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四次讀書會紀要

 
報告人: 游博清先生(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臺灣青年訪問學者)
召集人: 賴惠敏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邱仲麟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4 年 4 月 23 日(三)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撰寫人: 王士銘(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生)
 
「中西檔案讀書會」第四次讀書會紀要
 

  游博清先生為臺灣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今年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擔任訪問學者。此次受邀演講的題目為:「海上商路:英人對往返中國航線的探索與規劃 (1750-1840)」。

  自 1500 年起,歐洲諸國王室、富商紛紛投注資金,積極發展航海學。其目的之一,即是為了找尋新航路,前往中國購買茶葉、香料以及瓷器。航海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其中船隻建造與設計涉及工程、機械、物理、數學等專門知識;而航程規劃則需考察天文、水文訊息,如地形、洋流、風向等。因此,測繪海圖所需的儀器,如四分儀、六分儀、經緯儀等,雖相繼被發明、應用。但航行過程中,仍得考慮海盜、戰爭因素,務求保障人員與商品的安全。

  十八世紀,英國在東亞海域十分活躍。1786 年,英國前往中國貿易的船隻總噸位在 15,000 噸,到 1830 年,船隻總噸位已達 30,000 噸。由於英國與中國貿易額逐年增加,英國東印度公司設法在東亞海域尋找新航線,縮短航行日程,加速貨物及資金流通,以提高獲利。英國東印度公司派往中國貿易的每艘船隻,船上人員都需於航行日誌中,記錄每次航程所遭遇的氣候、地形、洋流、風向等。在被記錄的各海域中,特別是南中國海域,多是島嶼、暗礁,加諸洋流與風向因素,可見這片海域海象頗為複雜危險。若稍不留意,船隻遇難機會很高,人員、貨物損失十分可觀。換言之,這些南中國海域航行船隻歷次的航程記錄,有助釐清這片海域的水文資訊。這些資訊可提供給相關人員參考,以便為下次航程作準備。

  英國東印度公司在 1779 年設立水文部門,先後聘請 A. Dalrymple (1737-1808)、James Horsburgh (1762-1836) 擔任水文調查員,專責收集公司商船日誌、孟買海軍調查報告、其他各國船艦日誌等,並自 1811 年起定期出版《印度航行指南》。當中提供南中國海域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的準確位置,以及附近的水深、危險之處;並且綜合洋流、季風、颱風訊息,籌劃一年四季適合航行中國的航線。

  英人調查南中國海域、東南亞海域的水文資訊,繪製航海圖,均有中國人協助。很可惜的是,中國留下的航海資訊十分罕見。根據長期累積的航海訊息,英國人在南中國海域規劃四條往返麻六甲與廣州之間的航道:內側 (Inner) 航道、外側 (Outer) 航道、巴拉望 (Palawan) 航道、沿岸航行。沿岸航行最安全,但耗時較久;內側航道為:麻六甲——崑崙島——西沙群島——海南島——廣州;外側航道為:麻六甲——薩帕達島 (Sapata)——中沙群島——廣東;巴拉望航道為:麻六甲——南沙群島南端——菲律賓的巴拉望群島——廣州。每艘船隻的船長根據船隻、人員、貨物條件選擇最適合的航道,前往中國貿易。

  東亞海域的風向,夏季為西南季風,冬季則是東北季風。多半船隻都在夏季航行南中國海航路去廣州,冬季返航。英人會走不同的航線來比賽航行時間,確認哪個季節比較適合走哪條路線。1758 年,英人 Wilson 發現「東路航線 (Eastern
Passage)」可在冬季前往廣州貿易。他在冬季利用南、北半球季風風向不同,沿著印尼群島、摩鹿加群島、菲律賓群島,到達廣州。從此以後,英國船隻一年四季皆可往返中國,增加貿易日程。

  航路多樣性,保證每艘船隻在旅程中能兼具安全與速度,為公司帶來獲利。在南中國海域、東南亞海域航行的船隻經常在麻六甲海峽、巽他海峽、廣州外海被海盜與敵國船隻劫掠,造成人員與商品的損失,因此英商必須先探清多條航路,準備好足夠的方案,以免行動受阻。例如:1793-1815 年,拿破崙戰爭席捲歐洲,英、法將戰場延伸至海外;為避免遭遇法國戰艦攻擊,英國船隻便規劃多條航路,以維持交易如期進行。

  總而言之,自 1780 年代起,英國東印度公司水文部門的水文調查員所繪製的航海圖以及整理的水文資訊,目的是:一、釐清南中國海域、東南亞海域的島嶼、灘礁分布情況,提供船隻航行的安全性;二、根據洋流與季風強弱等條件,綜合規劃一年四季、適合船隻出發的航線,縮短船隻航行時間。如此作法,不僅鞏固該公司在這片海域的商業利益,也替帝國的區域軍事利益,紮下根基。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