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4年「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工作坊-「紫線番界圖與十八世紀臺灣邊區社會」學術研討會紀要

 
時間: 2014 年 11 月 28 日(五)上午 10:30 至下午 6:00
地點: 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
撰寫人: 蘇峯楠(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1784年「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解讀工作坊-「紫線番界圖與十八世紀臺灣邊區社會」學術研討會紀要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以下簡稱〈紫線圖〉),為乾隆四十九年 (1784) 開始在臺灣沿山邊區進行清丈定界之後,官府繪製的一幅山水畫式長卷臺灣輿圖。長久以來,學界研究大多仰賴於中研院史語所典藏,描繪紅、藍線番界的〈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以下簡稱〈中研本〉);因此,不曾公開面世的〈紫線圖〉現身,實為臺灣邊區研究再添一幅珍貴的地圖史料。

  此次會議由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籌辦,邀集相關學者分別發表對〈紫線圖〉所呈現十八世紀臺灣邊區社會之觀察及研究成果,並開放各界學人、先進與會,藉此機會共同討論〈紫線圖〉豐富的歷史內涵。會議在中研院臺史所研究員林玉茹教授、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主任林慈淑教授的開場主持下,正式揭開序幕。以下分別就一場專題演講、三個論文場次共七篇研究成果,依序摘記如下。

專題演講

主持人:林慈淑教授(東吳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主任)
演講人:柯志明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題 目:清代臺灣三層制族群空間體制的承繼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

  柯志明教授指出,乾隆九年 (1744) 福建布政使高山提出三層制族群空間體制,為封禁隔離政策提供具體完備的機制,並落實於乾隆二十五年 (1760) 楊廷璋制定的藍線界;然漢人越界私墾仍難遏止,乾隆四十九年楊廷樺因嚴重的邊區治安事件林淡案而劃定紫線界,擬承認漢人進入界外平埔開墾的事實,並使原夾心層地帶轉變成熟番管業收租區,改變了三層制的核心機制,邊區族群政策方向已然開始變動。隨後的林爽文事件,說明了三層制的族群區隔空間政策終告失敗。在分化族群而治之的面向上,熟番雖不見得在防治漢人越界私墾有顯著效果,卻在鎮壓漢人叛亂上非常可靠,其後制定出綠線界的歸屯為界。這個過程凸顯了清廷從一意貫徹夾心層族群的空間部署,逐漸偏向積極利用熟番武力的變化。透過探究乾隆朝歷次劃定邊界,以及清釐沿邊民番地界的治理實作過程,柯教授清楚梳理了清代國家權力在臺灣進行族群空間治理策略的部署及其變化趨勢。

第一場

主持人:黃富三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發表人:曾獻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洪麗完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 目:清乾隆年間霧里薛溪、秀朗溪上游族群關係:兼論山稅銀之性質
評論人:詹瑋教授(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發表人透過對雷朗社熟番與漢人移墾霧裡薛溪(今景美溪)、秀朗溪(今新店溪)上游地帶活動的觀察,討論在國家力量甚少觸及的邊區地帶,新移民藉由具禮銀(禮物)性質的「山稅銀」,與當地被稱為「馬來番」的生番泰雅族原住民進行協調,因而維持某種穩定的族群關係,進而取得秀、霧兩溪上游界外土地的控制權,建立新的生活空間。其中「山稅銀」的運作,既非涉及土地租佃關係的番大租,亦與中南部地區各種安撫番租不盡一致,這種差別的存在,可能與當地原住民的社會文化息息相關。

第二場

主持人:詹素娟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表人:鄭螢憶(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題 目:熟番、軍工與番界邊區:清乾隆年間大甲溪中游的族群關係
評論人:曾品滄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發表人:蘇峯楠(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生)
題 目:〈紫線番界圖〉之構成與承啟:兼論清治臺灣番界圖的製圖脈絡
評論人:黃清琦先生(青刊社地圖工作室負責人)

