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解讀工作坊:清代彰化縣沿山地區田野考察活動紀要

 
召集人: 林玉茹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詹素娟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 2015 年 10 月 4 日(日)、5日(一)
地點: 苗栗縣卓蘭鎮,臺中市東勢、豐原、潭子、北屯、東區、大里、霧峰等區,南投縣南投市、名間鄉、集集鎮、鹿谷鄉
撰寫人: 蘇峯楠(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解讀工作坊:清代彰化縣沿山地區田野考察活動紀要
 

  「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解讀工作坊於 10 月 4、5 日舉行「清代彰化縣沿山地區田野考察活動」。此次活動,在工作坊對臺灣番界圖的解讀基礎上,搭配相關文獻史料,並取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乾隆臺灣輿圖〉、中研院史語所藏〈藍線番界圖〉、北京故宮藏〈紫線番界圖〉(以下簡稱〈紫線圖〉)、天理大學藏〈臺灣軍備圖〉等乾隆時期臺灣輿圖,以及地理資訊系統 (GIS) 的分析結果,實地考察與對照地圖的描繪、圖說的記載。盼能藉此活動,更具體理解古地圖的記載內涵,以及其所呈現的 18 世紀臺灣社會樣貌與變化過程。

  本次踏察對象選擇清代彰化縣地區。踏察範圍包含今日苗栗、臺中、南投沿山地區,特別是〈紫線圖〉所描繪的兩處雙藍線變化地區:阿罩霧及萬丹坑,是為考察重點區域。

卓蘭、東勢角、石岡土牛

  首日(10 月 4 日)上午,考察團隊自臺北南港出發,驅車直達苗栗縣卓蘭鎮,先後造訪以出土湘軍墓塚而建立的軍民廟、當地詹姓的宗祠繼述堂,以及主祀三山國王的峩崙廟等地。卓蘭舊稱罩蘭埔,雖未見於番界圖,但在乾隆五十五年 (1790) 實行歸屯為界後,被編為蔴薯舊社大屯一部分養贍埔地。19 世紀開始,漢人透過受招為佃而陸續進入墾耕,不僅在道光年間由地方人士倡建峩崙廟,詹氏族人也在光緒八年 (1882) 於廟旁始建祠堂。透過這些考察點的觀察,團隊不僅實際徵集碑刻、匾聯、族譜與其他古物等相關史料,同時亦對於 19 世紀以來卓蘭地方社會與漢番互動的發展狀況有所了解。

  中午,團隊進入臺中市東勢鎮,造訪〈紫線圖〉記載邱禮萬等人入墾的請禁地「東勢角」。成員抵達匠寮巧聖先師廟,於廟中討論劉章職事蹟、褒忠祠義民爺神位、秋公會香爐,以及廟旁「樂助義渡」等各式文物及碑刻,並且對這些文物所呈現的 18 至 19 世紀東勢地方社會概況進行討論。之後,團隊再朝西前往石岡區土牛,該處亦是〈紫線圖〉記載請墾地「土牛角」。團隊進入土牛國小,閱讀現存校園內的乾隆二十六年 (1761) 藍線番界與土牛堆豎立之示禁界碑,接著在土牛劉家後裔劉耀坤先生的帶領之下,沿途勘察往昔土牛堆的路線、劉章仁公廳、劉家祖祠等處。

阿里史埔與舊社

  團隊繼續往南,在豐原區經烏牛欄越過旱溪(藍線番界),進入〈紫線圖〉所記載的請墾地「阿里史埔」。該地區範圍橫跨豐原與潭子區,團隊首先造訪鎌子坑口庄尾福德祠,並且閱讀廟旁的福德祠重修碑;其後,再往南造訪新田村福德祠,討論祠旁的地基主信仰;最後,再繼續往南造訪聚興福德祠,並在此討論阿里史埔一帶的地理環境形勢及特徵。

  團隊成員接續再跨越旱溪,前往潭子石牌公園,訪查現存公園內乾隆三十五年 (1770) 北路理番同知豎立的示禁碑。碑中述明漢番之間撥夫應差等糾紛,且其間有官方介入規範。此外,大家再走至園後,探查一座百姓祠,祠中牌位頂端刻有「馬鄰」地名,引起大家討論其與原住民語的關聯。往昔阿里史埔的空間範圍雖然仍大致可辨,但有關於阿里史社人的活動線索,卻幾乎沒有留存下來,使得此座古碑與百姓祠的留存,意義尤其重要。

  最後,團隊來到北屯區舊社里,此為往昔臨近藍線番界的阿里史社舊址所在,在〈紫線圖〉內仍然可以見到「阿里史社」、「阿里史舊社庄」之註記,團隊即在此地前往造訪舊社老福德祠,以及主祀媽祖的南興宮。然而,由於這一帶現在已經被臺中市政府納入市地重劃區,原有舊社聚落輪廓與景觀已然全部消失,兩座廟也孤立於空曠的街廓與道路上,若沒有透過古地圖加以比對,實難以辨認此地曾經為一座原住民社群舊址所在。本活動第一天的考察行程即在舊社結束。

