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經典、寺院: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第四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閩南文化研究視野下的水神與財神信仰
主講人: 李淑如教授(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主持人: 劉家幸博士(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時間: 2019 年 6 月 21 日(五)上午 10:00 至下午 1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二樓會議室
撰寫人: 賴霈澄(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文獻、經典、寺院: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第四次讀書會紀要
 

  「文獻、經典、寺院: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2019 年第四次讀書會,邀請成功大學中文系李淑如教授分享其近年的研究成果。主持人劉家幸博士表示,臺灣研究民間信仰的學者之中,陳益源教授成果豐碩,而李教授是陳益源教授的高足,在其指導下碩士、博士都做相關研究,今日來與大家分享做研究、跑田野的甘苦談。

  李淑如教授感性表示,自己從一個中文學門的研究生一路成為民間信仰的研究者,當時博士論文以善書為主題,畢業後又曾協助地方寺廟撰寫廟志,進而將研究焦點放在「總管卷」這一類文獻上。所謂總管信仰是流行於中國江南與臺灣各地的一種水神信仰(其後也帶有財神的性質)。在農村社會講經活動被認為具有各種功能,講經先生手上會有手抄卷,其形式與佛教講經類似。李教授實地做過田野的總管信仰包含湖州西塘與臺灣臺南等地,尤其是湖州,由於此地的漕運,相傳過去一位運送錢糧的官吏,違背公務將錢糧施捨給饑民,他自盡後變成了總管神。總管廟通常坐落於河道邊,無路可通,只有總管日出巡時才會另外搭橋讓轎子出來。

  至於臺南的總管廟,則是坐落於現在中正路上,清代時期該處是行船的,也是海邊的制高點,隨著臺江內海淤積,漁民也漸漸離開,總管從水神逐漸轉變成土地神性質。李教授指出,從總管廟中所藏的檔案資料,可以看出當時地方家族的權力網絡與錢流。例如中正路上的總趕宮在清代時期的捐贈者多是黃姓,其中有一重要人物名叫黃化鯉,黃家賣鹽致富,一家三代與總趕宮關係甚深。他們不只捐錢給廟宇,也捐給軍方,建設防禦工事與築城門,資料上還可見其子黃景琦考中進士時,黃化鯉慷慨捐了一筆錢給總趕宮。在《臺灣私法人事編》中有「家屋奉獻充足寺廟財產例」,當時黃家人便是據此將私宅租給寺廟從事祀業,而回報是黃化鯉的長生祿位可放置於此以受供養;據廟方人員說,黃家後人每年都會回來祭拜。

  除了總趕宮,李教授也分享了自己所考察的「蘇王爺」信仰。蘇王爺乃明代天啟年間一讀書人,名為蘇碧雲,因熟悉船道,往往會給予航海的人指引,他死後各種靈驗傳說仍持續不斷,後來被供奉在船上。從清代琉球冊封使奏請同治皇帝加封蘇王爺為海神,可以看出一個原本流傳於特定地區的民間神祇晉升為全國性神祇之過程。李教授考察的蘇王爺信仰從金門、臺南、鹿港、艋舺,乃至馬來西亞。與蘇王爺相似的另一個水神是「拿公」。拿公同樣是地區性的信仰,由福建發跡,起初是從一本清代的史事小說《閩都別記》,其中記載宋朝末年閩北的一位義士為了村人,捨身搶食小鬼打算投下井的毒藥,毒發身亡,後來拿公的形象往往面綠或色黑,便是由於此中毒而死的傳說。《閩都別記》內含大量福建方言,原本流傳有限,但後來在清人《榕城考古略》、方濬師《蕉軒隨錄》中也再度被傳錄,故事變得更加豐富。拿公原本是井神,也是水神,後來也上過船被視為保護航行的水神,甚至傳播至琉球。

  最後,李教授分享了自己跑田野時遇到的值得感謝的事,在抱著碰機會又鍥而不捨的嘗試後,每一次所蒐集到的資料與每一位遇到的耆老,對研究者而言皆是彌足珍貴的歷練,李教授說自己不談怪力亂神,但現在回想仍相信心誠則靈。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