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美娥教授演講「食、荒、市:清代華北的糧價研究」紀要

 
講題: 食、荒、市:清代華北的糧價研究
報告人: 謝美娥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時間: 2021 年 11 月 26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撰寫人: 黃品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謝美娥教授演講「食、荒、市:清代華北的糧價研究」紀要
 

  「中西檔案讀書會」2021 年第三次讀書會,由成大歷史系謝美娥教授主講。謝教授的研究領域為清代經濟史及糧價,主要探討長江流域、東南沿海地區的糧價、糧食市場整合問題,對其他地區個案亦有關心。本次讀書會以華北為主題,介紹華北地區糧價研究方法與研究趨勢。

  謝教授首先介紹如何處理清代糧價相關史料及其數據。清代糧價史是中國物價史研究中一枝獨秀的領域,歸因於清代留下了完整的糧價記錄,包括官員的經常報告及不規則報告。經常報告係指地方行政層級(由州、縣而府而省)層層向上遞報、綜合的糧價摘述奏摺及其附件糧價清單。定期按當地米糧市場價格開報,進呈中央,最後皆經皇帝批覽。此外,縣級的糧價數據則編成州縣糧價細冊,每月彙整至戶部留存。不規則報告則是有上奏權的文武職官員上陳的報告,將其駐地或巡視地區訪得的雨水糧價情形隨時奏報。因此清代糧價研究,除了有地方行政官員的定期記錄外,還有其他官員不定期的糧價奏報,均可成為分析各地糧價的關鍵資料。近年來得益於「清代糧價資料庫」的建置,及《清代道光至宣統間糧價表》彙集出版,使材料搜集較以往更便利,有助於深化糧價研究。

  糧價研究的關鍵,在於如何解讀史料中大量數據所呈現的經濟行為。早期學者常使用敘述統計、相關分析、迴歸分析、時間數列 (Time Series) 分析等計量方法,而敘述統計中的變異係數與相關分析、迴歸分析,皆應用於測度市場整合度。隨著計量方法推陳出新,例如 1970 年代的共整合/協整分析 (Cointegration Analysis),用以觀察價格數列之間是否具有長期穩定的均衡/共整合/協整關係,因此漸次替代舊有的分析法。其次還有相對價格法,用於計算兩種商品或兩地同商品的價格比。若相對價格維持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則兩地市場可視為整合狀態。

  接著謝教授介紹清代華北地區的糧價研究成果。先行研究方面,有全漢昇 (1912-2001)、王業鍵 (1930-2014)、馬立博 (Robert B. Marks)、陳春聲、王國斌 (R. Bing Wong)、李中清 (James Z. Lee)、李明珠 (Lillian M. Li) 等人,分別研究長江下游(蘇浙)、福建、廣東、廣西、直隸、陝西、甘肅、臺灣等地的糧價現象,其中以英文論著為主,採區域研究取徑,以省區、巨區、流域進行劃分,然而北方地區與華北研究偏少。現今糧價研究以中國學者為主,英文著作已不多見,仍採取區域研究取徑,以巨區、流域為主的研究已多於省區,對北方的個案研究亦有增加。

  謝教授指出,糧價研究包含先後相關的兩個層次:基礎研究、延伸研究。基礎研究須先進行糧價數據可靠性評估,再分析、解釋糧價變動。延伸研究則立基於基礎研究,近一步探討相對物價(工資、利息、地價、地租)比較、賦稅負擔、生活水平、糧價與政治社會關聯、市場整合等等,諸多不同面向的延伸討論。關於華北糧價研究,謝教授按上述研究的兩個層次來談,並於先行研究與現行研究中各挑其一為對照——李明珠 (2007) 與胡鵬 (2017),試圖點出其間的研究趨勢。

  在基礎研究之分析、解釋糧價變動方面,學者的研究關懷在於清代糧價、物價的變動如何、各區域變動是否一致。所釐清的是糧價長期趨勢為上升或下降的問題。這部分,李明珠甚為著力,胡鵬則未述及。李明珠以華北的海河流域、直隸地區為主,研究小麥、粟米和高粱三種主要糧食價格在 1738 至 1911 年間的長期變動情形。結果顯示華北糧價在十八世紀明顯穩定,上升波動幅度小。十九世紀波動變異較十八世紀大,但是兩個世紀之間的糧價增加並未達到兩倍。直隸糧價如此變動的原因有以下兩種解釋:其一為貨幣因素導致糧價不穩,而糧價增加未達兩倍,顯示應有氣候、收成以外的因素可以解釋,例如外部供應、市場力量、政府干預等,均緩衝了自然環境的負面作用。而透過十八世紀糧價波動較十九世紀穩定的視角,可進一步說明十八世紀清政府的治理能力降低了糧價波動可能造成的生存危機;其二是十九世紀時,人口增長、自然環境不佳的情況更甚以往,然而政府干預卻不如十八世紀積極,糧價因此趨於不穩。

  延伸研究方面,二者皆關注市場整合議題。李明珠認為市場整合度是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之一,清朝重視市場力量,促使糧食流通,若市場流通不暢則介入調整。她的計量分析顯示,直隸於十八至十九世紀期間的省內整合度趨降,與外部市場(奉天、長江下游)的整合度則是漸強,這使得李氏認為清代存在全國性整合的糧食市場。而十八世紀省內糧價相關度、市場整合度高於十九世紀,係因清廷強力治理水運網絡,使運輸的交易成本得以降低,她稱為「假性市場整合 (False Market Integration)」,意即由政府干預加強使然,非現代交通科技推助所致。

  胡鵬的研究認為,市場整合的內部條件在於糧食運輸的套利空間。異地價差有利可圖,糧食流通,套利加增,促進市場整合。因此他估算交易成本,以糧食運輸里程、運費及價差之間的關聯,得出 1776-1840 年間華北小麥的運輸,水運比陸運更有套利空間。胡氏以小麥季度價格測度,1776-1840 年華北地區糧食市場已見整合,其中河南各府州與華北地區超過 80% 的府州存在整合關係,其次則是直隸南部、江蘇淮安府,與 60% 的府州有較高的整合。

  比較李、胡論著可知,兩者皆談運輸的交易成本,不同的是,李明珠主張政府干預、強力維持運輸網使得市場整合;胡鵬則視運輸成本與套利空間為整合的條件。而國家行為與市場整合更是兩者的研究重心,李明珠認為華北的市場整合研究如果納入河南、山東,應與直隸關聯緊密,尤以直隸南部來看。這一推想,可從胡鵬的研究加以證實。

  最後謝教授總結道,目前清代糧價研究關注的地理範圍更加廣闊,且同一研究議題使用不同的計量方法再行深化,惟所用方法較以往更為數理化(數學式)。熱門議題則有市場整合、政府干預與國家行為等。除了這些熱門議題外,糧價的延伸研究議題仍待繼續開發。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