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館藏清代檔案讀書會」第十六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清代旅蒙山西商人暨廣東行商史料研讀工作坊
報告人: 陳國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李今芸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林士鉉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李華彥博士生(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王士銘博士生(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簡宏逸博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博士生)
主持人: 毛傳慧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邱馨慧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游博清博士後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李今芸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召集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2 年 10 月 26 日(五)上午 9:00 至下午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撰寫人: 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中西檔案館藏清代檔案讀書會」第十六次讀書會紀要
 

  本讀書會獲得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補助,自今年二月以來,每月定期聚會兩次,閱讀關於廣州、恰克圖的商號文獻。歷經半年多的討論,讀書會成員集結初步研究成果,於 2012 年 10 月 26 日舉辦「清代旅蒙山西商人暨廣東行商史料研讀工作坊」,分四個場次宣讀論文,與諸位師友請益、交流,分享研究心得。

  第一場次由陳國棟、游博清兩位學者報告。陳國棟老師以〈廣東行商石中和的破產:「從一件奏摺錄副談起」〉為題,利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乾隆朝商貿檔案所記載之行商石中和的破產調查報告,分析石中和的家族譜系、而益行的資金流向、而益行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務關係等,從中探索廣東行商的商業活動以及清廷處置破產行商債務的過程與態度。游博清博士〈品味好茶:十九世紀初英人在華購買的白毫茶初探〉所關心的則是:自十八世紀末起,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中國購買茶葉的數量逐年增加,白毫茶 (Pekoe) 即是其中價位較高的紅茶品種。游博士爬梳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廣州商館 (Canton Factory) 訂購白毫茶的每一年份出貨記錄,分析白毫茶的供應商、字號等訊息,探索白毫茶在英國的銷售價格、銷售網絡與茶葉品級。

  第二場次的報告人是李佩蓁、林子雅兩位博士生。李佩蓁同學〈從邊疆豪強到國際巨商——道咸年間臺灣府城許朝華家族的政商網絡和經營活動〉一文,利用清代各類官方檔案、臺灣總督府抄錄契約文書以及怡和洋行檔,分析出身胥吏的許朝華家族如何藉職務之便,逐步累積政商關係和資本,在臺灣開港通商後取得國際性商品「樟腦」的專賣權,成為洋商爭相合作的對象。此一案例也顯示出清代的國家制度落實到地方社會時,存在著相當的落差,具體反映在地方官員在行事上經常得仰賴地方豪紳,並且在擴展地方財政與商人獲利等實質利益考量上,官、商甚至共同違反通商口岸條例,在非通商區域與外商交易。林子雅同學〈江南三織造局與新疆絲綢貿易——以乾隆朝為中心〉一文則關注清廷於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平定準格爾後,除了採取駐軍屯田政策來控制新疆,也以貿易政策對當地加以羈縻,主要做法是將內地商品輸往新疆,以之交換馬匹、牲畜等,如內務府所屬江南三織造局生產的絲綢,便在清廷主導下逐年銷往新疆地區。關於江南絲綢通往新疆的具體情況,前輩學者林永匡、王熹與范金民等已建構出其間的貿易模式,林同學在此基礎上利用《清高宗實錄》、《軍機處錄副奏摺》、《宮中檔乾隆朝奏摺》、《乾隆朝滿文寄信檔》、《明清內閣大庫檔案》等史料,分析乾隆皇帝對新疆的重視、新疆絲綢貿易活動以及新疆與江南財政間的關係。

