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琮任教授演講「一幅被遺忘的海洋畫作:十九世紀中葉的《福省全圖》」紀要

 
講題: 一幅被遺忘的海洋畫作:十九世紀中葉的《福省全圖》
主講人: 布琮任教授(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歷史學系)
主持人: 馬騰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21 年 10 月 25 日(三)下午 3:0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撰寫人: 蔡佩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碩士)
 
布琮任教授演講「一幅被遺忘的海洋畫作:十九世紀中葉的《福省全圖》」紀要
 

  「從陸地與海洋發明帝國的歷史」系列演講,由布琮任教授擔任第二講之主講人。布教授先後於芝加哥大學與麥基爾大學任教,2016 年加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現任該校國際歷史系副教授。2019 年,獲英國皇家歷史學會頒授會士名銜。

  布教授參考卜正民 (Timothy Brook)、彼德.柏克 (Peter Burke) 的研究路徑,從文化史、海洋史的視角,以一幅被遺忘的海洋畫作《福省全圖》為研究起點,透過疏理非文字史料本身畫作的特色、探析收藏者 Thomas Dunn 之生平與他和畫作間的互動,以及還原收藏過程等多重取徑,串連出歷史文物本身和其背後相關的故事,詮釋《福省全圖》在近代中國沿岸海防的意義與價值。

《福省全圖》的誕生及 Thomas Dunn 的關係

  《福省全圖》發見於美國國會圖書館 (Library of Congress) 藏 Thomas Dunn 的文獻檔案中,其風格設計和布局與一般明清時期的輿圖差異甚多,實為一幅獨具特色的海洋畫作。根據國會圖書館的紀錄,可確信為 Dunn 所藏,然收藏原因與過程有待檢證。布教授推估有三種可能,一則 Dunn 為該圖之製造者,二為收購者,三抑或是透過他人贈送,輾轉入 Dunn 的手中。

誰是 Thomas Dunn?

  在美國國會圖書館及諸多在華美人的研究中可尋獲 Dunn 生平與其曾任美國領事的簡易敘述。為求細節,布教授更進一步透過多份文獻交叉比對,疏理出 Dunn 在福州從商、任官之足跡與過程。

  透過一份 1871 年出版的《北華捷報》(The North China Herald)、The Library of Congress Quarterly Journal of Current Acquisitions、The Chronicle and Directory for China, Japan, & the Philippines (1869),以及私人信件等多份文獻,布教授疏理出 Dunn 曾於 1857 年擔任福州之美國副領事,並在義利 (Hedge & Company) 工作。1865 年他已於福州定居,是從事船務貿易與貨品管理之商人。是故,基於 Dunn 在福州從商及副領事職位的外交經驗,可知他對福州的水文地理、貿易情況和中美關係應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以此推論 Dunn 有很大的可能性參與《福省全圖》的繪製過程或將之收藏。

《福省全圖》基本資料與特色

  歐美世界早於鴉片戰爭之前,便已開始對中國海岸進行調查,相關測繪與調查資料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等地。歐美世界對中國海疆不僅是戰略性的調查,對沿海活動也抱持相當程度的關心,例如隨著培里 (Matthew Perry) 訪日的威廉.史拜登 (William Speiden) 留下的檔案中,記有他在中國的見聞與海岸風光。同時,日本亦有對中國海岸線的類似觀察,如 1872 年的《清國東海岸廈門港之圖》中,對中國海岸的描繪。

  現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福省全圖》,長寬各為 59 公分、79 公分,其狀態保存良好,僅右方殘缺。全圖用色為傳統海圖常見之灰、黃、綠。布教授推測,製圖年份約莫在 1872 年至 1884 年間,主要原因有三:一為這是 Thomas Dunn 在福州工作的時間;其次,圖中繪有著名的「羅星塔」(又稱塔錨地),為當時福州洋商船務下貨之地,又該塔在 1884 年馬尾海戰遭焚毀,因此畫作應於 1884 年前繪製完畢;最後,圖中內海有一艘洋風戰船,因其船型與風格,布教授推論該船為福州船政局督造之「揚武號」。

  由於十九世紀末期許多海圖上常可見英文的標示,現今學者認為這些標示多是後來加上,如外國收藏者自行備註的。因此在《福省全圖》上加註的英文,就有兩種可能:一為後期增補的,二是在製圖時被要求加上英文。若為後者,則製圖過程便可能是華洋合作的結果。其真相仍待後續研究補充。

《福省全圖》的定位

  回溯最初,美國國會圖書館在發現《福省全圖》時,鑑於其用色、風格與設計,將之歸類成海洋畫作 (Marine art),這是一種在歐美世界中透過以海洋空間為視角、描繪各種海上活動的悠久傳統媒介,當中富含畫家的心思脈動及其對海洋的關懷、觀點,在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代以前的中國並沒有海洋畫作的傳統,與海洋有關的畫作僅有如清代高其佩的《海天出日圖》,但亦非以海洋為主題。然而布教授認為,仍可從眾多的觀海詩中感受到明清文人對海洋的憧憬與關懷。

《福省全圖》是海洋畫作嗎?抑或是海防圖或輿圖?

