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經典、寺院: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第五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家山臨晚日,海路信歸橈」:圓仁《法華懺法》與唐代東亞佛教
主講人: 林佩瑩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
主持人: 廖肇亨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7 年 5 月 12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3 樓會議室
撰寫人: 賴霈澄(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生)
 
「文獻、經典、寺院: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第五次讀書會紀要
 

  「文獻、經典、寺院:明清宗教文化的再省思」2017 年第五次讀書會,由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林佩瑩教授專題演講,題目為「『家山臨晚日,海路信歸橈』:圓仁《法華懺法》與唐代東亞佛教」。林教授以日僧圓仁入唐求法的經驗為線索,考察這段時期的人際網絡關係,與日後所作《法華懺法》(京都妙法院本)之間的聯繫,提出圓仁《法華懺法》可能反映了當時中、日、朝鮮三地懺法的相互影響。

  演講一開始,林教授便說明講題中「家山臨晚日,海路信歸橈」二句,出自唐代文人棲白為圓仁所寫的送別詩〈送圓仁三藏歸本國〉,由此可以揭開圓仁中國行中的文化交流面向。過往學者研究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的重心,主要在佛教史價值,但林教授長於研究文化交流,特別是以人作為連結點的交流,故演講聚焦於與圓仁入唐經驗密切相關的人物,並歸納他們對圓仁交流經驗的影響。其次,則比較圓仁《法華懺法》與智顗所傳懺法的差異,嘗試指出圓仁在懺法中增添的部分,與其入唐經驗相關。

  圓仁是入唐日僧,在中國待了九年(838-847年),除了《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書保留了珍貴的唐代佛教史料外,圓仁在日本所傳的《法華懺法》,與史傳對修習常行三昧的記載,都是林教授的研究契機。資料方面,除《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小野勝年校注),還有《續天台宗全書》中兩篇關於圓仁的傳,分別是圓融房〈慈覺大師傳〉與寬平親王〈慈覺大師傳〉。

  首先,林教授分別就五位關鍵人物展開分析。第一位是早圓仁入唐的日本僧人靈仙。根據學者研究,靈仙可能是唯一一位受邀至中國國家譯場的日本僧人,而在《大日本佛教全書》,亦可數次見到渤海國王與日本天皇轉交黃金資助靈仙的紀錄,可見其影響之鉅。圓仁並未親見此人,但靈仙的事蹟對圓仁極具參考意義,尤其圓仁常提起靈仙在五台山體驗的神異經驗,他後來選擇入五台山,應也是受到靈仙的影響。

  第二位是遣唐使隨團的新羅譯語金正南與劉慎言。劉慎言不僅是翻譯,也是後來日本比叡山與圓仁之間的聯繫橋梁,最後甚至是他覓船將圓仁送歸日本。「譯語」人員在當時的文化交流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日僧入唐後,其所能選擇的求法路徑與道場,往往受到譯語的影響。

  第三位是平盧軍節度使張詠,他掌管圓仁所停留的登州赤山法華院。此院乃張寶高創建,兼為佛寺與半官方機構,實為新羅、唐朝、日本之間的貿易交流據點。圓仁在這裡擔任助手,體驗了新羅式的法事,對日後《法華懺法》的製作或有關連。

  第四位是赤山法華院的新羅僧人聖琳。圓仁尚未決定前往五台山或天台山時,是聖琳鼓勵圓仁前往五台山,參訪志遠和尚(此人因修法華三昧而著名於當時)。聖琳自身也在赤山法華院宣講《法華經》,並安排圓仁參與新羅法會儀式。

  最後一位即是志遠和尚,在圓融房、寬平親王兩篇傳記中,記錄圓仁向志遠和尚所學的懺法內容,比《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多出不少,包含密教曼陀羅、真言儀軌。林教授表示,若參照圓融房版傳記,可以發現圓版經常引用文獻全文,似乎有管道能接觸原始文獻或奏狀,而寬平版則多採記述性寫法;更重要的是,圓仁「移五台山念佛三昧之法,傳授諸弟子等,始修常行三昧」的記載,只出現於寬平親王版本的傳記,後世依此認為日本的五會念佛,乃是圓仁從五台山帶回。《金剛界大法對授紀》便記載圓仁入五台山學音曲,傳回比叡山;《慈覺大師入唐往返傳》亦載其「學唐言,即有梁漢之正音」。由這些資料,可見圓仁入唐的價值特別顯現在與儀式、聲音相關的元素中。

  林教授由此帶出圓仁《法華懺法》的特色。智顗依據《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加上《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製作了《法華三昧懺儀》;與此相較,圓仁的《法華懺法》增添了五個部分,分別為:調聲、後唄、七佛通戒偈、寅朝清淨各誦六念、九條錫杖。林教授指出,這五個部分,幾乎都涉及儀式中的音響聲調(如唱誦與法器敲打的頻率)。無獨有偶,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圓仁記錄其觀察赤山法華院的新羅式懺法,也特別強調他對儀式中的唐音、新羅音等音調的分辨。故林教授認為,圓仁《法華懺法》的主要貢獻,應落在音樂性的改造上。

  最後,林教授總結,圓仁的例子顯示,九世紀中葉中國、新羅與日本的交流網絡,不可忽略日僧、新羅僧人與譯語的重要性;而圓仁本身的交流成果,包含日後入五台山的決定,或將新羅講經儀式經驗滲入他改造的《法華懺法》,實受赤山法華院影響極深。

  演講結束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倉本尚德教授提問,考量到智顗跟圓仁的時代相距頗久,比較兩者法華懺法的差異,是否應考慮在中國本地已經有所演變?比較的基礎,不一定是智顗版本與圓仁版本。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曾堯民博士補充說明,智顗的懺法有五種,而今日林教授比較的十個項目來自第四種,是否可能圓仁增加的五項是來自智顗的其他版本而非新創?此外,根據目前學界的研究,今日所見智顗的文獻是後世整理而來,因此圓仁本子可能更早於智顗的傳世文獻,或說更接近早期的懺法形式。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郭珮君亦對圓仁增添懺法的說法存疑,並指出林教授所提的五項,若從名稱上推想儀式內容,跟智顗〈敬禮法〉某段的順序很接近,也可能源自於此;另外,關於儀式音樂性的資料,敦煌文獻也留存不少。若能比對更多材料來談儀式音樂性的改造,今日的演講會更加豐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王晴薇教授則對新羅地區法華三昧修行方式的發展有興趣,也詢問圓仁的記載是否涉及場地布置。由於較為人知的法華懺法儀式強調極簡,側重內心體悟與獨修,但就圓仁提及的項目,包含類似共修的唱誦與錫杖擊地,似乎具有更複雜的儀式特徵。林教授統一回應,指出由於朝鮮半島的政治發展與佛教傳承中斷,新羅法華三昧發展的許多資料都已佚失,尚不完整;同時,韓國佛教的特色是調和各宗,故較難針對單一儀式追索。另外,關於圓仁的懺法與智顗懺法的比較,林教授表示演講中的比較,是按照目前可見文獻所列,若能找到今日與會學者提及的資料(如敦煌所藏儀式音樂性材料),將會持續深入研究,再與大家分享新成果。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