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相關出版書文

 

佛教的當代判釋

 

作者

吳汝鈞

出版單位

臺灣學生書局

出版年份

2011

ISBN

9571515094

頁數/開數

832 頁


作者簡介

吳汝鈞

  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哲學組特聘研究員,李遠哲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早年留學日本大阪外國語大學、京都大學、德國漢堡大學,分別研習日本語、梵文、藏文及方法論。獲加拿大 McMaster University 哲學博士,博士論文 “T’ien-t’ai Buddhism and Early M?dhyamika” 由美國夏威夷大學出版社出版,又在印度加版。在學術研究上受益於中、日、德、法、美諸方學者,但學無常師,擇善而從。研究領域涵蓋佛學、儒學、先秦道家、京都學派哲學、現象學、歷程哲學,皆寫有專書。近十年開始造論,開拓純粹力動現象學,寫有《純粹力動現象學》、《純粹力動現象學續篇》、《純粹力動現象學六講》。目前致力於純粹力動現象學之量論(知識論)之構思與撰著,已出版《西方哲學的知識論》一書。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積四十餘年的佛學研究功力,以十一分判來判釋全體佛法。其內容綱領如下:1.「捨邊中道」判釋釋迦牟尼與《阿含經》思想,是所謂原始佛教。2. 「法有我無」判釋小乘的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的實在論思想。3.「即法體空」判釋般若思想與中觀學。4.「識中現有」判釋唯識學。5.「佛性偏覺」判釋如來藏思想、華嚴宗、早期禪、北宗禪。6.「佛性圓覺」判釋天台宗、南宗禪。7.「挾相立量」判釋佛教知識論。8.「空有互融」判釋空宗與有宗的綜合發展。 9.「委身他力」判釋淨土宗和日本京都學派特別是田邊元的發揮與開拓。10.「無相立體」判釋京都學派特別是久松真一的禪法。11.「佛性解構」判釋興起於日本的批判佛教,強調佛教的批判性格與功能,否定佛性思想。

  本書所運用的資料,非常多元,除漢語資料外,還包含梵語、西藏語和日本語多種。又本書以文獻學與哲學分析所合成的雙軌研究法來處理有關文本,先扣緊可靠的文本,然後以哲學解析來判別它的義涵。這樣做既可以在研究方面聚焦於客觀的文本,不會離開文本而作主觀的測想,又可析論文本的哲學內涵,為它的思想定位。
 

 

目錄

 

 自 序
 第一章 佛教的當代判釋概要
 一、捨邊中道
 二、法有我無
 三、即法體空
 四、識中現有
 五、挾相立量
 六、空有互融
 七、佛性偏覺
 八、佛性圓覺
 九、委身他力
 十、無相立體
 十一、佛性解構


 第二章 宗教性的現象學涵義的自我設準
 一、本質明覺我
 二、靜態的覺證與動態的覺證
 三、委身他力我與罪、苦、死
 四、委身的意義
 五、關於自我轉化
 六、救贖問題
 七、迷覺背反我
 八、久松真一論背反
 九、迷執與明覺:一念無明法性心
 十、迷執的對治
 十一、京都學派哲學的觀點
 十二、我的省思與對京都哲學的回應
 十三、我對迷覺背反問題的總的省察
 十四、關於總別觀照我
 十五、由判教的線索到判教的基準


 第三章 我的判教基準
 一、判教的基準:動感問題
 二、判教的基準:認識問題
 三、形象與外物:知識論與存有論


 第四章 先賢的教相判釋
 一、關於教相判釋
 二、法藏《華嚴五教章》所述前此的判教法
 三、前此的判教法的局限性
 四、太虛、印順的教相判釋
 五、太虛、印順的判教法的局限性
 六、禪宗宗密的判教法及其缺失
 七、華嚴宗法藏的判教法
 八、法藏的判教法的缺失
 九、關於頓教的問題
 十、唐君毅先生論華嚴宗的頓教與我的回應
 十一、日本學者論頓教
 十二、頓教作為實踐方法看
 十三、法藏的思路
 十四、關於性起問題


 第五章 天台宗智顗的判教法
 一、天台宗智顗的判教法
 二、以佛性觀念為主脈來為四教定位
 三、四教的特色
 四、四門入實相
 五、天台宗判教的得失


 第六章 捨邊中道
 一、捨邊中道
 二、總的評論


 第七章 法有我無
 一、說一切有部
 二、經量部
 三、總的評論


 第八章 即法體空
 一、中觀學
 二、般若思想
 三、關於般若波羅蜜多
 四、總的評論


 第九章 識中現有
 一、唯識與阿賴耶識、末那識
 二、安慧的詮釋的啟發性
 三、識轉變的宇宙論涵義與動感
 四、識中現有
 五、對世間的關懷與認識
 六、總別觀照我
 七、總的評論


 第十章 挾相立量
 一、佛教知識論的建立與陳那的有關著作
 二、唯識學與經量部之間
 三、認識對象的條件
 四、認識對象及其種類
 五、認識對象是自己與「自己認識」
 六、認識機能或手段:現量
 七、心靈現量與瑜伽直覺
 八、認識機能與認識對象之間的關係
 九、範疇問題
 十、分別與離分別
 十一、穆克己論分別與離分別
 十二、徹爾巴特斯基論陳那與康德


 第十一章 空有互融
 一、無形象知識論與有形象知識論
 二、寂護的思想方向
 三、空有互融說的一些關連點
 四、寂護的空有互融說
 五、蓮華戒的空有互融說
 六、從動感與知識看


 第十二章 佛性偏覺
 一、超越的分解
 二、關於佛性偏覺
 三、如來藏系的自性清淨心
 四、如來藏的普遍性與現起問題
 五、華嚴宗的性起思想
 六、法界緣起
 七、達摩與早期禪的真性真心觀
 八、即清淨心是佛
 九、明鏡心與客塵煩惱的分離
 十、如來禪與祖師禪
 十一、靈知真性
 十二、總的評論
 十三、真理與方法


 第十三章 佛性圓覺
 一、背反與圓覺
 二、一念無明法性心
 三、法性與無明當體一如
 四、一念三千的存有論義與工夫論義
 五、如來禪與祖師禪
 六、無住與無一物:工夫論與存有論的交集
 七、體與用的交融
 八、平常心是道
 九、強烈的主體性意識
 十、動感的巔峰發展
 十一、總的評論
 十二、總的評論(續)
 十三、體用問題


 第十四章 委身他力
 一、淨土教法的基本文獻與信仰
 二、《無量壽經》的思想
 三、《阿彌陀經》與《觀無量壽經》的思想
 四、由淨土三經到京都學派
 五、西田幾多郎論悲哀
 六、論名號
 七、論信
 八、由虛無主義經空到身土不二思想的轉向
 九、身體觀與情意中的空觀
 十、懺悔與懺悔道
 十一、自我放棄與「大非即大悲」
 十二、懺悔道哲學的力動轉向
 十三、田邊哲學與西田哲學


 第十五章 無相立體
 一、京都學派的定位與成員
 二、京都哲學與佛學
 三、久松真一之屬於京都學派
 四、久松真一在禪佛教方面的經驗與體證
 五、東洋的無
 六、無相的自我
 七、人的生命存在之構造的三個導向:FAS
 八、終極的二律背反
 九、覺悟與救贖
 十、善惡問題
 十一、禪與現代世界
 十二、對於久松的禪觀特別是史觀的評論與批判


 第十六章 佛性解構
 一、所謂「批判佛教」
 二、批判佛教的批判性和佛教的批判性
 三、界論與佛性(通於如來藏、本覺、清淨心)
 四、對於界一觀念的深入的文獻學兼攝義理的探討
 五、高崎直道對界論的回應
 六、批判佛教與緣起說
 七、《大般涅槃經》論佛性
 八、其他大乘經論論佛性、如來藏及界
 九、瓊格對《佛性論》的研究
 十、對場所哲學、場所佛教的批判
 十一、場所哲學、場所佛教的批判性
 十二、關於本覺思想
 十三、佛教的涉俗問題
 十四、佛性、如來藏的普遍性是方便法門
 十五、禪不是佛教?
 十六、道與場所
 十七、結論


 後 記
 索 引
 凡 例
 哲學名相索引
 人名索引
 著書、論文索引
 

回頁首

 

 

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

 

