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世儒學與社會學術討論會」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明代通禮書中的曲禮及小學改編 & 略論黃佐與湛若水對朱熹《小學》的改編
體立用行:北京理學圈的經世反省 (1840-1880)
熙寧元豐年間二程邵雍的關係網絡
報告人: 莊民敬(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
丘文豪(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紀晏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召集人: 呂妙芬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22 年 2 月 19 日(六)下午 1:30 至 5: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三會議室
撰寫人: 丘文豪(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中國近世儒學與社會學術討論會」第一次討論會紀要
 

  2022 年第一次「近世儒學與社會研究」討論會,於 2 月 19 日(六)假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第三會議室舉行。本次會議有三名發表人提出論文,共十人出席。

  首先,莊民敬發表其正在撰寫之博士論文中的兩個部分:〈明代通禮書中的曲禮及小學改編〉、〈略論黃佐與湛若水對朱熹《小學》的改編〉。〈明代通禮書中的曲禮及小學改編〉主要考察明代通禮書受朱熹《儀禮經傳通解》的影響,指出明代通禮書的作者接受朱子對經禮、曲禮的新解,進而抬升曲禮的共通傾向。明中葉儒者的曲禮論述著重「行乎日用之間」,淡化「行乎經禮之中」的面向,逐漸翻轉經/曲原有的本/末關係,即曲禮取代經禮成為禮之本,此現象不僅反映〈大學〉修齊治平的實踐次第,也反映明儒對於行道的理想有別於宋儒。莊民敬認為,明儒提倡低門檻、高頻率的禮,是以實踐對治揣想本體、動輒語悟之弊病,若正視明儒改編曲禮的脈絡,有助於調整現有的明代禮學史論述。

  〈略論黃佐與湛若水對朱熹《小學》的改編〉研究明代黃佐《小學古訓》與湛若水《古文小學》,說明明代《小學》編纂的目的與特色,以及其與朱子《小學》的差別。明儒累積更多的童蒙教學經驗後,出現一批未愜於朱子《小學》原書的儒者。但由於小學的特殊性質,無法採取傳統經學義理剖陳或訓詁考據的研究途徑,因此,本文透過詳細比對明儒沒有直接明言的目次安排、取材與編纂特色,試圖說明黃佐、湛若水兩人的編輯理念。例如他們為了更符合童少能夠實踐的範圍,割棄朱熹原有的「心術」,略去君臣、夫婦兩倫。莊民敬也指出,黃、湛二人在明代官方六藝教育政策及基層教育實踐的背景基礎下,重視六藝教育,比朱子更拘泥於樂、御兩門的完整性,也更強調小學文本的背誦性。

  與會學者認為,〈曲禮〉一文寫作相當清晰完整,但建議可多加思考明代「曲禮」提升的現象在禮學發展史中的意義,並嘗試從更大的社會背景脈絡出發,考察在宋代以降禮下庶人的發展中,曲禮與鄉里教化的關係,以及明儒對於曲禮的重視,是否影響當時的教育、社會與科舉之實踐與影響。

  對於〈《小學》〉一文,與會學者則指出該文採取文本比對的方法,未能深入探討黃、湛二人編纂《小學》的思想關懷,以及是否有特定政治社會背景,特別是兩人皆為廣東人,是否與廣東地區的地方教化有關?廣東有編纂禮書的傳統,黃佐在地方上的勢力不容小覷。也有學者提醒作者雖關注明代的改編現象,但也應注意朱子與劉文清所編《小學》原本的流傳與影響,特別是方志、鄉約與家譜中可能有許多關於實踐的線索。另外,本文對於「小學」的定義和範圍,有必要界定,也請作者思考是否擴大探討的文本數量。

  接著,丘文豪博士報告〈體立用行:北京理學圈的經世反省 (1840-1880)〉,認為北京理學圈以程朱理學語言,表達特殊的經世關懷。他們堅持以程朱理學為經世之本,並以此反省、批判當時士人的經世思維。其中,吳廷棟不但向咸豐皇帝解釋理學與節義之別,也不斷勸誡曾國藩投入更嚴謹的理學修為,以具體行動展現其經世思想。丘博士指出,北京理學圈的經世思考與當時新興的經世之學有一定的距離,但他們的思維與行動仍是經世風潮的一環。

  與會學者表示,本文標題可以更明確地標明是以北京理學圈或是吳廷棟為主旨,並介紹當時其他流派的經世思想。與會學者也針對吳廷棟的可能影響進行討論,建議丘博士在第三節,或可強調吳廷棟的意圖,多加疏解吳廷棟的思想主張,說明其特殊的經世實踐行動,未必要著重討論其影響力。

  最後,由紀晏如報告〈熙寧元豐年間二程邵雍的關係網絡〉一文,其注意到熙寧、元豐年間,舊黨人士聚集於洛陽,形成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絡,尤其以二程和邵雍周遭形成的關係網絡為主軸。紀晏如指出,二程在朝的政治同道,在熙寧五年 (1072) 前後紛紛退居洛陽,轉而成為他們的學術同道。他們主要來自:一、呂公著家族所引薦、提攜的對象;二、韓氏家族的交遊、婚姻網絡。三、出身西北張載門人關係網絡。直到元豐元年 (1078),才開始有無淵源、無功名學子前來問學。邵雍的人際網絡則以古文運動圈為核心,所交遊者多是洛陽當地名士顯宦,也與二程以原有婚姻、家族網再擴大的關係網絡多有重疊。

  與會學者表示,本文資料蒐集豐富,可見作者花費極大心力整理二程與邵雍的人際網絡,不過問題意識尚須更為明確,建議作者多加解釋人際網路展現的歷史意義,並思考何以需要同時探討二程與邵雍,或可考量將二程與邵雍的人際網絡分為兩章處理。與會學者也建議作者以圖表或附錄的方式,更清楚展示人際網絡。此外,亦建議作者參考佛教的材料,探究二程與佛教人士的交往。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