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一次活動紀要

 
報告人: 沈享民(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楊自平(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召集人: 林月惠
時間: 2012 年 2 月 17 日(星期五)上午 10: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與會者: 陳蓁灼、沈享民、楊自平、彭耀平、李慧淇、劉德明、黃崇修、 陳佳銘、楊祖漢、李瑞全、梁奮敏、釋照澄、余姒倩、蔡家和、 鄧秀梅、唐佳欽、朱湘鈺、謝居憲、許惠敏、黃瑩暖
 
「明清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一次活動紀要
 

本次討論會係由沈享民﹝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與楊自平﹝中央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兩位老師各自發表一篇論文,發表後再與參與會議之各學者展開問與答之學術交流。本次活動出席之與會者共二十一人。

  沈享民老師發表〈牟宗三格物致知詮釋的知識論反思〉之文章,試圖從當代知識論的視野,反思牟宗三對於格物致知之詮釋。文章首先指出牟宗三批判程頤與朱熹一系之格物致知說,牟氏力辯程朱二者理論之缺失,亦由此指出其所認為的格物致知之積極意義應立足於何處,進一步據此提出自己的格物致知論:區別「存在之理」與「形構之理」之不同。牟氏認為程頤與朱熹對此二理混淆不分,格物窮理應雙窮上述兩理,使兩理在道德與知識各顯其意義。而沈享民老師的文章首先即是針對牟宗三對程頤與朱熹學說的解釋,檢討牟氏對於「存在之理」與「形構之理」的區分是否能充分表達朱熹的原始規劃。其次,針對牟宗三指證朱熹理論係「以存有決定善」、「以實然決定應當」,引用西方哲學家 Hilary Putnam 反駁「事實與價值二分法」的論證,嘗試解除朱熹哲學的理論困局。

  會議中對於沈老師文章之回應討論,首先關於「事實與價值二分」,有學者提出應先釐清牟宗三是否說朱子的「太極之理」不蘊含價值意涵,抑或是認為朱子系統之「格物致知」工夫不必然能導出其所欲達成的「成德」之目標?亦即牟氏以「存有之理」言朱子「太極之理」,是判其為「道德意涵之減殺」,而並非全然否定朱子「太極之理」,認為其中並不具有道德意涵。另外,關於沈老師進一步引用休謨 (David Hume) 之邏輯實證論中之「分析與綜合二分法」的已然土崩瓦解,來支持「事實與價值二分法」亦已然隨之倒塌,有學者則認為「分析與綜合二分法」與牟氏對朱熹「格物致知」之理論詮釋問題無甚關聯。而在場學者對此篇文章之共同觀點主要集中在於牟宗三之將「事實(存在)與價值切割二分」著實可再商榷檢討,認為確實「可從事實與價值二分突破牟先生對朱熹的理解與詮釋」。沈享民老師對於討論之回應,表達出其主要觀點是在於認為牟宗三之將「存在之理」與「形構之理」區分為二,然在朱子系統內,實無此兩層理之區分,兩者更是不能斷然割截為二的。沈老師認為談價值不可能不依靠存在來談,否則成為「虛無」,謂其自己可能較為接近勞思光先生之觀點,亦即認為只由主體性來談價值,顯得過於單薄。沈老師最後指出其文章立意之終極目標僅只在於能使「事實與價值二分鬆動」即可,由此而還原程朱之論「格物致知」本有其理論之合理性。

  另外,楊自平老師發表〈孫奇逢氣本論的《易》學哲學〉之文章,論文主旨在於透過孫奇逢所著之《易學大旨》來探究孫氏治《易》之立場。楊老師認為孫氏之易學,異於朱子探求本義,近於伊川重視義理。孫氏與伊川皆主張《易》乃假象以顯義,肯定《易》以明天人性命之理,肯定隨時變易的重要,但伊川重分解式解法,而孫氏採統合式。且孫氏在〈乾〉、〈坤〉一體,及論「君子」、「小人」之觀點上,與伊川有別。表面看來,孫氏《易》學與伊川關係密切。然深究其《易》學哲學,強調陰陽二氣為根源之氣所生,根源之氣作用期間為其主宰。相較於陸王主心,程朱主理,孫氏實為主氣一系,此氣並非僅是形下之氣,是指形下之氣與根源之氣一體不二者。此「氣本論」正是孫氏《易》學哲學之核心所在,文章即欲針對此作深入探討,以見出孫氏《易》學之定位及特色。

  在討論的過程中,有學者提問所謂的「根源之氣」之觀念是否有其出處來源?其語詞涵義為何?抑或是楊老師之個人詮釋所帶出來的新語詞?因就通篇文章中,所引之孫氏文獻並未見得此語。另一討論的焦點集中在關於孫氏之《易》學哲學是否確可判定為「氣本論」的質疑上。有學者指出楊老師雖認為孫氏對《易》的解釋並不同於程朱理學或陸王心學,但文章中所引用之孫氏話語何以卻有近於蕺山之處?蕺山論太極之理之氣化活動尚未能定為氣本論,何以孫氏之解《易》之語有近於蕺山處,卻可明確斷定為「氣本論」?另外,楊老師以為孫氏主張「氣」仍有其形上根源作為主宰,所謂「根源之氣」是也,且以「神」、「理」來指稱此「根源之氣」。有學者認為如此是否代表孫氏易學哲學仍有形上與形下之「理氣」之分?若孫氏「氣本論」之立場是可以成立的,則此處關於形上與形下之理氣問題,如何在其理論系統內獲得圓滿的詮釋?有學者回應若理氣是一體不二,則「理」即成為動態之理,如此則與伊川不同。關於以上幾點,楊老師的回應指出,孫氏所論之「氣」,猶山上之水與山下之水,乃是渾淪未分的粹然至善之氣,並非斷為形上形下兩截,孫氏之限制處,是在於其以不同之用語指稱「氣」,形下之氣、有形之物,皆是由「根源之氣」說。雖孫氏講形上「根源之氣」,但並非是理氣二層之區分,「根源之氣」有似於「太和」、「貞元」之概念,並非形而下,而是渾淪至善一體。最後楊老師說,本篇論文若可再配合其他孫氏著作,或許其「氣本論」的易學定位與特色,可以更清晰。另外,與會學者認為,有關孫氏所主張的「乾坤一體」以及用圓融觀點來看「君子小人觀」,著實可視為其特色所在。

  會議結束後,各位學者們在用餐時間繼續進行討論交流,此次的論學活動直至下午二時半左右結束。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