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十三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近代中日關係史研究的新曲徑——透過殖民地臺灣
報告人: 白根晴治 (Seiji Shirane) 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召集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4 年 12 月 26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撰寫人: 李佩蓁(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103年「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十三次讀書會紀要
 

  白根晴治教授目前任教於紐約市立大學歷史系,專攻中日關係史;博士論文研究日本統治臺灣時期,日本政府及臺灣總督府如何通過「臺灣籍民」,將日本的勢力擴大到華南(主要是福建、廣東)。今日應邀至明清研究委員會「中西檔案讀書會」,以近代中日關係史研究新徑為題,發表演講。

  白根教授提到,美國的日本近代史研究通常較關注日本如何透過朝鮮、滿洲國(東北),增強其在中國華北的勢力範圍,較少注意到日本透過殖民地臺灣聯接和華南的關係。然而,白根教授認為若要了解日本在中國華南和東南亞的擴張,不可避免的要先了解臺灣的角色。此觀點是在博士生時期,受到英國殖民地史研究的啟發而來。 如 Sugata Bose 的著作 A Hundred Horizons: The Indian Ocean in the Age of Global Empire (2009),Thomas R. Metcalf 的 Imperial Connections: India in the Indian Ocean Arena, 1860-1920 (2008),都提到印度在英國經營東南亞(主要是馬來亞)、東非、南非殖民地時曾扮演重要角色。英國政府利用在印度殖民地建立的規範、制度,以及移民到英屬殖民地的印度人,包括醫生、勞工、軍人等等,來管理新殖民地。這些研究都認為,要了解英國在東南亞和非洲的殖民史,就必須先瞭解印度。

  關於史料,在日文方面非常可觀,主要有「臺灣總督府檔案」、「日本外務省檔案」、「日本國立公文書館檔案」等,多已數位化。《臺灣日日新報》、《讀賣新聞》、《朝日新聞》,也已建置資料庫,可供使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的「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也收錄不少相關的日治時期出版品、期刊。惟上述資料多反映日本官方立場,《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以及戰後進行的口述史研究等,則較能從中窺見臺灣民眾的意見。白根教授也前往中國大陸蒐集資料,但外籍人士難以申請閱覽廈門市檔案館、福建省檔案館等地資料,因此目前較缺乏中國地方政府相關史料。此外,英美檔案文獻也足供參考。日本在華南的經營,並非僅是中日兩國之事,由於日本的擴張也與英、美勢力產生衝突,故兩國政府相當關注日本的動向。查考當時英、美駐廈門、福州領事的報告,及英文報紙如《北華捷報》 (North China Herald),也能對日本在華南地區的發展提供另一種視角。

  近年來,美國的中國史學界嘗試重新檢視中日關係,跳脫過去抗日/親日的極端二分法,而從地方社會的互動來看實際狀況。白根教授認為,「臺灣籍民」是一個有趣的切入點。1895 年的中日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後,直到 1897 年 5 月 8 日前,沒有遷離臺灣的漢人基本上就取得日本國籍。具有日本籍的臺灣人前往中國時,被稱為「臺灣籍民」,在中國享有治外法權,如從事商業活動可以免納釐金、不受中國官方管轄等好處。因此,有部分福建的中國人(主要是廈門和福州),與臺灣略有淵源者,或甚至完全無關係者,也想方設法取得臺灣護照,獲得「臺灣籍民」的身分。

  沿海中國人取得外國籍的情況並不少見。在福建地區,有人透過香港及其東南亞英屬殖民地的關係申請英國籍;也有人透過菲律賓申請美國籍。這種現象不僅造成中國地方政府的治理問題,也讓外國領事館倍感困擾。而根據美國領事的觀察,由於當時取得臺灣籍民的程序最為容易,不像其他國家設有居住年限、財產或稅賦門檻,因此申請臺灣護照者較多。

  1899-1936 年間,臺灣籍民在福建增加至一萬多人,但一般估計,「假冒」籍民的中國人遠超過真正的臺灣籍民。在管理臺灣籍民的問題上,日本外務省和臺灣總督府的意見有時並不一致。日本政府認為,讓一些社經地位高的菁英分子取得日本籍,可以藉由其在文化、政治和經濟上的影響力,擴展日方在金融、實業上的經營活動。但是,有部分「不良」籍民經營鴉片館、走私,或是涉入黑幫,引起地方民眾的反感。1916 年,日本廈門領事館曾逮捕具臺灣籍民身分的黑幫分子,但臺灣總督府反對逮捕這些不良籍民,主張其仍對日方勢力具有重要影響力。

  另外,從福建的日本學校,也能相當程度觀察地方上的中日交流實況。為了福建與日俱增的臺灣籍民,日本政府也考慮教育問題。若使臺灣籍民完全接受中國教育,恐受中國愛國主義影響,產生反日思想。是以,日本外務省開始在華南建立日本學校,如 1898 年福州的東文學堂、1899 年廈門的東亞書院。但日俄戰爭後,日本較重視東北、華中的發展,上述的日本學校遂因未獲得政府補助而結束經營。

  後來,改由臺灣總督府在財政和師資上給予支持,在 1908 年於福州開辦東瀛學堂,1910 年於廈門開辦旭瀛書院;不僅招收臺灣籍民子弟,也開放給中國人入學。希望透過日本學校的教育,傳達中日親善思想。不過,當時在福建,較受重視的仍為英、美所辦的學校,如英國的英華書院、美國的同文書院,一般人也認為學習英語比日語更為有利。旭瀛書院遂改以免學費的策略,並增加漢文、英語課程,吸引學生入學。

  白根教授總結道,考察臺灣籍民及其相關的教育活動後,可以發現,一般民眾絕非如過去民族主義觀點所稱,以抗日或愛國思想作為行為準則。無論是取得外國籍,或是選擇外國學校,他們考慮的重點,都不是國家的利益,而是對自身是否有利。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