作者

石守謙 廖肇亨 編

出版單位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年份

2011

ISBN

9789866274312

頁數/開數

656 頁


編者簡介

  石守謙,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藝術史組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及考 古學 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所長、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過去的研究試圖以文化史角度,對中國繪畫史及其相關之歷史發展提供與二十世紀八○年代前不同的理解。大致可分為探討畫史上風格轉變與文化環境間的關係、區域發展、中日交流、與雅俗問題等。近年主持中央研究院深耕計畫「移動的桃花源」以及主題計畫「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重要著作有《風格與世變》(1996,簡體字版 2008)、《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2010),並主編《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2001)、The History of Painting in East Asia: Essays onScholarly Method (2008)。

  廖肇亨,出生於臺灣基隆。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東京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博士,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範圍為古典文學理論、遺民文化、禪學史、佛教文化史、東亞文化交流史。希冀融鑄思想史、文學史、佛教史、文化交流史為一體,嘗試出入於東亞漢文學與佛教文化史之間。近年主要開展東亞使節詩學、古典海洋詩學、佛教護國思想等相關課題的研究。重要著作有《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與開展》(2008),譯有《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佛教與儒教》(2006、2008,二書原著者為荒木見悟),編有《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2007)。


內容簡介
 

  「東亞」作為一個地理區塊的概念,固然與歐洲勢力之試圖掌控世界版圖有關,但在那之前,中國、日本、韓國所在的區域中,確實也存在過一些文化共相。這些共相形塑出一些清晰可感的「意象」,並為不同地區之人士所共享,甚至在他們之間促生出某種「同體感」。這種具有高度共享性的意象,其存在的情況可以見到若干不同的類型,從理念層次的超越現世之理想世界想像,到具體典範人物、景觀之形象,甚至訴諸物質性形式存在的用器用物、消費貨品之樣貌。觀察與分析此「文化意象」的重點不在於它們在中、日、韓各地之是否出現,或者誰先誰後的問題,而是在透過各種管道往來後,其所經歷的形塑過程。本論文集所收的論文,試圖追求另一種能超越單一由學術、政治、宗教、經濟角度切入之既有模式,以一種能不受其限制,而又足以適時將之統合在內的關照格局,來重新反省「東亞」之作為整體的可行性。
 

 

目錄

 

 導論
  1 由文化意象談「東亞」之形塑(石守謙) 07
  2 從月印萬川到大海一味——東亞文化意象的體現與流衍(廖肇
    亨) 33

 一、理想世界的文化意象
  1-1 桃花源意象的形塑與在東亞的傳佈(石守謙) 53
  1-2 東亞世界中阿彌陀畫像之諸相(井手誠之輔) 97

 二、勝景/聖境的文化意象
  2-1 西湖在中日韓——略談風景轉移在東亞文學中的意義(金文
    京) 141
  2-2 作為東亞圖象的瀟湘八景圖——十五世紀朝鮮前期文人所見到的東
    亞瀟湘八景圖(板倉聖哲) 167
  2-3 聖境與生死流轉——日本五山漢詩中普陀山文化意象的嬗變(廖肇
    亨) 191

 三、典範人物的文化意象
  3-1 清凉寺釋迦像的日本傳統 (Donald F. McCallum) 227
  3-2 東亞文學與繪畫中的騎驢與騎牛意象(張伯偉) 271
  3-3 日本五山禪僧詩中的東坡形象——以煎茶詩、風水洞、海棠等為中
    心(朱秋而) 331
  3-4 維摩詰形象在東亞繪畫中的流轉(陳韻如) 365
  3-5 寒山拾得之多重意象——詩、畫、傳說的交互指涉(巫佩蓉) 415


 四、軼事/傳奇的文化意象
  4-1 宋元時期的蘇軾野服形象(朴載碩) 461
  4-2 明代中韓「孝女」唱和詩的文化意涵(衣若芬) 507
  4-3 此恨綿綿無絕期——狩野山雪的〈長恨歌圖〉研究(林麗江) 539

 英文摘要 603


 引用書目 614
 

回頁首

 

孝治天下
《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

 

作者

呂妙芬

出版單位

聯經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1

ISBN

9789860270273

頁數/開數

408 頁


編者簡介

呂妙芬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明清學術思想史、文化史。著有《胡居仁與陳獻章》、《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根據中國近世出版的眾多《孝經》文本,研究《孝經》論述與相關政治和文化實踐。

  在方法論上,配合《孝經》文本的多元性質,從政治、社會、思想、教育、宗教、經典詮釋、性別、儀式實踐等角度進入考察,試圖呈現這部書在不同歷史情境中,與歷史人物之生活及思想交會的豐富圖景。本書不僅豐富目前學界對《孝經》的研究,也希望透過特定的研究視角來呈現中國豐富孝文化的部分意涵,及其從傳統到現代的變化。
 

目錄

 序
 導論
 第一部 宏觀歷史背景
 近世中國家族與孝的教化
 《孝經》文本定位的歷史變化:兼論與蒙學、女教的關係
 第二部 晚明的論述與實踐
 晚明《孝經》著作與政教功能論述
 宗教意涵的論述
 儀式性的實踐
 第三部 晚明到民初的變化
 政策的延續與落實
 明清之際詮釋觀點的變化
 清中晚期的《孝經》學
 新世界秩序下的《孝經》論述
 結論
 附錄

 

回頁首

 

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

 

作者

黃克武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年份

2010

ISBN

9789570837124

頁數/開數

272 頁/25 開


編者簡介

黃克武

  1957 年生於臺北板橋,美國史坦福大學歷史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其專長領域為中國近代思想史、翻譯史與中西文化交流。主要著作:《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1994)、《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1998)、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 (2008) 等。


內容簡介

  本書以新的史料刻畫出嚴復所面對的挑戰與思想上的徬徨和奮鬥,並藉此思考文化轉型的現實意義。
  本書以嚴復為例探討中國近代的思想與文化的轉型。轉型時代的觀念由張灝先生提出,意指 1895 至 1925 前後的三十餘年間,中國思想文化由傳統過渡到現代的關鍵時代。在此期間中國受到傳統與西力的雙重衝擊,產生了劇烈的變化。嚴復為轉型時代中具代表性的知識分子,他的生活與思想均表現出「現代性」與「傳統性」,或說「啟蒙」與「反啟蒙」交織併陳的轉型特點。本書利用新的史料刻畫出嚴復所面對的挑戰與思想上的徬徨和奮鬥,並藉此思考文化轉型的現實意義。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異性情緣:性別關係與思想境界
  第一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初次婚姻
  第二節 納江鶯娘為妾
  第三節 續絃朱明麗
  第四節 與鶯娘離異
  第五節 嚴復的煙霞癖
  第六節 忘年之交呂碧城與何紉蘭
  第七節 小結

 第三章 北洋當差:從水師學堂走向翻譯之路
  第一節 北洋當差,味同嚼蠟
  第二節 嚴侯本武人,科舉偶所慕:嚴復與科舉制度
  第三節 假令早遘十年,豈止如此?呂增祥、吳汝綸與嚴譯《天演論》
  第四節 小結:不能與人競進熱場,乃為冷淡生活

 第四章 新語戰爭:清末嚴復譯語與和製漢語的競賽
  第一節 另一場戰爭
  第二節 從「名詞」談起
  第三節 嚴復對抗東學與東語
  第四節 嚴復與譯名統一工作
  第五節 小結

 第五章 靈學濟世:上海靈學會與嚴復
  第一節 從一頁報紙廣告說起
  第二節 民初靈學研究的淵源
  第三節 上海靈學會的成立
  第四節 上海靈學會的運作:扶乩與靈魂照相
  第五節 嚴復的知識觀

 第六章 結論:太平如有象,莫忘告重泉

 徵引書目

 

回頁首

 

 

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
互動、轉化與融合

作者

黃俊傑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年份

2010 年 8 月

ISBN

9789860241662

頁數/開數

184 頁


作者簡介

 

  黃俊傑,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馬利蘭大學、 Rutgers 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新加坡儒家倫理小組顧問。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總主持人。獲得學術榮譽有:美國王安漢學研究獎 (1988) 、傑出人才講座 (1997-2002) 、胡適紀念講座 (2005-2006) 、臺大學術研究傑出專書獎 (2006、2007) 、中山學術著作獎 (2006) 、臺大學術研究傑出期刊論文獎 (2008、2009) 。著有《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等中英文專著二十餘冊。個人首頁:http://huang.cc.ntu.edu.tw
 

