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藝術史」第十二次讀書會活動紀要

 
報告人: 王淑津(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生)
召集人: 王正華
時間: 2011 年 12 月 31 日(星期六)下午 3:00 至 5:30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205 室
 
「明清藝術史」第十二次讀書會活動紀要
 
講題:「十六、十七世紀臺灣原住民關於外來珠飾的文化價值——暨臺灣出土珠飾問題的若干思考」

論文引言:這裡(僅供參考)

  十二月三十一日(星期六)下午三點,明清藝術史讀書會於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205 教室舉行,本次讀書會報告人為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生王淑津,講題為「十六、十七世紀臺灣原住民關於外來珠飾的文化價值——暨臺灣出土珠飾問題的若干思考」。

  報告者的研究主旨為:如何從世界珠飾貿易與交流史的角度,解釋夾金箔層琉璃珠出現於臺灣史前晚期至歷史初期階段原住民社會的現象。作為與劉益昌合作〈十七世紀前後臺灣菸草、菸斗與玻璃珠飾的輸入網路——個新的交換階段〉一文的延續,王淑津提到玻璃珠在十七世紀左右成為臺灣與域外交流的一個重要物品,而此過程中,原住民對珠飾的喜好似乎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報告者說明原住民與殖民者進行交換時,對於物質的選擇有其自我主動性的文化與美學偏好,此一觀點主要受 Nicholas Thomas 的影響。而其主要欲從荷西文獻來爬疏原住民對珠飾選擇的主動性。

  與會者提出幾個觀點,首先是將玻璃珠視為原住民裝身具來思考,即用成組的概念,而不要將其視為單一的出土物品。其次是與史前時期,原住民的主要飾品,如玉器一起思考,觀察其是否有風格上的延續。

  此次的報告,延伸出兩點值得思考的議題。其一是陶瓷以外的器物如何研究?其二是十七世紀臺灣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位置為何?關於前者,由於陶瓷有其自身的風格演變,因此要從風格上來判斷年代或思考更大架構的貿易體系,較為容易,但是就現有的研究而言,其他器物的風格還未有一脈絡化的處理,因此若要研究陶瓷以外的器物,則必須從其他方面來輔助。謝明良〈從階級的角度看六朝墓葬器物〉一文,可提供一些參考,其主要從墓葬的形制和規模來判斷墓主人的階級,或許玻璃珠等器物也能結合墓葬一起來看待。而後者關於十七世紀臺灣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位置,某些學者認為十七世紀的臺灣是被強迫拉進貿易體系,其不具有成為貿易轉運站的必要性。某些學者則認為臺灣從十五世紀明朝海禁開始,就作為第三貿易地出現於國際貿易舞台,並且其所出產的糖、鹿皮等,在國際貿易上亦具有一定程度的競爭力。

  上述的議題成為這次討論會最熱烈迴響的部分,與會者皆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研究。v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