀、辨字,再到析章與尋義的過程,可說是擴大經證的來源,具有以考異取代傳注闡明的經學詮釋特徵。

第二日
第一場

主持人:車行健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許華峰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論 題:天一閣藏本王若虛《尚書義粹》與金代科舉
發表人:黃羽璿教授(國立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論 題:清代《禮記》學中之衛湜《禮記集說》接受論考
討論人:車行健教授

  許華峰教授根據金人王若虛 (1174-1243)《尚書義粹》的殘本(天一閣藏本),來比對清代張金吾 (1787-1829) 所輯《尚書義粹》,並重新理解金代科舉「經義」文的特色。主要的結論為:其一,王若虛的《尚書義粹》作為金代《尚書》學的重要著作,乃根據偽孔《傳》的解釋方式,故金代經義文的特點是承襲宋代經義文破題的部分。其二,張金吾所輯《尚書義粹》乃採用沈約的說法,與王若虛殘本作為金代經義考試的範本進行對照,可知金代科舉經義科依據的是古注疏,《尚書》則是運用孔安國《傳》,張金吾此書與金代經義考試遵從孔安國《傳》的規範不相應。

  黃羽璿教授透過清代學者徵引衛湜 (1165-1250)《禮記集說》的相關內容,來考察此書在清代官方與私人著作中接受的實際情況。得出的結論為:其一,在清代採取訓詁條例條下注解經方式的前提之下,清代《禮記》徵引衛湜此書,主要用於校正經文、補證注疏與擴充理解,同時清代學者引用總數 108 條的宋人經說,象徵著清代禮學發展的脈絡中接受宋學的實況。其二,清代總計有 114 位學者在 146 部著作中引用衛湜此書 354 條,其中 191 條是直接徵引此書的內容。由清初徵引的情況,可知此書在清初評價與流傳不廣。但自《禮記義疏》成書之後,則奠定衛湜此書於清代的學術地位。

第二場

主持人:陳瑋芬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陳逢源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道脈延伸——明代蔡清《四書蒙引》道統觀考察
發表人:史甄陶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張溥《詩經注疏大全合纂》之編纂理念與方法研究
發表人:王清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候選人)
論 題:乾元與太和:陽明後學唐鶴徵的道統觀
討論人:陳瑋芬教授

  陳逢源教授探討蔡清 (1453-1508)《四書蒙引》的道統觀,所得出的結論為:其一,蔡清以《中庸》為根據,將道統與性理合一,認為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在於人能盡其性,這是為學的關鍵。其二,蔡清擴大道的影響,認為經典可以成就聖人,同時道德必須在修養中落實。其三,蔡清確定《大學》的內容,指出知止要以格物為核心,同時格物要能定、靜、安、慮、得,才能真正知其所止。蔡清不僅標舉務實的方法,同時提倡知行合一的講法,認為良知可供後人參考。

  史甄陶教授以張溥 (1602-1641)《詩經注疏大全合纂》的編纂理念與方法,觀看晚明《詩經》與朱子學發展的樣貌。此書採取「注疏」與「大全」兩種經解,希望破除當時講學的流弊。張溥認為朱子後學提出刪詩之說,是違背朱子著《詩集傳》的初衷,因而刪減《詩傳大全》與《詩經大全合纂》內容,同時對《詩傳大全》進行明顯更動。從這兩部書的變化,可以看出明代詮釋《詩集傳》觀點的轉變。

  王清安博士探討唐鶴徵 (1538-1619) 的道統觀,所提出的結論為:其一,唐鶴徵側重主體實踐與客觀天道的層面,將主觀的實踐主體蘊含在客觀的乾元之下,而認為客觀的天道乾元,是主體道德實踐的保證與原則。其二,在成聖的工夫中,無論是「由悟而脩」或者「由脩而悟」,所悟者皆指識取乾元,以作為「修」的對象。所以重點在於體的識取,而不著重於用的層次。

第三場

主持人:林啟屏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發表人:陳政揚教授(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論 題:唐君毅由重氣所闡發的船山人文化成論
發表人:黃崇修教授(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論 題:主靜變革中的天道指涉——以陽明良知天道一體觀為視點
發表人:沈享民教授(東吳大學哲學系)
論 題:戴震哲學的方法論思考
討論人:林啟屏教授

  陳政揚教授主要探討唐君毅先生對王船山(名夫之,1619-1692)由重氣所產生的人文化成論的問題。因為唐先生認為船山重氣,是由於在天地人我一氣的前提之下,人以有限之氣面對無限之天時,人會自覺的感覺渺小,同時較之以無鬼而祭祀,船山以有鬼而祭祀,更能引發人心中追思的敬畏之情。如同人能在形色之氣上,顯示出人的恭敬與辭讓之心,因而將禮之理表現在禮節儀文中,這可說是船山由重氣所引發的宗教意識,同時是唐先生證成船山是由重氣所建立的人文化成論的原因所在。