內容簡介
 

   本書將東亞儒學經典及其價值理念,置於中、日、韓各地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分析源起於中國的儒家經典及其核心價值與各地地域特質的互動。首先就「東亞文化交流史」這個新學術領域有所探索,分析其中之問題意識及其研究主題。其次探討日、韓等地的儒者解釋中國儒家經典時,常常體驗中國儒家經典中的「普世價值」與「地域特性」之間的張力關係,與「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之間的張力關係。
  書中指出東亞儒學讀經的根本目的並不是在於對經典進行知識論意義的「理解」,而是將經典中的價值理念涵納到身心,使生命受到經典的浸潤與轉化。至於經典解釋與政治權力之間則有其複雜關係:兩者之間一方面既不可分割,另一方面又互為緊張而彼此滲透、轉化,形成具有東亞文化特色的經典解釋學。而隨著二十一世紀世局的轉變,將儒家傳統置於東亞文化交流的脈絡中加以考察並衡斷其價值,是新時代人文研究的一個新方向,值得努力以赴。

 

目錄


 自序 i

 〈導論〉

 

 第一章 作為區域史的東亞文化交流史:問題意識與研究主題 3

 一、引言 3

 二、方法論的思考 7

 三、問題意識 22

 四、研究主題 29

 五、結論 33

 

 〈「自我」與「他者」的互動〉

 

 第二章 中日文化交流史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類型及其涵
     義 39 
 一、引言 39

 二、類型一:「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的張力 40

 三、類型二:「文化自我」與「文化他者」的張力 45

 四、類型三:「政治自我」與「政治他者」之張力 49

 五、類型四:「文化他者」與「政治他者」之張力 52

 六、結論 54

 

 第三章 十八世紀東亞儒者的思想世界 61

 一、引言 61

 二、十八世紀東亞儒學的同調(一):通過反朱子學而反形上學 61

 三、十八世紀東亞儒學的同調(二):在「存在」中探索「本質」70

 四、十八世紀東亞儒學的異趣:中、日、韓儒者主體意識的比較 73

 五、結論 81

 

 第四章 論中國經典中「中國」概念的涵義及其在近世日本與現代臺灣
     的轉化 85

 一、引言 85

 二、「中國」作為中國的「自我形象」:「文化中國」與「政治中國」
   的合一 85

 三、近世日本世界觀中「中國」概念的重構 88

 四、現代臺灣世界觀中的「中國」:「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合
   一與撕裂 92

 五、結論 95
 

 〈知識與權力的互動〉

 

 第五章 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 99

 一、引言 99

 二、作為體驗的東亞儒者解經途徑 100

 三、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學的方法論問題 110

 四、結論 117

 

 第六章 論東亞儒家經典詮釋與政治權力之關係:以《論語》、《孟
     子》為例 121

 一、引言 121

 二、東亞儒家經典詮釋與權力的支配 122

 三、東亞儒家經典的政治性解讀 130

 四、結論 138

 

 〈結論〉

 

 第七章 結論 143

 

 引用書目 147

 名詞索引 173

 人名索引 177

 

回頁首

 

近代東亞變局中的李春生

作者

李明輝 編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年份

2010

ISBN

9789860230635

頁數/開數

308 頁


編者簡介

李明輝

  原籍臺灣屏東,1953 年出生於臺北市。政治大學哲學系及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其後獲得「德國學術交流服務處」 (DAAD) 獎學金,赴德國波昂大學進修,於 1986 年獲得該校哲學博士。曾擔任臺灣大學哲學系客座副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目前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合聘教授、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合聘教授、廣州中山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主要著作有《儒家與康德》、《儒學與現代意識》、《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康德倫理學發展中的道德情感問題》(德文)、《儒家思想在現代中國》(德文)、《孟子重探》、《四端與七情
――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譯作有 H. M. Baumgartner 的《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康德的《通靈者之夢》、《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及《未來形上學之序論》。


內容簡介

  李春生是臺灣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他的一生多采多姿,除了面臨東西文化的強烈激盪之外,也經歷了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重大歷史轉折,使他從「棄地遺民」成為「日籍華人」。他初為英商買辦,後自營茶業致富,與林本源同列為臺灣首富。身為虔誠的基督徒,他力抗當時中國知識界的主流,嚴厲批判達爾文、赫胥黎等人的「進化論」。本書收錄近年來有關李春生的研究論文多篇,有助於讀者理解臺灣史的一個重要側面。

 

目錄

 編者序 李明輝 i
 李春生與儒家思想 李明輝 1
  轉化抑或對話?
  ――李春生所理解的中國經典 李明輝 25
  以教代政――試論李春生的政教觀 古偉瀛 67
 從宗教著述來看李春生的身分認同 古偉瀛 93
 義和團與臺灣:以李春生為中心 古偉瀛 129
 李春生生命中的兩項抉擇 黃俊傑 165
 一與多之間:李春生的問題 劉紀蕙 179
  李春生與禮密臣的一段軼事―― 一八九五年日軍
 和平占領臺北城事件的發微 陳俊宏 213
 李春生、李延禧與第一銀行 陳俊宏 237
 「李春生與大稻埕茶商發展」座談會紀錄 263
 李春生、辜顯榮敘勳奏章 張季琳譯 291
 人名索引 303

 

回頁首

 

異曲同調:朱子學與朝鮮心理學

 

作者

林月惠

出版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年份

2010

ISBN

9789860234282

頁數/開數

512 頁


作者簡介

林月惠
  1961 年生,臺灣省彰化縣人。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專科學校畢業 (1982)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 (1988)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1995) 。曾任國小教師、嘉義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講師、副教授、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 (2002-2003) 、韓國國立首爾大學哲學思想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2006) 、日本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訪問學者 (2009-2010) ,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宋明理學、中韓儒學比較研究。

  著有:《良知學的轉折
――聶雙江、羅念菴思想之研究》 (2005) 、《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 (2008) 、《陽明「內聖之學」研究》 (2009) 。合編有:《現代儒家與東亞文明:問題與展望》 (2002) 、《現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宗教篇》 (2005) 。另有宋明理學、中韓儒學,以及其他學術論文,散見於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


內容簡介


  十六世紀的朝鮮性理學是朱子學東傳的鼎盛時期,也是韓國儒學發展的高峰,最能呈現其理論特色。本書為凸顯明代朱子學者羅整菴理氣論與心性論對朝鮮性理學的影響,特別著重於「人心道心」論爭的考察與探究。作者強調朝鮮性理學諸多論爭的開展,實是朱子學的多元發展,絕非中國朱子學的單一複製或翻版。朝鮮性理學者正是在理解朱子,批判羅整菴的朱子學,以及反駁陽明學的多種理論攻錯中,發展朱子義理世界的可能性,其成就超邁同時代的中國與日本,實是東亞朱子學的奇葩!

  性理學是韓國儒學發展的主幹,透過對朱子學的多元發展,充分呈現韓國儒學的理論深度與特色。本書從中、韓儒學的比較視域切入,探討明儒羅整菴思想對十六世紀朝鮮性理學的影響,以及相關的理論發展與論爭。

 

目錄

 自 序 i
 導 論 朱子學與朝鮮性理學的開展 1
 一、「朱子學」與「朝鮮性理學」 2
 二、朱子學在朝鮮時代的開展 7
   (一)縱向的歷史發展 8
   (二)橫向的哲學論爭 26
 三、中文學界韓國儒學的研究成果及其反思 43
   (一)臺灣學界的韓國儒學研究 44
   (二)中國大陸學界的韓國儒學研究 48
 四、本書各章內容略述 52

 第一章 朱子與李退溪對「四端」、「七情」的詮釋 63
 一、前言 63
 二、朱子對「四端」、「七情」的詮釋 65
 三、李退溪的「四端七情」論 83
 四、朱子與李退溪詮釋「四端」、「七情」所呈現的
 理論困境 95
 五、結語 106

 第二章 「格物」、「物格」與「理到」――論李退溪晚年物格說 109
 一、前言 109
 二、朱子對《大學》「格物」與「物格」的註解 112
 三、李退溪與「格物」、「物格」的相關論辯 120
 四、李退溪的「物格」、「理到」說 135
 五、結語 145
 附錄:「格物」與「物格」諸說異同 148

