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
吳汝鈞 | |
出版單位 |
臺灣學生書局 | |
出版年份 |
2011 | |
ISBN |
9571515094 | |
頁數/開數 |
832 頁 | |
吳汝鈞
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哲學組特聘研究員,李遠哲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傑出人才講座。早年留學日本大阪外國語大學、京都大學、德國漢堡大學,分別研習日本語、梵文、藏文及方法論。獲加拿大
McMaster University 哲學博士,博士論文 “T’ien-t’ai Buddhism and Early M?dhyamika”
由美國夏威夷大學出版社出版,又在印度加版。在學術研究上受益於中、日、德、法、美諸方學者,但學無常師,擇善而從。研究領域涵蓋佛學、儒學、先秦道家、京都學派哲學、現象學、歷程哲學,皆寫有專書。近十年開始造論,開拓純粹力動現象學,寫有《純粹力動現象學》、《純粹力動現象學續篇》、《純粹力動現象學六講》。目前致力於純粹力動現象學之量論(知識論)之構思與撰著,已出版《西方哲學的知識論》一書。 本書作者積四十餘年的佛學研究功力,以十一分判來判釋全體佛法。其內容綱領如下:1.「捨邊中道」判釋釋迦牟尼與《阿含經》思想,是所謂原始佛教。2. 「法有我無」判釋小乘的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的實在論思想。3.「即法體空」判釋般若思想與中觀學。4.「識中現有」判釋唯識學。5.「佛性偏覺」判釋如來藏思想、華嚴宗、早期禪、北宗禪。6.「佛性圓覺」判釋天台宗、南宗禪。7.「挾相立量」判釋佛教知識論。8.「空有互融」判釋空宗與有宗的綜合發展。 9.「委身他力」判釋淨土宗和日本京都學派特別是田邊元的發揮與開拓。10.「無相立體」判釋京都學派特別是久松真一的禪法。11.「佛性解構」判釋興起於日本的批判佛教,強調佛教的批判性格與功能,否定佛性思想。
本書所運用的資料,非常多元,除漢語資料外,還包含梵語、西藏語和日本語多種。又本書以文獻學與哲學分析所合成的雙軌研究法來處理有關文本,先扣緊可靠的文本,然後以哲學解析來判別它的義涵。這樣做既可以在研究方面聚焦於客觀的文本,不會離開文本而作主觀的測想,又可析論文本的哲學內涵,為它的思想定位。
目錄
自 序
|
|
||
作者 |
石守謙 廖肇亨 編 | |
出版單位 |
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 |
出版年份 |
2011 | |
ISBN |
9789866274312 | |
頁數/開數 |
656 頁 | |
石守謙,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藝術史組碩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及考 古學
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所長、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過去的研究試圖以文化史角度,對中國繪畫史及其相關之歷史發展提供與二十世紀八○年代前不同的理解。大致可分為探討畫史上風格轉變與文化環境間的關係、區域發展、中日交流、與雅俗問題等。近年主持中央研究院深耕計畫「移動的桃花源」以及主題計畫「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重要著作有《風格與世變》(1996,簡體字版 2008)、《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2010),並主編《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2001)、The
History of Painting in East Asia: Essays onScholarly Method (2008)。
「東亞」作為一個地理區塊的概念,固然與歐洲勢力之試圖掌控世界版圖有關,但在那之前,中國、日本、韓國所在的區域中,確實也存在過一些文化共相。這些共相形塑出一些清晰可感的「意象」,並為不同地區之人士所共享,甚至在他們之間促生出某種「同體感」。這種具有高度共享性的意象,其存在的情況可以見到若干不同的類型,從理念層次的超越現世之理想世界想像,到具體典範人物、景觀之形象,甚至訴諸物質性形式存在的用器用物、消費貨品之樣貌。觀察與分析此「文化意象」的重點不在於它們在中、日、韓各地之是否出現,或者誰先誰後的問題,而是在透過各種管道往來後,其所經歷的形塑過程。本論文集所收的論文,試圖追求另一種能超越單一由學術、政治、宗教、經濟角度切入之既有模式,以一種能不受其限制,而又足以適時將之統合在內的關照格局,來重新反省「東亞」之作為整體的可行性。
