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九次讀書會紀要

 
報告人: 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召集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3 年 9 月 27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撰寫人: 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九次讀書會紀要
 

  自 2011 年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與蔣經國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合辦「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以增進中國、臺灣年輕學者、青年學子彼此之間的交流。主持人李孝悌教授多年從事學術、教育工作,觀察到學者們普遍在一般學術研討會交流之外,甚少在其他場合往來互動;彼此的研究旨趣、領域、方向也是透過論文交流才得知的。這樣的學術生態不利年輕學人的培養和發展,必會影響未來史學研究的發展。於是,黃進興所長、李教授、朱雲漢教授、王璦玲教授等共同策劃,並與宋慶齡基金會洽商,尋訪中國各個重點大學的歷史學系、院,共同規劃、設計研習營課程,每年招募臺灣、中國的年輕教師、博士生共四十名,訓練他們在閱讀文獻、訪察古蹟過程中,強化時間、空間概念,梳理問題意識,建構歷史論述。

  研習營已經歷時三屆 (2011-2013),分別在四川成都、安徽徽州、山西晉城等地舉辦,考察在地歷史文化。因諸多師長、同學們熱情參與,研習營已經打出口碑,未來應會有更多年輕學人參加。幸運地,我參加過徽州、晉城考察行程,兩次的學習經歷皆令人感受深刻,不只是能從短期、密集的學術訓練中獲益無窮,在與同輩學人交流的過程中也漸漸地建立友誼,期待彼此在未來學術生涯上能攜手並進。

  於此,謹簡要報告今年考察行程中所見的人、事、物。近年來,我協助賴惠敏教授整理蒙藏委員會所藏蒙古共和國國家檔案局的清代中俄貿易檔案,關注山西商人在蒙古的歸化城、恰克圖、庫倫、烏里雅蘇臺、科布多等地區的貿易、墾殖活動。這樣的學習經歷一直促使我想去山西考察,體驗當地風土民情。今年八月,「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的考察地點是山西晉城,並邀請科大衛教授、李孝聰教授、趙世瑜教授、榮新江教授、邢義田教授、鄧小南教授、沈艾悌教授等師長討論山西的地理、城鎮、宗教、民族、地方社會等課題。

  山西,古稱「晉」、「三晉」、「河東」、「山右」,依據中國古代王朝對該地區的自然地理與行政區劃定義不同而名稱各異。春秋時期,該地區是晉國封地;戰國時期,趙、魏、韓瓜分晉國,故史稱晉、三晉。若以唐代人角度,從首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往東望這個地區——黃土高原、黃河、呂梁山以東,稱河東、山右;又若以明、清二代人角度,從首都「北京」往西看這個地區,太行山為界以西,稱山西。外地人往往以為認識大同、太原、臨汾等城市便等於了解山西全貌,因此晉城對遊客而言是一個陌生的城市,直至今年在此地考察,我們才稍稍了解這個古稱澤州、鳳台、丹川,位於山西東南端,太行山、豫北平原的過渡地帶。

  去年考察徽州,其地山水一色,綠葉青青;今年遊蹤晉城,見山嶺峻奇,黃土漫漫。中國南方、北方因迥異的氣候與環境,故塑造出不同的文化風貌。科教授在演講中分享考察華南、華北宗族、家庭的心得,認為華北、華南的人群在宗廟祭祀上表現形式是不同的。例如:宗廟、祠堂在華南隨處可見,表現出一定群體在地方上的勢力;在華北卻鮮少看見這類建築,而且這裡的人常以圖畫方式呈現宗廟、祠堂。又如,我們以晉城為中心,考察高平、陵川、陽城等地的寺廟;寺廟是當地人群活動的中心,他們透過崇祀神祇活動,凝聚家庭、宗族關係。這些寺廟留下唐、宋、金、元、明、清時期的碑刻、遺跡,猶如時空膠囊,與我們這些初來乍到的陌生人交流,透過閱讀文獻上的隻字片語,理解古代人的生活面貌。

  山西位在黃土高原東側,在驅車前往考察地點的路途中,我觀察到黃土因河川侵蝕、堆積,地形遂有起伏、陷落,土壤層層堆疊。從高處看去,在河川切割的黃土地形上有三、五戶聚落零星散布,這樣的環境塑造了當地人民多元的生活、文化、信仰形態。廟宇是人類社會從古代到現代的文明結晶,我們訪察晉城地區的寺、廟,發現當地居民崇祀的神祇十分多元,滿足了從古到今不同人群的信仰需求。例如:府城玉皇廟,玉皇殿為宋代遺跡,成湯殿為金代遺跡;配祀則有二十八宿、十二辰、十三曜星、高禖神、關帝、蠶神等。這些寺、廟的神祇塑像形態,有的慈眉善目,有的面目猙獰,經繪師、泥匠的巧手呈現人世間的是非善惡、生活秩序,達成社會教化目的。有些塑像製作時間可以追溯到宋代,當地居民妥善保存,膜拜至今。

  唐代以來,佛教在當地的流傳十分興盛,逐漸滲入當地村落,改變原先的社群組織。在當地的廟宇碑刻上會看見附近村落的居民中有人出任維那(原是佛教寺院的庶務組織),主持寺廟的修繕、捐奉、祭祀活動;歷代政府推行賦役制度、祀典制度,都會與地方社會的維那(首)的社群組織互動。而廟中崇祀的神祇代表地方人群勢力的競合關係,不符合當地人利益的神祇會被排除在玉皇廟外,有些地方神祇與佛教教義結合,有些新的神祇則會被納入玉皇廟祭祀體系中。

