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 10 月 20 日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清史讀書會」系列演講
潘鳳娟教授演講側記

助理 瞿惠遠 整理撰寫

  2011 年 10 月 20 日「清史讀書會」系列演講,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副教授潘鳳娟老師前來擔綱。潘老師以其正在撰作之專書的主題「傳教士的經典翻譯與中國書寫」為講題,介紹十七至十九世紀西方傳教士重要的儒家經典翻譯,如柏應理的《大學》、《中庸》、《論語》,衛方濟的《中國六經》,理雅各的《中國經典》、《中國聖書》,以及有關中國哲學、孔子、孝道等的書寫,全書之主軸則在於不同時期對孝經的翻譯和孝道思想的簡介。以下是潘老師所擬大綱(有括號者表示已完成單篇論文)。

  導論 翻孔子、譯孝道:命名與中西角力

  第一章:近代早期傳教士與經典翻譯
    早期耶會經典翻譯:西書中譯/中書西譯
    (述而不譯?艾儒略《天主降生言行紀略》的跨語言敘事初探)

  第二章:禮儀之爭、孝道與經典翻譯
    中國哲學的屬性/儒學的定位:中國哲學/宗教/倫常?
    (無神論乎?自然神學乎?中國禮儀之爭期間龍華民與萊布尼茲有關中國哲學的詮
    釋與再詮釋)
    (聖治與人罪:衛方濟論天主、人、己之仁義圓滿)
    (衛方濟與中國禮儀之爭脈絡中的孝道)

  第三章:孝道、帝國文獻與翻譯: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
    (孝道、帝國文獻與翻譯:韓國英與《孝經》翻譯)
    (皇帝的孝道:法國耶穌會士韓國英譯介《御定孝經衍義》初探)

  第四章:耶穌會、中國叢報、新教傳教士
    (比較宗教脈絡:理雅各)
    (中國蒙書教材脈絡中的《孝經》翻譯:裨治文)
    康熙聖諭聖孝與聖諭廣訓:韓國英、理雅各與米憐

  第五章:傳教士與歐美漢學的起源與發展
    兩代傳教士的延續性:《中國叢報》之耶穌會根源
    (從「西學」到「漢學」:中國耶穌會與歐洲漢學)
    (馬若瑟、雷慕沙與《中國叢報》:耶穌會漢語研究與近代歐美學院漢學的建立與
    發展)

  結論 經典翻譯與中國書寫

  附錄
  1. 衛方濟譯著文獻介紹
  2. 《孝經》不同歐譯本對照
  3. 《中國叢報》中之耶穌會文獻譯介
  4. 《孝經》歐譯本流傳圖:共時性與歷時性

  潘老師說明撰作此書的起點是想探討儒家倫常的歐美閱讀與書寫方面的問題;例如某一特定中國經典在不同時代的譯者手裡,被強調的重點是否相同?當譯者以作者姿態出現,其筆下的中國形象為何?這些經典本身在當時的中國學術社群是如何被詮釋?此詮釋對後繼傳教士的翻譯有無影響?而不同譯本之間又有著怎樣的傳承性?其效應為何?希望能就經典翻譯與文化結構的關係進行一系列的分析。

  演講中潘老師表示,耶穌會士起初為了接近中國的知識分子以傳播西學(傳教)而閱讀儒家經典(翻譯時將教義加入),爾後這些經典的翻譯演變成「耶穌會在中國的漢學研究」,是漢學入歐的媒介。十九世紀的漢學家有意識地承繼了耶穌會的工作,如被譽為世界第一份專門英文漢學刊物的《中國叢報》於 1832 年在廣州創辦,建立了中西漢學研究的橋樑。因中國禮儀之爭,眾多中國文明的相關資料、文獻翻譯回傳歐洲,最終激發了歐洲學界對中國語言、文化、經典的研究,並被學院接受,成為「歐洲漢學」。

  與會者指出,就名稱上,用「西歐漢學」似乎比「歐洲漢學」來得恰當,因為書中並未談到東歐國家。整體而言,有關各譯本生產過程的歷史、譯本在歐洲被接受的情形及其影響等方面的論述顯得較薄弱,或可考慮再作補充。另有與會者提問,表示傳教士曾目睹清朝皇帝對孝道的實踐,此是否對翻譯造成什麼影響?又傳教士說孔子是哲學家,中國學者如何看待?像康有為、廖平便持反對立場,他們認為孔子乃是聖人,地位遠超過哲學家。這類議題或亦可考慮納入書中討論。

  出席者:呂妙芬、余敏玲、陳耀煌、賴惠敏、鄭海娟、魏綵瑩、童芃、瞿惠遠

  



讀書會活動剪影






回頁首

2010 年度清史讀書會


2011 年第一次清史讀書會活動紀要分享


2011 年第二次清史讀書會書摘分享


2011 年 4 月 20 日楊瑞松教授演講側記


2011 年 7 月 26 日楊瑞松教授演講側記


回到第二十五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