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四次討論會紀要
|
|
儒學工作坊於 2013 年 10 月 5 日假近史所四樓會議室舉行本年度第四次論文發表會。本次會議論文發表人為張藝曦(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系助教授)以及魏綵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張教授的論文旨在探討明末江西文社興起的原因。十六世紀興起的陽明學思潮,進入十七世紀已明顯轉衰,隨之而起的是文社的盛行。本論文以江西新城為主要的考察對象,嘗試探討士人大量由陽明學轉入文社的種種情況,以解答 1600 年之後為何有五十年理學空白的原因。論文摘要如下:
文社的蓬勃發展是明末的特殊現象,在明中期以前,雖然也有許多文人結社,但性質不同,成員也不同。在明亡以後,這類結社活動也很快衰歇。但過去對文社的了解,比較多從文學史的角度看,許多研究者都會注意到明末以張溥為首的復社活動,或稍微涉及復社與以艾南英為首的豫章派之間的競爭,及對文體的爭論。但明末文社其實並不限於文學活動,所以我們有必要從更多元的角度看這個課題。
在明末文社興起以前的明中期,思想界主要以陽明心學為主,這一波心學思潮的影響廣及於思想、文化與社會各層面。這個思潮盛行於十六世紀,進入十七世紀轉衰,同一時期有文社盛起。但我們卻很少注意到兩者之間的關系。因此本文選擇江西新城為研究對象。當地在明中期流行羅汝芳、鄧元錫之學,而明末有文社盛起。兩者之間有何淵源?而參與在理學或文社的成員組成又有何不同?則是本文想探討的部份。
與會學者認為該文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大家不熟悉的人物,探討的內容豐富,但主軸較不明顯。有學者建議作者可以多花筆墨,由正面來探討文社興起的社會現象,以看出文社的建設性,而不單只是把焦點放在去陽明學的趨勢上。也有學者對其中所牽涉到的文與道的關係很感興趣。
魏綵瑩的文章嘗試由較寬闊的視野來詮釋廖平的天學思想。論文摘要如下:
廖平的天學長久以來常被視為玄遠、難以理解,筆者綜觀廖平的學思歷程以及時代背景,認為若是能將思想的詮釋,結合上當時西方天文等知識的輸入,以及政治、文化秩序受衝擊下的中國處境,試著從較寬闊的視野來審視廖平的思想,或許更能同情的理解廖平建構天學的本意,以及發掘出蘊含其間的終極關懷與時代意義。
雖然在他的主觀意識上,「天」仍然是一個超越的價值根源,「天人合一」的秩序不可撼動。但是為了要讓孔子思想可以立足於當代,在將新知識如西方天文學、進化論或其他諸如靈學、催眠術、腦氣筋各學說的引入孔學與詮釋過程裡,也使他在自覺或不自覺中使「天」的性質發生轉化,漸漸失去了本有的人格性與神祕性,有朝著自然天發展的趨向。
與會學者認為本文寫得非常認眞,引用的資料也很豐富。可惜文章並未突顯廖平對於「近代思想轉型」的影響力。作者的用意也許只是想探討廖氏思想在「近代思想轉型」當中的變化及其意義,因此建議將副標題改為「近代思想轉型中廖平的天學思想」,並將主標題「傳統」與「西學」的順序對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