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歐語文獻讀書會」第四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Fonti Ricciane(利瑪竇札記)與壬辰倭亂
主講人: 長谷川正人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主持人: 謝歆哲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22 年 11 月 28 日(一)上午 10:30 至下午 12: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撰寫人: 鍾家澤(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明清史歐語文獻讀書會」第四次討論會紀要
 

  2022 年「明清史歐語文獻讀書會」第四次討論會,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長谷川正人教授演講,由召集人謝歆哲教授主持。長谷川教授嘗試從《利瑪竇札記》中,以利瑪竇  (Matteo Ricci, 1552-1610)  這位置身於中、日、韓三方之外的外國人視角,觀看這場牽動東亞的大戰。

  本次演講分別講解《利瑪竇札記》的版本流變,並分析《利瑪竇札記》的文本性質,同時探討利瑪竇筆下的壬辰倭亂 (1592-1598)。

  首先,現存利瑪竇的義大利文手稿分為 Fonti Ricciane(《利瑪竇札記》)與利瑪竇信札,此次讀書會討論的即是前者。Fonti Ricciane(《利瑪竇札記》)又稱《利學資料》、《利氏學案》或《利子全集》,全書以義大利文書寫,共分五卷,成書於萬曆三十六年 (1608) 秋至萬曆 三十八 年 (1610) 二月,記載了利瑪竇從肇慶經韶州至北京的傳教事業。

  在利瑪竇於萬曆三十八年五月逝世以後,耶穌會士金尼閣 (Nicolas Trigault, 1577-1628) 於 1614 年將這本著作帶回羅馬,增添了一些史事並翻譯成拉丁文,於次年 (1615) 以他自己的名義出版,後來又被翻譯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等。1909 年,耶穌會史家達基宛林里 (Pietro Tacchi Venturi, 1861-1956) 發現《利瑪竇札記》的原文以後,於 1911 年以《論中國》(Commentari della Cina) 為名重新出版。耶穌會考據學者德禮賢 (Pasquale d’Elia, 1890-1963) 於 1942 年至 1949 年間,以達基宛林里的《論中國》為底本加上註解,標註文中中國地名與人名,由義大利皇家學院出版為全三冊、名為《利學資料》(Fonti Ricciane) 的叢書。1953 年,耶穌會士加萊格爾 (Louis Gallagber, 1885-1972) 將金尼閣拉丁文譯本譯為英文。1983 年,北京中華書局以加萊格爾譯本為底本出版了中譯本,是為《利瑪竇中國札記》。本次討論會參考的中文譯本《利瑪竇中國傳教史》,乃由劉俊餘教授、王玉川神父據德禮賢註解的《利學資料》為底本翻譯而成。

  其次,針對文本性質的討論,《利瑪竇札記》做為耶穌會傳教事業所撰之書,目的為說服教會相信中國是個值得傳教的新天地,對中國社會的描寫是以傳教而非是寫實報導為優先。因此,在閱讀時,應參照利瑪竇記事當下的傳教事業發展,反思書中所載事件與利瑪竇自身遭遇的互動。其次,就本書撰寫之目的,可以推測利瑪竇在撰寫時的預設讀者為歐洲讀者。

  在利瑪竇筆下的壬辰倭亂,直到萬曆二十六年 (1598) 底日本撤軍前,中、朝二國仍深恐日本再犯,全國人心惶惶,對外國人相當敵視。文中除了記載南京群眾對西方物品的好奇,甚至記錄了利瑪竇在南京與其他神職人員於酷暑之中被留置小船,無法獲准上岸等等傳教困境。種種敘述可見利瑪竇有意以壬辰倭亂來解釋目前傳教所遭遇的困境,甚至豐臣秀吉 (1537-1598) 過世的消息傳至南京,明朝為充實因戰事虧空的國庫而派任稅吏到處搜刮,都讓利瑪竇見到皇帝的機會愈見渺茫,同時讓利瑪竇更加確信壬辰倭亂與傳教上的種種挫折有密切的關聯。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