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第三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晚明的西湖慈社與關帝信仰
「儒林」概念的創發與流變——以正史纂修為中心的討論
報告人: 何淑宜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黃聖修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召集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時間: 2017 年 6 月 17 日(六)下午 2:00 至 7: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一樓會議室
撰寫人: 丘文豪(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第三次討論會紀要
 

  2017 年第三次「近世儒學工作坊」討論會於 6 月 17 日(六)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由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何淑宜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黃聖修博士報告,共 12 人出席。

  第一場由何淑宜教授報告〈晚明的西湖慈社與關帝信仰〉一文,探討晚明士人在日常生活面對文字、文章的習慣與態度,以及交遊、結社、宗教信仰之間的互動關係。晚明時期的江南,出版業發達,出現大量以士人為主體的結社活動,以及佛教復興運動,尤其是雲棲袾宏及其弟子群體。報告主要討論杭州西湖的慈社倡建孤山關帝廟一事,文本則以《西湖關帝廟廣紀》為主。何教授描述參與慈社及孤山關帝廟建置的士人群體,探討他們的信仰、詩文寫作與慈善活動的關係。同時,說明慈社諸人的信仰不僅崇奉關公,且融合了禪宗與天臺。他們在寺廟的空間安排及《廣紀》的編纂內容上,都刻意復古、召喚傳統。而他們的活動,同時也是混同知識、修行與徵驗的展現。

  與會學者認為本文前言與整篇論文的主旨關係不明,應說明為何選孤山關帝廟作為研究對象?文中使用的兩篇關鍵史料,各自的構成方式、參與編纂成員,性質有何不同?兩篇史料之間的關係為何?是否還有其他可以配合的史料?另外,也有學者認為本文涉及諸多面向,但論述主軸不夠清晰,是在哪個脈絡下研究還值得討論。多數與會學者認為,明末三教合一的背景或許最為合適,並可進一步探討孤山關帝廟與其他關帝廟、西湖地區其他寺廟的競爭關係;除討論慈社內成員的交往,與他人的關係也值得追索。同時,也有人建議何教授從 Peter. Bol 提出的自發主義 (Voluntarism) 來理解當地人的支持行動。另外,《西湖關帝廟廣紀》究竟是作為派送的「善書」或「銷售」,也引起學者關注,並對本文與何教授向來關懷的地方社會、宗教與會社關係,一併討論。

  第二場由黃聖修博士報告〈「儒林」概念的創發與流變——以正史纂修為中心的討論〉一文。黃博士指出〈儒林傳〉一直是正史中重要的類傳,歷朝正史雖然大多包含儒林傳,但因應不同時代的學術發展變化,使本文具有史學史及學術史的意義。黃博士注意到過去的學者在討論〈儒林傳〉時,往往將其視為單一固定的概念,但究竟什麼是「儒林傳」?其創始之初的意義為何?後世又出現了什麼樣的流變?卻鮮有學者關注。本文以時間順序為脈絡,說明自司馬遷《史記》立〈儒林列傳〉後,由漢至清對〈儒林傳〉修撰的過程與「儒林」內涵的轉變,特別指出〈儒林傳〉以「官學」為核心的特質,以及清代修〈儒林傳〉涉及的深刻改變。

  與會學者認為,應該更明確說明〈儒林傳〉何以值得研究,並清楚說明知識背景;另外,論文中有些部分引用後世評論說明前代的作法,並不合適。就內容而言,與會學者認為本文涉及修史時代與纂修者、書寫年代與〈儒林傳〉列入的人物,以及不同時代的學術變化。如此繁多的問題如何在一篇文章中呈現,是一種挑戰。與會學者也針對本文提到的東漢滅亡與五經博士、師法、家法消逝的因果關係進行討論,咸認為「儒林」傳需要一併思考「儒」的概念,並以儒林、文苑、道學交互比較,以凸顯其特質。另外,也有與會學者提出質疑,本文所謂「官學」之定義,以及漢代以官學為〈儒林傳〉記載主體的做法,對後世是否具有約束力量;並建議黃博士應更加思考修史過程中,體例、時代、文本等複雜的社會面。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