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城市與食物:上海配給制度研究(1941-1945);西國烈女的東洋轉化──中、日傳記中的女虛無黨形象;庚款留美專科女生在海外重構的社交網絡,1914-192;白岩龍平與日本實業界在中國(1895-1927)

 
 
主講人: 許秀孟、詹宜穎、鄭揚、羅皓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間: 2019 年 08 月 08 日(四)下午 2:30 至 下午 4:30
相關連結: http://www.mh.sinica.edu.tw/UcEvent00_Detail.aspx?eventID=1456&tableName=Event&tmid=21&mid=57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
一、戰爭、城市與食物:上海配給制度研究(1941-1945)
War, City and Food: the Rationing System in Wartime Shanghai (1941-1945)
許秀孟(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摘 要:
我的博士論文研究日本二戰期間在上海推行的食物配給過程,並嘗試連結討論戰後國共內戰期間的城市供應問題。近年來對汪精衛政權研究的累積,逐漸打破漢奸政府的刻板論述,較能持平看待其在中國淪陷區的作為。然而,我認為過去的研究忽略人口爆增、資金快速流動等戰時劇烈城市化的現象,帶給統治者治理城市的新挑戰。特別是戰時上海,歷經由外國人治理的租界政府轉變成由中國人治理的汪精衛政府,其城市治理的認知與行政條件皆不同。有鑑於此,我從食物在戰時受配給供應的這個大脈絡,探討政府如何介入市場,重新界定「飢餓」並進行管理。我展開的面向,包括城市供銷系統的轉變、食物分配的機制、黑市經濟的形成,以及營養科學的運用等。最後,我也分析《王伯祥日記》中有關飲食的紀錄,從微觀個人的角度,再檢視前述結構性的變化,如何建構1940年代一個上海中產階層人士的生活方式。

二、西國烈女的東洋轉化──中、日傳記中的女虛無黨形象
The Oriental Transformation of West Heroic Women: The Image of Female Nihilists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Biographies
詹宜穎(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候選人)

摘要:
「虛無黨」一詞在日本與中國知識界引起許多討論的同時,「女虛無黨」所呈現的「殺君主」、「變社會」與「革命女傑」的形象也進入了日本與中國知識分子的視野。季家珍曾指出,傳記敘事是「再現本土或外國模範人物的方式──圍繞傳記的材料(parabiography)──其實是建構意識形態及文化的重要工作。」她認為,中國的傳記傳統本來即具有教誨的意義,旨在教育女性建構自我,成為「孝女」(filial daughters)、「忠貞的妻子」(faithful wives)與「賢母」(instructive mothers)。但在20世紀初,晚清女子雜誌引入了「社會」與「軍國」英雄的概念,在這個框架下一方面介紹西方從事軍事、政治活動女性的傳記;另一方面也召喚中國歷史上的女性,建構一整套配合國族概念的意識形態,指導中國女性去關注「公領域」(社會與政治)事務。本文試圖進一步追問,晚清女子雜誌中關於女性從事軍事、政治活動的概念與知識是從何而來?這些雜誌文章的作者參考了哪一些資料、文本,建構出呼應當時政治局勢、教育需求的女性形象?於此,潘光哲曾以閱讀史的角度,結合出版史、書籍史的研究,探討晚清士人閱讀活動與思想/觀念形成過程之間的互動關係。藉著追索士人閱讀的各種書籍所形構的「知識倉庫」,進而描繪更精確的思想傳播路徑和知識文本。筆者將借鑑此一研究角度,探討日本與中國知識分子,在翻譯與介紹女虛無黨傳記時,閱讀、參考的知識來源。職此,本文分為四節進行討論。第一節著眼於薇拉‧查蘇利奇(Vera Zasulich)的兩篇日文傳記:第二節側重於Sophia Perovskaya形象在日本與中國的展演。第三節主要探討1905年後,各種報刊書籍中所出現的「俄國革命婦人」的傳記文本。針對日本平民社編纂的《革命婦人》,以及中國的刊物《天義》與《女子世界》對《革命婦人》的翻譯進行討論。第四節則統整前三節的討論,嘗試說明從「列女」、「烈女」到「女傑」、「革命婦人」,「女虛無黨」在中國與日本出現了什麼樣的形象變化。這些變化一方面反映了譯者想要傳達、指導讀者的意識形態;另一方面則呈現出日本與中國在各自的社會脈絡中建構女性形象的差異。

三、庚款留美專科女生在海外重構的社交網絡,1914-1927
Realigned Social Networks Abroad: Women Boxer Indemnity Scholars, 1914-1927
鄭揚(美國康乃狄克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摘要:
從1914到1927年,共有五十三名女生獲得庚款獎學金資助,赴美接受為期五年的高等教育。以往對留學生的研究大多從整體角度看待學生群體,而對他們內部的經驗差異有所忽視。以庚款女生為焦點分析留美學生在社會交往空間方面的內部區別,有助於我們理解性別所造成的機會和選擇差異,以及跨國交流對單一社會性別秩序的衝擊與重塑。庚款女生在國內已經形成的社會交往圈子主要由家鄉的社會環境、父輩所屬的社會階層和職業、求學機構的生源等因素影響。在美期間,與清華男生的同學群體相比,庚款女生人數較少,來源相對分散,很難形成有規模有組織的女生群體。儘管如此,她們所讀學校的地域分佈較自費女生而言更為集中,因而彼此之間較易結成不受年級和學校限制的新的社交紐帶。與同時代的其他女性留學生類似,她們不僅跨越國界,同時也衝破了中國社會固有的性別秩序所劃定的界線,在留學生的社團、刊物、戲劇演出、演講比賽中,都扮演了顯著的角色。跨國求學所形成的社交紐帶為她們未來參與中國高等教育機構現代化提供了新的機會和選擇。

四、白岩龍平與日本實業界在中國(1895-1927)
Ryuhei Shiroiwa and the Japanese business community in the china(1895-1927)
羅皓星(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摘要:
本人的研究主題為探討日本實業界與中國的關係,在以往的研究而言大多將目光放在三井、三菱等大財閥在中國的經營並論及財閥的資本擴張如何與侵略戰爭有所關連。這樣一來,實難看到人際網絡的往來如何觀察中日兩國多年來的交往。近年來隨著中日兩國學術交流的日漸頻繁,逐漸注意到日本實業界與中日關係的互動。而本人的研究主題則將焦點放在實業家個人身上,並以此來作為探討近代中日關係的切入點。而本研究則以白岩龍平作為切入點,以此來作為本研究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