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第三次討論會活動紀要

時間:2012 年 5 月 5 日(六)下午 2:00 至 6:00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第一教室
與會學者:呂妙芬、陳俞志、沈明謙、朱湘鈺、林勝彩、史甄陶、吳孟謙、孫中曾、張藝曦、沈信甫、何淑宜、魏綵瑩、瞿惠遠

助理 瞿惠遠 撰寫

  民國 101 年度第三次「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討論會於 5 月 5 日(星期六)下午 2 時,在師大國文系第一教室舉行。本次會議由史甄陶(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後研究員)及呂妙芬(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報告論文。共十三人出席。

  史甄陶報告的論文是〈論朱熹與徽州士人的交往與論學〉。作者的博士論文即將出版,現正進行改寫,本文為其中一節。文中表示朱熹一生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福建活動,僅回到祖籍徽州兩次,但他對故鄉頗有認同感,並透過書信和回鄉講學,向徽州士人傳播他的觀點。朱熹積極推廣洛學,致力編纂二程著作,同時貶抑蘇學,批評蘇氏兄弟的思想流於佛、老虛無之道,以抵抗當地「合蘇、程為一家」的學風;這亦顯示了他早年對洛學的看法。然而向朱熹問學的徽州士人多半不具功名,與他有所交往的官、學兩棲者,如吳儆、王炎,又都抱持自己的學術見解,且頗富盛名,未必贊同朱熹,因此朱熹生前,其學說在徽州地區並不顯赫。全文以相當篇幅討論朱熹和程洵的書信問答。與會學者指出,作者實際談到的徽州士人很少,不足以代表整個徽州,而所使用的《朱程答問》一書完整收錄了朱熹和程洵之間的往來信函,學界卻尚未注意,故建議作者修改題目及前言,統一聚焦於程洵,強調《朱程答問》的文獻價值。又,建議作者交代南宋的徽州涵蓋現今哪些地區,並多利用二手資料建構出當時的學術背景,同時應說明朱熹卒後,朱學成為官學而於徽州大盛的情形。另外,程洵偏向蘇學,也許和他未中進士的鬱悶心理有關,蘇軾宦途不順的境遇引起他的共鳴,作者或可由此切入,分析程洵受到蘇學何種影響。至於朱熹本人是否確實有回鄉傳播學術的意圖?或這只是後人看到朱熹的書信所做的推測,作者亦因而預設立場?且僅憑朱熹與程洵的書信交流,就能說朱熹的學術「傳入」徽州了嗎?以上問題則都值得作者修改論文時再進一步思考。

  呂妙芬的論文是〈道脈與血脈的雙重認同:明清儒學對個體不朽、死後想像、祭祀原理之論述與實踐〉。作者主要根據明清儒家士人的思維,說明中國近世儒學於個體性靈魂不朽的問題上有新的發展,以及士人對死後理想境界的想像與相關祭祀原理的討論。文中表示,從明末開始,許多儒者都不再滿意張載及程、朱「人死氣散無知」的看法,他們相信透過道德修養可以成聖,甚至宣稱聖人死後神靈不滅、個體性永存不朽,也有不少儒者在私人日常生活的祭祖活動中,加入了拜聖賢的儀式,使家居禮儀呈現一種道脈與血脈雙重認同的現象,而這也意味著儒學宗教化的趨向。與會學者指出,本文的題目有些複雜,建議直接以副標題為題,且應將「明清儒學」改成「明清儒者」,才能和「實踐」這個動作相配合;也可考慮將文中「窺聖域,躋道岸」一語放入題目,或許更貼近作者欲傳達的儒家士人的觀念。另外,文章第一節及第二節前三段談的是鬼神觀,之後卻轉為談生死觀,感覺不太連貫;第三節提到「聖賢的永恆團契」,但「團契」乃是西方宗教(天主教、基督教)脈絡下有組織的團體,用來形容中國儒家士人對聖賢神靈群聚的想像,似乎不很恰當。又,文中言及道脈與血脈雙重認同的祭祀禮儀,使得儒者私人生活與儒家聖賢之間產生緊密的聯繫,反映儒學以更接近庶民的形式在社會上傳播;然所舉事例均來自屬於菁英份子的士人,而非一般百姓,因此並不能妥切證明儒學的「庶民化」,這一點值得留意。

討論會活動剪影





回頁首

近世儒學、家族與宗教工作坊介紹


回到第三十期電子報