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活動紀要

 
報告人: 林勝彩(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後研究員)
朱湘鈺(師大國文系副教授)
召集人: 呂妙芬
時間: 2012 年 2 月 25 日(六)下午 2:00 至 6:00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第一教室
撰寫人: 瞿惠遠(中研院近史所專任助理)
與會者: 呂妙芬、林勝彩、朱湘鈺、楊正顯、沈明謙、魏綵瑩、何淑宜、白百伶、張藝曦、孫中曾、沈信甫、瞿惠遠
 
「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活動紀要
 

  民國 101 年度第一次「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討論會於 2 月 25 日(星期六)下午二時,在師大國文系特別教室舉行。本次會議由林勝彩(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後研究員)及朱湘鈺(師大國文系副教授)報告論文。共十二人出席。

  林勝彩的論文是〈明代三教視野下的老子學研究——以王道《老子億》為例〉。作者表示明代儒、道二家思想的交涉較少受到學界關注,故欲以明中葉學者王道 (1487-1547) 及其《老子億》一書為核心,進行較詳細深入的研究。文中指出王道主張三教皆源出於道,抱持平視三教的態度,其注《老子》的動機,便是想推翻以《老子》為異端的刻板印象。王氏雖對理學家多有批判,但《老子億》中不乏透過《樂記》、《中庸》等儒家典籍來會通《老子》思想之處,可見王氏亦不能脫離當時的學風,其心目中的儒學,乃是宋、明心學系統下的儒學,與先秦的孔、孟思想已有差距。事實上,王道與王陽明、湛甘泉有密切的學術交往,他作《老子億》以闡發《老子》意旨時,也主要依靠理學家所重視的典籍,且強調《老子》書中的修養工夫。此種詮釋策略確實有助於消解將老子和陰謀家畫上等號的負面評價,且可論證儒、道兩家最終的道德境界是相通的。與會學者的意見有下列幾點:一、全文太偏重王陽明和湛甘泉,將王道放進了兩人的學術脈絡之中,應聚焦在王道看待老子的角度與他人有何不同,解讀其立場。二、章節之間太鬆散,討論的大都是外緣的問題,沒有寫出重點,且引用《老子億》文字的地方太少,應多著墨於王道注《老子》的內容,再去談與陽明、甘泉的學說有何關聯。三、注文本身是否展現了所謂平視三教的態度?或有融合至少兩教的思想?應加以分析。四、第五節提到明代有多部注《老子》的著作曾言及並稱許《老子億》,此乃凸顯《老子億》重要性的關鍵,應在文章一開始就陳述。五、王道是少數的北方學者,作者可嘗試說明北方的學術環境,並觀察這一背景對王道造成的影響。

  朱湘鈺的論文是《智藏與致知——浙中王門季本良知說新詮》。作者表示「智藏說」是日本崎門學派創始人山崎闇齋 (1618-1682) 探討朱子學的向度之一,也是該學派思想的要旨。朱子將仁、義、禮、智四德配以陰陽、體用、四季及「元亨利貞」,與「智」相應的是「冬」(收藏)、「貞」(生意之成),且「貞」之後又是「天地生物之端倪」的「元」,有生生不息、循環不窮的義蘊,故崎門學派特別標舉「智藏說」。浙中王門季本 (1485-1563) 的格物說主張「格」為「不動於欲」,即謹獨戒懼的工夫,故學者當在「不睹不聞」處著力,存養吾心(良知);又「物」乃良知所感而顯之理,為「尚運於心而未形於外」之「象」,若未能收斂歸根,導致滯乎有形,便是「不格」,所見只是形下之「器」。季本用「收斂歸根,淵然復其靜虛之體」解「智」,智以虛而能知,其能知處即仁之所顯也;仁以實而能行,但必須不著、不滯,才可見良知所感之理(物),故其能行處即智之所藏也。據此,則季本的思想的確帶有「智藏說」色彩,對於闡明相關文獻內容,這是一個新的視角。與會學者指出,山崎闇齋解讀的是朱子,現在作者用其說法來解讀季本,感覺繞了遠路,應該先直接就季本進行分析,再談與日本儒學的關聯性,不要迂迴地用日本儒學詮釋季本。另外,作者述及季本思想接近「歸寂派」,因岡田武彥提出「王門歸寂說亦為朱子智藏說之延續」,而將此文定位在為岡田氏的觀點下註腳,與會學者表示這似乎太侷限於岡田氏的言論,反倒使文章偏離了季本思想與中國脈絡。作者也可考慮季本著作是否曾傳往日本、影響日本儒學等問題,且季本的思想或許出自《易經》等中國學術傳統,將其放在用《易傳》解釋良知學的系統裡研究,應該是值得嘗試的。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