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四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清代前期土默特部的內地化與行政體制
報告人: 李華彥教授(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助理教授)
時間: 2017 年 4 月 28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撰寫人: 謝仁晏(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四次讀書會紀要
 

  2017 年中西檔案第四次讀書會,由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李華彥教授報告,主題為「清代前期土默特部的內地化與行政體制」,報告與討論內容摘要詳見下文。

  報告人首先指出,過往研究歸化城,多以其商業興盛的情形為重心,認為這是歸化城一直具有重要地位的主因。然而,報告人以為,歸化城作為滿洲政權面對塞北勢力的基地,之所以能長期發展,還需考量後勤因素。

  歸化城土默特部經歷過兩次外力入侵,第一次是天啟末年蒙古部族之間的互攻,政權並未落入外族手中。第二次則是崇禎七年(西元 1634 年,金天聰八年)皇太極率軍攻占歸化城後,因無法負擔全部蒙古降人生計,需冒名對明貿易;但皇太極不讓順義王系繼續統領土默特部,而是將該部新編為左右翼兩旗,自行指派兩位蒙古部落長擔任都統,由滿洲人監控,襲領順義王印,藉此與明朝政府合法貿易。

  報告人利用山西地區的方志,簡要說明山西漢民如何面對自然環境的侷限,及其性情、從事產業等面向,說明山西漢民走西口,係提供蒙古地區日常所需,而蒙古土產亦能補充山西所缺。清朝官方後來也因經營塞外關係,將歸化城當作補給站,成為該城長久興盛的原因。

  一直到康熙中葉,歸化城都是漠南草原的政教中心,並因地理環境符合蒙古族的生活習性,成為清朝安置塞外來歸部眾的據點。清朝善用歸化城農牧並重的優勢,至雍正朝後,漸漸將歸化城納入中原的行政建置、宗教文化之中,內地化的要素慢慢完備,甚至被官方視同府州縣體制。雍正二年 (1724) 青海平定後,開始將部分地區州縣化,歸化城也在這波變動中,但仍保存了一定的軍事風格。例如,雍正曾下令山西各縣購買羸畜、氊毧、粟豆等物品,送到歸化城,以便進一步轉運;不過,報告人也說明,雍正皇帝下令轉運的物資,包含蒙古本身就有產出的羸畜,原因究竟如何,還需進一步追索。總結來說,研究上透過制度性變動,得以理解歸化城的變化受到清朝政策影響甚大,但也必須考量蒙古土著部族受到他族統治的感受,所以清廷必須採取漸進式的內地化方式應對,而此一過程也在長達百年後終告完成。

  報告結束後,與會成員對本次報告提出建議。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游博清教授首先提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葉高樹教授曾提到滿洲漢化議題,似乎與本次所談內地化時間頗為一致,那麼內地化與漢化的概念是否有別?歸化城的漢化程度如何,如婚姻一類是否受到影響?報告人回應,漢化的問題牽涉層面過大,概念也不明確,不易解釋,故暫不涉及,而選擇在建置制度的環節作探討,較容易實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黃麗君博士提出,就本次報告可知:行政體制有雙元性質,為何越到後期,民政體制重要性越大,但駐防體系仍存在?這部分報告中較無詳細論述,或可進一步思考兩套體制的互動等問題。從材料來看,應更注意官方會典,而不僅參考地方志與部院則例。但除了需要補充的面向外,黃博士也指出,此研究的獨特性,在於若將其與西南改土歸流議題結合,可與新清史論點商討,清廷政策似乎不盡然採多元面貌。綜合數次交流,報告人對清朝制度的瞭解尚有模糊的地方,若能多加瞭解此議題所涉及的制度史問題,對於自身研究的進展會更有益處。

  東吳大學歷史學系許富翔教授認為,用城的概念可能有些問題,因為中國傳統概念中,城是指牆內的空間,但本次報告所探討的空間範圍超出了城牆,故名詞上要再斟酌;其次,歸化城其實與熱河地區相似,不僅有民政、旗務,還有盟旗制度存在。又內地化的範圍是什麼,需要明確指涉清楚;他同時指出,資料上還能透過內閣大庫與當地駐防志,以增益研究不足之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林于量則提到,也許能加入其他壇廟祀典的建置,更能看出歸化城地區內地化的現象。報告人聽取意見後,致上謝意,並簡單回應論述或許還有不足處,此次所獲意見,對後續修改很有幫助。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