 第三章 羅整菴與李退溪的理氣論――從《困知記》的東傳談起 149
 一、羅整菴《困知記》的東傳及其評價 149
 二、羅整菴「理氣為一物」的意涵 159
 三、李退溪對羅整菴「理氣為一物」的批評 178
 四、異曲同調:羅整菴、李退溪對朱子理氣論的繼承與修正 186

 第四章 羅整菴的「人心道心」說 193
 一、前言 193
 二、羅整菴對朱子「人心道心」說的質疑 194
 三、羅整菴的「人心道心」說 208
 四、羅整菴「人心道心」說的批判與衡定 223
   (一)羅整菴與朱子「人心道心」說的異同 223
   (二)羅整菴「人心道心」說與其理氣論是否一致 230
 五、結語 236

 第五章 十六世紀朝鮮性理學者對羅整菴「人心道心」說的迴響與批
     判 239
 一、前言 239
 二、朝鮮性理學「人心道心」說的緣起 241
 三、盧穌齋對羅整菴「人心道心」說的全盤接受 245
 四、李一齋與盧穌齋的「人心道心」論爭――李一齋對羅整菴「人心道
   心」說的嚴厲批判 260
 五、李退溪、奇高峰、李栗谷對羅整菴「人心道心」說的評價 268
 六、結語 280

 第六章 李退溪的「人心道心」說――兼論「公私」問題 285
 一、前言 285
 二、李退溪「人心道心」說的意涵 286
 三、李退溪「人心道心」說與「公私」問題的關聯 294
 四、結語 299

 第七章 李栗谷的「人心道心」說 301
 一、前言 301
 二、李栗谷「人心道心」說的問題意識 303
 三、李栗谷「人心道心」說的意涵 307
   (一)源一流二:人心主氣、道心主理 309
   (二)人心道心相為終始說 316
 四、李栗谷「人心道心」說的評價 321

 餘 論 比較視域下的中、韓儒學研究 327

 附錄一 鄭霞谷對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理解 331
 一、前言 331
 二、李退溪對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批評 333
 三、鄭霞谷對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辯護與理解 345
 四、結語 361

 附錄二 韓國儒學研究書目 363
 一、臺灣的韓國儒學研究書目 363
   (一)專書 363
   (二)專書論文 364
   (三)期刊論文 368
   (四)學位論文 380
 二、中國大陸的韓國儒學研究書目 382
   (一)古籍整理 382
   (二)譯著 382
   (三)專書 383
   (四)專書論文 386
   (五)期刊論文 389
   (六)學位論文 402
 三、韓國近五年的韓國儒學研究書目 404

 參考書目 455
 一、中國古籍原典 455
 二、韓國漢籍原典 456
 三、中文論著 459
 四、韓文論著 467
 五、日文、英文論著 472

 人名索引 475
 概念索引 481

 

回頁首

 

 

女體與國族:
強國強種與近代中國的婦女衛生 (1895-1949)

作者

周春燕

出版單位

近代史研究所

出版年份

2010

ISBN

9789860229059

頁數/開數

433 頁


內容簡介
 

  本書考察西元 1895 至 1949 年間,中國女性面對月經、懷孕、生產等生命歷程時,其相關的照護與知識逐漸走出傳統的過程,以及政府在婦女衛生推廣上的角色。
  傳統中國婦女,囿於「男女授受不親」的社會習俗,與中醫缺乏精確的解剖學、細菌學等相關知識,所受的健康保障較為侷限,尤其是涉及女性生殖器官的月經和孕產等方面更是如此;而大部分缺乏醫學知識的穩婆,亦得以獨覇傳統的生產場域。然而,甲午戰敗的刺激,以及西方醫學之大量傳入,意外地衝破中國婦女的身體界線,使婦女衛生在「強國強種」的風潮下得到改變的契機,以往較少公開談論的月經、分娩等知識,也大量透過報刊、雜誌傳播。此外,新式月經帶、西醫婦產科醫院及醫師,及受專業訓練的助產士,也逐漸滲入中國婦女的生活領域。
  1928 年以後,隨著北伐統一,政府決意介入攸關國力的婦嬰衛生改革。除了頒布相關法令外,也積極訓練舊穩婆,設立中央助產委員會,推廣西式助產教育,並實施公醫制度免費接生,以期有效預防產褥熱與新生兒破傷風,減少婦嬰死亡率。儘管在 1949 年之前,中國仍有不少婦女尋求穩婆接生,但新式助產事業還是在八年抗戰、國共內戰期間逐步推展。中共政權建立後,即在此基礎上持續加以擴大。

 

目錄


 主編序
 謝詞
 緒論

 第一章 女子:國民之母
 第一節 「亡國滅種」與「強國保種」
 第二節 纏足害種
 第三節 「女子者,國民之母也」
 小結

 第二章 月經:走出禁忌
 第一節 傳統中國對月經的看法
 第二節 近代月經議題之公眾化
 第三節 經期衛生:以沐浴為中心
 第四節 新式月經用品的出現
 小結

 第三章 孕產:孕期保健、分娩與產後照護
 第一節 從《胎產書》到《婦嬰新說》
 第二節 從「逐月養胎」到「科學養胎」
 第三節 從「立式分娩」到「臥式分娩」
 第四節 產後照護
 小結

 

回頁首

 

道:明清旅遊文化

作者

巫仁恕

狄雅斯 (Imma Di Biase)

出版單位

三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10

ISBN

9789571453095

頁數/開數

180 頁

 

作者簡介

巫仁恕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學士,臺灣大學歷史學碩士、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專長領域是明清城市史與明清社會文化史,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明清城市群眾集體抗議、明清物質文化與消費文化。著有專書《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 (2005) 與《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 (2007) 。

狄雅斯 Imma Di Biase
  義大利威尼斯 Ca’ Foscari 大學漢學系東方語言研究博士,博士論文主題是關於明清時期旅行者的研究。 2002 年在澳洲墨爾本斯溫伯恩大學擔任客員研究員,主要研究澳洲華人移民。其著作有論文〈征服新金山〉,以及專書《易經:中國人的代碼》 (2005) 與《中國靈魂》 (2007)。目前正在墨爾本大學撰寫另一本博士論文,她嘗試以心理學家容格的理論,來探討有關中國人的「情緒」 (emotion )。

內容簡介

  旅行團包套的「套裝旅遊」,你以為是現代的產物嗎?其實早在明清時期,中國已有各式各樣的旅遊活動,而且旅遊設施逐漸走向商品化,比起同時期的西方有過之而無不及。無論是美酒佳餚、遊船肩輿、旅遊導覽、遊伴相隨,皆讓旅途可以更舒適、更盡興。士大夫更是明清旅遊文化興盛的一大推手,旅遊也成為明清士大夫文化的重要一環。大家耳熟能詳的徐霞客,以長程的冒險旅行著名,然而,這樣的「壯遊」並非當時士大夫旅遊文化的主流。從大量的日記、遊記中,可以觀察到他們頻繁地出遊,大多是距離不遠的「淺遊」,而且具有休閒娛樂及社交功能。明清士大夫所撰寫的遊記,看似文學作品,實則背後反映了士大夫的身分焦慮感。遊記文體在書寫上的變化,涉及到士大夫試圖與其他人的旅遊活動作區分的策略轉變。到了晚清,曾與西方接觸的中國人所留下來的旅行記錄,更有助於我們理解當時中國人對西方人的看法與態度。
 

回頁首

 

 

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

作者

李尚仁,林淑蓉,陳元朋,郭奇正,張珣,蔡璧名,鍾蔚文,顏學誠,Elisabeth Hsu

余舜德主編

出版單位

清華大學

出版年份

2009 年

ISBN

9789868401136

頁數/開數

480 頁/18 開


作者簡介

 

  李尚仁

  臺北市人,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 (Imperial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 醫學史博士。曾任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衛康醫學史研究中心 (The Wellcome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博士後研究員。現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十八世紀中至二十世紀初之西方醫學史與生命科學史以及科技與社會研究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目前正進行的研究課題包括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的英國熱帶醫學史、十九世紀西方醫學在中國、維多利亞與艾德華時期 (Victorian and Edwardian Periods) 英美的鬼怪小說 (supernatural fiction) 與當代科學之間的關係。由於參與身體感研究計畫以及受到我的愛妻洪士培的啟發,目前正開始閱讀探索醫療與身體人類學這個令人興奮的研究領域的相關著作。

