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研究工作坊第二次討論會紀要

 
報告人: 史甄陶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張繼瑩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召集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104 年 5 月 23 日(六)下午 2:00 至 6:00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會議室
撰寫人: 吳冠倫(科技部計畫專任研究助理、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
 
「近世儒學」研究工作坊第二次討論會紀要
 

  2015 年第二次「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工作坊」討論會於 5 月 23 日(星期六)下午二時,假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由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史甄陶助理教授、中研院史語所博士後研究人員張繼瑩博士報告論文,共 12 人出席。

  史甄陶教授提出討論的論文是〈章句結構與義理表達——劉玉汝《詩纘緒》研究〉,文章摘要如下:

  章句結構是劉玉汝解說朱熹《詩集傳》時,關心的焦點之一。對劉玉汝而言,這是表達義理的一個重要策略,而《二南》諸詩的次第,最具有代表性。於是本文以《二南》為討論的焦點,首先說明劉玉汝如何運用《大學》和《周易》解釋《二南》章句結構;其次則是探討《二南》詩中,「三章一意」與「三章」有發展次第時,各詩架構與天道性命之學的關係。結論則是指出,劉玉汝刻意強化《大學》與《周易》和《詩經》章句的關係,以及此舉與元代科舉考試的關係。希望藉此研究,釐清元代探討章句之學的方式與意義。

  與會成員建議作者在前言的部分或是新增一節,針對劉玉汝的相關背景介紹與補充,以及討論其學術淵源與脈絡,可使讀者更能掌握文章的核心。與會成員亦提出以下數個意見,包括劉玉汝對朱子學的價值是什麼?《詩纘緒》被收錄於《永樂大典》,其重要性何在?《永樂大典》中的《詩纘緒》是否有被「政治性」的修改?劉玉汝沒有脫離朱熹《詩集傳》既有的解說框架,卻又延伸出他個人的看法,如此解讀是否有矛盾?史教授認為劉玉汝將〈草蟲〉安置在〈采蘋〉之後,是為了配合《大學》修齊治平的架構,然而與會學者指出,如此安排是否受到宋代以降學術脈絡「以經改經」的影響?除此之外,也提醒應從前人研究中提借更多元代詩經學的背景和研究現況,以加強研究上的對話。

  張繼瑩博士提出的論文是〈旱作避險與水利效益——以明清晉中個案為例〉,論文摘要如下:

  本文以山西省壽陽縣的農書《馬首農言》重建該地農業時序,作為缺乏灌溉的旱作案例。在壽陽縣的基礎上,檢視災害與祈雨的史料,分析山西農業時序受缺水影響的程度,以及農人的對應方式。並以榆次縣洞渦河的灌溉系統為對照案例,說明灌溉將避免災害干擾農業時序,進而達到多熟制的農業利用。透過壽陽與榆次的案例比較,進一步論述山西發展小麥為多熟制核心作物的侷限,揭示山西農業發展的天然缺陷,將有助於理解明清山西的士人為民興利的核心議題。

  與會成員建議張博士,更詳細闡述「旱作避險」與「水利效益」兩種個案與本文想要探究的問題。張博士回覆,這兩種個案的模式一是靠天降雨,另一是水利事業建設,透過這兩種模式的比較與分析,他試圖說明的是水利事業優越之處以及其發展的限度。此外,與會成員也提出以下數個疑問與建議:《馬首農言》的作者對農業了解的程度為何?文中採用《馬首農言》為第一手材料,能夠反映多少的真實性?壽陽與榆次兩個地區比較的基礎(時間、史料性質)是否恰當?

  張博士針對這些問題與意見,也都一一回應:《馬首農言》作為北方少有的農書,本身資料就相當珍貴。再者,該書並不強調水利的重要性,相反地重視旱作中作物與環境的邏輯,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史料,可以解決農業史與環境史的許多問題。至於比較的基礎是否恰當一問,張博士認為壽陽與榆次於明清時期都有方志留存,可以看出長時間的發展。所選擇的個案是一個村莊以及一條渠道的範圍,不是零散的觀察點,有相當具體且集中的資料可以指示旱作與水利事業之間的差異與關聯性。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