東區土牛、柳樹湳、阿罩霧

  次日(10 月 5 日)上午,考察團隊前往臺中市東區土牛考察。依據臺灣大學藏岸裡大社文書引述乾隆三十年 (1765) 官方之調查記錄,「沙歷巴來積積」當時堆有 11 座土牛為界;而〈紫線圖〉亦見「此處挑溝築土牛接聯阿拔溝為界」等字註記,皆為本地「土牛」地名之緣起。〈紫線圖〉所記「阿拔溝」即今日旱溪,而土牛北側即為請墾地「沙歷巴來積積」,現在雖然已成為密集的都市街廓,但仍坐落有萬善堂與福德祠,留下往昔痕跡。

  其後,團隊驅車沿旱溪河道(亦即藍線番界)前往大里區草湖太子宮。根據口碑,該宮主祀的中壇元帥,乃由霧峰林家開臺祖林石攜來;而透過 GIS 比對,該宮所在處即為〈紫線圖〉請墾地「眉目義」其中一部分。圖說記載,眉目義與黃竹坑兩地有林石等人入墾。團隊除向廟中耆老徵詢地方掌故,亦對廟內供奉的開基神像、石頭公之緣由有所討論。

  接著,團隊抵達霧峰區,先前往柳樹湳考察七將軍祠(舊稱兵慶祠),以及嘉慶十五年 (1810) 粵東信眾捐建的百姓公廟。七將軍祠奉祀乾隆十六年 (1752) 柳樹湳事件遇襲之七名汛兵,該事件引起官員清釐邊界,繼而在乾隆二十五年 (1760) 定制為藍線番界。

  然而,這條藍線番界另有變化,如〈紫線圖〉即在兩個地方呈現出不同時期的兩條藍線,其中一地即為阿罩霧。團隊隨後往東越過乾溪(藍線界),進入阿罩霧地區。首先訪察甲寅村福德祠,此廟地處往昔阿罩霧與大里杙往來要道,並保留了林甲寅發跡的傳說。其次,團隊再至聖賢宮神農大帝廟與阿罩霧福德祠,根據口碑,聖賢宮主祀之神農大帝亦是源自林石所攜的五穀大帝神位。在舊廟的壁上嵌有記事碑,還保留了戴潮春事件期間霧峰林文鳳聯合東勢角羅冠英抵禦林日成部眾的故事,頗受團隊成員注目。

圳頭坑、萬丹坑、清水溝、廣盛埔

  下午,團隊繼續往南前進,抵達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勘察村內的成源圳水橋。依碑記所述,此圳前身為乾隆十年 (1745) 簡經等人開鑿的南投古圳,此地位於〈紫線圖〉記載請禁地「圳頭坑」北方外,簡經則是乾隆十六年 (1752) 內凹庄事件的關鍵人物之一。緊接圳頭坑南方,即為〈紫線圖〉描繪第二處有兩條藍線變化的萬丹坑地區。團隊前往名間鄉萬丹村白毫禪寺,於寺前坡上俯瞰萬丹坑、土牛遺址(國道 3 號道路下),以及〈紫線圖〉記載請墾地「虎仔坑」一帶,並且配合古地圖與 GIS 圖資,進行古今空間地貌、地理形勢的比對及討論。

  接著繼續前往名間鄉濁水福興宮,閱讀光緒五年 (1879) 的「永濟義渡碑記」,以及路旁的乾隆三十年 (1765)「嚴禁軍工料件阻滯圳道碑」等碑刻。再往東沿濁水溪河岸進入集集鎮,觀察〈紫線圖〉描繪「第二重內牛相觸口山」地形,並且俯瞰請墾地「廣盛埔」、「清水溝」遠景地貌。

  之後,團隊進入清水溝地區,於下坪福德廟觀察清水溝河谷地形;接著前往接近紫線番界邊緣的秀峰村武聖廟,考察此帶軍工匠相關事蹟,以及廟內的慚愧祖師信仰。隨後,探勘乾隆五十六年 (1791)「清水溝歸屯至車芊藔界址」碑,討論此碑在實行歸屯為界政策之後的脈絡。

  最後,團隊返回集集市區(廣盛埔),考察乾隆四十年 (1755) 廣盛埔居民興建的永興壇土地公廟,以及集集街上與業戶楊振文密切相關的廣盛宮。此次考察行程於集集圓滿結束。

小結

  本次田野考察活動當中,團隊將古地圖、其他史料文獻與田野現場整體結合考察,不僅對於田野現場能有更具體的觀察與體驗,同時亦得以將此觀察再回饋到文獻裡,相互整合出不同面向的歷史線索,也發掘出更多課題與材料,持續深化清代番界政策實行以來臺灣邊界、地域與社會史等層面的理解與討論。

  然而,在這次的考察中也發現到,因為古今地景地貌的變遷甚鉅,在徵集地方史料時,亦見到文物史蹟逐漸散佚淹沒。團隊此行,除了盡力徵集史料、採訪口碑之外,也嘗試在文化資產觀點上,討論與思索如何加強地方相關史蹟的保存與再規劃。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