  林淑蓉

  出生於基隆的臺北人,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畢業,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校區)人類學碩士、博士。返國後,即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迄今。1996 至 1997 年曾為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訪問學人,並在 2001 年及 2007 年 7 至 12 月期間擔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訪問學人。研究領域包括:性別研究、身體研究、疾病與醫療、及中國的侗族研究。在侗族研究的成果中,身體是相當重要的研究路徑,以分析侗人的婚姻交換、物?食物、時間、空間、權力、人群互動、以及治療儀式與宇宙觀等議題。而在台灣的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研究方面,亦以身體作為研究主軸,探討疾病患者的身體與疾病經驗、自我認同之關係。

  陳元朋

  1968 年生,臺灣臺北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士、碩士、博士。曾任美國史丹佛大學華語文中心教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研究助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才培育計畫成員、私立佛光大學人類學系專任助理教授。現任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助理教授,《新史學》雜誌社常務社員。研究領域為:醫療史、飲食史、宋史、本草博物學史。論著包括《兩宋的尚醫士人與儒醫——兼論其在金元的流變》、《粥的歷史》,並發表〈傳統食療概念與行為的傳衍——以〈千金、食治〉為核心觀察〉、〈荔枝的歷史〉、〈作為社會史研究的中國飲食史〉等多篇學術論文。

  郭奇正

  東海大學建築學士與碩士,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2006 年美國富爾布萊獎助學者,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進行一年訪問研究;目前回到東海大學建築系任教。作者在九○年代初期感受到了設計專業範疇在亞洲區的新國際分工後離開業界,返校進修並於 1996 年開展對上海的研究。作者以其在大學與研究所時期接觸過的歷史與社會學知識啟蒙,綜合其在建築設計、都市規劃與房地產開發的專業實踐經驗,帶進城市史的研究領域,以上海里弄為文本,從物質、文化等角度重新解讀都市與建築空間,常有傳統城市史研究之外的意外發現。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仍以近代上海的城市與建築空間為文本,但嘗試由制度、社會階層、身體經驗、等角度多元地切入;也正將研究的觸角由近代延伸至當代,並擴及當下兩岸正在浮現的許多都市文化現象。

  張珣

  1956 年出生於臺灣高雄,臺灣大學人類學學士與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人類學博士。1998 至 1999 年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領域有:臺灣媽祖信仰與進香儀式,臺灣民俗醫療與乩童問神儀式,臺灣佛教史,道教收驚祭解儀式,臺灣童養媳習俗等等。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講授「醫療人類學專題」與「飲食、醫療與文化」課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兼任教授,講授「宗教人類學」課程。

  著作有 1994《疾病與文化》稻鄉出版社;2003《文化媽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出版。

  與人合編有 2001《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南天出版社;2003《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與新思維》南天出版社;2003《媽祖信仰與現代社會》臺灣宗教學會;2006《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南天出版社。

  蔡怡佳

  1967 年出生於臺灣屏東,臺灣大學心理學學士與碩士,美國杜根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 心理學碩士,美國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宗教研究博士。曾任教於東華大學民族文化學系,現任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並於政治大學宗教所講授「宗教心理學」課程。主要研究興趣為宗教與當代文化,近期研究關注傳統宗教的視域與實踐在當代文化中之展現與轉化的關懷,以比較宗教的視野探討台灣民間宗教以及本土基督教派之「靈」的文化的展現,希望能對「宗教療癒」與「身體感」等研究課題之開展與突破有所貢獻。近期研究亦關注宗教學傳統概念「神聖」在當代社會中的意義,以荷蘭籍著名靈修神學作家盧雲 (Henri Nouwen) 與日本小說家大江健三郎 (Kenzaburo Oe) 對於「殘疾」的書寫出發,探討二者如何提出迴異於社會主流價值對於殘障者之拒斥、修補或是增能思維的另類省思。

  蔡璧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研究重心為醫、道二家思想、操作與文化。曾獲國科會甲種獎勵(八六、八七、八九學年度)、國立臺灣大學教學傑出獎(九五年度「共通及服務性課程」)、教學優良獎(九○、九一、九二、九五學年度)、文學院教學優良獎(九三、九四學年度)。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副教授,兼國立臺灣大學望月詩社暨中醫典籍研究社指導老師。著有《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重審陰陽五行理論:以本草學的認識方法為中心〉、〈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煩」證的身體感〉、〈莊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新詮(上)、(下)〉、〈身外之身:《黃庭內景經》注中的兩種真身圖像〉等,並著有詩集《渡口芙蓉》。

  鍾蔚文

  美國史丹佛大學傳播學博士。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研究興趣集中在人與物的互動、專家與生手。近年來研究主題是從個人生命史、社會文化史角度探討人和媒介互動中身體感變遷的歷程。

  顏學誠

  1964 年出生於臺北市。臺灣大學人類學學士,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研究是以身體人類學與人觀研究切入,探討不同層次的社會整合機制,特別是全球化下不同文化群體的整合可能性,以及如何避免因文化差異與身份認同所造成的群體衝突。理論上的興趣是尋求突破文化建構論與相對主義的分析取徑,以期發現超越個別文化系統的可能。近期的研究著重在探究比賽與社會整合的關係、評比標準的建立、以及不同運動項目中的感官經驗。

  Elisabeth Hsu

  是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系教授、牛津 Green College 的成員,也是牛津大學醫療文化人類學項目的負責人,其研究主要著重在中國醫學、脈診、身體與人觀、及觸摸、疼痛、感覺、情感與感官經驗。她於 2004 年到 2008 年,應邀參加由台灣研究團隊所推動之「感官經驗與中國傳統醫學」計畫,此計劃由余舜德先生主持並獲得蔣經國基金會贊助。參與此項計畫促成了此篇文章的寫作與出版。

 

編者簡介

 

  余舜德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並擔任民族所「醫療與身體經驗」研究群的召集人,研究專長在於經濟與身體人類學,主題涉及夜市經濟、禪坐與消費文化,近年的研究主要從身體經驗的角度來研究台灣的消費文化與全球化的現象,並推動「身體感」理論概念的發展。

 

內容簡介

 

   身體的感受同時包含意涵與感覺、文化與本性,既非純粹的身體感受,亦非單純的認知,而是兩者的結合,因而研究人與物(或物質環境)的關係需要同時從認知及人與物密切的交會、互動的過程著手。本書企圖結合人類學近二十年來相當受到矚目的身體與物質文化研究兩項課題,本書的作者們認為,各文化的成員對這個世界有不同的認識,不只源自於過去強調之宇宙觀的差異,更與各自體物的方式有密切的關係。本書同時提出「身體感」的研究取向,強調過去感官人類學的研究多以單一感官作為研究的單位,並以修正西方社會文藝復興以來過於強調視覺的現象作為研究的主題,乃錯失重點。人們隨時都在使用不同的感官,並結合不同感官所接受的訊息,而形成舒適、潔淨、骯髒、熱鬧、冷清等經驗的主題、焦點或「身體感」的項目,從感官訊息之間如何結合成身體感的項目及身體與物之間密切的互動,本書作者以不同的主題,提出身體感研究的見解。

 

目次

 

 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

 腐物與骯髒感:十九世紀西方人對中國環境的體驗

 衛生、城市現代基礎設施與商品化過程中的身體經驗——上海里弄住宅
  的社會形構

 脈,視覺到聽覺再到觸覺診查:運用「身體感」對漢代早期醫學手稿
  的新解讀

 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的「煩」證的身體感

 馨香禱祝:香氣的儀式力量

 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談食物與體悟

 食物、味覺與身體感:感知中國侗人的社會世界

 追求飲食之清——以《山家清供》為主體的個案觀察

 市場、價值建構與普洱茶交易中的陳韻

 專家、物性、身體感:茶葉比賽中的社會秩序

 體物入微,漸窺堂奧

 

 

回頁首

 

 

從地獄到仙境

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

作者

康豹 (Paul R. Katz)

出版單位

博揚文化

出版年份

2009

ISBN

9789866543210

頁數/開數

432 頁/16 開

 

作者簡介

康豹

  1961 年在美國洛杉磯出生,1984 年耶魯大學歷史系學士,1990 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博士。
  曾經在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與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擔任過副教授和教授。2002 年獲聘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2005 年升等為研究員,並開始擔任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研究室主任。
  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中國和台灣的宗教社會史,以跨學科的方法綜合歷史文獻和田野調查,並參酌社會科學的理論。


