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觀點下十九世紀的臺灣歷史——西文史料的閱讀、詮釋、想像」工作坊 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19 世紀中後期西文資料介紹
主講人: 石文誠先生(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主持人: 林文凱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時間: 2014 年 2 月 21 日(五)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臺灣史研究所 817 室
撰寫人: 陳東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生)
 
「世界史觀點下十九世紀的臺灣歷史——西文史料的閱讀、詮釋、想像」工作坊 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工作坊此次邀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助理研究員石文程先生前來演講,介紹該館所收集、典藏、翻譯的十九世紀臺灣西文史料,並解說這些西文史料的書寫與記錄者的視野和觀點。

  臺史博自籌建開始,即逐步擬定以「臺灣涉外關係」、「臺灣族群互動」、「臺灣現代化」三大主題作為該館的主要發展重點;之後推動的典藏、展示活動以及相關研究計畫,大致以這三大主題為核心。由於許多有關臺灣的西文史料,與「臺灣涉外關係」、「臺灣族群互動」這兩項主題有密切關係,因此蒐藏與整理海外與臺灣相關的文獻成為臺史博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

  在地圖、圖像資料方面,近十年來,臺史博陸續向國內、外收藏家收購十六至十九世紀西方繪製的臺灣相關古地圖 200 餘幅;這批西方古地圖不僅奠定臺史博地圖典藏的基礎,也成為該館別具特色的館藏。現藏的古地圖大致可分為三大類:單幅地圖、地圖集 (Atlas)、書籍附圖。除地圖外,臺史博也收藏十六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之間,西方世界有關臺灣之圖像資料,包括版畫、照片、圖繪等。當中許多單張版畫,原是附於書籍內的插圖,或是十九世紀以後西方報紙、期刊中的附圖。當時西方世界出現以圖畫為主的刊物——畫報,透過圖畫來報導世界各地的新奇見聞、事件。惟因照相技術尚未普及,這些畫報仍普遍採石版印刷,由專門的畫家參照照片轉繪成版畫,再放入刊物中做為插圖,英國的《倫敦新聞畫報》(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英國《圖畫報》(The Graphic)、法國的雜誌《環遊世界》(Le Tour du Monde)、《世界畫報》(Le Monde Illustré) 等,都是當時著名的畫刊。這些畫刊中與臺灣相關的報導,主要可分成三大類:其一為特定新聞事件的報導,如羅發號事件、牡丹社事件、清法戰爭;其二為臺灣的風俗民情;其三為西方人的遊歷見聞。

  文字史料方面,2002 至 2003 年間,臺史博陸續進藏大批撰寫於十六至十九世紀、主題與臺灣相關的西文書籍。[1] 這批西文書籍種類繁多,包括航海記、旅遊記、傳教士書信集、雜誌期刊、小說等等,書中也常附有若干圖像資料。當中年代最早的是 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 編寫的《東印度水路誌》(Itinerario) 一書,為 1596 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版商 Cornelis Claesz 刊印之版本。大部分的西文書籍則是十九世紀後期的作品,其中 1883 至 1885 年的中法戰爭是較常見的書寫主題,作品包括《東京與中國海》(Au Tonkin et dans les Mers de Chine)、《1884-1885 年法國人遠征福爾摩沙》(L‘Expédition Francaise de Formose 1884-1885)、《孤拔將軍的艦隊》(L’Escadre de L’Amiral Courbet)、《法國在東京與中國》(La France au Tonkin et en Chine)、《來自東方的呼喚——遙遠的福爾摩沙故事》(The Call of the East: a Romance of Far Formosa) 等;此外,臺史博還典藏《1884-1885 年法國人遠征福爾摩沙》一書的手稿與出版該書的相關信函。

  這些西文史料呈現出當時西方人對臺灣的觀察,雖是出自外國人的角度,因而呈現若干「異國之眼」下的偏見與誤解,但也不要忘了不少西方旅行者的記錄常只是所聞,而非親眼所見,所以他們的觀點可能混雜或僅是記錄當地人的說法。因此,當我們在解讀、利用西方文獻時,還須投以「複眼觀點」,亦即與中文史料交相比對與驗證,只因有時異國的眼光其實是在地的視角。

  由於博物館的性質以收藏為主,在研究上有一定的限制,由是典藏品的數位化將是臺史博的重要工作之一,期望往後能將典藏資料進行數位化、製作副本,俾研究者方便使用,並積極和各研究單位合作,讓資料庫的建造更加完善。

[1]臺史博官網/典藏/藏品目錄:http://narchive.nmth.gov.tw/nmth_collectionsweb/default.aspx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