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第六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山西方志中的戰亂訊息與庶民記憶:以姜瓖之變為例
民初的孔教理論與時代思潮 (1912-1919)——以宗教、五族共和、經典問題為論述中心
報告人: 張繼瑩教授(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魏綵瑩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
召集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19 年 11 月 30 日(六)下午 1:30 至 7: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一樓會議室
撰寫人: 丘文豪(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第六次討論會紀要
 

  2019 年「近世儒學與社會工作坊」第六次討論會,於 11 月 30 日(六)假中研院近史所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共有兩名報告人發表,共九人出席。

  首先,張繼瑩教授報告〈山西方志中的戰亂訊息與庶民記憶:以姜瓖之變為例〉一文,為其構思中專書的一部分。張教授透過清初山西姜瓖之變,探討山西戰亂訊息與庶民記憶的關係。發生於大同的姜瓖之變在清初威脅清廷政權甚鉅,事變之後,清廷壓制了反清勢力,並主導後來地方志的書寫。不過,戰爭的殘酷深入庶民的記憶中,即使官府已傳達制式的訊息,但地方士人仍在編纂方志時保存了部分庶民的記憶。

  方志作為傳達訊息的載體,久為學者注意,方志不僅是地方史事的紀錄,同時也有傳達特殊意識形態與左右觀感的作用。張教授的專書將以歷代不同時期的地方志作為主要史料,討論訊息衍生的過程,以及各種不同來源的訊息與歷史記憶之間的關係。

  與會學者針對張教授專書整體結構進行討論。由於張教授專書以「庶民記憶」為討論重點,因此建議張教授將研究規模由「方志」擴大到「地方記憶」。除方志外,可進一步討論訊息流通的地理因素,如訊息產生、流傳的地點與區域性。由於方志官方色彩較濃厚,也建議張教授挖掘民間口傳故事、宗教儀式等題材,是否承載更鮮明的「庶民」記憶,並進一步思考地方論述與官方論述間的張力。

  接著,由魏綵瑩博士報告〈民初的孔教理論與時代思潮 (1912-1919):以宗教、五族共和、經典問題為論述中心〉一文。魏博士指出民初的孔教論者並未忽略時代思潮,針對孔教與宗教、科學、迷信等議題,都有複雜細緻的詮說。在關懷國家社會秩序的前提下,也思索著孔學如何與民國政策如五族共和聯繫;讀經如何與現代接軌。孔教論者也努力轉化儒學內涵,為之注入尚武、權術的新詮釋,同時把孔子和民主理念連結得更緊密,使得民初的孔教學說與晚清時期的尊孔內容有著很不同的面貌。這些特色表現了傳統學者在不斷接受新說、與大趨勢合流的努力。

  與會學者建議魏博士在歸納孔教會成員因應潮流的思想與論述後,可以思考這些文本產生的背景,以及可能的對話對象。文章所述的孔教論者主張並不一致,孔教會成員是否試圖整合其論述,或是統整存在於各地的孔教團體?又,孔教會成員的宗教觀念,是否受到明清以降的儒家宗教論述模式的影響?而在面對當時眾多的民間宗教時,他們如何將自身與民間宗教區隔?這些議題都值得進一步研究。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