內容簡介

  在漢人社會中,民間信仰可以說是占有核心的位置。這是因為信徒所崇拜的神明和舉行的儀式,跟當地文化的建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本書旨在綜合作者二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以闡明兩個重要的議題:民間信仰的價值觀以及寺廟在地方社會的角色。信仰方面,漢人對於地獄司法體系具有非常深刻的信心和依賴;即使無法透過官方的司法體系得到令人滿意的結果,至少可以透過神判儀式得到所渴望的正義。要躲開地獄、成為神仙,也並非遙不可及的事,因為經常有八仙(如呂洞賓)下凡,把修煉內丹等秘訣傳授認真修行的信徒。社會方面,寺廟及其宗教活動屬於漢人公共空間的重要成份,也位於掌握了權力的三群人的三角網絡中心:官員、地方菁英與神職人員。這些人的地位與影響力,無論在由上至下控制和改革的成就上,或是由下至上對主體性的主張上,都是非常顯著的。同時,廟會是一個適合用來觀察上述活動三角網絡的理想場合,因為在儀式活動中這三群人的成員,都試圖提升自己的合法性並擴大自身對地方事務的影響力。最後,寺廟在解決紛爭上亦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包括立誓、告陰狀等神判儀式往往在廟宇中進行,使參與其中的個人或團體藉以提高自身正當性的手段之一。


目錄


 第一篇
 第一章 元代全真道士的史觀與宗教認同——以《玄風慶會圖》為例 3
 第二章 道教與地方信仰——以溫元帥信仰為例 19
 第三章 呂洞賓信仰與全真教的關係——以山西水樂宮為例 51
 第四章 台灣的呂洞賓信仰—以指南宮為例 83
 第五章 台灣王爺信仰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105
 第六章 屏東縣東港鎮的建醮儀式兼探討火醮、水醮和瘟醮的關係 139
 第七章 漢人社會的神判儀式初探——從斬雞頭說起 191
 第八章 明清兩代的控告儀式:宗教與司法連續體的形塑過程初探 233
 第九章 戰後台灣的宗教與政權 287

 第二篇
 第一章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315
 第二章 Taoist Ritual and Popular Cults of Southeast China 325
 第三章 Society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Song China 339
 第四章 Way and Byway. Taoism, Local Religion, and Models of Divinity in
     Sung and Modern China 357
 第五章 The Sinister Way. The Divine and the Demonic in Chinese Religious
     Culture 371
 第六章 Telling Stories: Witchcraft and Scapegoating in Chinese History 385
 本書索引 393
 

回頁首

 

學風鼓盪、旅遊文化與文化政治

作者

盧建榮 編

出版單位

時英出版

出版年份

2009

ISBN

9789866653377

頁數/開數

184 頁/25 開

 

內容簡介


  戰後波平如鏡的台灣史壇,因為汪榮祖 (1940-) 的到此一遊而攪得池畔生波、引起漣漪陣陣沒有中斷。早在上一世紀七○年代,為了晚清大儒康有為胸懷中國心抑滿洲情的問題,汪氏與史界權勢集團中人的黃彰健大打筆戰;到了八○年代,為了民國史界大師陳寅恪不能蒞台的心曲,汪氏與史界一代天嬌的余英時大打筆戰。汪氏匯通中西史學的傳世鉅作:《史傳通說》,遭到權勢機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多人以署名「劉增貴」的圍剿、卻能舌戰群英而令對手喪膽停戰。
  上一世紀七○、八○年代之際,汪氏在兩大報之一的《中國時報.副刊》開設「學林漫步」專欄,使他以史家身分躍居專欄作家的第一人;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時報.副刊》的「三少四壯集」專欄,是個由七人輪值的筆陣,每隔一年換一批人,汪氏受邀入主該專欄輪值。兩度專欄事罷均集結出書,先後有《學林漫步》)和《書窗夢筆》等兩書。 2005 年江蘇教育出版社重出《學林漫步》簡體字版,又新增二十七文於其內,這其實應析分成續集和正集兩書才是。
  汪先生的《史傳通說》和《康章合論》,日後如果被推薦參加百年十大史著的票選活動,我想可躋身前十大之林。三十餘年來,汪先生多致力於明清思想 /文化史、現代史學史,以及當代中國史(國共兩黨史均在其內)等三大學術區塊,早就斐聲國際、望重士林,不待深論。對於從 1890 至 2009 的一百二十年間,迴旋於變法革命之間的歷史主軸大戲的課題,汪先生於而立之年即推出《晚清變法思想論叢》一書,書雖輕薄卻擲地有聲如雷鳴。 1980 年代以還,中國人才在思想、意識形態,以及心靈狀態等三方面掙脫革命迷思,奔向變法(改革)的康莊大道,從此中國人也才會免去因革命而付出的流血代價。這不能不說先生的卓越史識,以及耐得住寂寞的煎熬。自九○年代以迄於今,陳寅恪走紅於兩岸,致令兩岸學者悽悽惶惶於道途,會開不斷,席不暇暖。讀者當知汪先生是研究陳寅恪史學的第一個人,也是出第一本有關專書的人。汪先生的《史家陳寅恪略傳》於 1984 年初版,其後不斷再刷,更添增訂版,迄今仍在熱賣中,即知當初投注研究眼光之精準,此題會觸動讀者心弦如此其久。後來的陳學研究多難望其項背。《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濤與道咸同光時代》和《康有為論》,乃晚清變法系列研究的成果展現。《史學九章》和《詩情史意》(台北:麥田,2005),是《史傳通說》的續編,一仍延續汪氏匯通中西史學的基調。汪先生對於晚清民族主義下的國民黨革命運動,有以章炳麟為核心的英文書一本,以及與李敖合著的《蔣介石評傳》一本。這使得汪先生在中華民國史的弱勢研究陣地上沒有缺席。這對於台灣一向「西瓜偎大邊」的研究風尚上,予以當頭棒喝!誰說中華民國史不能研究,為失敗者發聲乃現代史家天職卻不易實踐。先生以提倡出專書一如前述,至誠感人,後生小子當起而效尤。
  本書在處理中國當代史學社群文化與思潮關係、明代旅遊文化,以及國共兩黨反自由文化等三方面。首先,珍貴的舊、新學術文化資源先後由陳寅恪、周一良師弟,以及許倬雲、毛漢光師弟所傳承和締造,在此,長期霸佔國家資源的傅斯年和杜正勝是無法與前述兩對師弟相比肩的。其次,分佔城市旅遊和山野旅遊品牌第一名的西湖景點和黃山景點,究竟如何在明代被經營出來的?這涉及到旅遊書的推廣與園區創意總監和官民贊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第三,共產黨崛起時 (1945-1949) 的解放區和國民黨蒞台統治的前三十年 (1949-1979),國共兩黨高度同質性文化:反自由,分別可從李敖受害和抗爭的個人生命史,和解放區內小知識份子和農民告白,已畢露無遺。
  本書是以新文化史理念操作的新史學作品集,在此公開展示、歡迎兩岸同好不吝指教。

 

目錄


 序:江湖歸來弄筆札 人間到處有青山
 汪榮祖教授近六年 (2003-2009) 著作目錄

 史學社群文化
 史學思潮與當代台灣史學的轉向/盧建榮

 旅遊文化
 明代杭州西湖旅遊與西湖旅遊書籍的關係/吳鴻宜
 明代黃山開發與名山高僧的形象塑造/林景復

 政爭與文化
 翻身與變天的變奏曲/楊雨亭
 國家暴力與李敖抗爭/廖千瑤

 史家與世變
 知識分子的抉擇 以陳寅恪和吳宓為例/王震邦

 編輯手記

 

回 首頁

 

 

晚清常州地區的經學

作者

林慶彰 總主編
蔡長林、丁亞傑 主編

出版單位

學生書局

出版年份

2009

ISBN

9789571513942

頁數/開數

814 頁

作者介紹

 

蔡長林

學歷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2000)

經歷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2002-)

   輔英技術學院講師助理教授 (2002)

   輔英技術學院講師 (1996-2001)

研究領域 主要是在清代的常州學派,即一般所謂的晚清今文學。專研中國
     經學史、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春秋學。

 

丁亞傑

東吳大學中文系博士

現任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曾任元培科技大學通識教中心副教授

專長為中國近代經學史、春秋學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經學思維,分別從學者個人、諸經撰作、學派立場、學術風氣等角度,對清中葉以降常州經學做一較全面的探討。敘述內容兼及學術源流、經說詮釋、學人交游,學風轉變,乃至思想與學術。經學與政治之對應關係。既有細膩微觀、詳盡堅實之考證,亦見有物有故、宏觀大氣之敘事,是研究清代晚清常州經學極為重要的成果,也是學者做進一步探討重要的參考文獻。

 

回頁首

 

 

文武兼治張居正

作者

邱仲麟

出版單位

印刻

出版年份

2009

ISBN

9789866631481

頁數/開數

264 頁/25 開


內容簡介

   張居正是明代最有權力的大學士,地位有如宰相,他以法家之嚴明,兵家之權變,儒家之忠誠,畢生殫精竭慮改革顢頇腐敗的蠹政,他在政治中成長,也在政治中歿世。張居正剛毅、果決,盡忠職守,在他一生五十八年的歲月裡,後面的十五年是他的顛峰期:他身任內閣大學士,參與或執行改革,挽救了嘉靖以來的衰頹,創建了大明另一個盛世。這樣的赫赫功績,卻在死後半年遭受惡名與災禍,累及子孫,其是非功過究竟該如何評斷?

