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五次討論會紀要

 
召集人: 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3 年 8 月 13 日(二)下午 2:00 至 6: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撰寫人: 楊自平(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五次討論會紀要
 

  謝居憲教授〈孔子「一以貫之」之工夫試析〉一文,旨在探討孔子「一以貫之」的工夫內涵。歷來文章鮮有深論「一以貫之」的工夫,前人大都以「忠」、「恕」來分析「一以貫之」之「一」,忽略「一」本身在孔子哲學中之工夫義。本文分別以「當下一心」、「物我一體」、「本末一貫」三部分切入,意即從時間(當下一心之無間)、空間(物我一體之無外)以及易簡之聖學方法(一心即多聞)等三個維度詮釋孔子一以貫之的工夫內涵,由此得知:孝弟的親親之愛就是堯舜孔孟一貫心法。「親親」本身就是「當下一心」、「本末一貫」,即從「家人一體」進而可以推致「人我一體」,乃至「物我一體」。

  與會者提出幾點疑問:一、孔子極少言心,言萬物一體,所以孔子是否會有「當下一心」與「萬物一體」的概念?二、「詭譎相即」通常用來統一兩個對反的概念,如「無明即法性」、「法性即無明」。忠、恕並非是兩個對反的概念,卻以「詭譎相即」來解釋,是否恰當?三、儒家講「等差之愛」,與文中所謂的「萬物一體」是否有所矛盾?四、「一體」是從倫理關懷上說一體?或是從存有論上說一體?謝教授回應,檢閱記載孔子其人及其事相關文獻,不難看出孔子的確甚少言心,似乎也沒有直接論及萬物一體,但是孔子的四毋、忠恕皆隱含此意。此文只是借用宋明理學「當下一心」、「萬物一體」的概念來陳述工夫義。另外,即恕即忠之詭譎相即,是曾昭旭教授(現任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教授)的用語,與天台詭譎相即分屬不同用法,是否恰當仍須斟酌。再則,萬物一體之「一體」,按楊祖漢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的說法,是指吾人與萬物就是一個身體,故能感同身受,所以「一體」當是存有論上「一體」。當然,「一體」是個化境,工夫仍須從親親、仁民、愛物之等差做起。

  李慧琪教授〈王浚川與劉蕺山人性論之比較〉一文,旨在透過比較王廷相(字子衡,號浚川,1474-1544)與劉宗周(字起東,又名蕺山先生,1578-1645)的人性論,以呈現明儒「以氣論性」的特色。首先,兩人都強調論性一定要連著氣質談,皆重視性的內在義;只是心、性、氣三者孰先孰後,兩人的認知明顯有異。浚川純粹順氣言性,蕺山則是逆氣而上,作超越的肯定。其次,兩人都認為氣質會限制性的表現,皆關懷個體表現性的分殊義以及善的實現義,對孟子性善說卻有不同的解釋。浚川主張性具善惡方能如實反映現狀,蕺山則認為講「性無性」才能顯出性的眞實意義。最後,兩人都同意變化氣質的重要性,皆強調從現實中引導眾人實踐善性,但浚川以為道的根源來自於聖人立教,蕺山則認為立教之本應回到人心之所安。雖然兩人同樣主張人須依仁義中正之道而行,但他們的工夫論卻大相逕庭。

  與會者提出幾點疑問:一、浚川反對形而上、自然主義的講法能不能表現出道德?二、是否能明確區分浚川、蕺山二說?三、藉由比較浚川、蕺山的氣論所期望達到的目標為何?李教授回應,浚川所關懷的仍是道德實踐的問題,只是過於偏重經驗,對道德根源難以提出有效的說明,也無法給出行善的必然保證;相較同樣重視氣質之性的蕺山,浚川之說顯然不夠完善。再者,不論唐君毅 (1909-1978) 所言「高看的氣」,或是與會學者所講「超越的氣論」,都可明確區分兩人氣論的不同。而藉由分析兩位重氣學者對於人性理解的異同,可見出儒學多元的型態。

  蔡龍九教授〈朱熹與王陽明論「知行合一」之對比〉一文,主要討論朱熹(元晦,一字仲晦,1130-1200)與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子,1472-1529)所論述的「知行」之說,雙方的立論特色及是否有融通處。論文旨在分析雙方「知行過程」的細部功夫,指出朱熹與陽明針對「知行」的論說實可相互融通。藉由細部的分析,證成朱熹論「知行」所提出的「敬」、「提撕」等功夫,其內涵實與陽明論「知行」過程的「克念」功夫相契合。且朱熹雖然不像陽明那樣強調發端義,但其知行思想已先有此預設。據此,從實踐過程這一視角來看,朱熹與陽明的知行思想即使偏重不同,二者仍可相互融通。

  與會者提出幾點疑問:一、若雙方對於「知行」的融通在實踐過程中可行,此說是否早已清楚,不需再次明說?二、對於朱、王論述知行的融通內涵,此文可再補上功夫細節的談論與發端的關係。三、朱熹與陽明論述「知行」各有特色,分別建立在不同的基礎點上。蔡教授回應,朱熹曾以「知」解釋發端義、良知、本心,非如陽明直接以發端義直接擴充此「知」,且不從知識面理解發端義之知。據此,雙方對於「知」的定位與擴充模式皆有不同,因此需要補充說明,以免誤解雙方論知行的內涵均是相通的。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