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經典、寺院: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第五次讀書會紀要
|
|
「文獻、經典、寺院: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2018 年第五次讀書會,邀請中興大學中文系周玟觀教授就晚明僧人晦山戒顯的譬喻與其禪風等議題進行專題演講。主持人中研院文哲所廖肇亨教授介紹周教授的研究,主要著眼於語言學中的譬喻研究。特別的是周教授的背景來自蓮社,一般是與淨土、天台較為相近,然從其專書《觀念與味道:中國思想文獻中的概念譬喻管窺》中關於華嚴的專章,可以看出周教授對華嚴教法下了很深的功夫。今日的演講另有一個重要背景,因為明清佛教研究的新文獻不斷出現,如今日要談的晦山戒顯,為三峰派的第三代僧人,然過去只能看到藏經中如《禪門鍛鍊說》等少數著作,近年來日本學者野口善敬先生也寫過晦山的文章,不過廖教授指出周教授有自己的方法論,相信能開出新路。
接著,周教授談及佛教中的戰爭譬喻,並將其區分為詞彙層面、篇章層面、行動層面。詞彙層面是觀察詞彙中有無概念域之映射;篇章層面則是藉由上下文脈判斷文中所關切的旨趣,並試圖說明譬喻框架的作用;行動層次則是從體驗論的角度審視人與世界的關係,也就是譬喻如何從靜態的書寫閱讀,轉化為動態的具體行動。就結論來說,周教授認為晦山戒顯的戰爭喻禪,提供了譬喻行動層面研究很好的例子。
晦山戒顯曾說:「鍛禪說而擬之孫武子,何也?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柱下之言確矣。佛法中據位者,治叢林如治國,用機法以鍛禪眾如用兵。奇正相因,不易之道。」周教授由此說明晦山的戰爭新喻。對晦山而言,戰爭的來源域有兩重:一是冶煉喻(鍛鍊、鉗錘、爐備、煆聖鎔凡、烹佛煉祖等),二是師家兵法(用兵奇巧、兵法、奇正、兵符、五花八門等)。過往禪師以兵喻禪可以圓悟克勤〈夾山無礙禪師降魔表〉與明極楚俊〈語錄〉為代表,但他們如同傳統佛典中的戰爭喻,乃是以自己為主體,將戰爭視為對煩惱。晦山的目標域是在談宗派內如何「訓練」弟子,訓練禪眾,這便是新喻,新喻帶來對舊經驗的新理解,賦予新意義;特別是當常規譬喻已成俗套,框限了讀者看待目標域的特定角度,這時新喻的用意就在於以另一個來源域相關詞彙與概念,喚醒並連繫讀者對特定經驗的記憶,並成為未來特定經驗的導引。周教授認為晦山有意識地去建立一種鍛鍊禪眾的自我風格,要與前代祖師不同,所以禪門的師法、教法的差異需要被凸顯出來。最後,關於譬喻的行動層面,周教授以晦山由隱士到禪師,從在家、出家、修行過程等不同階段的自我陳述來說明他以「禪門孫武子」自況的三層涵義,包括對前代三峰派鍛鍊禪眾風格的繼承、自身能撰文著述為後世法的作者身分,以及遺民僧的身分認同轉變,而遺民僧的層次尤能凸顯出譬喻的行動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