三十功名塵與土,一將功成萬骨枯,多少君臣將相,或開創帝業,或權傾朝野,或擁兵率軍,或擘畫改革;在太平與戰亂、興盛與衰亡中創造歷史,忠奸成敗,功過是非,留下不朽的功業和萬世的罵名。他們毀譽參半,褒貶不一,在謳歌讚揚與羞辱唾棄中擺盪,是可敬可愛,也是可憎可厭的爭議人物。

本系列的每本書以兩大部分呈現,第一部分為人物傳記,第二部分為是非爭議之處,針對爭議的主題來論述;因而不僅僅是人物傳記,它也是一部心理分析叢書,巨細靡遺地分析十二位在歷史上備受爭議人物的愛恨情仇及人格上的優缺點,希冀以歷史事實的敘述,加以探討,從中得到啟發。也讓我們逆向思考、反觀過去所讀的歷史,重新定義、評斷這些歷史人物的所作所為。
 

 

 

回頁首

 

當法律遇上經濟—明清中國的商業法律

作者

邱澎生

出版單位

五南

出版年份

2008

ISBN

9789571150628

頁數數

336 頁 /20 開
 

作者簡介

 

邱澎生

現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學歷: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臺灣大學兼任講師
   暨南國際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
著作:《十八、十九世紀蘇州城的新興工商業團體》
論文:〈明清時代蘇州城工商業組織的變革〉
   〈明代蘇州營利出版事業及其社會效應〉
   〈由蘇州經商衝突事件看清代前期的官商關係〉
   〈由市廛律例演變看明清政府對市場的法律規範〉
   〈禁止把持與保護專利:試析清末商事立法中的蘇州金箔業訟案〉
   〈十八世紀滇銅市場中的官商關係與利益觀念〉
   〈真相大白?明清刑案中的法律推理〉
   〈由放料到工廠?清代前期蘇州棉布字號的經濟與法律分析〉
   〈市場、法律與人情:明清蘇州商人團體提供「交易服務」的制度與變遷〉
   〈有資用世或福祚子孫:晚明有關法律知識的兩種價值觀〉
   〈以法為名:訟師與幕友對明清法律秩序的衝擊〉
   〈十八世紀中國商業法律中的債負與過失論述〉
   〈也是「商法」問題:試論十七世紀中國的法律批判與法律推理〉
   〈由公產到法人——清代蘇州、上海商人團體的制度變遷〉
   〈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的辯證〉
   〈由商人訟案看明清中國的司法場域與法律思維模式〉
   多篇論文獲得國科會獎助


主編者簡介

 

高明士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學歷: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
經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主任
著作:《隋唐貢舉制度》
   《中國教育制度史論》
   《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
   《東亞教育圈形成史論》等
主編:《隋唐文化研究叢書:歷史篇》全十冊
   《中國史研究指南》全五冊
   《戰後臺灣的歷史學研究》全八冊等

 

內容簡介

 

  明、清時,中國沒有發生歐美「工業革命」那種以機器大規模生產的經濟變化,清末以前也並未出現「民主憲政」之類的法律與政治改革運動,但是仍然出現許多有意義的社會變遷。本書有系統地描述並論證明清中國經濟與法律的發展歷程及其歷史意義,點出探究明 清經濟史的重要意義,提出明、清中國也有商業法律的主張。
  本書為使讀者能容易理解當時中國經濟與法律互動的複雜性,先介紹十六至十九世紀之間的中國經濟變動趨勢,以下各章展開對明清中國商業法律的說明與分析。作者將研究視角做了較大範圍的擴充,不僅討論處理市場交易、商事糾紛與商業契約的法律規範本身,也分析當時中國用以運作商業法律的制度變遷,更進一步將「非西方」地區的歷史更完整地納入,以說明一些重要的經濟與法律變遷究竟是如何逐漸由明 、清中國部分地區往外擴散至全國,進而改寫了既有的近代世界經濟史。


目錄

 導 論 明清中國的經濟變遷與法律調整

 第一章 由市廛律例演變看政府對市場的法律規範
  第一節 明清市廛律的承繼與變動
  第二節 明清市廛例的演變及其運作原則
  小 結
  附 表

 第二章 晚明有關法律知識的兩種價值觀
  第一節 王樵的法律閱讀與法學註釋
  第二節 王肯堂對「祥刑」的新詮釋
  小 結

 第三章 訟師與幕友對法律秩序的衝擊
  第一節 敵對於法庭之中的訟師與幕友
  第二節 審轉審限制度嚴密化下的法律新秩序
  第三節 訟師與幕友的法律秩序觀
  小 結

 第四章 刑案匯編中的法律推理
  第一節 刑案匯編的編輯體例及其制度背景
  第二節 刑案匯編建構的不同類型法律推理
  小 結

 第五章 十七世紀的法律批判與法律推理
  第一節 《讀律佩觿》的「法天」之學
  第二節 訟師祕本與棉布訟案的法律推理
  小 結

 第六章 十八世紀商業法律中的債負與過失論述
  第一節 由客商——牙行關係看商業債務的法律規範
  第二節 地方與中央政府立法過程中的過失論述
  小 結

 第七章 由蘇州金箔業訟案檢視晚清的商事立法
  第一節 晚清商事立法下的政府與商會
  第二節 金箔業訟案陳詞中的「把持」與「專利」
  第三節 由習慣法到國家制定法?
  小 結

 結 語 重新省察明清中國的商業法律

 

回頁首

 

 

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
 

作者

巫仁恕

出版單位

三民

出版年份

2005

ISBN

9571441902

頁數/開數

110 頁/32 開
 

作者簡介

巫仁恕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專長領域是明清城市史與明清社會文化史,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明清城市群眾集體抗議、明清物質文化與消費文化。

內容簡介

  在傳統中國婦女受盡禮教欺壓的印象下,很難想像明清時期的婦女竟可過著奢侈的生活。無論是流行時尚的服飾妝扮、精緻可口的美味佳餚,甚至出外遊山玩水、廟會進香,都成為當時江南婦女生活中精采的一部份。不僅限於富貴人家,中產之家也起而效尤,爭相比美。
  婦女超越生理基本需求的消費,代表明清時期婦女收入和經濟力的提升,而晚明的情欲觀,正好提供人們追求感官欲望的合理化基礎與動力。情欲觀帶動情色產業的興盛,妓女成為流行時尚的代言人。婦女的奢侈消費也衝擊了兩性關係,明清的士大夫對此提出許多批評,其中夾雜著性別偏見,甚至以法令嚴格規範婦女奢侈的消費。本書從消費的角度,重新觀察明清婦女的生活、地位及其對當時產業的影響,期望能予讀者明清婦女另一面貌。

 

 

回頁首

 

 

《情欲明清——遂欲篇》

作者

熊秉真、余安邦 合編

出版單位

麥田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4 年 3 月

ISBN

9867537459

頁數/開數

325 頁/25 開
 

內容簡介

 

  人類在文明化之後,原先廣大無垠的情欲邊界線會可能大為受壓縮限,所有任情、縱欲、暴力的行徑在一些文明價值束縛下,讓人們會引以為恥,而國家的律法和社會禮儀更會形成這類行動的他律來源。可是上述文明也有崩解的時刻,當這刻來臨之時,情欲邊界線自然就往外擴充了。