目錄
導論
|
孝治天下:
|
||
作者 |
呂妙芬 | |
出版單位 |
聯經出版社 | |
出版年份 |
2011 | |
ISBN |
9789860270273 | |
頁數/開數 |
408 頁 | |
呂妙芬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領域為明清學術思想史、文化史。著有《胡居仁與陳獻章》、《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
本書主要根據中國近世出版的眾多《孝經》文本,研究《孝經》論述與相關政治和文化實踐。
在方法論上,配合《孝經》文本的多元性質,從政治、社會、思想、教育、宗教、經典詮釋、性別、儀式實踐等角度進入考察,試圖呈現這部書在不同歷史情境中,與歷史人物之生活及思想交會的豐富圖景。本書不僅豐富目前學界對《孝經》的研究,也希望透過特定的研究視角來呈現中國豐富孝文化的部分意涵,及其從傳統到現代的變化。 目錄 |
|
||
作者 |
黃克武 | |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
出版年份 |
2010 | |
ISBN |
9789570837124 | |
頁數/開數 |
272 頁/25 開 | |
黃克武
1957
年生於臺北板橋,美國史坦福大學歷史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其專長領域為中國近代思想史、翻譯史與中西文化交流。主要著作:《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1994)、《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1998)、The
Meaning of Freedom: Yan Fu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Liberalism
(2008) 等。
本書以新的史料刻畫出嚴復所面對的挑戰與思想上的徬徨和奮鬥,並藉此思考文化轉型的現實意義。
目錄 |
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
|
||
作者 |
黃俊傑 |
|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
出版年份 |
2010 年 8 月 |
|
ISBN |
9789860241662 |
|
頁數/開數 |
184 頁 |
|
黃俊傑,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曾任美國華盛頓大學、馬利蘭大學、 Rutgers 大學等校客座教授;新加坡儒家倫理小組顧問。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總主持人。獲得學術榮譽有:美國王安漢學研究獎
(1988) 、傑出人才講座 (1997-2002) 、胡適紀念講座 (2005-2006) 、臺大學術研究傑出專書獎
(2006、2007) 、中山學術著作獎 (2006) 、臺大學術研究傑出期刊論文獎 (2008、2009)
。著有《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東亞儒學視域中的徐復觀及其思想》等中英文專著二十餘冊。個人首頁:http://huang.cc.ntu.edu.tw。
內容簡介
本書將東亞儒學經典及其價值理念,置於中、日、韓各地的文化脈絡中加以考察,分析源起於中國的儒家經典及其核心價值與各地地域特質的互動。首先就「東亞文化交流史」這個新學術領域有所探索,分析其中之問題意識及其研究主題。其次探討日、韓等地的儒者解釋中國儒家經典時,常常體驗中國儒家經典中的「普世價值」與「地域特性」之間的張力關係,與「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之間的張力關係。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作為區域史的東亞文化交流史:問題意識與研究主題 3 一、引言 3 二、方法論的思考 7 三、問題意識 22 四、研究主題 29 五、結論 33
〈「自我」與「他者」的互動〉
