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三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寺廟工程與人群招募
報告人: 徐維里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蔡名哲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召集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孔令偉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時間: 2023 年 5 月26 日(五)上午 10:30 至 下午 1: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702 研究室
撰寫人: 李岱樺(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系)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三次讀書會紀要
 

  本次讀書會由中研院史語所博士後的徐維里博士領讀雍正朝《議覆檔》中的〈大學士鄂爾泰等奏查審托里布拉克寺廟工程情弊摺〉、〈大學士鄂爾泰等議奏補修泰寧嘎達寺廟等情摺〉兩篇有關佛教寺廟工程的史料;近史所博士後的蔡名哲博士領讀〈大學士鄂爾泰等議奏派員招撫居於海島之滿洲摺〉。

  雍正十二年 (1734),軍機處大臣鄂爾泰、侍郎通智上報托里布拉克寺廟工程已開工四年,監督郎中珠滿未妥善分配役夫工作,浪費物資,又借工程之名向蒙古索取銀兩,導致本就進度延宕的寺廟工程成為一樁嚴重的弊案。珠滿因此事遭革職,由驛站押往歸化城,托里布拉克寺廟工程改由郎中塔勒岱接手。這份奏摺呈現出清代佛教寺廟修繕的模式、規劃與影響,官方在宗教事務中扮演的角色也同樣值得矚目。除此之外,清代佛教事務中,蒙古、清朝皇帝和官員又有哪些互動,產生何種影響?由於《議覆檔》的問世大幅還原了清代議政的細節,更讓學界得以延伸新的研究方向。

  〈大學士鄂爾泰等議奏補修泰寧嘎達寺廟等情摺〉發生在雍正十年 (1732),鄂爾泰據鼐格奏稱嘎達廟寺院(即惠遠寺)因廟頂漏雨和地震需要修補。本件工程雖有別於前者,屬於修補計畫提案,但同樣有助於研究清代中央朝廷、官員與佛教的多邊關係。徐維里博士提到,監督如此龐大的建設項目難免面臨行政困難,總督、巡撫和其他官員要如何合力應對是一大研究議題。賴惠敏教授補充,除了經建佛寺,朝廷也會資助當地喇嘛,因此清代的寺廟工程還具備了「寺院經濟」的附加價值。

  徐博士提及自己研讀檔案的過程和心得。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本次研究中應用人工智慧平臺 ChatGPT,既透過人工智慧補充相關史地知識,也審查現有的 AI 數據庫正確性高低,同時模擬教學現場,實現了歷史教育與數位人文的結合。

  蔡名哲博士選讀的〈大學士鄂爾泰等議奏派員招撫居於海島之滿洲摺〉發生於雍正十年,由寧古塔將軍常德四月二十三日主動呈奏,派驍騎校伊布格訥去招降居住海島的特門、奇圖山等屯墾之人。本奏摺與過去討論的議覆檔有所不同,是由他人主動呈奏而引發議覆。軍機大臣們同意常德之請,決定招降之後再讓常德議定貢貂事宜,並說明海島特門、奇圖山居住者雖屬滿洲但未歸附的狀況。若伊布格訥招降成功,就能將功抵罪、留任校尉。末了,皇帝答覆同意將此事交給常德處裡。

  除《清實錄》記載受招募居民被分為六姓以便納貢,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下稱一檔館)所藏的檔案也透露了伊布格訥順利招募十八村人准以留職校尉的後續招募情況。《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中〈吉林將軍杜賚等奏轉三姓新增官兵謝恩折〉則提到由少數族群赫哲族人組成「三姓」,後編入牛錄進入八旗體系。但若對照《議覆檔》與《清實錄》中的記載,可以發現兩份史料對於招撫的背景存在些微差異:《議覆檔》呈現清方主動招撫,《清實錄》則稱當地居民潛心向化。據《三姓副督統衙門檔案譯編》檔案,伊布格訥通曉費雅喀語、鄂倫春語,該檔案亦顯示伊布格訥是奉旨招募吉林一帶打牲烏拉的兵丁,新編投入準噶爾戰爭中。

  除此之外,常德此人雖在本議覆摺、一檔館館藏史料和《清實錄》中皆扮演重要角色,但最後並未留傳。蔡博士嘗試還原常德此人的政治生涯,他的活躍時間約為雍正五年至乾隆元年 (1727-1736),主要處理招募地方民人之事,包括請求設立三姓副督統,讓七姓、打牲烏拉地方增加官兵、招撫海島滿洲等。雍正、乾隆年間,常德被調入北路軍營直至患病返京病逝,未再處理籌辦招撫一事。李典蓉教授認為,常德的立傳問題可能牽涉修史者的取捨,若沒有顯著功績極有可能不予立傳。

  在本摺中,如何描述受招募人群亦值得注意。在特門、奇圖山之處,分布有滿洲、費雅喀、赫哲三個族群,清政府將招撫後的族群編為綽敏等六姓。以綽敏六姓作為線索,蔡博士反查《三姓副督統衙門檔案譯編》之記載,發現被招撫的群體應為庫頁費雅喀,該檔案亦顯示清廷對此地域的招撫是以「賞烏綾」,意即給予華麗的衣服(物資)而非銀兩;相對應地,庫頁費雅喀則必須要進貢貂皮,進貢與賞賜的交換地點為奇集噶珊。賴惠敏教授補充,進貢的貂皮幾乎都是黃貂皮,品質較差的才會獻給清政府。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滿洲源流考》書寫時僅提及入關前的歸順時間,似是刻意營造東北地區的族群本屬滿洲。就人群名稱的書寫上,雖然本摺將費雅喀、赫哲視為不同群體,《職貢圖》亦將庫頁、費雅喀、赫哲分別繪之,然而其他史料的書寫卻將赫哲與費雅喀視為同一人群,對應到今日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從中或可追溯從近代到現代的族群分類軌跡。

  領讀結束後,李典蓉教授提出雍正十年至雍正十二年間,清政府著手管理黑龍江流域,當時所有的流域地區都普遍存在編牛錄、新設職官的情形,當地通事翻譯的設置值得討論。盧正恆教授則針對海洋空間管理議題,指出康熙末年東海位置轉移至黑龍江口,讓庫頁島區域的東海與漢人文化地域接壤,且這樣的現象並非特例,在吳沙墾臺灣島前後,清政府也重新劃分海洋空間。對於東北族群的情況,林士鉉教授則關注歷史語言學,乾隆時期的職貢圖彙整了雍正年間與乾隆初年的調查結果,這些史料有助於了解不同族群的方言及其語種在東北地區的演變情況。孔令偉教授最後總結,藉由比照參酌不同檔案,多面向的考察能讓歷史更趨於明瞭,研究者也能透過比較官方書寫與真實情況的差異探究動機。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