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之流:日常記憶與融鑄認同讀書會 第一次聚會

 
時間: 2001 年 5 月 4 日
與會者: 熊秉真、華瑋、盧建榮、沈松僑、 Peter Zarrow 、呂妙芬
 
涓滴之流:日常記憶與融鑄認同讀書會 第一次聚會
 

  此為本讀書會首次聚集,首先由召集人熊秉真教授說明召聚此讀書會及其未來展望,並說及Lynn Struve、山田辰雄等海外學人亦對此議題極感興趣,且已在不同地區展開相關研究計劃,希望將來能進一步的學術交流與對話的可能。接著,大家約略交換對未來讀書會的進行、各人有興趣的主題、或研究進行的方式等。

   沈松僑介紹了蕭阿勤和景軍所著的二篇論文,以及Richard R. Flores的研究,*他引用蕭阿勤對社會學研究記憶的取向所做的二類區分:解剖的方法與拯救的方法。解剖方法強調:人們記憶中的過去,受他們當前的關懷、利益、期望所左右,認為人們對過去的意象,容易受掌權者的操縱。一般而言,這類研究取向在揭露人們所記憶的過去是社會建構的。拯救的研究方法則注意到集體記憶的歷史延續性,強調過去對當下情境定義和社會行動的重大影響力。這種取向也強調對集體記憶操縱的行徑未必能毫無阻力。沈松僑認為自己的研究取徑傾向解剖的方法,他有興趣的主題將仍是有關國族認同的議題。盧建榮說他的研究取向和沈松僑相當接近,不過將主要以武俠小說為研究對象,發掘小說如何塑造國族主義,且有興趣探索記憶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動。盧建榮也簡短轉述黃智慧關於原住民記憶的研究,特別是一些曾在叢林戰爭中拯救日本人的英雄,在回到現實被殖民的社會生活後的不調適,以及晚年記憶中的悲苦成分。

   華瑋將探討戲曲如何做為公私記憶的保存,以及清初戲曲如何將日常生活中瑣碎的經驗寫入戲曲而展演,她也對明清之際的文字書寫中記憶的表達有興趣。熊秉真有興趣的議題是以明清家庭如何命名為切入點,探討初生的個人如何與社會開始建立起某種認同的過程,她也有興趣探討背誦等記憶的活動如何在家庭中被運用。沙培德(Peter Zarrow)說他閱讀大量文化大革命的回憶錄,總感覺到這些回憶錄並非完全記實,它們與敘述者後來的身份以及其所想營造的新的認同感有極密切的關係。現在他則主要想探究辛亥革命後,人面對過去(歷史)的態度、對民國政治的態度、以及如何影響記憶。此關係到認同和心理層面等複雜問題。呂妙芬說她尚未有明確議題,希望配合讀書會的學習,對目前仍從事的對晚明理學家的研究有所啟發,或許在對傳統的再發明與地域認同方面,會以晚明江右學者的地域認同與講學風尚為議題,但對於記憶與晚明自我書寫、日常生活的可能性議題,也十分感興趣。 〔以上由呂妙芬記錄〕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思與言》35卷1期(1997)。
景軍,〈社會記憶理論與中國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12期(1995)。
Richard R. Flores, “The Alamo: Myth, Public History, and the Politics of Inclusion,” Radical History Review, 77(2000): 91-103.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