第二章 中日文化交流史中「自我」與「他者」的互動:類型及其涵 二、類型一:「政治自我」與「文化自我」的張力 40 三、類型二:「文化自我」與「文化他者」的張力 45 四、類型三:「政治自我」與「政治他者」之張力 49 五、類型四:「文化他者」與「政治他者」之張力 52 六、結論 54
第三章 十八世紀東亞儒者的思想世界 61 一、引言 61 二、十八世紀東亞儒學的同調(一):通過反朱子學而反形上學 61 三、十八世紀東亞儒學的同調(二):在「存在」中探索「本質」70 四、十八世紀東亞儒學的異趣:中、日、韓儒者主體意識的比較 73 五、結論 81
第四章 論中國經典中「中國」概念的涵義及其在近世日本與現代臺灣 一、引言 85
二、「中國」作為中國的「自我形象」:「文化中國」與「政治中國」 三、近世日本世界觀中「中國」概念的重構 88
四、現代臺灣世界觀中的「中國」:「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合
五、結論 95 〈知識與權力的互動〉
第五章 論東亞儒者理解經典的途徑及其方法論問題 99 一、引言 99 二、作為體驗的東亞儒者解經途徑 100 三、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學的方法論問題 110 四、結論 117
第六章 論東亞儒家經典詮釋與政治權力之關係:以《論語》、《孟 一、引言 121 二、東亞儒家經典詮釋與權力的支配 122 三、東亞儒家經典的政治性解讀 130 四、結論 138
〈結論〉
第七章 結論 143
引用書目 147 名詞索引 173 人名索引 177
|
|
||
作者 |
李明輝 編 | |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
出版年份 |
2010 | |
ISBN |
9789860230635 | |
頁數/開數 |
308 頁 | |
李明輝
原籍臺灣屏東,1953
年出生於臺北市。政治大學哲學系及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其後獲得「德國學術交流服務處」 (DAAD)
獎學金,赴德國波昂大學進修,於 1986 年獲得該校哲學博士。曾擔任臺灣大學哲學系客座副教授、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目前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合聘教授、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合聘教授、廣州中山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李春生是臺灣史上第一位思想家。他的一生多采多姿,除了面臨東西文化的強烈激盪之外,也經歷了清廷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重大歷史轉折,使他從「棄地遺民」成為「日籍華人」。他初為英商買辦,後自營茶業致富,與林本源同列為臺灣首富。身為虔誠的基督徒,他力抗當時中國知識界的主流,嚴厲批判達爾文、赫胥黎等人的「進化論」。本書收錄近年來有關李春生的研究論文多篇,有助於讀者理解臺灣史的一個重要側面。
目錄 |
|
||
作者 |
林月惠 | |
出版單位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
出版年份 |
2010 | |
ISBN |
9789860234282 | |
頁數/開數 |
512 頁 | |
林月惠
目錄 |
|
女體與國族:
|
|
作者 |
周春燕 |
|
出版單位 |
近代史研究所 |
|
出版年份 |
2010 |
|
ISBN |
9789860229059 |
|
頁數/開數 |
433 頁 |
|
本書考察西元 1895 至 1949
年間,中國女性面對月經、懷孕、生產等生命歷程時,其相關的照護與知識逐漸走出傳統的過程,以及政府在婦女衛生推廣上的角色。
目錄
|
|
||
作者 |
巫仁恕 狄雅斯 (Imma Di Biase) |
|
出版單位 |
三民出版社 |
|
出版年份 |
2010 |
|
ISBN |
9789571453095 |
|
頁數/開數 |
180 頁 |
|
作者簡介 |
|
||
作者 |
李尚仁,林淑蓉,陳元朋,郭奇正,張珣,蔡璧名,鍾蔚文,顏學誠,Elisabeth Hsu 余舜德主編 |
|
出版單位 |
清華大學 | |
出版年份 |
2009 年 | |
ISBN |
9789868401136 | |
頁數/開數 |
480 頁/18 開 | |
李尚仁
編者簡介
余舜德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並擔任民族所「醫療與身體經驗」研究群的召集人,研究專長在於經濟與身體人類學,主題涉及夜市經濟、禪坐與消費文化,近年的研究主要從身體經驗的角度來研究台灣的消費文化與全球化的現象,並推動「身體感」理論概念的發展。
