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維德 (Frédéric Laplanche) 先生演講「從法國老文獻尋找臺灣「新」觀點?——《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紀要

 
講題: 從法國老文獻尋找臺灣「新」觀點?——《穿越福爾摩沙 1630-1930》
主講人: 龐維德先生(Frédéric Laplanche, 前歐盟駐臺灣辦事處代表、法國駐馬來西亞大使)
主持人: 詹素娟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21 年 11 月 24 日(三)上午 10:00 至下午 12: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802 會議室
撰寫人: 蔡佩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龐維德 (Frédéric Laplanche) 先生演講「從法國老文獻尋找臺灣「新」觀點?——《穿越福爾摩沙1630-1930》」紀要
 

  龐維德大使畢業於巴黎政治學院 (Institut d’études politiques de Paris) 及東方語文學院 (INALCO),1997 年進入法國外交部工作,曾任歐盟駐臺灣辦事處副處長、歐盟駐臺代表、外交部長亞洲事務顧問、法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等職。2020 年暫別外交職務移居臺灣,進行自由研究與寫作並完成《穿越福爾摩沙 1630-1930:法國人眼中的台灣印象》一書。

初衷

  本次演講龐大使從法國老文獻尋找臺灣「新」觀點出發,以新取徑蒐集大量法國文獻中與臺灣相關之敘述與見證。龐大使學習中文與東亞歷史的過往中,一直都對臺灣深感興趣,特別是臺灣的民主化過程。然而,在駐臺之時,他發現除了 1884 年到 1885 年的法中 / 清法戰爭之外,過去到現在臺灣與法國關係的研究不多,而他身邊的法國人對這一段歷史的認識也十分稀薄。同時,龐大使意識到,即使在沒有外交關係的環境,缺乏國與國、制度與制度、機構與機構所促成的國家元首會議等互動框架之下,仍然能夠從事外交工作。因為在國際關係當中,最重要的是兩邊社會經濟、文化、科學、學術的人際交流。是故,若以脫離制度的角度去檢視國際關係的歷史,聚焦於人之間的互動,則會發現有很多事情正在發生。

  其次,龐大使在馬來西亞的個人經驗亦改變了過去以制度為主的想法。從歷史上看,法國與馬來西亞表面上似乎也無交流。為了尋找馬來西亞與法國的人際交流,龐大使從幾乎被人遺忘的史料中,發現十九世紀有一批法國神父、修女到馬來西亞,設立許多天主教教堂與學校。1852 年第一間女子學校便是由法國修女所創辦,且短時間內蓋了一百二十所學校,大部分至今仍存在。她們在這半世紀扮演著興起馬來西亞女子教育的要角,可惜現今馬來西亞人似乎不知道這段過往,因此龐大使將國際關係的研究取徑擺在人與人的關係上。也基於龐大使與臺灣的關係,藉此機會尋根,《穿越福爾摩沙 1630-1930》不僅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也希望可以從中挖掘法臺關係的根。

  第三,龐大使希望以可達性、普及化為目標,將第一手資料蒐羅在《穿越福爾摩沙 1630-1930》一書,以供歷史研究者以及普羅大眾有更多管道來了解歷史真相。同時,龐大使也警惕讀者觀看史料必須保持開放性歷史解釋、論點與立場,以及最高度的批判精神。

研究方法

  儘管有普及性的定位,但不代表這本著作不嚴謹。在資料蒐集方面,龐大使採用三種方法蒐羅史料。一、數位化的革命。自 1997 年起,法國國家圖書館開始數位化館藏,直至 2020 年已將館藏資料五分之一、約莫八百萬份資料進行數位化。受惠於資訊科技的進步,使搜尋資料更加便利,由數量變化造就質量變化。但龐大使也指出,考量當時臺灣擁有諸多稱呼,須多方搜尋,並參考前人的參考書目。

  二、以見證者為主。在龐大的資料中,龐大使以見證者為揀擇原則,納入具代表性如法國報紙等內容。此外,也參考一些重要人士的論述,例如荷蘭東印度公司法籍總督法蘭索瓦.卡宏 (François Caron),此人不僅來過臺灣,也曾擔任法國東印度公司的領導人。另外,還有從東京來臺灣尋找植物標本的法籍神父烏爾班.佛里 (Urbain Faurie),當時他從臺灣寄回法國的標本仍保存在法國自然史博物館中。縱然他們沒有撰寫文章,但他們仍是推動法臺關係、民間互動的重要人物。

  三、文獻的準確度。龐大使認為,研究最困難之處乃文獻的準確度,如何向讀者解釋具有難度。地名、人名、單位等皆需花費許多時間去理解文章欲表達的涵義,如考據十七世紀的文章中法文指稱的杜歷桑是指何地。除此之外,本書涵括了許多早期文獻,故要翻譯十七世紀的法文並非易事。

哪些「新」觀點?

