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傳慧教授演講「近代早期法國文獻中的中國植物染」紀要

 
講題: 近代早期法國文獻中的中國植物染
報告人: 毛傳慧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時間: 2021 年 12 月 21 日(二)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線上會議
撰寫人: 黃品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毛傳慧教授演講「近代早期法國文獻中的中國植物染」紀要
 

  「中西檔案讀書會」2021 年第四次讀書會,由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毛傳慧教授主講。毛教授的研究專長為世界史中的蠶桑絲綢業、中西文化技術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工業遺產、技術史、輿圖史等領域。本次演講以近代早期法國文獻中的中國植物染為題,探討法國對中國染色技術的興趣,以及法國人如何調查、搜集與書寫中國的染色技術,又如何使用這些文獻。

  法國記載中國染色植物的文獻種類多樣,如書信中常見中國植物的特性、用途、外觀,亦留存完整的調查報告。除此之外,從中國寄回的植物標本、種子與染色織品樣本、繪畫與素描等史料亦頗為常見。除了手稿、實物以外,十八、十九世紀的中、法文書籍中也留下相關紀錄。這些與植物相關的文獻、標本、圖像,主要收藏在法國科學院 (Académie des sciences)、國家檔案館 (Archives nationales)、法國國家圖書館 (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國家自然史博物館 (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等處。

  法國對中國植物染料技術的興趣,肇始於亨利四世 (Henri IV, 1553-1610) 發展國家絲綢工業的願望。因為法國本身並無絲綢生產,許多絲織品必須從國外進口,導致貴金屬不斷外流,而加強法國政府發展絲綢業的決心。然而,法國若欲發展絲綢業必須克服生絲原料不足、製作與染色技術不完善等問題。因此,路易十四 (Louis XIV, 1638-1715) 執政時,多方嘗試各種辦法以提升其國家的絲綢工藝,諸如提供獎項吸引義大利絲綢工匠前來、成立國家絲綢作坊、設立織品管理制度、學徒制度,並成立專門的研究機構與藝術機構,同時在世界各地搜集相關訊息。

  關於法國對中國染色技術的實地調查,在路易十四授予「國王的數學家」(mathématiciens du roi) 頭銜的耶穌會士抵華後展開,並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制度、科學技術等諸多領域進行全面考察。科學院士為此次訪問準備了問卷,包括中國藥用、經濟作物(即纖維、染料作物),以及觀賞植物的種類、栽培方式、用途與使用方法等問題。耶穌會士始終與科學院士、內政大臣保持書信往來,並將植物種子寄回法國,詳細報告植物的習性、圖像、用途、特徵等內容,亦在皇家花園 (Jardin royal) 進行試種與培育從中國寄回的種子。除了耶穌會士以外,透過法國東印度公司 (Compagnie des Indes orientales de France) 將許多植物種子與報告透過陸路(經俄國)與海路送返歐洲。因此,在植物的相關文獻中時常可見東印度公司成員留下的記錄。

  除了十八世紀耶穌會士的考察以外,1843 年法國仿效英、美兩國派遣使團前往中國,是為簽訂第一個中法條約的拉萼尼 (Théodore de Lagrené, 1800-1862) 使團。1844 年秋天和 1845 年底至翌年初,該使團附屬商業考察團在廣州蒐集染料植物和相關訊息、參觀作坊,並購買了許多絲綢樣品,留下詳細的報告。回國後更針對染料樣本、織品樣本的顏色進行化學分析,以瞭解中國如何染色,並研究哪種染色方法最為經濟,且牢固不易掉色。同時翻譯、研究在此之前被送至法國載有染料內容的中國文獻,例如宋應星 (1587- ca 1666)《天工開物》(1637) 對染料、染色方法的敘述;託名劉機 (1311-1375) 的《多能鄙事》記述多種民間使用的染色法。接著,毛教授以「中國綠」(vert de Chine) 為例,介紹法國人對中國染相關文獻的使用。拉萼尼使團的一等秘書敏體尼 (Charles de Montigny, 1805-1868) 擔任法國駐上海領事時,運用天主教團體對中國的物產進行全面考察,並將多種動、植物引進法國。寄回的大量棉織品樣本中,有兩塊特別漂亮的綠色織品吸引法國紡織工業界的關注,旋即著手研究這種綠色的染製方法。經過考察、實驗後,發現此綠色是以綠膠 (Lo-kao) 染成,染出的綠色帶有特殊光澤,且僅需一個步驟即可。被稱作「中國綠」的綠色染料旋即在法國掀起熱潮,英、美兩國的傳教士與在華的外交人員,亦加入綠膠的研究行列。1851 年左右,敏體尼即已發現綠膠應是由鼠李 (Nerprun) 製成,並將活的植株與種子寄回法國(標本現存於自然史博物館)。經過多次努力,終於在法國、荷蘭和英國培植成功,多位法國化學家與織品染色藝匠均對其進行分析與實驗。1856 年,羅田神父(Louis Hélot, 1816-1867,又作羅禮思)在浙江一個小鎮獲得綠膠製作程序的訊息;英國長老教會所屬的傳教士艾約瑟 (Joseph Edkins, 1823-1905) 亦對綠膠考察有成。1857 年,拉萼尼使團及附屬考察團的羊毛工業暨香檳酒業代表郎都(Natalis Rondot, 1821-1900,另有倪恩等多種譯法)提議舉辦競賽,目的在尋找工業使用中國綠的理想方式,並將研究及搜集的過程與結果集結成書。

  事實上,在中國文獻中可見有關綠染的記載:《本草綱目》(1596 年刊行) 中有關於鼠李染綠的簡短說明,而光緒年間編纂的《永嘉縣志》(1882 年刻本) 則有較詳細的敘述。值得關注的是,在歐洲掀起「中國綠」熱潮之前,中國有關綠膠、綠柴的記錄皆十分罕見,但在 1882 年黃世本的《蠶桑簡明圖說》中卻附有一則「種綠柴法」,估計與當時「中國綠」的熱潮有密切關係。

  最後毛教授總結,法國對中國植物、染料的考察並不僅是單純的模仿,而是結合近代早期的植物學、化學與科學儀器,對中國蒐集的訊息與樣本進行分析與實驗,進而獲得科學研究與生產技術上的輝煌成果。再者,染料、植物與傳統染色技術的詳細記載在中國文獻並不多見,因此法國的考察能有效補足中國史料對物質、技術記載的匱乏;由中國引進的植物亦促進法國與歐洲植物學命名法及分類系統的發展,對現代科學發展亦有相當大的貢獻。

  演講結束後,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鹿智鈞提問,法國學習中國的染製技術,是否運用其科學知識加以改良,進一步發展出比中國更加穩定的染製技術;而這套技術是否又反過來傳播、影響中國的染織行業?毛教授回應:啟蒙運動以後,西方善用新興的化學知識和發展中的科學知識與儀器,對在中國和東方搜集的訊息進行各類分析,進而發展出現代科學與技術;此模式不僅見於染料製造,亦可見於農業、手工業等產業。十九世紀末,中國確實引進西方的化學染料和練絲的技術,但與當時特殊的政治、經濟和外交等因素和背景有密切的關係,值得深入探討。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