  布教授提出「《福省全圖》是否為海洋畫作?」的疑問,他表示中國自十八世紀起已有海疆圖,多出自官修或地方誌,前者用色獨特,內容複雜,例如《江海全圖》的標示準確、用色美觀;後者通常具實用性以供當地水師使用,像是傳統的海防圖、輿圖。然而這兩類均與《福省全圖》的畫風不同。

  從盛清以來的海疆圖與營汛圖來看,以順治年間《山東直隸盛京海疆圖》、乾隆年間《海疆洋界形勢全圖》為例,海疆圖上通常會附一段文字,說明歷史背景或管理海疆的態度、方針,並標誌出重要的軍事要塞。而營汛圖係供地方水師使用,特色為使用方格或線條劃分海洋區域,區別內海、外洋等不同的管理區域,以及水師巡邏時應注意的事項等明確的資訊。

  因此,當我們仔細剖析《福省全圖》時,可看到繪圖者不僅刻意標示海口、城郭和島嶼的位置,且包含一系列的海防設施、戰船與軍事要塞的分布,可知此圖也有軍事交通圖的功能。但它加入了許多名勝景點,且畫作視角也不同於上述傳統海防圖的呈現。

  是故,布教授歸納出《福省全圖》的三點特色:一、準確性高。透過 Google maps 與畫作進行對比,可發現相當程度的符合。圖中名勝景點具有形象特色,如南龜與北龜繪成烏龜狀的小島,城內景象亦描繪的相當仔細,由此推論可能出自當地畫家之手。然《福省全圖》中並未發現洋人聚集處 (foreign settlement),可能位於右邊殘缺處,這仍待進一步研究。

  其次是有關「海防地理景象 (naval seascape)」的展現。除了前面提到的揚武號外,圖中包含許多與海防水師有關的內容,如各式戰船、水寨、砲臺、造船廠或重要戰略島嶼的位置等,皆為一般海洋畫家無法充分掌握的機敏軍情。由此推論,此圖繪者和官方、地方海防或 Dunn 應有一定程度的關係。而本圖的功能,在於有效地幫助讀者從視覺藝術的角度,深化對福州海防的認知。

  第三為繪製角度、布局與精緻程度的差異。《福省全圖》與一般輿圖從垂直切入的角度不同,乃從七、八十度的視角俯瞰,呈現遠、近的空間感,顯得更加立體與精緻。

《福省全圖》的歷史意義

  綜上所述,《福省全圖》的故事涉及範圍廣泛,除清季海洋史外,亦有助於了解清朝繪圖、視覺藝術史及中外關係的認知。從藝術史的角度而言,此圖雖沒有歐美海洋畫作或明清山水畫的氣勢,然其用色和描畫尚屬精緻,予人一種特別的視覺再現 (visual representation),不失為一件富含東方特色和藝術價值的史料。從軍事輿圖的角度,它具有一定的精準度和戰略功能,對清代的海疆史頗有貢獻,且與傳統輿圖的設計、布局和觀感上有所差異。

  《福省全圖》可謂集海洋畫作和海圖於一身的歷史材料,儘管其藝術價值與珍貴的山水畫、海洋畫尚有距離,但仍究是珍貴的非文字史料,可為海洋經濟史研究注入新的學術生命。

綜合討論

  演講結束後,主持人馬騰教授提出講題與新清史連結的可能性,以及使用非文字史料的自由度;部分學者針對非文字史料的流通性提出相關看法。

  關於《福省全圖》流通性的問題,布教授認為此圖或其他輿圖涉及敏感的軍事資料,應僅流通於軍事單位而非地方民間,而他認為十九世紀海洋史已有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非文字史料可提供另一種研究途徑。但布教授也以《福省全圖》為例,提醒在運用非文字史料時,需注意可能存在的偏見及不同地方的文化差異,在觀看數位化史料之餘,也不能忽略實體史料本身蘊含的資訊,才能讓多元的資料豐富歷史研究的圖像。

  現場亦有學者提出,在清中葉時照相技術已相當發達,此類畫作有別於照相、素描或宮廷畫,興許能成為一項新類別,甚至若以福州當時對外貿易的情況推想,可從 1860 年代後福州外銷的茶葉貿易資料中,去發掘有關 Dunn 的紀錄。而且在美國國會圖書館中 Thomas Dunn 的檔案或許不只一張,亦可能找到其它相關草稿。布教授對上述建議表達贊同,認為這些寶貴的意見相當具有啟發性,目前雖尚未掌握更多像《福省全圖》類型的非文字史料,然而未來會繼續往這方向進行研究。

  本文照片由中研院近史所提供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