  第三場次一共有三位報告人,分別是李今芸、林士鉉教授,以及博士生李華彥。李今芸老師發表〈一戰前德國商人在中國的表現〉一文。本文指出,由於中國市場長期為英國壟斷,德國遂採取異於英國的商業模式,不與英商競爭茶、絲,而與湖廣、四川地區的小商人接觸,製造市場需求,做起針、鐘、燈、染料、餅乾等生意。其次,德商採取高額分紅制度獎勵員工,鼓勵員工學習中文,並派遣調查員調查中國市場需求,針對不同消費群開發商品。又,德商在母國外交人員的幫助下,推進中國市場業務,逐漸成為英、美商人在中國通商口岸的仲介商,在歐戰爆發時適切地發揮了關鍵作用。雖然中德貿易量有限,但德商憑藉著獨到的商業策略,最終發展成具有全球視野的大貿易商。林士鉉老師〈同治年間喀爾喀回民事變與官商關係 (1870-1874)〉一文的焦點為:晚清西北回亂 (1862-1878) 多次衝擊喀爾喀蒙古、旅蒙商民生命財產安全之際,部分商人卻看準清廷處置西北回變的機會,在喀爾喀蒙古從事起軍事補給、善後商品流通的貿易活動。林老師利用臺北故宮藏清代檔案、臺北蒙藏委員會藏蒙古國檔案、中研院近史所藏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檔案等,分析回變事件過程中,清廷在隨著平亂而來的軍務、善後等問題上,如何處理與喀爾喀蒙古王公、旅蒙商關的關係。同樣聚焦於清廷與蒙古關係議題,李華彥同學〈從庫倫客民京控案理解清朝嘉慶、道光時期對蒙古的統治〉一文主要針對清廷採取「封禁政策」統治蒙古地區、限制蒙古牧民與內地商民往來一事作深入探究。一般而言,清廷准予內地商民一年之內往返內地與蒙古,超過時限就是非法居留,但因清廷管制不嚴,加之蒙古依賴內地經濟頗深,以致越來越多內地商民規避法令,移墾蒙古。例如庫倫地方官員即便宜行事,給予漢人三個月換一次的小票為居留證,逐步在庫倫哈拉河地區建立起蒙、漢混雜的村落。對此,李同學利用臺北蒙藏委員會藏蒙古國家檔案〈理藩院查訊庫倫客民渠士佶等控案〉,探討道光二年 (1822) 庫倫哈拉河地區蒙古牧民驅逐漢人事件,藉由分析清廷派員調查時如何清理蒙漢之間土地租佃關係與債務糾紛、重申封禁原則,以此觀察清廷統治蒙古策略與蒙漢關係的態度。

  第四場次由王士銘與簡宏逸兩位博士生分享研究心得。王士銘同學〈十八世紀的恰克圖大黃貿易〉一文,以自雍正五年 (1727) 起成為廣州以外另一個對外貿易口岸的恰克圖為研究對象,利用蒙藏委員會藏蒙古國檔案、《故宮俄文史料》等資料,討論中、俄商人在恰克圖市集交易大黃的情形。根據相關文獻記載,俄國設立恰克圖大黃交易委員會,並與清廷交涉,指定陝西回民穆氏家族為恰克圖的大黃專賣商,以毛皮作為交換商品。然而,在恰克圖市集關閉期間,包括大黃在內的各類商品,因清廷的外交政策與法令限制均不得出口,恰克圖的內地商人不堪資金被凍結,遂透過兩個管道將大黃走私至俄國,一是與蒙古王公、官員、喇嘛間接交易,另一是從新疆地區出口轉賣。簡宏逸同學〈恰克圖貿易毛皮品項、來源與環球市場之初探〉一文則是利用蒙古國家檔案局藏二十二個年度 (1814-1872) 的恰克圖貿易清冊所記載之毛皮品相資料,比對數種毛皮商品的來源物種名稱,例如:水皮、沙狐皮、狐皮、羊羔皮、灰鼠皮、工業皮革等,並連繫各種語言史料,重建不同市場、不同傳統、不同語言、不同角度的人對這些毛皮商品和物種的認識,初步整理毛皮貿易品項的數量在十九世紀恰克圖市場的消長情形,以及十九世紀區域局勢對毛皮貿易品項的影響。

  本讀書會在《明清研究通訊》的報導下,獲得不少師友關注。在這次工作坊的綜合討論時間,與會學者紛紛交換意見,討論讀書會日後的發展方向。首先,目前讀書會聚會時間較為密集,日後宜採一個月聚會一次的方式,使與會者有更充裕的時間專心閱讀史料,再與眾人討論研讀心得,發掘研究課題。其次,近幾年來因應「全球化」熱潮,近代東西貿易和文化交流成為研究熱點,且這方面的研究不再以單一國家為主體,著重在國家間之雙邊互動。但由於中文文獻對中外交流的記載相對較少,是以掌握外國語文更顯必要。讀書會閱讀文獻雖普遍以中文為主,但研究課題涉及俄文、滿文、蒙文等,邀請相關領域專家教授基礎語文是很重要的。最後,本讀書會舉辦目的是為拋磚引玉,欲使更多師友關注清代邊疆政策、貿易方式、財政制度等在前、後期每個階段的轉折與變遷,以及民間對此之因應策略,表現在消費市場起伏、貿易路線改變、商品種類變化、商品包裝技術改進、商品價格漲跌,以及華商與洋商競爭等各方面。期許透過讀書會成員的教學相長,在中西貿易、文化交流課題上擴大研究視野與深度。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