內容簡介
身體的感受同時包含意涵與感覺、文化與本性,既非純粹的身體感受,亦非單純的認知,而是兩者的結合,因而研究人與物(或物質環境)的關係需要同時從認知及人與物密切的交會、互動的過程著手。本書企圖結合人類學近二十年來相當受到矚目的身體與物質文化研究兩項課題,本書的作者們認為,各文化的成員對這個世界有不同的認識,不只源自於過去強調之宇宙觀的差異,更與各自體物的方式有密切的關係。本書同時提出「身體感」的研究取向,強調過去感官人類學的研究多以單一感官作為研究的單位,並以修正西方社會文藝復興以來過於強調視覺的現象作為研究的主題,乃錯失重點。人們隨時都在使用不同的感官,並結合不同感官所接受的訊息,而形成舒適、潔淨、骯髒、熱鬧、冷清等經驗的主題、焦點或「身體感」的項目,從感官訊息之間如何結合成身體感的項目及身體與物之間密切的互動,本書作者以不同的主題,提出身體感研究的見解。
目次
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 腐物與骯髒感:十九世紀西方人對中國環境的體驗
衛生、城市現代基礎設施與商品化過程中的身體經驗——上海里弄住宅
脈,視覺到聽覺再到觸覺診查:運用「身體感」對漢代早期醫學手稿 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的「煩」證的身體感 馨香禱祝:香氣的儀式力量 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談食物與體悟 食物、味覺與身體感:感知中國侗人的社會世界 追求飲食之清——以《山家清供》為主體的個案觀察 市場、價值建構與普洱茶交易中的陳韻 專家、物性、身體感:茶葉比賽中的社會秩序 體物入微,漸窺堂奧
|
|
||
作者 |
康豹 (Paul R. Katz) | |
出版單位 |
博揚文化 | |
出版年份 |
2009 | |
ISBN |
9789866543210 |
|
頁數/開數 |
432 頁/16 開 |
|
作者簡介
|
|
||
作者 |
盧建榮 編 | |
出版單位 |
時英出版 | |
出版年份 |
2009 | |
ISBN |
9789866653377 | |
頁數/開數 |
184 頁/25 開 | |
內容簡介
目錄
|
|
||
作者 |
林慶彰 總主編 |
|
出版單位 |
學生書局 |
|
出版年份 |
2009 |
|
ISBN |
9789571513942 |
|
頁數/開數 |
814 頁 |
|
作者介紹
蔡長林 學歷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2000) 經歷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2002-) 輔英技術學院講師助理教授 (2002) 輔英技術學院講師 (1996-2001)
研究領域 主要是在清代的常州學派,即一般所謂的晚清今文學。專研中國
丁亞傑 東吳大學中文系博士 現任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曾任元培科技大學通識教中心副教授 專長為中國近代經學史、春秋學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於經學思維,分別從學者個人、諸經撰作、學派立場、學術風氣等角度,對清中葉以降常州經學做一較全面的探討。敘述內容兼及學術源流、經說詮釋、學人交游,學風轉變,乃至思想與學術。經學與政治之對應關係。既有細膩微觀、詳盡堅實之考證,亦見有物有故、宏觀大氣之敘事,是研究清代晚清常州經學極為重要的成果,也是學者做進一步探討重要的參考文獻。
|
|
||
作者 |
邱仲麟 | |
出版單位 |
印刻 | |
出版年份 |
2009 | |
ISBN |
9789866631481 | |
頁數/開數 |
264 頁/25 開 | |
|
|
||
作者 |
邱澎生 | |
出版單位 |
五南 | |
出版年份 |
2008 | |
ISBN |
9789571150628 | |
頁數數 |
336 頁 /20 開 | |
作者簡介
邱澎生
高明士
內容簡介
明、清時,中國沒有發生歐美「工業革命」那種以機器大規模生產的經濟變化,清末以前也並未出現「民主憲政」之類的法律與政治改革運動,但是仍然出現許多有意義的社會變遷。本書有系統地描述並論證明清中國經濟與法律的發展歷程及其歷史意義,點出探究明
清經濟史的重要意義,提出明、清中國也有商業法律的主張。
|
|
||
作者 |
巫仁恕 | |
出版單位 |
三民 | |
出版年份 |
2005 | |
ISBN |
9571441902 | |
頁數/開數 |