  鄭螢憶從〈紫線圖〉記載土牛角、東勢角、水底寮等段的圖說出發,討論今臺中市東勢、石岡、新社等區在乾隆年間的空間族群關係。此區原有朴子籬社生活其中,後岸里社在此設立社寮,與沙里、屋鏊等歸化生番進行山區資源交易。越界移墾者、社丁、軍工匠等漢人社群也相繼進入展開競逐,熟番則利用社寮、歸化生番代納番餉、設隘等辦法維護自身權益。這些不同的利益團體,在此有相互結合或抗衡的情況;到了〈紫線圖〉時期的清釐,與其說該圖是官方的現地調查,不如說是官員在清界時,面對地方勢力刻意省略或者進行妥協後的結果。據此可見,此區域乃展現了「多族群互動」的地域人群網絡與空間特性,實無法以單純的漢番關係、或者漢人拓荒史理解之。

  蘇峯楠自地圖文字、圖像及圖層的進一步觀察,指出〈紫線圖〉的圖層結構組成,並檢討〈紫線圖〉與〈中研本〉的製圖年代,也重新梳理清代臺灣番界圖各版本的製作過程與彼此先後承啟的關聯。本文指出〈紫線圖〉並非一幅獨立成圖的成品,而是在不同時空脈絡下縱橫疊加後所呈現出來的空間圖像,這也成就清治臺灣製圖史一個顯著階段性成果。更特別的是,在這幅由國家意志所勾勒的均質化統治空間圖像裡,卻能聽見地方社會活絡的聲音,說明了臺灣番界圖有助於在地圖權力觀之外,重新思考官方描繪邊區地圖內容的構成意義,以及確認臺灣番界空間發展的共構性。

第三場

主持人:洪麗完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發表人:陳志豪教授(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題 目:乾隆年間臺灣的隘丁制度與邊區控制:以〈乾隆四十九年臺灣番界紫線圖〉為中心
評論人:黃卓權先生(新竹縣文獻徵審委員)
發表人:陳宗仁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 目:略論乾隆時期隘制的形成
評論人:吳學明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發表人:李文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題 目:隘口與望樓:清乾隆年間南臺灣的邊防整備與社會
評論人:林文凱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陳志豪教授將清代臺灣隘制溯至乾隆元年 (1736),官府動員民間地方武力,於生番出入要道設置隘寮防備,派鄉勇沿山防衛;之後,官府又將熟番武力與隘制結合,擴大邊區防備規劃,即為隘番制。這些作法在乾隆中葉後,由邊區土地開發收益來支撐,也漸成為官府整頓界外越墾的管理辦法,各地區亦有不同方式而靈活運用,非一套固定不變的制度。〈紫線圖〉所表現的乾隆四十九年界外土地清丈行動中,淡水同知潘凱將界外開發與隘制連結,即讓蛤仔市地區(今苗栗公館一帶)為官府掌握。該地在林爽文事件期間迅速集結義民軍,成為與官府合作的對象。

  陳宗仁教授從中研院史語所館藏《番社采風圖》之〈守隘〉圖的考察、乾隆二十五年楊廷璋〈臺屬沿邊番界清釐已竣,酌定章程〉奏摺的分析,以及乾隆朝彰化、鳳山兩縣設隘狀況的回顧,討論清代臺灣隘制的形成起源。本文指出,乾隆十九年 (1754) 至二十九年 (1764) 間是臺灣設隘的關鍵發展期,這些隘的設置規模,至少在〈中研本〉已加以描繪。因此,在隘制規劃有前例可循的情況下,隘番制起始於乾隆二十五年楊廷璋規劃的說法,也許尚待商榷。