  本書所蒐集的史料僅如大海中的一滴水,龐大使認為本書並非以扭轉觀點為目的,而是希冀可提供啟發和貢獻,並以臺灣史、臺灣國際交流史、原住民史以及法臺關係史四個部分為例。

  臺灣史的部分,史料中見證者的觀點,屬於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外的第三者。例如,從荷蘭時代一位受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法國傭兵的觀點,他眼中呈現統治方露骨的暴力,特別是鎮壓和土著叛變的過程,是荷蘭官方紀錄中不常提及的部分;或是不常被紀錄的日常生活,以 1896 年法國駐東京大使館的軍官陪同日本軍官至臺灣考察為例,他以日記的形式將基隆到高雄的見聞記錄下來,內容表現出輕鬆的氛圍,亦可看到作為新殖民國日本的態度。

  鑑於見證者的視角不同,有別於殖民主義歐洲人的優越感,不僅可引起讀者的注意,也能得到對過去歷史反省的機會。其次,史料囊括了十七世紀起早期全球化過程,在荷蘭人到臺灣之前,原住民便已跟日本有往來繁忙的貿易。此外,史料也描述自中國到臺灣的漢人移民,具有彪悍和叛逆的特性,而與其他地區的人口有別,對於清朝官員而言非常難以管理。第三則是女性在臺灣的歷史地位和角色。縱然徵引文獻的所有作者均為男性,但也會討論女性角色。另外,還有臺灣內外部的衝突與和解、多民族與多文化的島嶼特色,如各級村落的語言系統等,都是值得繼續探討的議題。

  原住民史的部分,可以看到十七世紀時,荷蘭人管理臺灣原住民的方式,與同時代法國人在美國殖民地上對待原住民的方式有部分雷同,這可能基於在當地的人數不多且沒有強大的軍隊作為後盾,而必須要和當地的部落建立合作關係才得以占領。

  臺灣國際交流史的部分,從外國傭兵隨著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的紀錄有一些有趣的交流,像是擔任過東寧王國鄭經侍衛長的外國傭兵。或是從當時泰國(阿瑜陀耶)的法國主教資料中,發現有來自東寧王國派去的外交使團,故龐大使認為東寧王國可能具有系統性的外交制度,值得進一步研究。

  從跨文化觀感來看,龐大使認為在史料漏洞中尋找歷史也是很有趣的觀點,了解見證者所寫的文獻,或其他書面資料所忽略的內容與探討原因,誠如前述女性角色的部分。除此之外,也發現見證者們描述了很多衝突和事件,但幾乎不談和解或平靜無事的日子。倘若僅按照見證者的說法,會覺得臺灣一直處於衝突的狀態,但事實上是陷於見證者的偏差。

是否存在一個「法國的觀點」?

  最後,綜觀過去,龐大使想要探討一個「法國的觀點」真的存在嗎?事實上,每個時代的法國人的看法皆不同,當中是否有一個延續性的看法也並非是個明確的議題。而法國人的看法與其他西方人的看法是否有差異?舉例來說,1715 年奉康熙之命至臺灣畫地圖的神父馮秉正(Joseph-Francois-Marie-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 1669-1748),在他私下寄回法國的報告中,展現了對原住民處境的同情。龐大使認為可能是由於法國人也被視為「蕃人」的第三者地位與原住民雷同,因此產生同情心。但實際上,同時代的清朝官員對臺灣原住民的看法有時候也會顯現出同樣的同情心,如《番俗六考》中對原住民有諸多正面評價。因此,很難說存在著某種對臺灣歷史有特殊詮釋的法國觀點。

未來可能的研究路線

  除了目前所蒐集到的資料外,法國勢必還有許多待發掘的史料,諸如法國國家圖書館、外交部檔案,或是其他單位所藏的手稿、私人收藏等。除了進一步的資料蒐集外,龐大使羅列了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如奴隸制在臺灣、東寧王國的外交、從清史料的觀點看在臺灣的耶穌會繪圖家等。舉例來說,書中有一位 1884 年因清法戰爭而來臺的法國軍官所在拍攝的照片,照片中包含了淡水與澎湖的漁民、經濟狀態、天花疫情狀態,其中一張是兩個法國軍官與澎湖居民的合照。在法國使用武裝力量占領澎湖的情勢下,竟然出現了一張如此輕鬆的合照,對此龐大使透過其他資訊進一步找到攝影者的紀錄。龐大使認為從此類的發現,不僅可以作為繼續探討的材料,也可以作為大眾了解法國—臺灣關係的媒介。最後,龐大使盼望能出版以人民之間的社會交流為基礎之法臺關係史為最終目標,將研究發現更加普及化。

綜合討論

  綜合討論的部分,針對一個「法國觀點」,臺師大歷史系林欣宜教授認為「連續性」法國觀點是有一點勉強,她認為在每一段臺灣與法國的關係,時代背景的關聯還是很重要,故相較於連續性,「階段性」似乎比較明顯。中研院臺史所陳偉智教授則認為,從早期的法國傭兵到後來的外交官,所謂的法國觀點逐漸地形成,與不間斷地知識交流、協商互動有關係。

  中研院臺史所林正慧教授好奇書中是否有針對漢人族群有更細緻的描述,如客家族群,以及雷昂.胡瑟 1870 年的臺灣之旅所提到漢人民風剽悍,及福州人眼中臺灣婦女的自由。對此,龐大使回應,關於客家族群的描述似乎不多,而指稱的「自由」可能存有與情色相關的負面意涵。

  中研院臺史所林文凱教授針對研究西文史料,提供兩個觀點,一是知識轉移的觀點,即外國人對臺灣的觀點和印象形成。林教授以普魯士的遠東政策為例,其知識生成過程經歷複製、自己生產及新的連結。透過荷蘭、英國早期文獻,後至 1860 年代的外交、商務等一手知識,而在第二波全球化,東亞與歐洲的關聯更加密切,臺灣如何在這個脈絡下被生成。其次,過往的視角常從外國史料看臺灣,但少有思考其來到臺灣的目的,以及為何會產生連結等。然而,這些史料不只呈現臺灣史,還包括關係史、外國政策變化的歷史,值得我們思考。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