110 頁/32 開 | |
作者簡介 巫仁恕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專長領域是明清城市史與明清社會文化史,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明清城市群眾集體抗議、明清物質文化與消費文化。 內容簡介
在傳統中國婦女受盡禮教欺壓的印象下,很難想像明清時期的婦女竟可過著奢侈的生活。無論是流行時尚的服飾妝扮、精緻可口的美味佳餚,甚至出外遊山玩水、廟會進香,都成為當時江南婦女生活中精采的一部份。不僅限於富貴人家,中產之家也起而效尤,爭相比美。
|
|
||
作者 |
熊秉真、余安邦 合編 | |
出版單位 |
麥田出版社 | |
出版年份 |
2004 年 3 月 | |
ISBN |
9867537459 | |
頁數/開數 |
325 頁/25 開 | |
內容簡介
人類在文明化之後,原先廣大無垠的情欲邊界線會可能大為受壓縮限,所有任情、縱欲、暴力的行徑在一些文明價值束縛下,讓人們會引以為恥,而國家的律法和社會禮儀更會形成這類行動的他律來源。可是上述文明也有崩解的時刻,當這刻來臨之時,情欲邊界線自然就往外擴充了。 明清時代是中國情欲邊界線獲致擴充的一大機會。本書學者中,或藉由藝文創造、哲學思辨、政治/社會事件等等的行動文本,或藉由口供和口述書寫文本,重探二十世紀之前反禮教文明的這頁歷史。民國初年又一次的文明崩解現象,舊有論述是以現代對立於傳統之說法來理解。儘管這種說法早已深入人心,但本書則告訴讀者說,自來被劃歸為傳統的明清社會早有過反禮教的現代文明。這種提法等於是在改寫歷史,將予使讀者耳目為之一新。 本書是各科人文社會學者共聚一堂會診傳統中國反文明現象的新穎之作,不僅題材創新,而且研究手法前衛,足以顛覆過去的霸權論述。因此,「情欲明清」之題辭,可以望文生義地直解為對明清兩代情與欲天地之重窺究竟,亦可擺脫特定時空與專有名詞的領會,把它當作大家在全球性近現代浪潮的顛峰或者尾際,對普世性的世情與人欲問題,各就嫻熟,提出的一些討論。
目錄
情欲天地的知性探索(總序)/熊秉真 遂人之欲,夫復何求(導言)/余安邦 不褻不笑:明清諧謔世界中的身體與情欲/黃克武 今昔相映:《金瓶梅》評點的情色關懷/陳翠英 檔案•纏足史•欲望:遊戲《采菲錄》/高彥頤 情欲與禮教:《紅樓夢》與明清思想/郭玉雯 報的規約與情的糾葛:清代筆記小說中的妻與妾/余安邦 閨情婉約:明清仕女天地中的母與女/熊秉真 未盡之事:明清小說「續書」的赤子情懷/高桂惠
書評:http://www.cc.ncu.edu.tw/~csa/oldjournal/41/journal_book_43.htm
|
|
||
作者 |
熊秉真、張壽安 合編 | |
出版單位 |
麥田出版社 | |
出版年份 |
2004 | |
ISBN |
9867413229 | |
頁數/開數 |
303 頁/25 開 | |
內容簡介
人類在文明化之後,原先廣大無垠的情欲邊界線會可能大為受壓縮限,所有任情、縱欲、暴力的行徑在一些文明價值束縛下,讓人們會引以為恥,而國家的律法和社會禮儀更會形成這類行動的他律來源。可是上述文明也有崩解的時刻,當這刻來臨之時,情欲邊界線自然就往外擴充了。明清時代是中國情欲邊界線獲致擴充的一大機會。本書學者中,或藉由藝文創造、哲學思辨、政治/社會事件等等的行動文本,或藉由口供和口述書寫文本,重探二十世紀之前反禮教文明的這頁歷史。民國初年又一次的文明崩解現象,舊有論述是以現代對立於傳統之說法來理解。儘管這種說法早已深入人心,但本書則告訴讀者說,自來被劃歸為傳統的明清社會早有過反禮教的現代文明。這種提法等於是在改寫歷史,將予使讀者耳目為之一新。本書是各科人文社會學者共聚一堂會診傳統中國反文明現象的新穎之作,不僅題材創新,而且研究手法前衛,足以顛覆過去的霸權論述。因此,「情欲明清」之題辭,可以望文生義地直解為對明清兩代情與欲天地之重窺究竟,亦可擺脫特定時空與專有名詞的領會,把它當作大家在全球性近現代浪潮的顛峰或者尾際,對普世性的世情與人欲問題,各就嫻熟,提出的一些討論。
|
|
Concealing to reveal: an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conference on "the private" and "sentiment"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Vol. 1, the private |
|
作者 |
熊秉眞 主編; 王璦玲、胡曉眞 合編 |
|
出版單位 |
漢學硏究中心 | |
出版年份 |
2003 | |
ISBN |
957678378X | |
頁數/開數 | 486 頁/25 開 | |
叢書名 |
漢學硏究中心叢刊 論著類 第10種 |
|