  明清時代是中國情欲邊界線獲致擴充的一大機會。本書學者中,或藉由藝文創造、哲學思辨、政治/社會事件等等的行動文本,或藉由口供和口述書寫文本,重探二十世紀之前反禮教文明的這頁歷史。民國初年又一次的文明崩解現象,舊有論述是以現代對立於傳統之說法來理解。儘管這種說法早已深入人心,但本書則告訴讀者說,自來被劃歸為傳統的明清社會早有過反禮教的現代文明。這種提法等於是在改寫歷史,將予使讀者耳目為之一新。

  本書是各科人文社會學者共聚一堂會診傳統中國反文明現象的新穎之作,不僅題材創新,而且研究手法前衛,足以顛覆過去的霸權論述。因此,「情欲明清」之題辭,可以望文生義地直解為對明清兩代情與欲天地之重窺究竟,亦可擺脫特定時空與專有名詞的領會,把它當作大家在全球性近現代浪潮的顛峰或者尾際,對普世性的世情與人欲問題,各就嫻熟,提出的一些討論。

 

 

目錄

 

 情欲天地的知性探索(總序)/熊秉真

 遂人之欲,夫復何求(導言)/余安邦

 不褻不笑:明清諧謔世界中的身體與情欲/黃克武

 今昔相映:《金瓶梅》評點的情色關懷/陳翠英

 檔案•纏足史•欲望:遊戲《采菲錄》/高彥頤

 情欲與禮教:《紅樓夢》與明清思想/郭玉雯

 報的規約與情的糾葛:清代筆記小說中的妻與妾/余安邦

 閨情婉約:明清仕女天地中的母與女/熊秉真

 未盡之事:明清小說「續書」的赤子情懷/高桂惠

 

書評: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41/journal_book_43.htm

 

 

回頁首

 

 

《情欲明清——達情篇》

作者

熊秉真、張壽安 合編

出版單位

麥田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4

ISBN

9867413229

頁數/開數

303 頁/25 開

 

內容簡介

 

  人類在文明化之後,原先廣大無垠的情欲邊界線會可能大為受壓縮限,所有任情、縱欲、暴力的行徑在一些文明價值束縛下,讓人們會引以為恥,而國家的律法和社會禮儀更會形成這類行動的他律來源。可是上述文明也有崩解的時刻,當這刻來臨之時,情欲邊界線自然就往外擴充了。明清時代是中國情欲邊界線獲致擴充的一大機會。本書學者中,或藉由藝文創造、哲學思辨、政治/社會事件等等的行動文本,或藉由口供和口述書寫文本,重探二十世紀之前反禮教文明的這頁歷史。民國初年又一次的文明崩解現象,舊有論述是以現代對立於傳統之說法來理解。儘管這種說法早已深入人心,但本書則告訴讀者說,自來被劃歸為傳統的明清社會早有過反禮教的現代文明。這種提法等於是在改寫歷史,將予使讀者耳目為之一新。本書是各科人文社會學者共聚一堂會診傳統中國反文明現象的新穎之作,不僅題材創新,而且研究手法前衛,足以顛覆過去的霸權論述。因此,「情欲明清」之題辭,可以望文生義地直解為對明清兩代情與欲天地之重窺究竟,亦可擺脫特定時空與專有名詞的領會,把它當作大家在全球性近現代浪潮的顛峰或者尾際,對普世性的世情與人欲問題,各就嫻熟,提出的一些討論。

 

回頁首

 

 

《欲掩彌彰: 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

Concealing to reveal: an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conference on "the private" and "sentiment"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Vol. 1, the private

作者

熊秉眞 主編;
王璦玲、胡曉眞 合編

出版單位

漢學硏究中心

出版年份

2003

ISBN

957678378X
頁數/開數 486 頁/25 開

叢書名

漢學硏究中心叢刊 
論著類 10

回頁首

 

 

《欲掩彌彰: 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

Concealing to reveal: an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conference on "the private" and "sentiment"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Vol. 2, sentiment

作者

熊秉眞 主編;
呂芳上、盧建榮 合編

出版單位

漢學硏究中心

出版年份

2003

ISBN

9576783798
頁數/開數 400 頁/25 開

叢書名

漢學硏究中心叢刊 
論著類 11

回頁首

 

 

《睹物思人》

Viewing the Humanity through Things

作者

熊秉真 主編

出版單位

麥田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3

ISBN

9867691296

頁數/開數

326 頁/25 開

 

內容簡介

 

  「物」,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東西」,這些林林總總、看似平凡的「東西」,細究起來,內裡文章可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分明。蟋蟀和燈燭都是意涵淺白的物,蟋蟀讓人想起威鎮四海的將軍蟲,燈燭勾起人的孤獨與思鄉。時至今日,雖以電燈取代油燈,蠟燭、蟋蟀與人的關係也變疏遠,但人們先前賦予這些景物的特定感情,一旦沈澱為文化傳統,也會物去而情在。

  睹物往往扯出一縷時序,思古之幽情乃順勢而下。〈八景賞析〉從賞景的心理、風景的本質以及設計的技巧和表現方式,來賞析八則中外建築與美學案例,讓有限之景與人的無限想像空間結合。

  景物與人事難二分,庭院和戲曲乃中國人生活之實況。唐宋文人以景物寄情而築成的庭園,是政治角力的另類戰場;庭園主人一來藉自然治療政壇創傷,二來活化自己在政壇中屹立不搖的鬥志。戲曲的意境是透過「敘述」來創造想像的空間。舞台上一切物質形式的再現都可有可無,戲曲的意境乃在形象之外。

  早在繁囂的近代蒞臨東西方城鄉以前,景與物、人情與世故,就是一種際遇,一種理性與感性的選擇。這種人文與自然、技術與藝術共成的天地,呈現在〈上海里弄〉中。本文所導覽的石庫門,代表了近代中國市場製造出來的特殊歷史「物件」。

  由此六篇文章的睹物、觸景、說情、思人,願能稍盡景物人事之底蘊。

 

回頁首

 

 

《讓證據說話——中國篇》

Allows Evidence to Speak: Case Records in China and the West

作者

熊秉真 主編

出版單位

麥田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1

ISBN

9574696235

頁數/開數

339 頁/25 開

內容簡介

  證據如何能說話?一件件個別的證據,或一落落成疊成冊的證據又能說怎樣的話?歸根就柢,要看掌握證據的人,或面對證據的人們,意欲為何?希望追求些什麼樣的問題,達到如何果效,解決些什麼疑慮?

  本書收錄六篇中國的案類以及一篇案類語意學分析。前者六篇分別為:由唐至宋的禪宗公案;由宋而明,點滴積累,反覆演變,而成教人為學入門方式,且兼有門派演變作用的學案;醫學著作的醫案;由近世中國社會心態上對證據的信仰的倚賴,演變為一種對宿命的推斷、臆測和辯解的星案;載記明清法律推理的刑案;由案類型文獻進而探求中國式堆理心態的社會文化史軌跡,而展現在文學藝術上的公案劇

  本書以涵蓋各知識領域的諸國案類奠基,擬與《讓證據說話對話篇》中所收錄的進代西方類似的專業記錄作一評比,見奇異同,司其淵源。

 

回頁首

 

 

《讓證據說話——對話篇》

 Allows Evidence to Speak: Case Records in China and the West

作者

費俠莉 ( Charlotte Furth )  等著

熊秉眞 編

賈士蘅、陳元朋 譯

出版單位

麥田出版社

出版年份

2001

ISBN

9574696243

頁數/開數

333 頁/25 開

內容簡介

   證據如何能說話,一個個個別的證據,或一堆堆、一落落成疊成冊的證據能說怎樣的話。歸根究柢,要看掌握證據的人,或面對證據的人們,意欲何為?希望追求些什麼樣的問題,達到如何的果效,解決些什麼疑慮。

  本書各章乃自六本書中各揀一、二篇「對話性」較強的章節﹐涵蓋的知識領域從偵探式推理之細究,病例醫學中的敘事性質,法學推理的內在轄制,宗教裡的經驗與證據的關係,到更抽象的哲學思考中如何決疑,以及人類思考說服的過程中,「或然率」或機會的問題,如何講理等等,不一而足。將這些文章與中國篇中的公案、醫案、學案、刑案、公案劇、星案及案類語意學作一評比﹐以收交叉黠辯對照質疑之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