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六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導讀《聖境》:第五章
報告人: 賴柯助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召集人: 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時間: 2018 年 8 月 7 日(二)下午 3:00 至 6: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 儒學研究中心
撰寫人: 賴柯助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六次討論會紀要
 

  賴柯助教授指出安靖如 (Stephen C. Angle) 所著《聖境》 (Sagehood: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Neo-Confucian Ethic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第五章探討的是「倫理學的範圍:與斯洛特和梅鐸的對話」,認為理學家與斯洛特 (Michael Slote) 可以藉助彼此的理論,來解決一些涉及倫理學的問題。安靖如認為理學家可藉助斯洛特的觀點解決有關特殊與集體的關懷問題;斯洛特則可以藉助理學家對天理敬畏的必要性,作為「平衡關懷」觀點的基礎。關於梅鐸 (Iris Murdoch),賴教授也指出安靖如認為梅鐸對於善的形上學的觀點的複雜化是有問題的,亦超越了必要的限度,故需要修正或甚至被放棄。梅鐸和斯洛特則可以從理學家那裡學到尊重自己的適當方式。

  賴教授在本章的導讀中為我們揭示,安靖如認為斯洛特提出了兩種平衡觀,涉及關懷 (caring),一是指親人之間如何達致平衡,另一則是指親人和陌生人之間的平衡。對於斯洛特的平衡觀,安靖如提出了顧慮:斯洛特達致平衡的途徑能應付簡單的情境,一旦情境複雜時,我們會失去理解如何保持平衡的能力,平衡需要用准算數術語來思考。安靖如指出,斯洛特認為德性倫理學的所有理論都是「以人為本的」(以行動者為中心,agent-centered),因為對人的評價是依靠我們所評價的人的品質(例如美德),而不是其行為是否符合某個道德法則。安靖如認為理學家符合斯洛特的人本倫理觀。

  與會者提出:一、在討論道德心理學時,斯洛特是這二十年來必須提及的重要道德心理學學者,他走的是休謨 (David Hume) 路數,而不是從「規則」出發。二、或許我們受到牟宗三的影響,「心理學」在儒家道德哲學中往往居於較為負面的地位,但其實從英美學界角度來看,他們就是在討論「心性論」。三、文章中,斯洛特似乎未明確說明如何達致平衡。

  賴教授回應:一、斯洛特認為好人不應該被良心 (conscience) 所驅使的觀點,和理學家(尤其心學)對良心概念的理解不一樣。與會學者則再指出,或許對於概念的使用不能看得太死,還是以脈絡討論為主。二、第五章所論,斯洛特確實未明確說明如何達致平衡。三、在中譯的部分:「平衡不再是有德之人對任何一個確定的親人的關心和她對陌生人的關心之間的平衡,而是她對作為整體來考慮的親人和對作為整體的他人的關心之間的平衡。〔按,粗黑與底線為報告人所加〕」依英文原為 as a class,應該譯成「作為一類」,即親人與陌生人這兩類之間的平衡關係。而緊接著的「如何平衡恰恰取決于誠實意識(斯洛特用誠實表達賦予我們生活的整體性和整體感)。」由於該段落並未涉及與誠實相關的討論,而其英文為 sense of integrity,又依其前後脈絡討論的是整體性的問題,故 integrity 應譯為整體性或完整性,而非誠實/正直之意。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