Concealing to reveal: an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conference on "the private" and "sentiment"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Vol. 2, sentiment |
|
作者 |
熊秉眞 主編; 呂芳上、盧建榮 合編 |
|
出版單位 |
漢學硏究中心 | |
出版年份 |
2003 | |
ISBN |
9576783798 | |
頁數/開數 | 400 頁/25 開 | |
叢書名 |
漢學硏究中心叢刊 論著類 第11種 |
|
Viewing the Humanity through Things |
|
作者 |
熊秉真 主編 | |
出版單位 |
麥田出版社 | |
出版年份 |
2003 | |
ISBN |
9867691296 | |
頁數/開數 |
326 頁/25 開 | |
內容簡介
「物」,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東西」,這些林林總總、看似平凡的「東西」,細究起來,內裡文章可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分明。蟋蟀和燈燭都是意涵淺白的物,蟋蟀讓人想起威鎮四海的將軍蟲,燈燭勾起人的孤獨與思鄉。時至今日,雖以電燈取代油燈,蠟燭、蟋蟀與人的關係也變疏遠,但人們先前賦予這些景物的特定感情,一旦沈澱為文化傳統,也會物去而情在。 睹物往往扯出一縷時序,思古之幽情乃順勢而下。〈八景賞析〉從賞景的心理、風景的本質以及設計的技巧和表現方式,來賞析八則中外建築與美學案例,讓有限之景與人的無限想像空間結合。 景物與人事難二分,庭院和戲曲乃中國人生活之實況。唐宋文人以景物寄情而築成的庭園,是政治角力的另類戰場;庭園主人一來藉自然治療政壇創傷,二來活化自己在政壇中屹立不搖的鬥志。戲曲的意境是透過「敘述」來創造想像的空間。舞台上一切物質形式的再現都可有可無,戲曲的意境乃在形象之外。 早在繁囂的近代蒞臨東西方城鄉以前,景與物、人情與世故,就是一種際遇,一種理性與感性的選擇。這種人文與自然、技術與藝術共成的天地,呈現在〈上海里弄〉中。本文所導覽的石庫門,代表了近代中國市場製造出來的特殊歷史「物件」。 由此六篇文章的睹物、觸景、說情、思人,願能稍盡景物人事之底蘊。
|
|
Allows Evidence to Speak: Case Records in China and the West |
|
作者 |
熊秉真 主編 | |
出版單位 |
麥田出版社 | |
出版年份 |
2001 | |
ISBN |
9574696235 | |
頁數/開數 |
339 頁/25 開 | |
內容簡介 證據如何能說話?一件件個別的證據,或一落落成疊成冊的證據又能說怎樣的話?歸根就柢,要看掌握證據的人,或面對證據的人們,意欲為何?希望追求些什麼樣的問題,達到如何果效,解決些什麼疑慮? 本書收錄六篇中國的案類以及一篇案類語意學分析。前者六篇分別為:由唐至宋的禪宗「公案」;由宋而明,點滴積累,反覆演變,而成教人為學入門方式,且兼有門派演變作用的「學案」;醫學著作的「醫案」;由近世中國社會心態上對證據的信仰的倚賴,演變為一種對宿命的推斷、臆測和辯解的「星案」;載記明清法律推理的「刑案」;由案類型文獻進而探求中國式堆理心態的社會文化史軌跡,而展現在文學藝術上的「公案劇」。 本書以涵蓋各知識領域的諸國案類奠基,擬與《讓證據說話對話篇》中所收錄的進代西方類似的專業記錄作一評比,見奇異同,司其淵源。
|
|
Allows Evidence to Speak: Case Records in China and the West |
|
作者 |
費俠莉 ( Charlotte Furth ) 等著 熊秉眞 編 賈士蘅、陳元朋 譯 |
|
出版單位 |
麥田出版社 | |
出版年份 |
2001 | |
ISBN |
9574696243 | |
頁數/開數 |
333 頁/25 開 | |
內容簡介 證據如何能說話,一個個個別的證據,或一堆堆、一落落成疊成冊的證據能說怎樣的話。歸根究柢,要看掌握證據的人,或面對證據的人們,意欲何為?希望追求些什麼樣的問題,達到如何的果效,解決些什麼疑慮。 本書各章乃自六本書中各揀一、二篇「對話性」較強的章節﹐涵蓋的知識領域從偵探式推理之細究,病例醫學中的敘事性質,法學推理的內在轄制,宗教裡的經驗與證據的關係,到更抽象的哲學思考中如何決疑,以及人類思考說服的過程中,「或然率」或機會的問題,如何講理等等,不一而足。將這些文章與中國篇中的公案、醫案、學案、刑案、公案劇、星案及案類語意學作一評比﹐以收交叉黠辯對照質疑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