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4年「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召集人: 林玉茹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時間: 2013 年 9 月 13 日(五)至 15 日(日)
撰寫人: 鄭螢憶(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生)
 
1784年「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工作坊」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北京故宮博物院現藏的《臺灣田園分別墾禁圖說》繪製於乾隆四十九年 (1784),係一長達 6.57 公尺、寬 0.62 公尺的大幅山水畫主題地圖。經考訂,該圖為乾隆朝第三次勘察番界後所繪製,並以紫線標示,有別於乾隆十五年 (1750) 和二十五年 (1760) 僅繪製局部地區的紅線圖和藍線圖,而被稱為「番界紫線圖」。圖面上方寫有 14,000 餘字,有助於瞭解乾隆朝末葉的帝國領土和番界政策、邊區土地開發史,是非常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此次田野調查活動是為釐清紫線圖相關圖說與古今地形、地貌及聚落之變遷而舉行。活動日期為 9 月 13 日至 15 日,共計 3 天,成員包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東吳大學等校老師、博士生共 13 人參與(見圖一)。行程為考察乾隆年間臺灣縣、諸羅縣的紫線界內外地區,即今嘉義縣番路鄉、中埔鄉、大埔鄉,和臺南市楠西區、玉井區、南化區,以及高雄市美濃區、旗津區、內門區等。考查方式為透過地圖相對位置及地方寺廟碑文等線索,考證紫線圖內的記載,深入理解其聚落空間,以協助工作坊成員重新考證、反思「番界紫線圖」的歷史面貌。

  9 月 13 日考察番路鄉紫雲寺,和中埔鄉忠王祠、順天宮,與大埔鄉北極殿及其相關聚落等。據紫線圖所載,官方清丈時,上述地區皆歸阿里山社番報陞。紫雲寺留存寫於乾隆三十年 (1765)〈嚴禁謀奪佛祖香燈碑記〉,記述阿里山通事陳密武捐奉寺地作為香燈之資。目前,該廟仍奉祀乾隆末年至嘉慶初年出任阿里山通事阿吧哩、副通事黃惟長生祿位(見圖二)。中埔鄉忠王祠則祭祀曾在康熙年間擔任阿里山通事的吳鳳神位,廟方亦保有數張關於吳鳳家族與阿里山社所訂立開墾沿山地區之契約,對於乾隆年間社歷史變遷的研究極具啟發。這些訊息顯示此區域開發與阿里山社有密切關係,也讓成員可以重新思考乾隆四十九年官方採取「歸番報陞」的處理原則。另外,在沄水村順天宮,藉由地理空間相對位置比對、口述訪問後,正式確定紫線地圖上鄰近沄水溪的陳臣崎應是現今中埔鄉三層崎,此係本次考察一大收穫。

  9 月 14 日考察楠西區密枝聚落、楠西北極殿,和玉井區北極殿、二埔、三埔、竹頭崎油礦場福德祠,以及南化區金馬寮、苦苓腳、北寮等。根據紫線圖所載,楠西區部分歸阿里山報陞,部分為官府禁墾;玉井區則是歸內優社報陞;南化區則分別由卓猴、新港社報陞。在紫線沿邊歸番報陞之地,現今聚落規模不大,其地形多是平坦河谷或是丘陵地形。從其聚落信仰的寺廟來看,楠西、玉井等地主要信奉玄天上帝,南化地區則是以天后宮為主,懷疑可能是因成員來自不同人群網絡、土地合法化過程的差異,以及移入時間不同,而造成現今祭祀型態有明顯的區隔。另外,在南化區心仔寮天后宮口訪當地疑似平埔熟番的後裔,並採集該受訪者保留和自創的牛犁陣曲譜。

  南化竹頭崎鳳山寺的〈祀碑〉提及同治十二年 (1873) 由隘首羅慶成、總理溫國安、隘丁陳允出面倡捐田地作為香燈之資,其捐奉之地需繳收屯租、隘租。該碑文引起成員對於「隘制」相關問題的討論,究竟此地是否為乾隆朝隘番制的延續?或為實施番屯制度後的隘墾事業?調查成員在晚間的研讀會熱烈討論這些問題,會中並研讀次日踏察望樓、石門坑隘的文獻資料。

  9 月 15 日考察美濃區龍肚庄里社貞官伯公、東門樓及庄頭伯公,和旗山區天后宮、福德祠,以及內門區紫竹寺、石門坑隘、三平里。紫線圖記錄美濃、旗山區是請墾照例報陞,內門區龍潭口一帶歸大傑巔社報陞,頭、二、三重埔(今三平里)一帶則是歸新港社大里撓報陞。在美濃區觀察兩座伯公祭祀信仰、所在位置,判斷寺廟的建立應與水圳開發或水資源控制有密切關連,於此也反映美濃客家族群土地開發利用的型態。之後前往旗山區天后宮、福德祠,藉由地圖輔助,可判定市街開發的過程最早是以福德祠為中心,爾後才移轉至天后宮。同時也對於紫線地圖中提及的林凌歐、王登界等地名進行現地訪問,惜未能進一步獲得資料。

  在內門石門坑隘,鄰近地名隘寮及其地貌有水潭散佈,讓人推測隘寮設置與水資源掌控之關係。又,同治六年 (1867)〈羅漢內門碑〉指出石門坑隘鄰近土地由隘丁開墾所引發混爭事宜。這似乎意味「隘制」對南臺灣淺山丘陵的土地開發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另外,在望寮太祖廟探查西拉雅平埔族的祖靈阿立祖,也見到阿立祖信仰因受漢文化影響而轉化為民間信仰的現象,在廟宇中同時出現漢人信仰的神像與西拉雅族的拜壺信仰。

  在內門區三平里參訪當地木柵教會與其所典藏的西拉雅平埔族相關文物,也踏查望樓吊鐘設立地點。同時藉由教會牧師、當地耆老協助,前往踏查大里撓墓與拜訪其後裔(可參閱圖三、圖四)。大里撓 (1722-1798) 為新港社土目,又稱「戴耳澇」,在乾隆三十三年 (1768) 偕大里觀等人征討黃教黨眾,並獲得守備一職。據口述,戴氏曾是當地具相當威望的家族,也保有諸多墾地。此與紫線圖「頭、二、三重埔歸大里撓報陞」資料相互對應,有助於思索乾隆四十九年官方處理界外土地之判定原則。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