  現場感受寺廟建築氛圍、解讀碑文有些難度,需要田野導師指導,主辦單位準備二冊閱讀文本(包含地方志、碑刻拓本、研究文獻),供學員們參考。在書桌前閱讀這些文本,與現場感受這些時空膠囊提供給我們的一切訊息,兩者仍有差異。田野導師謝湜教授、賀喜教授提醒:有些碑刻並未收錄在閱讀文本內,必須現場閱讀、拼湊該寺廟的某一段故事,碑刻放在寺廟的位置也是關鍵。例如,某廟重修東廂記碑理應放在廟宇東廂房,若擺放至其他角落,就得思考原因何在;某寺山門記放在寺院門口,則有公告大眾之意。有些拓片可能抄寫錯誤、漏字,現場校對文獻也是一種學習。換句話說,我們在現場觀察、觸摸碑刻,感受人、物與空間,比起在書桌前閱讀,或許更能精準的抓住某座寺院與當地人群關係的訊息。廟宇不只是從事祭祀、修繕活動的場所,透過香會、結社活動,還可以分配當地的水、煤、鐵等資源。

  村落人群往往集體動員,分配資源,最明顯的例子是陽城縣的黃城村、郭峪村、砥洎城。這些城寨至今仍有人居住,規模不亞於我見過的福建永定土樓。明代以降,這裡的村落多經營煤、鐵,位處交通要道上,貨暢其流,經濟富裕。明末清初之際,晉東南一帶流寇橫行,這些村落自發建立城寨,防範流寇,保衛家園。例如:郭峪村城寨居民們,自立生活公約,共同管理村落生活,諸如居住窯洞者須付租金,租金作為村落管理基金。又如在砥洎城內某一處民居,我們發現一塊石碑上刻有該城地圖;它是以城內的關帝廟為中心,繪出每家戶門牌、街坊、環城路,清楚地呈現砥洎城也自有一套管理辦法。此等建築規模、管理機制,自然引起學者們討論中國社會是否存在現代性此一問題。

  考察過程中,不只是談論在地人群如何透過各種制度、儀式建構社會秩序、文化認同,也發現當地人的面貌、姓氏與南方人不一樣。過去數年,我曾經去北京考察,也有類似的經驗。北京仍有許多旗人居住,對照印象中的清宮畫中旗人,與現代諸多北京人樣貌是相近的。榮新江教授上課時,提到每次參加講會,都有學人請他觀察自己是不是粟特人。由於河北、山西、陝西北部有大馬山、大青山、五台山、陰山、恆山、太行山、黃土高原等峻嶺,呈東西向交錯山勢,於是在山西北部構成幾個南北向缺口地形,為中國歷代北亞遊牧民族往南發展的通道,在大同、太原地區就發現許多唐代粟特人古墓,遼代、金代的墓葬更不在話下。因此我們亦可從當地人的面貌、姓氏,考察它與其他地區不一樣的社會、文化發展面貌。

  山西廟宇最大的特色是戲臺。戲曲往往反映一代文明風華與藝術積累。我們考察晉城地區的玉皇廟、二仙廟、東嶽廟、崔府君廟、湯王廟、聖姑廟等戲臺樓閣,它們各有特色,爭奇鬥豔。若非正值迎神賽會時節,我們無法看見當地戲劇表演,感受當地文化風貌。考察期間,某晚我在飯店房間休息時看山西新聞,記者採訪山西戲曲現況、戲班走唱生活。演員們跟隨戲班,不辭勞苦,走過每一個城鎮、村落的大街小巷演唱,戲曲不只是獻給神明的禮物,也是百姓的娛樂。然而,近二十幾年來經濟好轉,娛樂方式變多,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意投入辛苦的戲曲人生,地方戲曲在沒有年輕人願意接班的情況下,演員逐漸凋零,從三百多個,降至只存十分之一。現存的劇團也持續努力創新,希望吸引、培養新的觀賞群眾。

  非常幸運地,晉城市副市長邀請我們在離開前的最後一晚,去市立劇場欣賞三位榮獲中國梅花獎、五位曾得山西杏花獎的演員的演出。在緊鑼密鼓的喧鬧聲中,聽伶人演唱「上黨梆子戲」,有《雁門關》、《天波樓》、《調寇》、《打金枝》、《兩地家書》、《打龍袍》等橋段。演唱結束後,以研究戲曲著名的李教授非常興奮,稱讚連連,我們也著實感受到「上黨梆子戲」的魅力。仔細品味這些選曲,唱詞都改良為普通話,唱的是忠孝節義故事,處處隱含做人處事道理。若鄉間百姓在一般迎神賽會時節觀賞這些戲曲,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學會人情世故。因此戲曲不只是藝術、文明象徵,也具有社會教化意義。或許這就是當前中國積極保存、發揚傳統戲曲的目的,以此彌補 1970 年代以來的文化斷裂吧。

  我參與本次「兩岸歷史研習營」,認識了不少臺灣、中國的學友,交流彼此的想法。對於臺灣學員而言,中國是陌生卻也熟悉的國度,許多文獻中的人物、地名因這次考察行程紛紛躍然紙上。對中國學員而言,臺灣是嚮往之地,不斷向我們詢問臺灣的社會百態。這次行程中,有不少中國、臺灣的學員具有藝術史背景,從物質角度觀看廟宇建築、寺院壁畫、泥塑人物的長程歷史,著實大開眼界。行文至此,腦海中仍不斷湧現本次旅程中許多有趣的故事,但礙於篇幅限制無法一一寫出,只能作罷。最後,感謝主辦單位籌劃本次行程,期待日後還有機會參與如此豐富的學習旅程。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