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閩人文集整理與研究」——陳慶元教授講演活動紀要

時間:2012 年 5 月 11 日(一)上午 10:00 至 12:00
地點: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三樓討論室
主講人:陳慶元教授(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暨散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客座教授)
講題:晚明閩人文集整理與研究
主持人:林玫儀女士(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2012 年 5 月 11 日上午,本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古典文學研究室邀請陳慶元教授分享他長期整理晚明閩人文集之心得與聞見,是為本年度重點研究計畫「明清文學經典中之知識建構與文化思維:文本‧理論‧文化交流」系列演講活動之一。

  陳慶元教授,福建省金門人,現為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暨散文研究中心主任,今年二月應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之邀來臺,擔任客座教授,講學交流。陳教授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在魏晉南北朝文學、福建區域文學和文獻研究方面長期耕耘,成果斐然。他認為,閩地一帶學術成果雖豐富,但在中文學界一直未得到足夠重視,於是決定投身福建文集的整理、出版與相關研究,對學界貢獻有目共睹。

  陳教授首先概述福建文化,談到「閩」、「蠻」本是一音之轉;福建地處中國邊陲,除東面為海,其餘皆山,相較於中原,開發較晚,直至宋代,福建文化才臻於成熟。此次講題中的「晚明」,具體時間設定在明神宗萬曆至南明滅亡的這個特定歷史時期。陳教授指出,其實這時期的閩籍作家、學者為數頗多,著述亦豐。《四庫全書》所存明代別集,閩人之作約占十分之一,但晚明閩人別集卻多未收入其中,這與明末清初閩地的動蕩不安大有關係。南明福王小朝廷滅亡之後,福建的抗清活動又持續了二十年左右,和清軍長期拉鋸戰中,大量的文物(包括圖籍)俱燬於戰火。此後,清代太平軍攻占漳州,典章文獻再次遭受嚴重破壞,時至今日,閩人文集可謂百難存其一。

  面對四散、殘缺的文本,陳教授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於各地圖書館致力搜羅、彙整並校勘晚明閩人文集。陳教授已整理、付梓的晚明文集有三種:黃克纘的《數馬集》、《謝肇淛集》與《徐熥集》;已交稿,即將出版的有徐[火+勃]的《鼇峰集》;而《林古度集輯校》亦幾近完成。另外,已與出版社簽約並準備出版的尚有曹學佺的《石倉全集》及徐熥《幔亭集》的校箋。

  陳教授介紹其整理的文集之外,並分享了閱讀這些第一手材料的珍貴心得。舉例而言,有些晚明閩人文集刻本顯得文字華美但無甚內容,但若得與同書之抄本比對,則抄本中往往保存了文人的私語己見、時事評論,無論對文學或歷史研究,都是值得注意的資訊。最後,陳教授更進一步陳述他廣讀閩人文集後,從原始資料中發現的諸多明清文學研究議題。立基於堅實的文獻基礎,自材料本身發現問題,再深入研究,開展論述,陳教授在這場演講中展現了一種扎根深厚、潛力廣遠的治學方法與次第。

  陳教授言談中語重心長地提到,在當前的學術體制之下,古籍整理因無法列入學術評鑑成績,致力此中的學者日益減少。面對陳教授長期耕耘的用心與堅持,其文獻整理與學術研究相輔並行的示範,陳教授的感嘆,值得我們深思。



(助理 邱馨嬅 撰寫)
回頁首

回到第三十期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