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藝術史讀書會」第十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清宮銅版畫戰圖創生
報告人: 李欣葦(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
召集人: 王正華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 2012 年 12 月 22 日(六)下午 3:00 至 5:30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二樓會議室
撰寫人: 張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
 
「明清藝術史讀書會」第十次讀書會紀要
 
    明清藝術史第十次讀書會於 12 月 22 日假臺灣大學文學院二樓會議室舉行,本次讀書會報告人為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李欣葦,講題為「清宮銅版畫戰圖創生」,主要探討清宮銅版畫的發展,如何從第一套由法國製作、委外完成的《回部得勝圖》,逐漸轉變成由清代宮廷自行製作的戰圖銅版畫《臺灣戰圖》,其中所涉及的問題不僅只於技術和分工,更包含了乾隆皇帝的政治企圖。

  從文獻資料及伯希和的研究可得知,《回部得勝圖》銅版畫是委託法國東印度公司製作的,但主要是在法國首相推動下接受請託。《回部得勝圖》藝術表現出色,從中可見不同的銅版繪製技術,先將腐蝕法用於製作畫面的輪廓線,其次以直刻作細部描繪和效果加強,再以不同線條組合去構成人物和衣料陰影,背景雲霧亦藉線條做出層次,逐步完成整件作品。然而清宮有限時完成的要求,再加上中國製作的稿本尺寸過大,且背景使用了大面積和細部分塊的山石樹木,在歐洲銅版畫、風景畫的傳統流程中鮮見,法國團隊在製作上頗具難度。故此套《回部得勝圖》便成為清宮造辦處成立銅版作、自製銅版畫《平定金川得勝圖》的比照範本,再依乾隆皇帝所要求的區分明暗和線條緊密排列去修改效果,但在流程上清宮並未使用腐蝕法,而印製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講者認為是完成時限較短之故。接著的第三套《臺灣戰圖》的製作確立了銅版作的分工和製作流程,構圖的地勢表現手法更延用至後續幾套戰圖中。關於《臺灣戰圖》的圖像表現,講者認為若跳脫乾隆晚年「十全武功」的概念(尚未編整出十場代表戰役之前),可見出銅版畫緊密連結乾隆對當時戰役的詮釋,如《臺灣戰圖》中描繪出渡海畫面、清兵克服崎嶇地形與生擒莊大田,以此和御製詩相互呼應,強調渡海艱辛不易,表現出軍隊的英勇,更達到清朝是天命所在的政治宣傳效果。

  後續問答中,與會者和主講人討論在清宮銅版畫的技術、圖像表現脈絡之下,如何展延《臺灣戰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臺灣戰圖》的圖像表現和法國戰圖的傳統手法也是重要的切入角度,藉此對應至攻打台灣的歷史內涵,更能突顯《臺灣戰圖》具有之特殊性。其中與會者和主講人集中探究《臺灣戰圖》在雕刻線條表現和組合上不比《平定金川得勝圖》繁複,此與清宮銅版畫技術漸趨成熟不無矛盾。與會者認為可進一步考慮、釐清乾隆在戰圖繪製上的追求方向,以及每項技術的使用和放棄,是否具有特殊意涵,例如取消蝕刻而改用強調手工技藝的直刻法,抑或是銅版本身材質便有長存不朽的意味。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