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八次讀書會紀要
|
|
本次讀書會邀請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朱瑪瓏先生報告〈媒體、水文知識,與十九世紀中國貿易的最後 12 哩路——北華捷報中的吳淞內沙問題〉。
朱博士近年來致力於利用十九世紀上海英文商業報紙 (The Commercial Press) ——《北華捷報》(The North-China Herald) 電子資料庫來研究上海商業的發展。檢索史料的過程中,朱博士發現一個有趣的名詞「Woosung Bar」重複出現在 1870-1910 年的報章中,到底什麼是「Woosung Bar」?為什麼它一直被《北華捷報》關注呢?這一點引起他的好奇,於是他嘗試找尋這個詞彙背後的故事。
前此朱博士撰寫學位論文 Typhoons, Meteorological Intelligence and the Inter-port Mercantile Community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時發現,「媒體」——這些英文商報——是上海與香港等港埠的商人,籲請建立颱風預報網絡的重要憑藉。一群特定人士利用報紙傳達特定觀點,主導社會輿論,達成某一訴求。朱博士從這個角度切入,分析《北華捷報》記載「吳淞內沙」的各類新聞,說明十九世紀上海商業發展。
朱博士考察當時的文獻、地圖等資料後,認為 Woosung Bar 指吳淞內沙、吳淞口淤沙,或稱江心沙。十九世紀的上海,自開埠後迅速成為中國最大的港口,碼頭集中於黃浦江沿岸。吳淞內沙位於黃浦江的出海口,由於潮汐的緣故,長江長年夾帶泥沙入黃埔江,使得吳淞內沙持續累積,形成上海港埠發展的隱憂。1840-1850 年代,上海船隻吃水深度是 12-13 英尺;1860 年代,船隻吃水深度是 16-17 英尺。由於上海港埠進出的貨物量逐年成長,加上輪船建造技術以及其他交通條件的改善,海外來的外國船隻吃水越來越深。當貨輪進入黃浦江,抵達吳淞內沙後,必須換成小型船隻才能順利將貨物送入港埠。因此,1862 年,上海河泊司 (Harbour Master) 在此設立觀測站,監控該處淤積的變化,提醒往來船隻,避免擱淺。1868 年,海關成立船鈔部 (The Marine Department),專責運用以往向船隻收取的船鈔,以改善航運條件。上海商人呼籲海關船鈔部應該在建立沿海燈塔的既定計畫之外,開挖吳淞內沙。
最關心吳淞內沙淤積問題的人,不外乎是當時上海的商人群體:航運業、保險業。因為船運業非常注意時效,如果船隻能夠早點在上海港埠卸貨、交貨,就能節省運輸時間與入埠租金。此外船運業者也會為自己的船隻投注保險,減少航運過程中任何閃失或意外。假設船隻在吳淞沙擱淺,不單得支付高昂的船隻維修費,也要負擔貨運損失,更可能影響其他船隻進出,保險業者也承受不起這樣的風險。於是,他們聯合在《北華捷報》刊登新聞,製造輿論,透過英美公使及領事向上海道台、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總理衙門、甚至英國國會與外交部施壓,希望改善吳淞內沙淤積情況。
為了解吳淞內沙淤積情況,1872 年,海關轄下的上海河泊司記錄了黃浦江的潮汐、水深。該報告指出,1872 年 7 月至 12 月,吳淞內沙的水位平均 20 英尺,不會影響船隻出入。這份報告提供上海船運業、保險業參考,但是這些業者不太相信政府的調查報告,登報質疑其中有造假成分。他們亦出資聘請專家調查;業者的調查報告與政府的調查報告結果並不一致。這些業者除了持續透過《北華捷報》製造輿論外,甚至透過倫敦——外交管道向海關總稅務司施壓,要求中國政府出面改善河道淤積。
1869 年,英國開通蘇伊士運河後,加快全球船運業在亞洲、歐洲的業務。由於輪船載貨量大,許多船運業紛紛淘汰帆船,改採輪船載運貨物。赫德在 1874 年 3 月撰寫海關文件時指出,長江開放後,航運業競爭日趨白熱化。這些業者向中國政府施壓,要求疏浚吳淞內沙,無非是想增加他們在上海的獲利。赫德預言 20 年後,鎮江將取代上海,現在疏浚吳淞內沙,只是讓上海最後的日子好過一些。換句話說,吳淞江淤積一事,已非這些業者爭執焦點,這些業者只是利用這件事情向中國政府施壓,改善上海商業環境。1874 年 5 月,中國政府以臺灣發生牡丹社事件為由,拒絕清淤。業者們主導的清淤輿論在當時外交形勢下,出現於《北華捷報》的版面變少,但一直到 1900 年代,吳淞內沙仍是上海報紙的焦點之一。直至上海濬浦局成立,疏浚了吳淞內沙,大規模更動河道,吳淞內沙自此消失,被世人遺忘。
朱博士結束精彩有趣的報告後,並向我們說明檢索《北華捷報》電子資料庫的優缺點。雖然《北華捷報》多數報導的是上海航運業、船運業訊息,官方立場的文件比較少,但報紙提供完整的時間序列,遺漏的史料可從海關總稅務司,以及英、美兩國的外交檔案查詢。例如:在這些檔案中可以找到 1860-1870 年代的水文紀錄、海關總稅務司內部文件、上海業者請願名單。請願業者中不乏至今仍舉世知名的公司,例如怡和、滙豐、太古、倫敦的勞合社,大英火輪船公司等等,涵蓋了航運業、保險業、銀行業。十九世紀時,這些業者如何在上海從事商業活動仍有待未來仔細深究。
由於這則故事偏重考察外文史料,似乎沒有看到中國政府的立場,與會老師、同學遂建議,如果朱博士能從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衙門檔案中找尋一些線索,勢必能釐清十九世紀中國的中央、地方官員如何看待吳淞內沙一事,更進一步地說明當時上海商業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