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十次讀書會紀要

 
報告人: 蔡偉傑(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博士候選人)
魏台英女士(中華民國資深青商總會)
召集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4 年 5 月 30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撰寫人: 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十次讀書會紀要
 

  今日讀書會邀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學系博士候選人蔡偉傑報告博士論文研究計畫,題目為「以夷變夏:清代移居蒙古之漢人的蒙古化 (1700-1911)」。此外,賴惠敏教授邀請中華民國資深青商總會魏台英女士,分享她在蒙古的工作經歷。

  首先,蔡偉傑指出,明末清初戰爭頻仍,不少漢人移居蒙古。清朝定鼎後,設理藩院專管蒙古事務,對蒙古施行封禁政策,在長城沿線設立關口,限制漢人出入蒙古。凡是出入蒙古者,均得向歸化城、察哈爾、張家口等地官員登記,發給照票後,始能放行。漢人不准攜帶眷屬進入蒙古,不能與蒙古女子通婚、不准取蒙古名字等,須受在地蒙古官員約束,例如各旗札薩克、烏里雅蘇臺將軍、庫倫辦事大臣等等。

  然而,時有漢人違反法令,與蒙古人發生財產、婚姻糾紛。基本上,漢人以大清律例治罪,蒙古人以蒙古律例論罪,但仍視個案情節調整。蒙古人崇信藏傳佛教,尊崇庫倫活佛哲布尊丹巴。哲布尊丹巴接受蒙古貴族、台吉與平民供養、朝拜,這些信眾往往自願將自己的屬民、子女、牲畜、財務,奉獻給哲布尊丹巴。哲布尊丹巴名下設有商卓特巴衙門,管理這些沙畢(徒眾)與財物。

  在蒙古生活的漢人主要有二類,一類是在蒙古經商的漢人。蒙古國立中央檔案館藏商卓特巴衙門檔案收錄了 1768 年至 1811 年間,漢人將妻子、兒孫與家產奉獻給哲布尊丹巴的案件。從這些案件中,可見這些信徒奉獻人身、財富,名義上是為贍養鰥寡孤獨,行善積德;但實際上,有些漢人移居蒙古為了規避清朝的律例與蒙古王公的剝削,遂與蒙古女子通婚。

  另一類的漢人是清朝皇室與蒙古貴族聯姻時,陪侍滿洲公主下嫁蒙古王公的燕支奴僕。例如:哲里木盟的札薩克圖旗的滿洲蒙古人、哲里木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的蒙古族人圖蒙烏力吉(太祖父原籍山東濟南)、 哲里木盟科爾沁左翼中旗郎布套布嘎查的「八戶人」與曹氏家族,以及巴林右翼旗查干沐淪蘇木珠臘沁村的郭姓家族。

  這些漢人轉入蒙旗籍後,經過二三代繁衍,漸漸認同自己是蒙古人,也為蒙古社會接納。根據這些案例,蔡偉傑從三個問題切入討論:移居蒙古的漢人如何融入蒙古社會?具備哪些特質取得蒙古社會認同?清朝又如何處理這類蒙漢通婚、雜居的情況?

  一般中國史研究中,討論族群與認同問題的有漢化派(舊清史)和阿爾泰學派(新清史)。前者認為漢人文化是核心,內亞民族的身分認同是邊緣朝中心靠近。例如:何炳棣、Pamela K. Crossley。後者認為清代的漢人與內亞民族的身分認同是各自存在、多元並存的,清朝統治者採取不同統治策略。蔡偉傑則認為異文化的交流與互動是相對的,試圖與兩派主張對話,說明族群-法律邊界不是僵固的,人群總是在這些邊界間來回跨越。例如生活在蒙古的漢人身分認同是相當脆弱的,其中不乏有人願意「以夷變夏」。其次,無論蒙古人、漢人都是清朝的臣民。蒙古化的漢人中不存在被迫臣服的問題,而且他們自願涵化 (acculturation) 或同化 (assimilation),未像八旗漢軍有被迫進入滿洲或企圖取得較高法律或社會地位的情況。

