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團體與地方政治:兩個花蓮客家社團發展的初步觀察

 
 
主講人: 黃宣衛先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主辦單位: 中研院台史所【族群史研究群講論會】
時間: 2025 年 05 月 20 日(二)下午 2:00 至 下午 4:00
相關連結: https://www.ith.sinica.edu.tw/academic_look.php?l=c&no=4&id=1354
地點: 中研院台史所802研討室
備  註:
*欲報名者煩請填妥報名表單,報名系統將於5/13(二)23:59關閉。
*報名成功者將發信通知;可現場參加,然會場空間有限,將優先提供已報名者座位,請儘早報名。
*報名成功後若不克參加,麻煩來信告知(Email:ethnohistorytw@gmail.com),否則日後將不錄取
 
【摘要】
花蓮是個不同族群共同居住的地方,沒有一個族群的人口居於絕對優勢。日治之後從中國或台灣西部遷居來此的客家人約佔四分之一,以務農者佔多數。在政經地位居於相對劣勢的情況下,早期客家語言文化有式微的趨勢,客家認同也趨向隱形。
隨著1980年代台灣的民主化運動,縣內的客家社團開始出現。尤其在行政院客委會(2001年)與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2010年)陸續成立後,縣內的客家社團更是蓬勃發展,目前較知名的全縣性客家社團至少有六個。
本研究以1985年即成立的花蓮縣客屬會以及2003年成立的花蓮縣客家文化研究推展協會為主軸,經由分析其歷史發展過程,試圖瞭解官方資源如何改變客家社團的性質,政治人物又如何藉由客家社團鞏固其地位。
 
 

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