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觀點下十九世紀的臺灣歷史——西文史料的閱讀、詮釋、想像」工作坊 第五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十九世紀西方人的臺灣記錄與觀點
主講人: 朱瑪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林欣宜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主持人: 林文凱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時間: 2014 年 8 月 22 日(五)下午 2:0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817 室
撰寫人: 陳東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生)
 
「世界史觀點下十九世紀的臺灣歷史——西文史料的閱讀、詮釋、想像」工作坊 第五次討論會紀要
 

  漢學研究中心《漢學研究》第 32 卷第 2 期,收錄了四篇以「近代臺灣與東亞」為主題的專輯論文。本次討論會特別邀請其中兩篇以西文臺灣史料為題的論文的發表人,來介紹其研究成果。首先是本院近史所助研究員朱瑪瓏〈自由貿易、帝國與情報——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廣州紀事報》中的臺灣知識〉一文,其次是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林欣宜的〈麥格麗琪 ( Millicent M. McClatchie) 旅行遊記所見之 1895 年的臺灣〉。

  朱教授自博論以來的研究,主要關注上海、香港等十九世紀口岸城市裡,從事輪船航運業與海上保險業的商人,在科學、技術與醫療等領域的集體作為。朱教授也注意到這些商人組織了許多商會,並經營報紙等新式傳播媒介。他們在各個港口間透過輪船、電報等交通手段,以及在各地發行、卻彼此消息互通的商業報紙,形成了一個港際論述空間 (inter-port discursive space)。朱教授認為,釐清商人階級 (占十九世紀中國通商口岸人口的 1 %) 在這個場域中的主導角色,或許可以改寫十九世紀中國或東亞在全球自由貿易浪潮下的相關歷史研究。

  在本次工作坊的報告裡,朱教授則考察 1830 年代剛開始形成的口岸城市如何建構所謂的「臺灣知識」。朱教授發現,以往被臺灣史研究注意到的英文文獻之外,有一種重要材料為人忽略,就是十九世紀在臺灣之外的中國開港口岸發行的英文商業報紙與傳教期刊。這些文本裡有大量臺灣相關消息,他以中國最早的英文商報《廣州紀事報》 (The Canton Register) 為例,分析該報 1830 年代臺灣知識的生產脈絡。依其論證,在 1830 年代的廣州貿易時期,這些英文出版品中臺灣知識的文字生產已見端倪,並具有新的時代意義。與早期葡、西、荷蘭等東來的殖民者留下關於臺灣的文字圖像等訊息不同的是,這些商業報紙的出現,代表著東印度公司商業壟斷結束後,高舉「自由貿易」原則的新式商人的興起,以及其相應的「情報體制」(intelligence regime) 的轉變——從東印度公司的內部通信消息,轉變成在各個港口流傳且公開的商業新聞。

  朱教授認為透過這一新媒體的出現,各式訊息得以在其中更即時地被主要是商人的讀者公眾檢視與辨正。他將這一隨著商業貿易開啟的訊息溝通模式,稱為「港際情報體制」。《廣州紀事報》上的臺灣相關消息,提供了一個讓我們檢視這一體制的出現與運作實況的窗口。對商人角色與海上經濟的著重,則有助於我們修正晚近在分析西方情報體制時僅關注帝國與國家安全面向的分析偏誤。

  林欣宜教授長期以來研究清代到日治時期臺灣竹塹地區的社會發展,早期以清代淡新檔案、日治時期有關樟腦業與理蕃的官方史料,以及新竹南庄等地區的民間文書為素材,透過南庄地區樟腦產業發展過程的考察,分析晚清臺灣的地方社會與國家互動關係的演變,以及沿山地區漢人與原住民族群互動關係之複雜變化。

  近年來,林教授偶然間在香港的圖書館得到一份很有意思的西文史料,開始展開 1895 年臺灣割讓日本前後的新研究。這份西文史料是一位英國女性蜜莉森.麥格麗琪的旅行遊記,為 1895 年日本接收臺灣過程的第一手見聞與描寫,有助於我們從不同的視角認識這個關鍵年代的臺灣。麥格麗琪係出身自英國傳教士家庭,其家族成員多與東亞有深厚淵源。1895 年以家眷身分,隨擔任英國領事的姐夫先後派駐淡水與溫州兩地,停留將近四年。麥格麗琪將旅程中各地見聞,以第一人稱寫成題名 In Varying Scenes and Climes, 1895-1899(《在變幻的景色與風土中》)的未出版書稿。

  林教授主要利用這份書稿討論三個議題:一是麥格麗琪家族在東亞的網絡關係;二是她親歷 1895 年臺灣巨變的經驗所代表的歷史意義;三是對其身分及書寫作品特質的定位與比較。她認為本書稿除了展現麥格麗琪生命中的重要篇章外,其在臺灣割日歷史關鍵時刻停留淡水長達半年的見聞,以「外人」、「女性」及「旅遊文學作家」的立場,對日軍接收、統治開始及臺灣民主國激情劇碼的歷史留下見證,尤其對淡水肅殺局勢的描寫,突顯當時草木皆兵的氣氛與日英外交的緊繃關係。在傳統士子及官府記錄之外,提供了觀察 1895 年臺灣另一不同面貌的珍貴資料。

  會後討論時間中,工作坊同仁進行了熱烈的討論。針對朱教授的報告,與會學者指出,未來的研究者或許可以從兩個相關面向比較 19 世紀西方人臺灣知識的性質,一是與當時晚清臺灣的官方與民間的臺灣知識進行比較,另一則是可與牡丹社事件以來日本人的臺灣調查知識進行對比。對於林教授的報告,與會學者認為,臺灣學界過去相當關注日本官方與民間對於殖民時期臺灣的調查與描繪,目前也有學者討論日本對於臺灣的旅行遊記,但對於日本統治臺灣半世紀期間西方人的臺灣觀察,或者西方人的臺灣遊記討論的很少,因此認為林教授指出的方向,是一個值得開展的研究議題。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