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史研究讀書會」 第三次讀書會紀要

 
書名: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y Mark C. Elliott,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v
時間: 2013 年 3 月 22 日(五)下午 2:0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821 室
撰寫人: 林士鉉(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新清史研究讀書會」 第三次讀書會紀要
 

  本書主要探討清朝的八旗制度與滿洲族群認同的複雜關係,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歐立德 (Mark C. Elliott) 的代表作,也是美國新清史研究的必讀之作。

  全書除〈導論〉與〈結論〉外,共分為三大部分。〈導論〉說明本書的研究方法與目的。歐立德認為,過去的清史研究,將清朝少數族群統治的成功,歸諸於滿人對新儒家理學的採用,以及滿人完全融入漢人社會。他批判這種漢化論的說法,並重新主張「族群主權」,指出存在於統治者與被征服者之間的差異性,才是滿族這一內陸亞洲少數民族統治成功的最重要特徵。因此,歐立德強調,想要了解清朝族群主權的運作,除了需要了解入關前後滿人的族群認同,及其內涵的建構與轉變外,同時必須思索滿人的生活要素及其與漢人相異之處,以探析族群認同與社會現實生活之間的內在聯繫。要瞭解此一政治現象,有必要釐清八旗制度。

  滿清皇帝,尤其是乾隆,正是透過對八旗制度的改造(亦即利用所謂「滿洲之道」)來建構族群認同,進而維繫清朝統治所需的「族群主權」。歐立德由此強調滿洲人的身分認同,與其是否被漢化並無直接關聯。因為八旗制度的存在與改造,成功維繫了族群性之本質,而此本質正是滿洲認同的界線。他指出,早先那些主張由於滿人漢化遂造成自身族群認同消失的學者,其實是預設了一個始終不變的滿洲特性 (Manchuness),反而忽略了滿洲認同的長期存在,並不代表滿洲特性與其文化內涵的持續不變,同時也不否認滿人在生活上漢化的可能性。

  第一部分「八旗社會的結構」,分為三章。在這部分,歐立德首先介紹建州女真到清朝形成的過程,包括八旗制度(滿洲八旗、蒙古八期、漢軍八旗)如何創建,及其如何形構出特殊的族群認同。他強調,八旗是最具滿洲特色的制度。自 1644 年入關前,已實施四十餘年,滿洲人並以此建構出清朝的軍事力量與特殊的人口管理方式。旗人成員於出生時就被確認身分,處於這種軍事性社會階層的組織化家庭,可說是由軍務生活予以區別的世襲化社會群體。這種制度在滿洲族群認同的維繫,以及清朝統治的長治久安上,扮演著重要角色。歐立德指出,北京與駐防各地的八旗兵丁及其家屬,不僅在住居上與漢人分離,更集體聚居於「滿城」。此舉對其族群認同的維繫來說,相當重要。此外,他也指出十八世紀以來八旗制度改造的過程中,滿人與旗人認同日益相混,即蒙古與漢軍八旗也被認為是滿人。當時普遍認為:「不分滿漢,但問旗民。」官僚系統亦如此,即使為滿人職缺,統治者也將旗人和滿人互用。

  第二部分「旗人的生活模式」,共有三章。清朝的男性只要生於一般的滿洲、蒙古或漢軍旗人家庭,無論是否從軍,他都是一位軍人。從八旗士兵為國家根本之類的宣示(尤其是滿洲旗人)可見八旗做為軍事力量的關鍵意義。除此之外,「滿城」的設計乃在防止同化及維持控制力量,並保持與被統治者的差異性。然而,隔離分居和強調滿洲榮耀,並非差異的全部內容。更重要的是,皇帝在鼓舞集團精神時,也時常強調「我等滿洲」如何如何等等。此外,還有實際的經濟、法律、教育與其他的特權及限制,使得八旗統治族群明顯有別於漢人。

  歐立德並解釋「滿城」中一般旗人家庭的日常生活,指出其與漢人生活的差異:包括旗人的軍事角色、軍事支援系統深入旗人家庭、旗人鐵飯碗的含意,以及旗人的政治與法律特權。此外,除了實際的八旗制度,歐立德也指出滿語、尚武精神、簡樸生活觀,以及滿洲特有的宗教行為、命名習慣及性別行為等文化表徵,對族群認同皆產生十分重大的影響。但歐立德也提到,旗人與漢人的相處及互動關係,對於滿漢界線,以及滿漢各自族群性的建構也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同為八期的滿、蒙、漢旗人也致力於共同的八旗認同,表示在旗者確實不同於外在之人,且日常關係中,著實存在著緊張關係。

  第三部分「十八世紀的危機」,分為兩章。歐立德指出,1722 年雍正皇帝繼位時,不只面臨繼位正當性與朝廷黨派內鬥的危機,還有帝國財政赤字與西北軍事紛爭。更麻煩的是,如何維繫八旗制度有效運作的龐大人事及建設經費,更是亟需面對的難題。對此,雍正乃著手強化「滿洲舊道」,並整理旗務。結果,有關滿洲認同的文化行為,如旗人的滿語能力雖仍持續衰退,但財政及人事登錄改革成功,使制度得以維持,滿洲認同也得以延續。

  儘管如此,雍正以後的八旗制度面臨到更嚴重的危機,從而引發更大規模的改革。乾隆一方面以理想化的滿洲認同來維繫滿洲之道,另一方面試圖透過裁汰部分漢軍「出旗」的方式,來解決大量八旗成員生計困難的問題。書中說明八旗財政的困難、八旗兵丁的貧窮,還有非旗人出身者滲入旗籍,導致八旗過度膨脹等問題。為此,乾隆皇帝改採新的八旗戶籍系統,裁革大量漢軍,將多出來的員額給予生活困窮的滿人。這一改革對朝廷而言,一方面消減財政負擔,另一方面把漢軍等次要階層移除,藉以維護以滿洲為主的八旗制度與旗人的族群認同。這進一步促成了滿人與旗人的混同,自此在旗者便於這樣的標準下,被定義為「滿洲」。

  最後,〈結論〉指出,八旗制度「產生了模式化的滿洲生活之實踐與表徵」,並「維持了滿洲族群身分存在所需的社會經濟基礎,而滿洲人對此一身分的認同又強化了八旗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歐立德強調,透過八旗制度的運作,滿州統治者有效掌握其「族群主權」,藉以平衡滿漢關係,因此得以長期統治龐大的大清帝國。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