  現代蒙古國史學是以馬列主義的階級鬥爭論、民族主義敘事為主,主張移居蒙古的漢人帶來各種貨物、技術,對蒙古社會是有利益的;並且,這些漢人參與蒙古歷史建構也有正面意義。蔡偉傑企圖從前述史料的研究成果中,修正現代蒙古史學的敘事。除此之外,希望與現行華人移民海外的學術研究進行對話。例如身分認同的改變,不僅只是以個人為中心操弄可變的認同,而且還必須與國家法律所定義的範疇交涉。

  接著,由魏台英女士說明蒙古現況。魏女士指出,1921 年蒙古獨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1990 年,蒙古國民主化,走向市場經濟,與外國接觸越來越頻繁。2002 年,中華民國(臺灣)政府承認蒙古國,雙方互設代表處,展開非正式外交關係,並委託臺灣青商會以人道援助的名義,從事實質的經濟、文化交流。

  魏女士從 1993 年至今,參與青商會在蒙古工作,進出蒙古五十四次,與當地政府官員、人民往來密切,因此十分熟悉蒙古現況。蒙古人口三百萬,首都烏蘭巴托(清朝稱「庫倫」)有一百萬人,城鄉、貧富差距很大。在烏蘭巴托城郊有約莫七十萬人住在蒙古包,一方面是買不起城內房舍,一方面是風俗習慣,不太適應水泥房舍。早年,蒙古與俄羅斯往來密切,在烏蘭巴托街道上,可見許多俄式風情的建築、標語、飲食。

  魏女士繼而談到恰克圖的情況。恰克圖現屬布里雅特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Buryatia) 管轄,與烏蘭巴托相隔 350 公里,蒙古國修築高速公路聯通兩地。蒙古、俄羅斯皆有軍隊在此駐紮。恰克圖多數街道保持百年前的模樣,這裡有一座博物館,是師範學校改建的,展品陳列室非常簡單,放置幾件蒙古人用的器具,牆面上懸掛數張照片,述說十九世紀清朝與俄羅斯在恰克圖貿易的情況。

  蒙古人民普遍貧窮,生活水平不高。蒙古政府高層人士通曉俄語、英語、漢語,積極引進外資,欲改善蒙古經濟。中國政府自 1995 年起援助蒙古,許多中國人紛紛從內蒙移居蒙古。在烏蘭巴托的中國人約 14 萬,從事建築產業居多,中國政府則免費提供建設經費。由於中國與蒙古語言、風俗不同,為避免爭端,蒙古政府規劃一個城區集中安置中國移民。

  魏女士指出,蒙古人率真質樸,自認是成吉思汗後代,自尊心強烈。凡外來人對蒙古人友善,蒙古人必真誠相待。蒙古人對中國援助心懷疑慮,耳語間有「中國人認為蒙古人應用劣質品」的說法。例如在露天市集銷售的根莖類食物,中國產的價格低廉、品質差;而蒙古人認為自產是天然的、健康的,最先被買走,剩餘的都是中國產的。又如水泥房舍,早年房舍磚牆厚度 60 公分,足以抵擋酷寒嚴冬;近期中國建築房舍磚牆只有 24 公分,抗寒效果不彰。

  臺灣青商會在烏蘭巴托設有工作站,每年投入可觀的人力、物力改善蒙古教育與醫療。由於醫療資源分布不均,青商會購置二輛行動醫療車,巡迴烏蘭巴托城郊部落,改善蒙古人醫療品質。早年蒙古與俄羅斯往來密切,蒙古人慣用蒙語、俄語交談。1990 年代以後,蒙古人普遍學習中文。臺灣青商會在臺灣招募志工、夥伴,募集中文童書、漫畫書,教導在地孩童看圖認字,提供教育獎學金,期待他們來日回饋蒙古社會。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