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歐語文獻讀書會」第五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滿文《西洋藥書》:東西醫藥知識交流的幾個問題
主講人: 蔡名哲博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主持人: 馬騰教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評論人: 許凱翔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
時間: 2021 年 11 月 22 日(一)下午 2:00 至 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二會議室
撰寫人: 王儷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明清史歐語文獻讀書會」第五次討論會紀要
 

  「明清史歐語文獻讀書會」2021 年第五次討論會,由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馬騰教授主持,邀請蔡名哲博士主講「滿文《西洋藥書》:東西醫藥知識交流的幾個問題」,藉由此書的翻譯問題,探討東西方醫藥知識的交流。

  《西洋藥書》滿文原名 si yang-ni okto-i bithe,全由滿文撰成,推測為法國傳教士白晉與張誠所編纂。書中介紹各式藥方,可能參考《蓋倫皇家藥典》。但由於部分內容前後有所重複,且重複部分在行文方式、內容選取上兩相差異,故蔡博士判斷此書可能有豐富多元的資料來源,不同撰者的書寫策略與對內容的理解並不盡相同。

  關於詞彙翻譯的問題,書中記載一名為「如勒白白爾拉都」之藥方。此名稱應部分音譯自歐語文字中的 julep。然而滿文以 hi tang 稱之,應是「稀湯」的音譯。julep 與稀湯樣態上的確有所類似,由此可見傳教士設法在東方語言中找到文化意義不同,但樣態類似的詞語來對譯,是當時知識交流的一種策略。

  「如勒白白爾拉都」藥方可治 sahaliyan tan(黑痰)。有學者認為黑痰是黑膽汁,即西方醫學理論中四種體液之一。《西洋藥書》提及的痰症,是痰積聚在體內引起疼痛的病症。然而,在中醫醫理中,痰與中風相關。《西洋藥書》中亦出現 tan ho 一詞,應為「痰火」之音譯。《格體全錄》論痰火,即討論中風。當時滿文檔案中 tan ho 的敘述也近於中風。可知傳教士雖挪用中文病名,但所論乃西洋的醫理。痰流竄於體內的說法,乍看似中醫對痰的理解,但西方也有相近的理論,亦即四體液中的黏液。明末傳教士有時將「黏液」稱為「痰」。可能正因為概念的類似,讓西方的黏液能嫁接到東方的概念,因而不同時期、地域的傳教士雖分別以漢、滿文寫作,卻出現類似的書寫策略。

  另一名詞 da halhūn,蔡博士原先翻譯為「元陽」,但與《格體全錄》比較辭彙內涵後,「元陽」似乎非正確的翻譯,故按字面譯為「原本的熱」。范行准著作中的「元熱」一詞,則啟發作者探索不同路徑。比對明代傳教士的著作,除元熱外,尚有「元火」、「原熱」等紀錄,概念都很相近,再次顯示在不同時段與地域使用不同語言的傳教士,有其共有的知識背景。這樣的概念在康熙朝天主教醫者王宏翰的論述中,似乎又與「元陽」有所混用。也就是說就詞彙翻譯的問題而言,由於書寫者的年代、所屬知識體系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個別翻譯選擇間的差異,東、西方的分界應可用較為彈性的視角加以探討。

  接著,蔡博士從自身民族史研究的經驗思考。族群的分類能有效幫助研究,但卻容易導致本質化,因而忽略個體間細緻的差異。並且,知識的傳播也並非單向、直線式的移植,而是在過程中可能有所變化或遺漏。蔡博士舉例其嘗試尋找滿洲本身的知識,發現在《西洋藥書》中有剖開牲口並浸泡其中以療癒患處之法。此法早在《元史》與康熙帝事蹟中便有使用的紀錄,看似來自北亞的非漢知識,但也可能來自西洋的知識,抑或為曾流行於歐亞大陸的普遍知識。這本身是一個利用族群切入的議題,但若最後拘泥於特定族群的知識,便會落入本質化的陷阱而使得討論於此止步。在發現知識的特殊性之後,更需要注意互動各方在理解與使用上的主動性,以及各種知識的互動、變形。

  演講結束後,評論人許凱翔教授認為《西洋藥書》可觸發更多醫學文獻的研究觸角,並建議深入探討醫學知識傳播的環節中,可能面臨的各種人事因素。另外,許教授亦建議在名詞的使用上可更加注重一致性。與會學者也提出在西方案例中不乏剖開動物以醫療患處的例子。蔡博士回應,各地其實皆有類似的紀錄,但中間牽涉知識接收者的認知、知識傳播的順序以及運用上實際存在的差異,未來還能更進一步的探討。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