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宗旨與清初佛教的文獻及其研究」 ——陳永革教授講演活動紀要

 
報告人: 陳永革教授(浙江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
時間: 2012-06-05
撰寫人: 瞿惠遠(中研院近史所專任助理)
與會者: 楊正顯、朱湘鈺、吳孟謙、呂妙芬、瞿惠遠
 
「三峰宗旨與清初佛教的文獻及其研究」 ——陳永革教授講演活動紀要
 

  清史讀書會於 2012 年 6 月 5 日(二)邀請浙江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所長陳永革研究員前來演講。陳老師出版過多本討論佛學的著作,包括《晚明佛學的復興與困境》、《佛教弘化的現代轉型》、《晚明佛教思想研究》、《陽明學派與晚明佛教》等。此次的講題是「三峰宗旨與清初佛教的文獻及其研究」,摘要如下:


 

  三峰漢月法藏禪師 (1573-1635),後世習以漢月法藏或三峰禪師稱之。漢月於 15 歲出家,29 歲從雲棲袾宏受沙彌戒,37 歲受具足戒,40 歲悟道,自契於「臨濟宗旨」。漢月在受臨濟法嗣之後,尤喜以闡河、洛之旨,間拈《學》、《庸》諸書,多受賢士大夫(如:孫慎行、熊開元、惲日初、董其昌、金正希等人)的喜愛。52 歲嗣法密雲圓悟。在成為密雲弟子之前,漢月自修已久,並擁有眾多徒眾,然而有欠師承始終是一缺憾;他認為師承不僅可證明自己的正統性,並可使修行的精確性得到保障,故向當時的臨濟宗師密雲請求印可。密雲的弟子遍布天下,剃度弟子有二百餘人,嗣法弟子十二人分別活躍於明末、清初時代。

  漢月的著述有《三峰藏和尚語錄》、《廣錄》、《弘戒法儀》、《於密滲施食旨概》、《五宗原》、《濟宗頌語》、《修習瑜珈集要施食壇儀》、《智證傳提語》、《傳授三壇弘戒法儀》、《梵網一線》等,其學直承宋代寂音(即慧洪覺範)與元代高峰原妙,曾說:「旁參四家,兼搜河、洛,因見寂音尊者《臨濟宗旨》,遂歸心此老,願宏其法,自謂得心於高峰,印法於寂音,無復疑矣!」三峰宗派風行江南,漢月及其弟子靈巖弘儲、靈隱弘禮,有「海內稱佛、法、僧三寶」之譽。

  關於宗旨爭論,陳老師提及密雲與漢月師徒二人理念不合。漢月透過覺範《智證傳》闡揚臨濟宗旨,撰寫《智證傳提語》,對密雲「臨濟出世,惟以棒喝接人」的棒喝禪感到不滿。密雲去信表示:「祖師西來,秉教外單傳,別行一路,自佛果作《碧巖集》,大慧謂宗門一大變。今吾徒提《智證傳》,則臨濟宗至吾徒又一大變。故老僧去夏與吾徒云『當以本色本分者』,此也。」意謂漢月不應別尋他途。雙方書信一來一往,導致七書三書、七闢三闢事件。

  漢月提倡祖師禪,他在宗法上的觀點見諸《五宗原》:「命將者必以兵符,悟心者必傳法印。符不契即為奸偽,法不同則為外道。自威音以來,無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也。昔人證之,遂嘿契其微而不分;後人似之,故建立其宗以防偽。」「蓋以身有相而無相,直截痛快,臨濟宗也;中間微露其旨,雲門宗也;無相中而示圓相,溈仰宗也;身無相而面具六相,法眼宗也;身兼無相,曹洞五位之旨也。」「得心於自,得法於師。師有人法之分,心有本別之異。根本智者,自悟徹頭徹尾者是;差別智者,自悟之後,曲盡師法,以透無量法門者是。良以師必因人,人貴法玄少,分宗列派,毫髮不爽,故傳法之源流,非獨以人為源流也。」漢月一改先前重視師承形式的態度,強調祖師禪的自悟其心、心心相印;密雲則主張師承關係中,實質親授的部分具有權威性,不可取代,漢月既受法嗣,便要服膺師法。雙方立場不同,紛爭不斷。闢書事件後,漢月晚年弟子潭吉弘忍為維護《五宗原》,作有《五宗救》,密雲因而作《闢妄救略說》,表面上針對《五宗救》,真正目的乃是抨擊漢月。

  漢月亦批評如來禪及文字禪:「參禪貴先抉擇祖師禪與如來禪。祖師禪者,透十法界之外,不墮如來之數,故曰出格。如來禪者,超於九種法界,墮在十法界之頂,猶是格內。」「文字禪,沒溺於語言;一棒一喝,沒溺無言。無言,則顢頇亂統;有言,則摘句尋章。摘句尋章,但墮外而未易墮魔;顢頇亂統,則墮魔而又復墮外。」漢月本身禪法特色,在於力主恢復古德之風,追溯五家源流,重振五家禪法,以臨濟宗旨鉗錘學人,兼弘禪律,藉此整治叢林流弊。其弟子潭吉云:「三峰先師者,非徒不能貶也,且昭昭焉若揭日月以耀人之過,取嫉於世也,孰謂不宜。雖然,此三峰之病,亦三峰之志也。」這種強烈的批判色彩招致諸多非議,曾為漢月好友的錢謙益即嚴厲譴責:「自國家多事以來(指明亡),每謂三峰之禪、西人之教、楚人之詩是世間三大妖孽。三妖不除,斯世必有陸沉魚爛之禍。今不幸言中矣,邇來開堂和尚到處充塞……假借縉紳之寵靈,以招搖簧鼓,士大夫掛名參禪者,無不入其牢籠;此時熱喝痛罵,斥為魔民邪師,不少假借,吳越間只老夫一人耳。」對佛法有相當研究的雍正皇帝,更謂漢月門人固守魔說,並編撰《揀魔辨異錄》,禁絕漢月法嗣流傳。

  陳老師指出,宗派是中國佛教的根柢、生命,也是中國佛教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特色;三峰宗派在當時評價兩極,爭議甚多,可由此進一步思考中國佛教的祖師、宗統、法統與政統的問題,這四者代表著佛教宗派的中國性,其相互之間的關係亦十分值得深入探討。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