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檔案讀書會」2021 年第一次讀書會紀要

 
講題: 多重網絡中的歸化城 (1634-1911)
報告人: 蔡松穎先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時間: 2021 年 4 月 30 日(五)下午 2 : 00 至 4 : 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檔案館第三會議室
撰寫人: 黃品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
 
「中西檔案讀書會」2021 年第一次讀書會紀要
 

  「中西檔案讀書會」2021 年第一次讀書會,由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蔡松穎先生主講。蔡先生的研究領域為清史,對經濟、制度及地方社會等面向均有涉獵。本次報告以清朝統治時期的歸化城為題,使用網絡研究的分析方法,探討歸化城呈現出的多元面向。

  1634 年,皇太極 (1592-1643) 正式將歸化城收為領地,故以此時作為討論的起點。因清政府轄有關內、關外的統治形式,使長距離貿易成為可能,歸化城即為通往北亞貿易的重要節點,是清代口外貿易的重要據點。講者欲討論的並非是實際坐落在地圖且有形的商貿網絡,而是人與人之間交際的網絡,甚至是權力的網絡。清代在北亞形成了巨大的貿易網絡,人、經濟與物資的流動更為頻繁,或許亦如包樂史 (Leonard Blussé) 筆下的長崎、廣州與巴達維亞,因為經濟型態轉變帶動生活型態改變。在人與錢財的流動頻仍的時代,此種轉變是否也發生在歸化城?

  講者指出,清代歸化城有許多難以解釋的現象,源頭皆來自歸化城以外的地方,諸如北京、西藏,或那些在商道上往來的商人,他們從遠處把影響帶到歸化城中。因此講者希望,把這些遙遠的地方透過「網絡」連結起來,進而觀察這些波動與網絡各自的特性,以及在歸化城中交互作用的面貌。網絡研究的應用,旨在把抽象的「關係」具體化、圖像化,進而分析關係的結構。除了具體化「關係」之外,網絡也是資源流通的管道,如商品、貨幣、糧食、權力等資源皆然。以網絡分析的方式,能夠探究歸化城中產生互動的事件及其因素。因此,講者歸納出城中的三個網絡,分別是清政府的官僚網絡、藏傳佛教網絡與行社網絡。

  政治網絡是由歸化城的幾個官僚組織連結而成的網絡化關係。歸化城的人群組成十分複雜,不同人群由不同官員負責管理,如民人由山西省轄下督撫管轄;八旗駐防由綏遠城將軍管轄;歸化城土默特旗蒙人歸旗下都統管理;喇嘛則受歸化城扎薩克喇嘛管轄,由理藩院統理。以上顯示出在歸化城內部運作的四個官僚組織。主講人歸納出歸化城內的政治網絡是以「對皇帝忠誠」和「遵守清帝國法制」的共識所組織而成,皇帝及統治集團位於網絡中心。在這個網絡中,不同系統的官員之間亦會發生衝突,如山西省官員與綏遠城將軍在治理上有不同意見而造成的省、旗衝突。而在官僚網絡運作下,歸化城的資源流通,如巨大的糧食網絡與倉廩制度,亦是值得注意的部分。

  相對於政治網絡,藏傳佛教網絡另有自己的共識。此網絡立基在神蹟、扎倉和學位之上,是完全不同於官僚網絡的建立邏輯。清廷為了避免過於強大的藏傳佛教網絡,以及蒙古王公與呼圖克圖的結合造成統治的不穩定,因此著手對藏傳佛教進行改革。改革的方式有三,首先是製造一個新的網絡核心,原先以四大寺為核心的網絡,轉而將雍和宮制定成新的核心,並建立喇嘛職官制度,將喇嘛地位明確化。接著,透過授予喇嘛印信,使其獲得官方認證,將喇嘛納入清廷的管理體系。最後是以金瓶掣籤的方式,將活佛轉世納入清廷監督之下,避免蒙古王公跟活佛之間過於密切的連結。

  最後是由歸化城的晉商建構而成的行社網絡。相較於以北京為中心的職官網絡,或是以西藏為中心的藏傳佛教網絡,晉商的網絡沒有明確的核心,因此容易成為喇嘛、官員予取予求的對象。為了扭轉這種劣勢,晉商開始以行、社為單位,組織自己的網絡。歸化城中由晉商組成的行社網絡,核心為十二社、十二行、十五社,各個年代有不同的名稱,所指皆是歸化城內的核心行社。這些核心行社會由內部選擇四名身家殷實、品性端正且有手腕的人擔任鄉耆。四位鄉耆和各社總領即是歸化城地方社會的領袖,負責制定行社規範與裁定糾紛。鄉耆一職在歸化城中是極高的榮耀,任者可以在店門口懸掛虎頭牌、家中懸掛匾額,獲得官方認可,地方官也得敬重他們。行社亦會與民間信仰結合,成為「祭祀群」。「祭祀群」的基本單位為一個個行社和行社所信仰的神明。透過將神明祀奉在鄰近或同一間廟宇,使得這些神明成為行社間連結關係的紐帶。歸化城的行社網絡圖顯示,行社之間的互動是有意識的選擇與結盟,並且形成具有核心的互動網絡,以抗衡清政府和藏傳佛教網絡成員。「蒙古之侵陵也重、公庭之賦役也煩」,因而晉商必須發展出有核心的網絡,以保全其自身利益。

  多重網絡展示出歸化城內部的人與各式實體資源,還有文化間的相互影響。清政府為了統治需求,選擇和其他網絡進行結合,規模各有不同、層級也有分別(藏傳、蒙古、地方社會),各個網絡不同的需求決定了網絡擴張的可能性。最後,講者指出網絡研究提供了新的觀察視角,得以宏觀地觀察構成網絡的元素、個別網絡的性質、異網絡的糾纏,而微觀地探討網絡上的節點與個體。從網絡視角出發的城市史研究,使各地方研究擁有可供比較的結構標準,城市中的事件只是表徵,透過網絡將可以觀察到更遠的起因。

將本篇文章推薦到 推薦到Facebook 推薦到Plurk 推薦到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