  李文良教授論文考察了鳳山縣隘寮的發展過程,試圖理解乾隆朝番界邊防的整備工作,指出自乾隆朝開始,臺灣沿山邊防的主體逐漸從官軍變成熟番與漢民,並儘量使其自給自足,官軍只是就近監視督導;甚至即使建立隘番制,官府亦沒有在法律上排除漢人守隘的正當性。在蔣元樞邊區防衛設施的改革裡,即布置十座具村寨格局的隘寮,讓原先的界外墾殖活動披掛上隘的合法名義;而安排在界外的「生番通事寮」,亦為官府將界外漢番貿易活動規制化的辦法。因此,邊區番界的整備,並不一定因官府屢次重申嚴禁越界私墾而導致社會荒廢、族群對立,反而可能帶動邊區開發與隘墾活動的活躍。

圓桌論壇

與談人:林玉茹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詹素娟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柯志明教授(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陳志豪教授(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最後的圓桌論壇,由四位學者擔任與談人,共同針對本日會議各項議題進行綜合座談。林玉茹教授首先闡述北京故宮與臺灣中研院雙方在〈紫線圖〉史料利用上的溝通與交涉過程,以及解讀研究期間各相關成員的參與及貢獻,對於〈紫線圖〉史料整理與籌備過程,有基本並完整的交待。詹素娟教授認為,在三層制框架當中,還有一個行動者在目前的討論裡甚少受關注,也就是「生番」。這些生番是誰?國家如何看待他們?他們在國家劃定的番界居於什麼位置?其傳統領域又如何不斷移動,或產生變化?從生番的位置來看,番界又如何制定與呈現?關於這些問題,都值得在番界研究的脈絡中提出,甚至結合日治時期的調查成果,將生番的討論往前推向十八世紀。另一方面,邊區研究不只存在於臺灣,但臺灣在這個課題上已經有一部分具體且細緻的成果,這或許能夠回應帝國邊區的整體研究框架,進行更細緻的比較與對話。

  柯志明教授則認為,清代的統治者並不全然只在適應臺灣,我們仍無法忽略國家及其官僚是一個精明且強大的行動者。面對臺灣多元複雜的社會,我們不能只看到其日常生活中的集體抵抗,而需更上一層觀察國家如何進行部署。作為個人學術工作上的重要關懷,仍應盡可能釐清國家在族群空間上的思考邏輯與策略性布置。陳志豪教授表示,雖然邊區研究常被認為是細微瑣碎的議題,但我們問的問題仍是如何從邊區去看清代中國的發展內涵;而施添福展卷〈中研本〉看到「人文地理區」的概念,今日我們則在〈紫線圖〉進一步討論十八世紀的臺灣社會,未來若從更多番界圖開啟十九世紀臺灣邊區社會歷史的理解起點,其成果將令人期待。

  席間亦有其他領域學者提出意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吳育臻認為,從地理學的觀點來看,番界在地表上不是一條線,官員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全臺番界的制定,番界有其時間上的發展廣度;如阿里山社的番租在番界內、外的租額是不一樣的,亦可體會番界沿線內外社群活動的狀況。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林聖欽也表示,國家制度進入地方社會,而地方社會有所因應調整,這種作用力與社會結構之間必有其辯證關係;而在此般番界研究課題裡,著重地名的研究與定位,加上田野調查工作實地考察的配合,將對解讀工作更有助益。湖南吉首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講師李凌霞,對於清代臺灣邊區研究若成為一種範式,能提供中國研究什麼樣的特殊性與貢獻提出意見。

  本次會議是首次以〈紫線圖〉為主題所舉行的學術研討會,會中集結諸位學人、來賓,除在地圖解讀上各有析論,並在十八世紀國家與官僚政策,及臺灣沿山邊區社會發展等議題上互有商議,為〈紫線圖〉相隔兩百餘年後首次作為珍貴地圖史料公開面世,促成一次學術討論成果。日後,如能持續發掘不同版本番界圖,應能進一步深化臺灣邊區空間與人群發展等歷史圖像的考掘及理解。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