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內在理由論述詮釋下的「知行合一」
錢緒山心學工夫建構與反佛道的理論意義
報告人: 賴柯助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
李明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召集人: 林月惠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時間: 2018 年 3 月 2 日(五)下午 2:00 至 7:00
地點: 國立中央大學 儒學研究中心
撰寫人: 賴柯助教授(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
李明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明清的思想世界與東亞研究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賴柯助教授〈內在理由論述詮釋下的「知行合一」〉一文是從「理由論」的視角來探討、詮釋王陽明的良知學。理由論分成內在論與外在論,此內、外之分並非空間意義的內外,「內」是指「道德判斷和道德動機是本質的或必然的連結」,或說二者之間有很強的連結。陽明「知行合一」所蘊含的「行動理由」思考不屬於外在理由的立場,故本文主要從內在理由的立場析論陽明的「知行合一」說。內在論者威廉斯 (Bernard Williams) 指出:「從行動理由(動機)到實踐為具體行動之間,意志軟弱之存在就行動邏輯而言是一客觀事實。」柯思嘉 (Christine Korsgaard) 同為理由論者,亦思考同樣的問題。此二人客觀上肯定此問題存在,但未進一步探討解決之道。克除意志軟弱是陽明良知學重要課題,對此,本文將依序從討論他如何正視並解決意志軟弱的問題開始。其次,探討「知行合一」所蘊含的道德判斷與行動理由(動機)之間的關係。最後,從其「工夫論」之「致良知」、「格物」、「誠意」三事的共法,指出其「良知內在論」的輪廓。本文不同於過去「心性論」的進路,而是從「理由論」的進路來探討、建構陽明良知學的合理性,發掘值得探索的重要研究議題,以期陽明學能參與理由論相關議題的討論,或提供解決方案。

  與會者提出幾點建議:一、內在論與外在論,以及自律與他律,這兩組關係需要再釐清;二、從理由論中所涉及的現代用語(例如道德判斷、道德動機、理由等)重新詮釋陽明的良知學是否可行;三、避免比附(拿內在論來套陽明的良知學,反之亦然),研究似需要再做考慮。

  報告人回應:一、「內在論、外在論」與「自律、他律」的問題,確實值得探討。就以內在論而言,彼此基本主張亦有差異,而不同學派之間相對而言,可能便成為外在論,因而內在論是否接近自律,或為蘊含關係,值得釐清。這一步釐清有助於我們在「重疊共識」的基礎上,使用不同的現代學術語言來詮釋、建構陽明的良知學。二、承回應一,學者提到的重新以現代學術用語詮釋陽明的良知學,確實是本文目的之一。三、若我們從理論內部出發,探究理由論與陽明良知學的基本主張,以及其基本主張的核心義理是否具重疊且有共識的部分。若有,則在這基礎上進一步以理由論的學術用語來重構陽明的良知學,理論上可避免比附或硬套的問題。除此之外,應可從不同的視角來詮釋陽明的良知學。

  李明書博士〈錢緒山心學工夫建構與反佛道的理論意義〉一文指出,錢緒山為陽明之後著名的心學家,與王龍溪並列為王陽明的兩大弟子,在明代思想史上皆佔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錢緒山的文獻多已亡佚,僅存的篇幅不多,是以此文在極其有限的文獻中,整理錢緒山反佛道的論述,提出這些論述的意義與價值。錢緒山反佛道的論述,以反佛教的「因緣」觀為主要表現。但錢緒山的反對並非僅止於情緒性或意見性的批判,而是運用佛教的概念或論證形式,用以建構其理論。

  與會者提出幾點建議:一、可參考荒木見悟提到的突破方式,比對同時代的交叉文本,不應單薄化宋明理學家,僅以單一文本為限;二、義理深度應加強,早期的研究,理論深度仍有不足,而應從新的理論與其對話,亦可參考新出土的文獻與考證,填補以往研究的不足。三、關於錢緒山的「誠意」之「意」,應分出兩個層次,一是有善有惡的意,另一則是沒有對治性,已「誠」的「意」。如要聚焦研究,可集中在反佛的論述,根據錢緒山相關的文獻,詳盡討論即可。

  報告人回應:初次參與此讀書會,謹記、感謝與會者所給予的建議,誠心接納,並持續學習。此次獲益良多,亦期許自己能有長足的進步。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