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歐語文獻讀書會」第三次討論會紀要

 
講題: 法國傳教士 Paul Vial (1885-1917) 關於中國西南倮倮與撒尼族的記述
主講人: Tommaso Previato 博士(羅馬大學亞非文明、文化與社會博士暨中國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博士)
時間: 2021 年 6 月 28 日(一)下午 3:00 至 5:00
地點: 視訊會議
撰寫人: 林以婷(國立臺灣科技大學MBA碩士生)
 
「明清史歐語文獻讀書會」第三次討論會紀要
 

  2021 年「明清史歐語文獻讀書會」第三次討論會,由讀書會召集人謝歆哲教授主持,邀請 Tommaso Previato 博士領讀法國傳教士 Paul Vial(鄧明德,1885-1917)關於中國西南倮倮與撒尼族的記述。

  Previato 博士主要從事民族學相關領域之研究。目前研究中國西部的人類學、民族走廊區域,以及其中的宗教網絡與性別研究。此次講題的發想來自對彝族母系尊長制遺留的文化特點 (matriculture) 與儀式經濟 (ritual economy) 記述的研究之延伸,以法國傳教士 Paul Vial 撰寫的民族誌 Les Lolos: Histoire, Religion, Mœurs, Langue, Écriture (1898) 中第二章的彝族創世神話為主題,由與會人員輪流朗讀及逐字翻譯,並針對文章內容提問及討論。

  Previato 博士首先簡介西南地區彝族的分布。這地區共有數十個彝族或彝語支 (Loloish),他們說著不同的、通常相互無法理解的語言。關於彝族語言的地理分布與彝族文字書寫系統的分類,當代中國官方的分類架構與西方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大致上,就文字書寫系統而言,可將彝族分為四大群體:北部的諾蘇 (Nuosu)、東部的納蘇 (Nasu)、南部的尼蘇 (Nisu) 與東南 [阿西 (Axi)、阿哲 (Azhe)、阿札 (Azha)、撒尼 (Sani)] (David Bradley, “Language Policy for the Yi,” 2001:201-02)。此篇民族志之研究對象為撒尼 (Sani) 族人。

  彝族的文字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此時期的陶器、石頭、青銅和其他長久性材質上刻有銘文,而最早的紙本手抄稿則可追溯到明末。這些彝族文本由畢摩(bimo,薩滿、巫師)傳承,但在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中葉時,因雍正皇帝實行的改土歸流政策,許多手抄文獻遺失或散落為私人收藏。

  十九世紀後期,巴黎外方傳教會向雲南派遣法國傳教士,目的是向中國西南部的非漢族群傳教。法國傳教士 Paul Vial 在 1880 年到雲南,先居於昆明,1888 年定居路南(今石林彝族自治縣),並在附近的青山口,建立了一個自給自足的村莊社區 “St-Paul-la-Tremblaye”。Vial 重視彝族傳統、保存彝族畢摩經文以及對當地建設有所貢獻。 Vial 研究彝族並發表了多篇論文及書籍,包含第一本彝族撒尼語法專書。他最具貢獻的著作乃民族誌 Les Lolos: Histoire, Religion, Mœurs, Langue, Écriture,其中附有彝族宗教經典的法文譯本。目前學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諾蘇語上,而對撒尼語和其他彝族材料的研究很少,因此 Vial 的民族誌顯得十分重要。

  這本民族誌的第二章第 9-12 頁講述彝族宗教傳統,以及洪水、乾旱和其他災害等創世神話。自然災害是畢摩儀式文本中常見的主題,從中可以推斷彝族是如何概念化人類與植物、動物、神靈之間的關係。例如文中提及神聖森林的概念,以及蘭花 (keleu) 和石頭 (midje) 作為人類祖先等神話故事。此外,也提到一項宗教禁忌,即禁止在聖林中砍伐樹木。在創世神話中,也特別記述彝族文化英雄在極端天氣條件中倖存下來的傳說。

  演講結束後,與會學者熱烈討論。與會者提到,清代史料關於貴州苗疆民族的記載中,也有神聖森林、石頭神話的內容;在巴黎外方會資料中,傳教士間的通信曾有 Vial 討論中國南方民族的分類與分布之紀錄,並且有別於中國的分類,是傳教士獨有的民族地理學。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