  黃崇修教授以周敦頤定靜工夫的儒學發展,順著周敦頤主靜與程朱主敬展開的脈絡,希望從中找到陽明良知在定靜系統下繼承與開展的問題。此文以「良知即是未發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動之本體」的命題,試圖還原致良知與周敦頤定靜工夫間的邏輯關係,並指出中正仁義能還原「中為體、正為用」的架構,強調本體必須透過中節之和來把握。此處「中」的概念,可與陽明良知,即喜怒哀樂未發之中的「中」相貫通。

  沈享民教授針對戴震 (1723-1777) 哲學進行方法論層次的思考。結論為:其一,戴震的倫理學是自然主義的道德實在論 (naturalistic moral realism),原因是戴震以仁、義、禮為代表的倫理價值,相應於道德實在論所謂的道德特性,此二者具有自然特性,皆能表示日用實事與飲食男女。其二,戴震志在以義理明道,他通向道的方法,主要採取訓詁的方式,經過考證字義而通向義理。同時戴震重視名物度數與典章制度,這是對語言的理解。因而以詮釋學中「理解」的概念,來說明戴震對語言的瞭解與釋義的活動,可以扭轉當代學者以傳統訓詁學與聲韻學著重運用語文釋義為主的詮釋,來定位戴震哲學的進路。沈教授認為這才是戴震哲學真正的精神所在。

第四場

主持人: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發表人:鍋島亞朱華教授(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由《四書知新日錄》探討明末思潮——以〈中庸〉「天命之謂性」章註解為例
發表人:黃繼立教授(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徐復觀「雜抄論語」手稿裡的朱子學:一種「文本發生學」式的分析
發表人:賴柯助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 題:論朱子「明德說」中的主體、動力與工夫
發表人:許慧玲教授(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
論 題:王船山神化觀之「合目的性」——與康德《判斷力批判》(Kritik der Urteilskraft) 交相映
討論人:呂妙芬教授

  鍋島亞朱華教授以〈中庸〉「天命之謂性」為核心,探討鄭維嶽(生卒年未詳)編撰《四書知新日錄》的思想與徵引原則,期望能檢視陽明心學對《中庸》詮釋樣貌的問題。鄭維嶽此書對高拱 (1513-1578) 論說有時會以註解的方式批判,但若贊同則全篇引用,可以看出他對朱子學雖有批評,但並未全面否定;同時他以陽明子來稱呼陽明,得以證明他對陽明存有敬意。

  黃繼立教授以「文本發生學」的視角,探討徐復觀 (1904-1982)「雜抄論語」手稿中朱子學的思想問題。主要的結論為:其一,就文本形式的線索而言,書寫在「佛觀用稿」上的雜抄《論語》,是徐先生早期使用的稿紙。其二,就文本間的關聯而言,朱子的〈象山學述〉暗指象山為禪,不下平實工夫的觀點,與徐先生在手稿中的按語相同,可以證明手稿是徐先生成學早年的文本。其三,手稿以《朱子語類》為基本題材,抄錄朱子對《論語》的天命、仁、忠恕、一貫的概念,是孔門的關鍵詞與對義理的詮釋,可以看出徐先生最契合於朱子以平實讀書為主軸的治學精神。

  賴柯助教授以理由論 (theory of reasons) 的實踐動力與判斷之間的關聯,探討朱子學對於明德的意義是否能有更好的詮釋問題。因為理由論能釐清理論與詮釋中所涉及的主體、法則與動力之間的關係,同時可以證成明德在朱子學中具有獨立給出道德判斷與實踐動力的道德動能,以及普遍與必然的無條件法則,作為行動者開啟道德實踐的主體,同時也是行動者能執行道德實踐的內在根源。基於道德法則與實踐動力共同源自於心,這兩者之間有內在的必然聯繫,可以說朱子學的明德說是一種「理由內在論」。

  許慧玲教授主要探討王船山神化中的神義,是否適用康德 (Immanuel Kant) 著重以形式為主的「合目的性」的概念。船山神化中的神義與康德以形式為主的合目的性的概念,共同的特徵皆是由人來賦予意義。同時在船山脈絡下,神的字眼可以指出主體與對象在審美判斷中的契合與統一,這呼應康德在審美判斷中的形式義重視和諧的特質。如同船山神化中的神義,具有主觀能動性與清通諧和的特徵,可類比於康德合目的性中契合一致的意涵,這是許教授認為可以將船山神化中的神義,以合目的性理解的原因所在。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