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與文獻——閩南文化考察工作坊」第二次討論會紀要
|
|
「閩南文化考察工作坊」第二次主題活動以二仁溪(舊名二層行溪)流域為考察範圍。二仁溪現今位於臺南市關廟區、歸仁區、南區、高雄市茄萣區一帶,十七世紀以來被稱為「堯港內海」,荷蘭文獻則稱之為「漁夫灣」。二仁溪河道變遷甚為劇烈,內海港汊紛歧,其地理環境變化如何影響人群活動?本次主題活動即希望經由田野實際考察更深入了解此區域的歷史變遷。
工作坊於 6 月 20 日進行行前文獻探討,閱讀的文獻包括地方志、碑文集與該區域之契約文書。對照《重修鳳山縣志》、古地圖和現今衛星地圖後,可知所謂堯港內海的範圍包括北至二仁溪下游,南迄彌陀港,此一區域是由鳳山縣運輸米、糖至府城的必經之路,且經內河河道往南便可通達旗后一帶,撰寫於嘉慶十九年 (1814) 的〈二層行溪義渡碑記〉即顯示出此一交通渠道的重要性。該碑記旨在敘述控制二仁溪水域的「港戶」和各埠頭商人的利益衝突,當地士紳、商人企圖藉由國家公權力將私人掌控的港道轉變成公共通道,成為義渡。但二仁溪渡口為何特別設有粵人(廣東人)年貼佛銀 100 圓的「粵貼」制度?此問題應繼續深入探討。
7 月 7 日,本工作坊與國立成功大學閩南文化研究中心合辦「二仁溪田野考察」,計有中央研究院、國立成功大學、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及其他各單位的研究員、老師、研究生等共 24 人參與。考察行程由二仁溪中游的臺南市歸仁區大廟村大人廟開始,該廟是道光二十三年 (1843) 「洪協之亂」的起事處,也與同時發生的「郭光侯事件」有關,顯示出其於地方社會中的核心地位。接著便由大人廟廟公引領,訪查社區中的陳氏家廟和郭氏家廟。郭氏家廟中奉祀郭光侯,據云過去僅供奉「為民捐軀武生郭陞科祿位」,近兩年才為其裝金身,並尊為「光侯聖爺」。鄭振滿教授認為,郭光侯事件其實反映出「府城」與地方的衝突,其中負責收稅的許朝錦(遭革職胥吏)與郭光侯(武生)二人在地方社會的權力關係以及其背後人群的分類都應再行深究,方能了解當時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結構性問題;而郭光侯的神格化,則反映了流傳於民間的歷史記憶。
接著前往歸仁仁壽宮及敦源聖廟。敦源聖廟為一民間孔廟,因祭孔屬國家祀典,故民間孔廟的出現值得注意。據仁壽宮〈敦源社惜字局捐資置產碑記〉所載,敦源社惜字局成立於光緒九年 (1883),原本應為一文人社團;光緒二十一年 (1895),清廷割讓臺灣予日本,當此政權轉移之際,敦源社幾乎廢墜,後於明治三十四年 (1901) 重建。據此推測敦源聖廟原先並非奉祀孔子,而是在日治初期重建時才轉換為孔廟,這或許與當時日本政府的宗教政策有關。
下午前往二仁溪下游灣裡、茄萣。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所長長期於此區域進行調查研究,對於當地之信仰、儀式與陣頭都有深入研究。謝所長向工作坊成員詳細解說當地各境廟的儀式及各廟間的互動關係,也提到陣頭與聚落、社區民眾的連結。
7 月 11 日,工作坊就田野與文獻進行綜合討論。從光緒十四年 (1888) 歸仁仁壽宮〈新充油香祀費碑記〉可知地方社會利用寺廟公產以應付地方性的雜捐攤派。此碑記又反映出劉銘傳所推動的「清丈」政策之實質措施,並非重新丈量土地,而是採用「換證照」的方式,即由人民繳交一定手續費來換領新的土地所有權證明。另,仁壽宮以香油祀費成立「獎學金」,給予參加科考者若干幫銀,某種程度替代了宗族的功能。關廟山西宮中藏有成於咸豐八年 (1858) 的〈嚴禁棍徒擾害良民碑記〉,此文呈現寺廟控制大量未經陞科的土地,當地人民則藉口治安問題拒絕繳納廟方要求的香燈銀。
廣州中山大學劉志偉教授最後補充,應該注意此地空間與人群形成的層次感,而不要將所有鄉村「均質化」。如歸仁是較早定型的區域,可在其中看到清朝兩三百年的制度運作,但較晚浮覆的臺江內海和曾文溪流域,其地方社會的成形則可能要到日治時期,甚至是戰後才形成。由於地理變遷,在臺灣南部地區獲得新土地的管道比中國大陸還多,包括利用寺廟以取得土地控制權。在沿海陸續浮覆的土地及較晚形成的聚落,其中擁有「新」土地的人群與「舊」土地的人群之間存在何種關係?府城的舊家族、士紳和郊商在其中又扮演何種角色?凡此種種,都是值得深究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